压缩包压缩比
❶ 文件压缩比是什么意思
压缩比即压缩率,是文件压缩后的大小与压缩前的大小之比,例如:把100m的文件压缩后是90m,压缩率为90/100*100%=90%,压缩率一般是越小越好,但是压得越小,解压时间越长。
有损压缩的压缩率可达0%,无损压缩要看统计冗余,一般我们认为理想压缩的数据大小与原数据的柯氏复杂性(Gregory Chaitin)或是算法熵有关,其下界为最优描述语言(Optimal description languag),记做:K(s) = |d(s)|。
但是实际应用中,例如我们常用的zip压缩,的压缩效率远达不到理想压缩率。
(1)压缩包压缩比扩展阅读
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1、有损压缩
是利用了人类对图像或声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恢复原始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缩小,却换来了大得多的压缩比。
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
2、无损压缩
是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可完全恢复原始数据而不引起任何失真,但压缩率是受到数据统计冗余度的理论限制,一般为2:1到5:1.这类方法广泛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如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等)的压缩。
❷ 为什么有时候压缩文件,压缩好后和原文件一样大
压缩文件的效果与文件类型密切相关。对于文本文件,由于其信息密集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压缩后的文件大小通常会显着减小,有时甚至可以压缩到原文件大小的50%左右。然而,对于图片和视频文件,由于它们的数据量庞大且结构复杂,压缩效果往往不明显,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达到80%左右的压缩比。这是因为这些文件类型的信息分布更加分散,缺乏可以被压缩算法有效利用的重复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图像文件格式本身已经采用了压缩技术。例如,JPEG格式的文件由于其编码方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压缩效果。因此,如果使用RAR等常规压缩工具再次进行压缩,实际上很难看到明显的体积变化。同样,BMP文件由于其未压缩的特点,经过压缩工具处理后,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压缩效果,但与JPEG等格式相比,这种效果可能较为有限。
压缩文件大小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文件类型,还与压缩算法密切相关。不同的算法会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LZ77算法和LZ78算法在处理文本文件时表现出色,但对于图片和视频文件,它们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此外,一些高级压缩算法如LZMA和BZIP2,虽然在文本文件上的压缩效果显着,但对于图像和视频文件的压缩效果有限。
综上所述,文件的压缩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件类型、压缩算法以及文件本身的特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压缩工具和算法,以获得最佳的压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