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c语言操作题
① 计算机二级c语言操作题怎样才能得分
可以用c语言的编译器运行,考试一般是VC++6.0编译器运行。对于题空题和改错题,评分程序先是读取考生文件夹下的BLAN.C和MODI.C文件,再找到其中需要填空和改错的代码所在的行数,最后与评分程序中的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
对于考编程题,评分程序一般先是读取考生文件夹下的扩展名为.DAT的文件,再其中的数据与评分程序中的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因此,在编程后一定要运行程序,以生成扩展名为.DAT的输出文件。
成绩评定:
各级上机考试的成绩由考生交卷后由计算机直接评分给出,机器阅卷,并由考点汇总并与答题卡一起提交至北京,但是除了0分考生以外,考生无法当场得到具体的成绩。
另外,一级考生、补考上机的考生将要和其余考生一样在当地的成绩公布日才能得到成绩。当北京方面将试卷评阅完毕后,会将各省的成绩合格信息汇总并发回给各省的主考部门,并由各省的主考部门来决定具体的成绩公布的时间。
② 计算机二级C语言操作题积累
2017年计算机二级C语言操作题积累
多媒体计算机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之一。多媒体计算机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来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计算机。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计算机二级C语言操作题积累,欢迎大家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单选题] 下列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双绞线扭绞可以减少电磁干扰
B.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配线间内
C.多介质插座是用来连接铜缆和光纤的
D.对于建筑群子系统直埋布线是最理想的方式
2[单选题] IP地址块59.67.79.128/28、59.67.79.144/28和59.67.79.160/27经聚合后可用地址数为()。
A.62
B.64
C.126
D.128
3[单选题] IP地址块202.111.15.128/28、202.111.15.144/28和202.111.15.160/28经过聚合后可用的地址数为()。
A.40
B.42
C.44
D.46
4[单选题] 下列攻击手段中,基于网络的入侵防护系统无法阻断的是()。
A.SYNFlooding
B.SQL注入
C.DDOS
D.PingofDeath
5[单选题] 差异备份、增量备份、完全备份三种备份策略的备份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
A.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完全备份
B.差异备份、增量备份、完全备份
C.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
D.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
6[单选题] CiscoPIX525防火墙用来允许数据流从具有较低安全级接口流向较高安全级接口的配置命令是()。
A.fixup
B.conit
C.global
D.nameif
7[单选题] 在Windows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中添加排除时,应输入的信息是()。
A.起始IP地址和结束IP地址
B.起始IP地址和网关地址
C.起始IP地址和MAC地址
D.起始IP地址和掩码
8[单选题] 下列关于服务器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集群系统中一台主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B.采用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通常使用UNIX系统
C.热插拔功能允许用户在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硬盘、电源等
D.分布式内存访问(NUMA.技术将对称多处理器(SMP)和集群(Cluster)技术结合起来
9[单选题] 下列对交换机中交换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些高端交换机中,交换表通常被保存在CAM存储器中
B.交换表中没有接收帧的目的MAC地址时,交换机用Flood技术转发该帧
C.使用“showmac-addres-table”命令可显示小型交换机的交换表内容
D.交换表的内容包括目的IP地址及其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号
10[单选题] 下列关于无线网络HipeR1AN/2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5GHz工作频段
B.上行速率最多可达54Mbps
C.室外最大覆盖范围为30米
D.可支持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1)打开工作簿文件EXCEL.xlsx,将工作表sheetl的Al:El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合计”列的内容,将工作表命名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表”.
(2)选取“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表”的“项目编号”列和“合计”列的单元格内容,建立“簇状棱锥图”,x轴上的项为项目编号,图表标题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图”,插入到表的A7:El8单元格区域内.
三、演示文稿题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演示文稿yswg.pptx,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对此文稿的修饰并保存.
(1)整个演示文稿设置成“时装设计”模板;将全部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成“分割”.
(2)将第二张幻灯片对象部分的动画效果设置为“向内溶解”;在演示文稿的开始处插入一张“标题幻灯片”,作为文稿的第一张幻灯片,主标题键人“讽刺与幽默”,并设置为60磅、加粗、红色(请用自定义标签中的红色250,绿色1,蓝色1).
