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数学计算
㈠ python怎么做数学函数题
【相关学习推荐:python教程】
python做数学函数题的方法:
1、打开CMD命令行以后我们先来看一个求平方的函数,如下图所示,用pow即可计算某个数的几次方
2、接下来我们可以运用abs函数来求某一个数的绝对值,如下图所示
3、在遇到小数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舍弃小数的部分直接用整数,那么就可以用floor函数了,但是直接用的话是报错的,如下图所示
4、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导入math模块,因为floor函数在math模块中,如下图所示
5、接下来我们还会用到math函数中的开平方根的函数sqrt,如下图所示
6、最后我们在应用数学函数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起赋值给某个变量,然后直接调用该变量即可,如下图所示
㈡ Python其实很简单 第六章 基本运算
Python中将算式称为表达式。数学上算式是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来表达某种关系、某种运算、某种性质的,同样的,在Python中,表达式也是用运算符将各种数据类型的数据连接起来。
数据的类型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下面介绍一些最常用到的运算符。
6.1算术运算
算术运算符是用于处理四则运算的运算符,常用的算术运算符如下表所示。
算术表达式就是用算术运算符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连接起来,算术运算的规则和数学中一致。除了数学中用到的四则运算符“ 、-、*、/ ”外,要特别注意“取模(%)”、“幂(**)”、“整除(//)”的用法。
6.2给变量赋值
最常用的赋值运算符是“=”,“a=b”的意思就是将值b赋值给变量a。
Python中还一些带有运算功能的赋值方法,含义为“先计算,后赋值”如:
以下假设变量:a=10,b=20
“+=”,读作“加赋值”,如a+=b,相当于a=a+b, 则a被赋值为30;
“-=”,读作“减赋值”,如a-=b,相当于a=a-b, 则a被赋值为-10;
“*=”,读作“乘赋值”,如a*=b,相当于a=a*b, a被赋值为200;
“/=”,读作“除赋值”,如a/=b,相当于a=a/b, a被赋值为0.5;
“%=”,读作“取余数赋值”,如a%=b,相当于a=a%b, a被赋值为10;
“**=”,读作“幂赋值”,如a**=b,相当于a=a**b, a被赋值为100000000000000000000;
“//=”,读作“取整数赋值”,如a//=b,相当于a=a//b, a被赋值为0;
6.3关系运算
关系运算符,也叫比较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变量或表达式运算结果之间的大小关系。关系表达式是用关系运算符将变量或表达式连接起来的表达式,其运算结果为一个布尔值,即True或False。
Python3.0的关系运算符有:“大于>”、“小于=”、“小于或等于<=”。
还有一个特殊的关系运算符“值1变量值2”,如:
>>> a=10
>>> b=20
>>> c=15
>>> print(a<b<c) p=""> </b<c)>
False
>>> print(a<c<b) p=""> </c<b)>
True
6.4逻辑运算
逻辑运算符包括“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具体用法见下表。
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 b为 20:
在上表中,变量a和变量b都是非0的数,被当做值为True的变量参与逻辑运算。
㈢ 2/20Python之四则运算
190219
每个对象,在内存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地址,那就是它的身份。
可以用【id()】函数来查看对象的内存地址,可以区别2个相似数是否值一样。(这个函数得到的内存地址,只读不能修改)
在python中,小数与整数有别。
3和3.0时不同的对象,其内存地址也是不一样的。
数字在python中有2种类型:
整数和浮点数,分别用【int】和【float】表示。
其四则运算和我们上学学的数学一样。
可以用【type()】函数来查看对象的类型。
返回显示为整数
返回显示为浮点数
在python中,四则运算和数学中学习过的四则运算规则是一样的。
在python中,【/】是除号,而【//】则得到的是含有小数位的结果再通过“四舍五入”取整数的商。
同时,不管是被除数还是除数,只要有一个数是浮点数,结果就是浮点数。
在计算机种,有一个成文的bug。
既是
原因在于是计算机在计算浮点数部分时,是把其先转化为二进制进行计算,转化为二进制后,不会精确等于十进制的0.1,同时,计算机储存的位数是有限的,所以就会出现上述情况。
用【%】会得到相除的余数。
用【divmod(对象1,对象2)】函数可以返回对象除以对象2的商和余数.
例如:
用【round(对象1,对象2)】函数可以得到对象1,小数点后{对象2}位的小数
例如:
不过四舍五入还是遵循十进制转化二进制计算,所以有时候还会出现四舍五入会变成五舍司入的情况,这个bug是在任何语言种都有出现的,没有关系。
㈣ Python数学应用之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需要去计算周长或者面积.虽然说难度不大,但是很多时候在写程序的时候,比如一张图片的面积,或者页面布局的时候也是会需要用到的.
