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验五
㈠ 咋写c语言实验报告
c(c++)上机实验报告格式:
⒈ 实验目的
(1) 了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 程序。
⑵ 通过运行简单的 C 程序,初步了解 C 源程序的特点。
⑶ 掌握 C 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和实型的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
⑷ 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⑸ 学会使用 C 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2.实验内容和步骤
⑴ 检查所用的计算机系统是否已安装了 C 编译系统并确定他所在的子目录。
⑵ 进入所用的集成环境。
⑶ 熟悉集成环境的界面和有关菜单的使用方法。
⑷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正确的程序。
⒊ 实验题目
⑴ 输入下面的程序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 ”); }
㈡ C语言实验求助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float score[10],max,min,sum=0;
int i;
for(i=0;i<10;i++)
{
printf("请输入第%d个评委的分数",i+1);
scanf("%g",&score[i]);
sum+=score[i];
}
max = score[0];
min = score[0];
for(i=0;i<10;i++)
{
if(max<score[i])
{
max=score[i];
}
if(min>score[i])
{
min = score[i];
}
}
sum = (sum-min-max)/8;
printf("平均分是:%g",sum);
system("pause");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shu[5][5],i,j,sum=0,sum1=0;
for(i=0;i<5;i++)
{
for(j=0;j<5;j++)
{
printf("shu[%d][%d]",i,j);
scanf("%d",&shu[i][j]);
}
}
for(i=0;i<5;i++)
{
for(j=0;j<5;j++)
{
if(i==j)
{
sum+=shu[i][j];
}
if(i+j==4)
{
sum1+=shu[i][j];
}
}
}
printf("对角元素之和是sum=%d\nsum1=%d",sum,sum1);
system("pause");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score[15],nums[15],count=0;
int shu[5];
for(i=0;i<5;i++)
{
shu[i]=0;
}
for(i=0;i<15;i++)
{
printf("请输入第%d个同学的学号:",i+1);
scanf("%d",&nums[i]);
printf("请输入第%d个同学的成绩:",i+1);
scanf("%d",&score[i]);
while(score[i]>100&&score[i]<0)
{
printf("你输入的成绩有误,请重新输入");
printf("请输入第%d个同学的成绩:",i+1);
scanf("%d",&score[i]);
}
}
for(i=0;i<15;i++)
{
if(score[i]<60)
{
count++;
}
else if(score[i]>=60&&score[i]<70)
{
shu[0]++;
}
else if(score[i]>=70&&score[i]<80)
{
shu[1]++;
}
else if(score[i]>=80&&score[i]<89)
{
shu[2]++;
}
else if(score[2]>=90&&score[i]<100)
{
shu[3]++;
}
else if(score[i]==100)
{
shu[4]++;
}
}
printf("\n60分以下的同学有%d人",count);
printf("\n60分--69的同学有%d人",shu[0]);
printf("\n70分79的同学有%d人",shu[1]);
printf("\n80分89的同学有%d人",shu[2]);
printf("\n90分99的同学有%d人",shu[3]);
printf("\n100分的同学有%d人",shu[4]);
system("pause");
}
㈢ C语言实验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m = 0,k = 0;
printf("input m and k:");
scanf("%d %d",&m,&k);
int a[100] = {0},i = 0;
while(1)
{
if(m < k)
{
break;
}
a[i] = m % k;
i++;
m = m / k;
}
if(m != 0)
{
a[i] = m;
}
while(i >= 0)
{
printf("%d",a[i]);
i--;
}
printf("\n");
return 0;
}
㈣ C语言实验——整数位
首先,数组s的大小错了哦~你要存每一位数字,输入五位数,那声派蠢念明就应该声明int s[5];
其次在最后一个while循档巧环中,判断条件为m>=0,m=0的时候,进入循环体,m自减,m就等于-1了,s[-1],尘困是未定义的,所以会溢出哈~
修改后的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a,b=0,c,i,m=0;
int s[5];
scanf("%d",&n);
for(a=1;a<=n;b++)
{
a=10*a;
}
printf("%d\n",b);
for(c=1;c<=b;c++)
{
i=n%10;
n=(n-i)/10;
printf("%d ",i);
s[m]=i;
m++;
}
printf("\n");
while(m>0)
{
m--;
printf("%d ",s[m]);
}
return 0;
}
㈤ c语言实验报告总结怎么写
c语言实验报告总结这样写: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人们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的语言,我们学习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因此,c语言的学习对我们尤其重要。
在这个星期里,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c语言程序实践学习。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c语言这门课程学习了一个学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围,对里面的好多东西还是很陌生,的在运用起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很棘手,毕竟,万事开头难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这次实践课程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只是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际操作。包括了程序模块处理.简单界面程序.高级界面程序.程序的添加修改.用程序做一元线性回归处理以及用c语言程序来画粒度分布图等这几样比较重要的时间操作。
上机实验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特别是c语言灵活、简洁,更需要通过编程的实践来真正掌握它。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目的,可以概括为学习语法规定、掌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开发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充分的实际上机操作才能完成。
学习c程序设计语言除了课堂讲授以外,必须保证有不少于课堂讲授学时的上机时间。因为学时所限,课程不能安排过多的统一上机实验,所以希望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上机实验的机会,尽快掌握用c语言开发程序的能力,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此,我们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进度,安排了12次上机实验。课程上机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检查自己所编的程序是否正确,课程安排的上机实验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