二、电子表格题
(1)【解题步骤】
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EXCEL.xlsx文件,选中A1:E1单元格,在【开始】功能区的【对齐方式】分组中,单击“合并后居中”按钮,合并单元格并使内容居中。
步骤2:计算“合计”列内容。在E3单元格中插入公式“=SUM(B3:D3)”,并按回车键,将鼠标移动到E3单元格的右下角,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下拖动即可计算出其他行的值。
注:当鼠标指针放在已插入公式的单元格的右下角时,它会变为小十字“+”,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其到相应的单元格即可进行数据的自动填充。
步骤3:双击现有名称,输入新名称“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表”。
步骤4:保存文件。
(2)【解题步骤】
步骤1:按照要求建立“簇状棱锥图”。选中“项目编号”列和“合计”列,在【插入】功能区的【图表】分组中,单击“创建图表”按钮,弹出“插入图表”对话框,在“柱形图”中选择“簇状棱锥图”,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图表。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图表标题。在插入的图表中,选中图表标题,改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图”。
步骤3:调整图的大小并移动到指定位置。选中图表,按住鼠标左键单击图表不放并拖动,将其拖动到A7:El8单元格区域内。
注:不要超过这个区域。如果图表过大,无法放下,可以将鼠标放在图表的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为“、”时。按住左键拖动可以将图表缩小到指定区域内。
步骤4:保存文件。
三、演示文稿题
(1)【解题步骤】
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ysw9.pptx文件,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幻灯片模板。选中幻灯片,在【设计】功能区的【主题】分组中,单击“其他”下拉三角按钮,选择“时装设计”模板。
步骤2: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选中幻灯片,在【切换】功能区的【切换到此幻灯片】分组中,单击“其他”下拉三角按钮,在“细微型”选项组中选择“分割”效果。
(2)【解题步骤】
步骤1: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剪贴画的动画效果。选中第二张幻灯片的图片,在【动画】功能区的【动画】分组中,单击“其他”下拉三角按钮,选择“更多进入效果”选项,弹出“更改进入效果”对话框。在“基本型”选项组中选择“向内溶解”效果,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按照要求插入新幻灯片。用鼠标右键单击第一张幻灯片前面的位置,在【开始】功能区的【幻灯片】分组中,单击“新建幻灯片”下拉三角按钮,选择“标题幻灯片”选项。新插入的幻灯片作为第一张幻灯片。
步骤3:在第一张幻灯片的“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处输入“讽刺与幽默”。
步骤4:按题目要求设置字体。选中“讽刺与幽默”,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分组中,单击“字体”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大小”为“60磅”,设置“字体样式”为“加粗”。单击“字体颜色”下拉三角按钮,选择“其他颜色”选项,弹出“颜色”对话框。单击“自定义”选项卡,设置“红色”为“250”,设置“绿色”为…l’,设置“蓝色”为…l’,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5:保存文件。
三、应用题(共20分)
;③ 计算机二级C语言选择题及答案(2)
}
printf("%d ",num);
}
程序执行后的输m结果是()。
A.35
B.37
C.39
D.3975
32.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char st[20]="hello \";
printf("%d%d ",strlen(st).sizeof(st));
}
A.9 9
B.5 20
C.13 20
D.20 20
33.若有以下的定义:‘int t[3][2];”,能正确表示t数组元素地址的表达式是()。
A.&t[3][2]
B.t[3]
C.t[l]
D.t[2][2]
34.函数fseek(pf,OL,SEEK END)中的SEEK ENE 代表的起始点是()。
A.文件开始
B.文件末尾
C.文件当前位置
D.以上都不对
35.下述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main()
{ int i;
for(i=l;i<=10;i++)
{if(i*i>=20)&&(i*i<=100))
break;
}
printf("%d ",i*i);
}
A.49
B.36
C.25
D.64
36.若有定义“int b[8],*p=b;”,则p+6表示()。
A.数组元素b[6]的值
B.数组元素b[6]的地址
C.数组元素b[7]的地址
D.数组元素b[o]的值加上6
37.设变量已正确定义,则以下能正确计算f=n!的程序是()。
A.f=0:
for(i=1;i<=n;i++)f*=i:
B.F=1:
for(i=l;i<2n;i++)f*=i:
C.f=l:
for(i=n;i>1;i++)f*=i:
D.f=1;
for(i=n;i>=2;i--)f*=i:
38.下述程序执行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main()
{ char a[2][4];
strcpy(a,"are");strcpy(a[1],"you");
a[0][3]=’&’;
printf("%s ",a):
}
A.are&you
B.you
C.are
D.&
39.设x=011050,则x=x&01252的值是()。
A.0000001000101000
B.1111110100011001
C.0000001011100010
D.1100000000101000
40.在“文件包含”预处理语句的使用形式中,当#include后面的文件名用(双引号)括起时,寻找被包含文件的方式是()。
A.直接按系统设定的标准方式搜索目录
B.先在源程序所在的目录搜索,如没找到,再按系统设定的标准方式搜索
C.仅仅搜索源程序所在目录
D.仅仅搜索当前目录
【答案与解析】
1.D。【解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的存储空间。算法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用的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额外空间。
2.D。【解析】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一种数据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和链式结构。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3.D。【解析】所谓的交换排序方法是指借助数据元素之间的互相交换进行排序的一种方法,包括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冒泡排序通过相邻元素的交换,逐步将线性表变成有序是一种最简单的交换排序方法。
