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sql跑
① 部分sql注入总结
本人ctf选手一名,在最近做练习时遇到了一些sql注入的题目,但是sql注入一直是我的弱项之一,所以写一篇总结记录一下最近学到的一些sql注入漏洞的利用。
在可以联合查询的题目中,一般会将数据库查询的数据回显到首页面中,这是联合注入的前提。
适用于有回显同时数据库软件版本是5.0以上的MYSQL数据库,因为MYSQL会有一个系统数据库information_schema, information_schema 用于存储数据库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例如数据库名、表名、列的数据类型、访问权限等
联合注入的过程:
判断注入点可以用and 1=1/and 1=2用于判断注入点
当注入类型为数字型时返回页面会不同,但都能正常执行。
sql注入通常为数字型注入和字符型注入:
1、数字型注入
数字型语句: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and 1=1/and 1=2是都可以正常执行的但是返回的界面是不一样的
2、字符型注入
字符型语句:
字符型语句输入我们的输入会被一对单引号或这双引号闭合起来。
所以如果我们同样输入and 1=1/and 1=2会发现回显画面是并无不同的。
在我们传入and 1=1/and 1=2时语句变为
传入的东西变成了字符串并不会被当做命令。
所以字符型的测试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加上单引号 ' ,出现报错。
加上注释符--后正常回显界面。
这里还有的点就是sql语句的闭合也是有时候不同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
这一步可以用到order by函数,order by 函数是对MySQL中查询结果按照指定字段名进行排序,除了指定字 段名还可以指定字段的栏位进行排序,第一个查询字段为1,第二个为2,依次类推,所以可以利用order by就可以判断列数。
以字符型注入为例:
在列数存在时会正常回显
但是列数不存在时就会报错
这步就说明了为什么是联合注入了,用到了UNION,UNION的作用是将两个select查询结果合并
但是程序在展示数据的时候通常只会取结果集的第一行数据,这就让联合注入有了利用的点。
当我们查询的第一行是不存在的时候就会回显第二行给我们。
讲查询的数据置为-1,那第一行的数据为空,第二行自然就变为了第一行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注入
可以发现2,3都为可以利用的显示点。
和前面一样利用union select,加上group_concat()一次性显示。
现在非常多的Web程序没有正常的错误回显,这样就需要我们利用报错注入的方式来进行SQL注入了
报错注入的利用步骤和联合注入一致,只是利用函数不同。
以updatexml为例。
UpdateXML(xml_target, xpath_expr, new_xml)
xml_target: 需要操作的xml片段
xpath_expr: 需要更新的xml路径(Xpath格式)
new_xml: 更新后的内容
此函数用来更新选定XML片段的内容,将XML标记的给定片段的单个部分替换为 xml_target 新的XML片段 new_xml ,然后返回更改的XML。xml_target替换的部分 与xpath_expr 用户提供的XPath表达式匹配。
这个函数当xpath路径错误时就会报错,而且会将路径内容返回,这就能在报错内容中看到我们想要的内容。
而且以~开头的内容不是xml格式的语法,那就可以用concat函数拼接~使其报错,当然只要是不符合格式的都可以使其报错。
[极客大挑战 2019]HardSQL
登录界面尝试注入,测试后发现是单引号字符型注入,且对union和空格进行了过滤,不能用到联合注入,但是有错误信息回显,说明可以使用报错注入。
利用updatexml函数的报错原理进行注入在路径处利用concat函数拼接~和我们的注入语句
发现xpath错误并执行sql语句将错误返回。
在进行爆表这一步发现了等号也被过滤,但是可以用到like代替等号。
爆字段
爆数据
这里就出现了问题flag是不完整的,因为updatexml能查询字符串的最大长度为32,所以这里要用到left函数和right函数进行读取
报错注入有很多函数可以用不止updatexml一种,以下三种也是常用函数:
堆叠注入就是多条语句一同执行。
原理就是mysql_multi_query() 支持多条sql语句同时执行,用;分隔,成堆的执行sql语句。
比如
在权限足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但是堆叠注入的限制是很大的。但是与union联合执行不同的是它可以同时执行无数条语句而且是任何sql语句。而union执行的语句是有限的。
[强网杯 2019]随便注
判断完注入类型后尝试联合注入,发现select被过滤,且正则不区分大小写过滤。
那么就用堆叠注入,使用show就可以不用select了。
接下去获取表信息和字段信息
那一串数字十分可疑大概率flag就在里面,查看一下
这里的表名要加上反单引号,是数据库的引用符。
发现flag,但是没办法直接读取。再读取words,发现里面有个id字段,猜测数据库语句为
结合1'or 1=1#可以读取全部数据可以利用改名的方法把修改1919810931114514为words,flag修改为id,就可以把flag读取了。