课堂上要讲授许多关于c语言的语法规则,听起来十分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语言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又必须掌握它。
通过多次上机练习,对于语法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定。对于一些内容自己认为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上机实践中会发现原来理解的偏差,这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缺乏程序设计的实践所致。
学习c语言不能停留在学习它的语法规则,而是利用学到的知识编写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即把c语言作为工具,描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由计算机帮助我们解题。只有通过上机才能检验自己是否掌握c语言、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地解题。
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自己编制的程序是否正确,恐怕是大多数同学在完成老师作业时的心态。但是在程序设计领域里这是一定要克服的传统的、错误的想法。因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可能你会想办法去"掩盖"程序中的错误,而不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自己编好程序上机调试运行时,可能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情况发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提高自己对c语言的理解和程序开发能力。
2、熟悉程序开发环境、学习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
一个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都要在一定的外部操作环境下才能进行。所谓"环境"就是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条件,只有学会使用这些环境,才能进行程序开发工作。
通过上机实验,熟练地掌握c语言开发环境,为以后真正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同时,在今后遇到其它开发环境时就会触类旁通,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
3、学习上机调试程序
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不断出现麻烦。如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本身不存在语法错误,也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显然是错误的。
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这种程序逻辑错误,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分析判断错误所在。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尽快掌握程序调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一个消耗你几个小时时间的小小错误,调试高手一眼就看出错误所在。
通过这次为数不多的几天计算机实践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c语言的知识,理解巩固了我们c语言的理论知识,着对我们将来到社会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同时它让我知道,只要你努力,任何东西都不会太难!
㈥ 实验5-10.c语言编程
#include<stdio.h>
intmain()
{
inti,k=1,n,year,month,week,flag=0;
intmonthdays(intyear,intmonth);//函数声明
printf("输入年月(用空格隔开):");
scanf("%d%d",&year,&month);
n=monthdays(year,month);
printf("清扮悉该月的第一天星期几?:");
scanf("%d",&week);
printf缺缓(" %d年%d月 ",year,month);
printf("日一二三四五六 ");
if(week!=7)
for(i=0;i<week;i++,flag++)
{
if答乎(flag==0)
{
printf("%d",k++);
printf("%7c",'');
}
else
printf("%4c",'');
}
for(i=0;i<n;i++,flag++)
{
if(flag%7==0&&flag!=0)
{
printf(" ");
printf("%d",k++);
}
if(flag==0)
printf("%d",k++);
printf("%4d",i+1);
}
printf(" ");
return0;
}
intmonthdays(intyear,intmonth)
{
if((year%4==0&&year%100!=0||year%400==0)&&month==2)
return29;
elseif(month==2)
return28;
elseif(month==4||month==6||month==9||month==11)
return30;
else
return31;
}
㈦ c语言综合实验报告 帮我弄一个
姓名 ***
**学 院 ** 专业 052 班
2007 年 11 月 24 日
实验内容实验五 指导老师 陈老师
一、实验内容及要求:
编译运行习题5-3,观察x、y变量的值。
实现客户机类(类名为CLIENT),其中包含的成员有:字符型静态数据成员ServerName,用来保存服务器名称;整型静态数据成员ClientNum,记录已定义的客户数量;静态函数ChangeServerName(),用来改变服务器名称。在头文件client.h中声明这个类,在文件client.cpp中实现,在文件test.cpp中测试这个类,观察相应的成员变量取值的变化情况。二、实验目的:
1、复习类的声明和使用、掌握对象的声明和使用;
2、学习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使用,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三、程序:
//client.h
class Client
{
public:
Client();
~Client();
static ChangeServerName(char *); //改变服务器名称
char * GetServerName(); //返回服务器名称
int GetClientNum (); //返回客户机数量
protected:
static char ServerName[20]; //服务器名称
static int ClientNum; //存放服务器数量
};
/////////////////////////////////////////////////////
//client.cpp
# include <iostream>
# include <cstring>
# include "client.h"
using namespace std;
static char *ServerName = "";
int Client::ClientNum = 0;
Client::Client()
{ClientNum ++;}
Client::~Client(){}
void Client::ChangeServerName(char * names) //改变服务器名称
{strcpy(ServerName,names);}
char * GetServerName() //返回服务器名称
{return ServerName;}
int GetClientNum () //返回服务器数量
{return ClientNum;}
////////////////////////////////////////////////////////
//test.cpp
# include <iostream>
# include "client.cpp"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用于测试的主函数
{
Client threeclient[3];
char namestr[20]; //临时存放服务器名称
cout<<"定义了3个客户"<<endl;
cout<<"请输入新服务器名称:"<<endl;
cin>> namestr;
CC.ChangeServerName(namestr);
cout<<"服务器的名称是"<<Client::GetServerName()<<endl;
cout<<"客户数量为"<<CC.GetClientNum ();
}
思考题:
(1)C语言有五种基本数据类型:字符、整型、单精度实型、双精度实型和空类型。结构体可以定义自己所需特殊类型.其他类型是已经定义好,不可修改的,而结构体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的特殊的类型.