4.C。【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之一是限制使用GOT0语句,但不是绝对不允许使用GOT0语句。其他三项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
5.D。【解析】文件系统所管理的数据文件基本上是分散、相互独立的。相对于数据库系统,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存在3个缺点:数据冗余大、数据的不一致性、程序与数据的依赖性强。
6.C。【解析】面对象的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它虽强调模拟现实世界中的概念而不强调算法,但是它鼓励开发者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从应用领域的概念角度去思考。
7.D。【解析】所谓的后序遍历是指,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并且在遍历左、右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点。因此,后序遍历二叉树的过程也是一个递归过程。
8.B。【解析】软件的过程设计是指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9.A。【解析】①对软,牛开发的进度和费用估计不准确:②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时常发生;③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④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⑤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⑥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⑦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能及深入的趋势。
10.C。【解析】对象的封装性是指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对象的外部特性,而对象的内部,其处理能力的实行和内部状态对外是不可见的,是隐蔽的。
11.C。【解析】数据库系统由如下5个部分组成: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fDBMS)、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平台之一——硬件平台(硬件)、系统平台之二——软件平台(软件)。其中 DB(DataBase)即数据库,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完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由以上可知,选C为正确答案。
12.A。【解析】标识符是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并且它的第一个字符必须是字母或者下划线。B选项int不是表达变量类型的标识符,它不能再用做变量名和函数名。C 选项do是C语言的一个关键字。D选项标识符只能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始。
13.D。【解析】本题考查逻辑运算符的使用。当“&&”的两个运算对象都是逻辑1时,表达式返回值才是1;“||” 的两个运算对象至少有一个是逻辑1时,表达式返回值也是1,x14.C。【解析】第1个printf函数,格式说明的个数是2,而输出项的个数是3,所以对于多余的输出项k不予输出;第2个printf函数,有两个%说明,第1个%后面的字符要原样输出。本题考查printf函数的格式。①“%x”和“%0”分别表示以十六进制和八进制无符合型输出整型数据(不带前导ox或0);②printf函数中格式说明符之前插入的任何字符都原样输出;③格式说明与输出项的个数,也要相等,如果格式说明的个数少于输出项的个数,则对于多余的输出项不予输出。
15.C。【解析】函数fun(int x,int y)的功能是返回x+y的值。在主函数中,变量a,b,c的初始值分别为1,2,3。因此,逗号表达式“a++,b++,aq b”的值等于5,表达式c++的值为3,调用于函数的表达式为“fun(5,3);”,其返回值等于8。
16.D。【解析】在x=2,y=x+3/2中,3/2=1。2+1= 3,因此表达式的值为3,因为x,y为double型变量,故选择D选项。
17.A。【解析】当x为1时,执行case 1,a自加等于1,因为case 1后没有break,接着执行case 2,此时a的值为2,b自加为1,故选择A选项。
18.D。【解析】本题考梦自增运算符“++”、逻辑与运算符“&&”和逻辑或运算符“||”。自增运算符“++”出现在变量之前,表示先使用变量的值加l,再使用变量的值进行运算;出现在变量之后,表示先使用变量的值进行运算,再使用变量的值加l。当逻辑与运算符“&&’’两边的运算对象都为真时,逻辑表达式的值才为真;当逻辑或运算符“||”只要一个值为1,值就为1。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题中应先计算内层括号中的值。++j是先自加后运算,因此运算时j的值等于3,所以表达式++j=3成立,即表达式的值为1;1与任何数都为进行或(||)运算,结果都为1,因此k=3的表达式i++是先运算后自加,因此运算时i为1,所以i++=1成立,自加1后i=2。if语句的条件为真即“1”,所以输出i、j、k的值分别是2,3,3。
19.A。【解析】本题考查switch语句。当i一1时,执行case 1,因为没有遇到break语句,所以依次往下运行,“a=a+ 2=2,a=a+3=5”;当i=2时,执行case 2,因为没有遇到break语句,所以依次往下执行,“a=a+2=7,a=a+3= 10”;当i=3时,执行case 3,a=a+1=11,因为没有遇到break语句,所以依次往下运行,a—a+2—13,a—a+3一l6:当i=4时,执行default,a=a+3=19,结束循环。
20.C。【解析】只有当3个if条件同时成立,即能够同时被2、3、7整除时,才输出i的值,而从0到50能够同时被2、3、7整除的数只有42,故选择C选项。
21.A。【解析】循环的作用是求行下标从1到2列下标从0到i的元素之和,即s=a[1][0]+a[1][1]+a[2][0]+a [2][1]+a[2][2]=3+4+5+6+0=18。
22.A。【解析】在程序语句中,k的初始值为5,进行第l次while循环后,k自减1为4,非0,执行循环体里的printf语句,输出k,此时k的值变为1。程序执行第2次循环时,k 自减1变为0,为假,退出while循环语句。所以程序的最后结果为1。
23.A。【解析】通过地址来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有下列5种:
(1)a[i][j];(2)*(a[i]+j);(3)*(*(a+j)+i);(4)* (a[i][j]);(5)(&aE0][0]q-3*i+j)。故A正确。
24.C。【解析】选项A、B的空间不够;字符串存储要有结束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