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io
❶ java 提供了哪些IO方式
Java IO 方式有很多种,基于不同的 IO 抽象模型和交互方式,可以进行简单区分。
首先,传统的 java.io 包,它基于流模型实现,提供了我们最熟知的一些 IO 功能,比如 File 抽象、输入输出流等。交互方式是同步、阻塞的方式,也就是说,在读取输入流或者写入输出流时,在读、写动作完成之前,线程会一直阻塞在那里,它们之间的调用是可靠的线性顺序。
java.io 包的好处是代码比较简单、直观,缺点则是 IO 效率和扩展性存在局限性,容易成为应用性能的瓶颈。
很多时候,人们也把 java.net 下面提供的部分网络 API,比如 Socket、ServerSocket、HttpURLConnection 也归类到同步阻塞 IO 类库,因为网络通信同样是 IO 行为。
第二,在 Java 1.4 中引入了 NIO 框架(java.nio 包),提供了 Channel、Selector、Buffer 等新的抽象,可以构建多路复用的、同步非阻塞 IO 程序,同时提供了更接近操作系统底层的高性能数据操作方式。
第三,在 Java 7 中,NIO 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也就是 NIO 2,引入了异步非阻塞 IO 方式,也有很多人叫它 AIO(Asynchronous IO)。异步 IO 操作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应用操作直接返回,而不会阻塞在那里,当后台处理完成,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线程进行后续工作。
❷ Java中IO与NIO的区别和使用场景
在java2以前,传统的socket IO中,需要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线程,当并发的连接数量非常巨大时,线程所占用的栈内存和CPU线程切换的开销将非常巨大。java5以后使用NIO,不再需要为每个线程创建单独的线程,可以用一个含有限数量线程的线程池,甚至一个线程来为任意数量的连接服务。由于线程数量小于连接数量,所以每个线程进行IO操作时就不能阻塞,如果阻塞的话,有些连接就得不到处理,NIO提供了这种非阻塞的能力。
NIO 设计背后的基石:反应器模式,用于事件多路分离和分派的体系结构模式。
反应器(Reactor):用于事件多路分离和分派的体系结构模式
通常的,对一个文件描述符指定的文件或设备, 有两种工作方式: 阻塞 与非阻塞 。所谓阻塞方式的意思是指, 当试图对该文件描述符进行读写时, 如果当时没有东西可读,或者暂时不可写, 程序就进入等待 状态, 直到有东西可读或者可写为止。而对于非阻塞状态, 如果没有东西可读, 或者不可写, 读写函数马上返回, 而不会等待 。
一种常用做法是:每建立一个Socket连接时,同时创建一个新线程对该Socket进行单独通信(采用阻塞的方式通信)。这种方式具有很高的响应速度,并且控制起来也很简单,在连接数较少的时候非常有效,但是如果对每一个连接都产生一个线程的无疑是对系统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果连接数较多将会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
另一种较高效的做法是:服务器端保存一个Socket连接列表,然后对这个列表进行轮询,如果发现某个Socket端口上有数据可读时(读就绪),则调用该socket连接的相应读操作;如果发现某个 Socket端口上有数据可写时(写就绪),则调用该socket连接的相应写操作;如果某个端口的Socket连接已经中断,则调用相应的析构方法关闭该端口。这样能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传统的阻塞式IO,每个连接必须要开一个线程来处理,并且没处理完线程不能退出。
非阻塞式IO,由于基于反应器模式,用于事件多路分离和分派的体系结构模式,所以可以利用线程池来处理。事件来了就处理,处理完了就把线程归还。而传统阻塞方式不能使用线程池来处理,假设当前有10000个连接,非阻塞方式可能用1000个线程的线程池就搞定了,而传统阻塞方式就需要开10000个来处理。如果连接数较多将会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非阻塞的核心优势就在这里。
为什么会这样,下面就对他们做进一步细致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传统阻塞式IO的瓶颈在哪里。在连接数不多的情况下,传统IO编写容易方便使用。但是随着连接数的增多,问题传统IO就不行了。因为前面说过,传统IO处理每个连接都要消耗一个线程,而程序的效率当线程数不多时是随着线程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是随着线程数的增加而减少。这里我们得出结论,传统阻塞式IO的瓶颈在于不能处理过多的连接。
然后,非阻塞式IO的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瓶颈。而非阻塞式IO是怎么实现的呢?非阻塞IO处理连接的线程数和连接数没有联系,也就是说处理 10000个连接非阻塞IO不需要10000个线程,你可以用1000个也可以用2000个线程来处理。因为非阻塞IO处理连接是异步的。当某个链接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把这个连接请求当作一个请求"事件",并把这个"事件"分配给相应的函数处理。我们可以把这个处理函数放到线程中去执行,执行完就把线程归还。这样一个线程就可以异步的处理多个事件。而阻塞式IO的线程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等待请求上了。
所谓阻塞式IO流,就是指在从数据流当中读写数据的的时候,阻塞当前线程,直到IO流可以
重新使用为止,你也可以使用流的avaliableBytes()函数看看当前流当中有多少字节可以读取,这样
就不会再阻塞了。
❸ java中的IO流是什么啊该怎么理解啊
关于你这个方向性的问题我一开始学的时候也觉得反了。后来搞清楚目标对象就懂了。理解Java的IO流,首先要把视角放在内存上,而不是放在文件上。
InputStream是用来写入的没错,但不是写入文件中,而是写入内存中。所以InputStream的作用是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然后写入内存中或者说写入到正在运行的程序中。
而OutputStream同理,是从内存/程序中将数据推送出去,把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以Java程序作为主视角,你就能懂了。Input读取是为了读给程序用,Output写出是程序把数据输出到硬盘上了。
❹ 请问Java中的io是什么意思呀
io--InputStream,outputStream,是输入流、输出流的意思
❺ Java中的IO是指什么
北京积云IT申老师为您解答:
指的是输出输入流
❻ 同学们知道Java中的IO是指什么
一般指文件相关的操作。在Java中,使用文件流进行编码时,需要引入对应的JAR包,而其中最主要的类,像File、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等等,大多都封装在IO这个包里面。所以Java中,说到IO相关的操作,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是文件相关的操作。
❼ java中的io流分为几种
分两大种,输入流和输出流
输入流分为字节输入流,字符输入流
输出流分为字节输出流,字符输出流
这四大类各自有各自的分支,各有各的功能,但总的来说主要是这四种。
字符流读速写速要比字节流快,没有乱码现象,但是它只能读写文档(txt);字节流可以读写任意文件。
java.io下是java的IO流
以下是几种常用流
FileInputStream文件字节输入流
FileOutputStream文件字节输出流
FileReader文件字符输入流
FileWriter文件字符输出流
❽ java中什么是IO流
理解Java的IO流,首答先要把视角放在内存上,而不是放在文件上。
InputStream是用来写入的没错,但不是写入文件中,而是写入内存中。所以InputStream的作用是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然后写入内存中或者说写入到正在运行的程序中。
而OutputStream同理,是从内存/程序中将数据推送出去,把数据保存到文件中。
以Java程序作为主视角,你就能懂了。Input读取是为了读给程序用,Output写出是程序把数据输出到硬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