(3)采用了循环,复合语句.
㈧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名称:计算出1000以内10个最大素数之和。
2、实验目的:熟练掌握if、if…else、if…else if语句和witch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if语句中的嵌套关系和匹配原则,利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分支选择结构。熟练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三种循环控制语句的循环过程以及循环结构的嵌套,利用循环语句实现循环结构。掌握简单、常用的算法,并在编程过程中体验各种算法的编程技巧。进一步学习调试程序,掌握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检查方法。
3、实验内容:计算并输出1000以内最大的10个素数以及它们的和。
4、要求:在程序内部加必要的注释。 由于偶数不是素数,可以不考虑对偶数的处理。 虽然在1000以内的素数超过10个,但是要对1000以内不够10个素数的情况进行处理。 输出形式为:素数1+素数2+素数3+…+素数10=总和值。
5、算法描述流程:Main函数:判断素数:
6、测试数据:分别输入1000、100、10测试。
7、运行结果: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当素数个数小于10时的处理不够完善,考虑不够周全。学习耐心与细心不足,如scanf(“%d”,&n);中的“&”经常忘记。
8、编程思想不够发散,例如如何判断素数,只能想出2种方式(其中1种为参考教科书上内容);在今后学习桐袜中应更多的动脑,综合运用所学。
9、基本功不够,如清屏clrscr()等函数用的不好,有时同样的问题多次犯,给实验课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这说乱轮态明我的知识不够广,有很多有用但不做考试要求的书中内哗源容没有学好,认识程度不够深刻。就算以后C语言这门课程结束后,也应多看相关东西,多上机练习,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提高自己。
10、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11、知识不够广泛,如VC++6.0等程序,自己试了好一阵也不会用;说明我电脑水平还是不够,自学能力不够。已会的东西掌握的还是不够好。
12、实验心得:通过本次C语言上机实验,我对这个介于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有了一定的体验。其间开心过、郁闷过、无奈过、彷徨过……随着实验的胜利成功与实验报告的胜利完成,有点微微的自豪感使人难忘。感谢高克宁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感谢实验课上小老师们的耐心指点,也感谢我在实验中经历过的点点滴滴……伴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高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等待着我自己去挖掘。对C语言,我会更加努力。
㈨ C语言实验报告总结
你只需要按那个模版就行,那些内容就改成你的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9 指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概念,并定义与使用它。
(2)使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3)使用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二、实验内容
1. 将一个3*3的矩阵转置,用函数实现。
2. 有n个人围成一圈,顺序排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1~3),凡报到3的人退出,问第几号的人能留下。
三、实验环境
硬件:(1)学生用微机
(2)多媒体实验教室
软件:(1)Windows XP 中文操作系统
(2)VC++ 6.0
四、实验结果
程序1: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void move(int *pointer);
int a[3][3],*p,i;
printf("input marix:\n");
for(i=0;i<3;i++)
scanf("%d %d %d",&a[i][0],&a[i][1],&a[i][2]);
p=&a[0][0];
move(p);
printf("matrix:\n");
for(i=0;i<3;i++)
printf("%d %d %d\n",a[i][0],a[i][1],a[i][2]);
}
void move(int *pointer)
{
int i,j,t;
for(i=0;i<3;i++)
for(j=i;j<3;j++)
{
t=*(pointer+3*i+j);
*(pointer+3*i+j)=*(pointer+3*j+i);
*(pointer+3*j+i)=t;
}
}
程序2: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k,m,n,num[50],*p;
printf("input num of person:");
scanf("%d",&n);
p=num;
for(i=0;i<n;i++)
*(p+i)=i+1;
i=0;
k=0;
m=0;
while(m<n-1)
{
if(*(p+i)!=0)k++;
if(k==3)
{
*(p+i)=0;
k=0;
m++;
}
i++;
if(i==n)i=0;
}
while(*p==0)p++;
printf("the last num is %d\n",*p);
}
结果1:(就是程序运行之后出现的框,截图后粘贴这里)
结果2:
五、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的学习, 基本掌握了指针的基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