#定义计算矩形周长的函数
def girth(width,height):
return (width+height)*2
#定义计算矩形面积的函数
def area(width,height):
return width*height
if __name__ =='__main__':
print(area(10,20))
print(girth(25,50))
62.83
706.86
㈤ 怎么用python进行数学计算
用numpy,scipy等。
安装后
import numpy
import scipy
便可以进行线性代数矩阵运算,统计运算等。
㈥ python中常用的运算符
python常见的运算符
1.算数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用于执行加减乘除、取余等基本数学运算,其中为了方便输入用斜杠"/"表示除号。和其它编程语言中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为整数不同,Python中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为小数,如果需要获取整除结果则需要使用两个斜杠"//"。Python中用两个“*”号表示求幂,例如 2**3=8,3**2=9。
①+ 名称:加
可用于对数字,序列等数据操作 。对于数字进行求和;其他的是连接
②- 名称 :减 只是求差
③* 名称:乘法
可用于数字、序列等数据进行操作;数字是求积;其他类型进行连续性的操作
④/ 名称:除法 求商
⑤% 名称:取余 求两个数字除法运算的余数
⑥** 名称:幂 求a的b次幂
⑦// 名称:地板除法 求商取整
2.关系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返回值为True或False。
① == 名称:等于 ② != 不等于 ③ > 大于 ④ < 小于 ⑤ <= 小于等于 ⑥ >= 大于等于
注意:1. 一个=表示赋值,两个==表示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
2.关系运算符可以连用
3.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用于判断多个条件是否满足某一要求。与其他编程语言不同的是:Python中用 not 表示逻辑非,and 表示逻辑与, or 表示逻辑或。
① and 名称:逻辑与 只有当and两边的之都为 True时,结果为True,否则结果均为False
② or 名称:逻辑或 只有当or两边的之都为False时,结果为False,否则结果均为True
③not 名称:逻辑非 结果与原来的结果相反,总是。
注意:逻辑与和了逻辑或在进行求解期间 ,总是从左到右一次执行 ,如果在某一步可以确定结果,那么将不在执行后面的表达式。
4.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 -= *= /= %= **= //= &= |= ^= <<= >>=
名称 加赋值 减赋值 乘赋值 除赋值 取余赋值 幂赋值 地板除法赋值 位与赋值 位或赋值 位异或赋值 左移赋值 右移赋值
例子 a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a >>= b
说明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a =a | b a = a ^ b a = a << b a = a >> b
5.身份运算符
in 例子:x in y 表示y中是否含有x,如果有则返回True,没有责则返回False
not in 例子: x not in y 表示y中是否含有,没有返回位True,有返回False
㈦ python可不可以直接调用函数库,进行数学计算
python还有一个标准库math库,用来进行常用的数据计算。
python math模块:http://hi..com/yinkeju/blog/item/5c5ab1def93f6c54cdbf1a79.html
我引用别人的文章来回答:
python-科学计算1:两个基本的模块的安装与测试
在网上看到了一本《用Python做科学计算的》的书,感觉挺有趣的,就下载下来学习了一下。
但这本书一开始就讲配置环境,Python(X,Y)等东西,我觉得这个反而增加了入门的难度,倒不如一开始就用一些原始的python IDE介绍,
使读者不觉得那么的难。我现在读了25页,要用到本书的例子,就安装两个模块:NumPy,Scipy可以在http://www.scipy.org/ 找到他俩。
http://hi..com/billschen/blog/item/9677b708e64d35c562d986bf.html
㈧ python计算一个序列的平均值的方法
python计算一个序列的平均值的方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计算一个序列的平均值的方法,涉及Python递归遍历与数学计算的相关技巧,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具体如下:
def average(seq, total=0.0):
num = 0
for item in seq:
total += item
num += 1
return total / num
如果序列是数组或者元祖可以简单使用下面的代码
def average(seq):
return float(sum(seq)) / len(seq)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㈨ Python数据分析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汇总(持续更新中!)
1、Numpy常用方法使用大全(超详细)
1、Series和DataFrame简单入门
2、Pandas操作CSV文件的读写
3、Pandas处理DataFrame,Series进行作图
1、Matplotlib绘图之属性设置
2、Matplotlib绘制误差条形图、饼图、等高线图、3D柱形图
1、层次分析法(AHP)——算数平均值法、几何平均值法、特征值法(Python实现,超详细注释)
2、Python实现TOPSIS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
3、Python实现线性插值和三次样条插值
4、Python实现线性函数的拟合算法
5、Python实现统计描述以及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
6、Python实现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贝尔曼福特算法求解最短路径
㈩ Python的数学运算问题
&和|不是集合运算,是位运算。打开windows计算器,可以转换10进制与2进制。
&是相同为都为1结果才为1,|是任一为1则结果为1.
20|3:
00010100
00000011
------------
00010111 --> 23
20&7:
00010100
00000111
----------
00000100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