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列表中列表
‘壹’ python中sorted方法和列表的sort方法使用详解
在Python中,列表的排序功能主要由两个方法实现:sort()方法和sorted()函数。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对列表进行排序,但它们在使用上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列表的sort()方法。它可以在原列表上进行排序,不产生新的副本。例如,当对列表使用sort()方法时,原始列表的元素顺序会被改变,按照排序规则排列。元组由于是不可修改的数据类型,因此不能使用sort()方法对它进行排序。
当我们需要保持原始列表不变,获取一个排序后的副本时,可以使用sorted()函数。这个函数会返回一个新列表,内容为原列表的排序版本。注意,sorted()函数返回的总是列表,而列表的sort()方法直接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数字和字符串会按照ASCII顺序排列,而中文字符则按照Unicode编码从小到大排序。
为了增加排序的灵活性,sort()方法还提供了两个可选参数:key和reverse。其中,key是一个函数,用于在排序过程中对列表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处理,通常是根据特定属性进行排序。reverse参数则是一个布尔值,True表示降序排序,False表示升序排序。
下面是一些示例代码,演示如何使用sort()方法和sorted()函数进行排序:
为了按值的绝对值对列表进行排序:
python
lst = [1, -2, 3, -4]
lst.sort(key=abs)
print(lst)
此代码将输出按绝对值排序后的列表:[-4, -2, 1, 3]。
同样,我们可以使用sorted()函数获取排序后的副本:
python
lst = [1, -2, 3, -4]
sorted_lst = sorted(lst, key=abs)
print(sorted_lst)
这将输出相同的排序结果,但原始列表`lst`未被改变。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sort()方法的reverse参数进行降序排序:
python
lst = [1, 2, 3, 4]
lst.sort(reverse=True)
print(lst)
这将输出降序排列后的列表:[4, 3, 2, 1]。
总之,Python中的sort()方法和sorted()函数为列表提供了灵活且强大的排序功能。理解这两个方法的区别和用法,将有助于在实际编程中更高效地处理数据。
‘贰’ python中看列表多少个(python列表个数)
导读:今天首席CTO笔记来给各位分享关于python中看列表多少个的相关内容,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用Python怎么统计一个列表的元素种类和各个种类的个数?统计一个列表中每一个元素的个数在Python里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是新建一个dict,键是列表中的元素,值是统计的个数,然后遍历list。
items?=?["cc","cc","ct","ct","ac"]
count?=?{}
for?item?in?items:
????count[item]?=?count.get(item,?0)?+?1
print(count)
#{'ac':?1,?'ct':?2,?'cc':?2}
之中用到了一个小技巧,当dict中不还没有统计过一个元素时,直接索引count[item]会报错,而使用get方法count.get(item,0)能够设置索引不存在的键时返回0。
第二种是使用Python内置的函数。统计元素的个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Python的collection包里已经有一个Counter的类,大致实现了上面的功能。
from?collections?import?Counter
items?=?["cc","cc","ct","ct","ac"]
count?=?Counter(items)
print(count)
#Counter({'ct':?2,?'cc':?2,?'ac':?1})
Python不知道list里面有多少个元素怎么提取出来#获取到症状
item['symptons']=li.xpath('div/p/a/text()').extract()
#从列表中取出元素,
str=''
forsinitem['symptons']:
?str=str+s+''
item['symptons']=str
print('#############')
print(item['symptons'])
(2)python中列表中列表扩展阅读
序列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分配一个数字-它的位置,或索引,第一个索引是0,第二个索引是1,依此类推。
Python有6个序列的内置类型,但最常见的是列表和元组。
序列都可以进行的操作包括索引,切片,加,乘,检查成员。
此外,Python已经内置确定序列的长度以及确定最大和最小的元素的方法。
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数据类型,它可以作为一个方括号内的逗号分隔值出现。
列表的数据项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类型
创建一个列表,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如下所示:
list1=['physics','chemistry',1997,2000]
list2=[1,2,3,4,5]list3=["a","b","c","d"]
python判断列表中每个元素有几个
比如你可以这样(用isinstance()函数来判断类型):
123456789intCount=0#用来记录列表中的int元素个数listCount=0#记录list元素个数a=[1,'a',2,[1,2]]foriina:#遍历aifisinstance(i,int):#判断i是不是intintCount+=1elifisinstance(i,list):#判断i是不是listlistCount+=1print(intCount,listCount)
结果是21,也就是有2个int元素,1个list元素。
这是一个思路,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判断的类型,比如要统计float类型,就可以再加个elifisinstance(i,list)来进行统计。至于元素种类,对应的记录是0,就说明没有这个种类的元素,比如如果intCount是0,就说明列表中没有int元素。
用Python怎么统计一个列表的元素种类和各个种类的个数举个例子吧,比如一个列表numbers=["cc","cc","ct","ct","ac"]。他的元素种类有3个("cc","ct","ac"),每个种类的个数分别为2,2,1
用python统计可以编写如下代码;
res={}
foriinnumbers:
res[i]=res.get(i,0)+1
print([kforkinres.keys()])
print([vforvinres.values()])
python查看dataframe每列有多少个不同元素方法一:
mylist=set(say)??????#say为所要统计的列表??
foriteminmylist:??#将列表中的元素无重复的抽取出来,赋值给另一个列表
printitem+str(say.count(item))???#list.count(item)?输出item在list中出现的次数
方法二:
counts={}?????????#字典
forxintime_zones:???#time_zones为列表
if?xincounts:
counts[x]+=1
else:
counts[x]=1
print?counts
方法三:
(Series与Datafram用法相同)
importnumpyasnp?
importpandasaspd?
frompandasimportDataFrame?
frompandasimportSeries?
ss=Series(['Tokyo','Nagoya','Nagoya','Osaka','Tokyo','Tokyo'])???
ss.value_counts()??#value_counts直接用来计算series里面相同数据出现的频率
(2)python中列表中列表扩展阅读:
python函数的其他高级用法
1.使用函数变量:
Python的函数也是一种值:所有函数都是function对象,这意味着可以把函数本身赋值给变量,就像把整数、浮点数、列表、元组赋值给变量一样。
2.使用函数作为函数形参:
有时候需要定义一个函数,该函数的大部分计算逻辑都能确定,但某些处理逻辑暂时无法确定,这意昧着某些程序代码需要动态改变,如果希望调用函数时能动态传入这些代码,那么就需要在函数中定义函数形参,这样即可在调用该函数时传入不同的函数作为参数,从而动态改变这段代码。
3.使用函数作为返回值:
程序中,定义了一个get_math_func()函数,该函数将返回另一个函数。接下来在get_math_func()函数体内的①、②、③号粗体字代码分别定义了三个局部函数,最后get_math_func()函数会根据所传入的参数,使用这三个局部函数之一作为返回值。
在定义了会返回函数的get_math_func()函数之后,接下来程序调用get_math_func()函数时即可返回所需的函数。
结语:以上就是首席CTO笔记为大家介绍的关于python中看列表多少个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