最终payload:
盲注需要掌握的几个函数
在网页屏蔽了错误信息时就只能通过网页返回True或者False判断,本质上是一种暴力破解,这就是布尔盲注的利用点。
首先,判断注入点和注入类型是一样的。
但是盲注没有判断列数这一步和判断显示位这两步,这是和可回显注入的不同。
判断完注入类型后就要判断数据库的长度,这里就用到了length函数。
以[WUSTCTF2020]颜值成绩查询为例
输入参数后,发现url处有个get传入的stunum
然后用到length函数测试是否有注入点。
发现页面有明显变化
将传入变为
页面回显此学生不存在
那么就可以得出数据库名长度为3
测试发现过滤了空格
然后就是要查数据库名了,这里有两种方法
一、只用substr函数,直接对比
这种方法在写脚本时可以用于直接遍历。
二、加上ascii函数
这个payload在写脚本时直接遍历同样可以,也可用于二分法查找,二分法速度更快。
接下来的步骤就和联合注入一样,只不过使用substr函数一个一个截取字符逐个判断。但是这种盲注手工一个一个注十分麻烦所以要用到脚本。
直接遍历脚本
二分法脚本
时间盲注用于代码存在sql注入漏洞,然而页面既不会回显数据,也不会回显错误信息
语句执行后也不提示真假,我们不能通过页面的内容来判断
所以有布尔盲注就必有时间盲注,但有时间盲注不一定有布尔盲注
时间盲注主要是利用sleep函数让网页的响应时间不同从而实现注入。
sql-lab-less8:
无论输入什么都只会回显一个you are in...,这就是时间盲注的特点。
当正常输入?id=1时时间为11毫秒
判断为单引号字符型注入后,插入sleep语句
明显发现响应时间为3053毫秒。
利用时间的不同就可以利用脚本跑出数据库,后续步骤和布尔盲注一致。
爆库
爆表
爆字段
脚本
在进行SQL注入时,发现union,and,or被完全过滤掉了,就可以考虑使用异或注入
什么是异或呢
异或是一种逻辑运算,运算法则简言之就是:两个条件相同(同真或同假)即为假(0),两个条件不同即为真(1),null与任何条件做异或运算都为null,如果从数学的角度理解就是,空集与任何集合的交集都为空
即 1^1=0,0^0=0,1^0=1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在union,and,or都被过滤的情况下实现注入
[极客大挑战 2019]FinalSQL
给了五个选项但是都没什么用,在点击后都会在url处出现?id。
而且union,and,or都被过滤
测试发现?id=1^1会报错
但是?id=1^0会返回?id=1的页面,这就是前面说的原理,当1^0时是等于1的所以返回?id=1的页面。
根据原理写出payload,进而写出脚本。
爆库
爆表
爆字段
据此可以写出基于异或的布尔盲注脚本
实验推荐:课程:SQL注入初级(合天网安实验室)
② SqlServer怎么定时跑一段SQL语句
1、请把这段SQL语句写成一个存储过程,然后需要在B上面开启SQLServerAgent服务,如下图:
③ 数据分析师日常工作是什么
(1)写SQL 脚本:俗称“跑数据”。leader要一组 季度数据/月数据/周数据 ,写一段或者N段SQL把数据跑出来。一般是临时性需求,不过当发现默默地演变成一个常规性需求时,最好直接封装SP(存储过程)了……每次跑一下方便省事。这项工作内容需要的技能点有:数据库,SQL
(2)数据分析项目前中期:这个是耗时很长很麻烦的部分。前期是基础数据的处理清洗,基础汇总聚合,然后设计监测指标,指标的设计不仅仅是数学分析,更多需要跑业务需求方那边了解,毕竟最终目的是要让别人用,提升效率,不是为了凸显模型高大上。所有需要的数据都有了之后,开始建立业务模型(数学模型),整个建模的过程也是反复探索数据的过程,在一定数据量的情况下,初期的建模应用起来一定会这种问题那种问题balabala烦死人……以后边应用边调整优化。技能点:数据库,SQL,excel,R语言,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业务知识。
(3)兼职产品经理:业务模型完了后,就有了指标结果。把数据落地到数据库中。然后接下来需要找开发帮你做可视化站点。作为数据分析师我是最了解这个项目 逻辑流程、核心算法、业务应用的。找开发帮你做可视化站点:曲线图啊 柱状图啊 饼图啊 balabala 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到指标的整体状况。技能点:逻辑思维,流程规划,数据可视化,一定的开发知识(方便和开发沟通),表达能力力和表情。
(4)模型和指标正式应用起来自后:收集业务部的反馈,不停的跟他们沟通邮件,不停地优化模型,数据表。以及给业务部一些特定需求的分析评估报告(临时性需求)。技能点:逻辑思维,表达能力
(5)个人学习:有时候会遇到等待别人工作进度的情况,比如别人的上一批数据没出来,你完全没法工作。那就上网或者看书 学习知识。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博大精深,如何能应用得好,产生最高性价比更是一门学问啦。多了解些总是没坏处的。
(6)大数据部分:涉及到”大数据“已经不是我个人工作内容部分了,而是整组的工作内容。具体需要有专门比较懂hadoop和spark的人负责在上面跑数据,写最终实现代码。我们组里的分工大概就是: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半个产品经理),有人身兼三种,有人只爱专精。技能点:无特定加点法则,团队加点。
④ SQL中累计求和与滑动求和函数sum() over()用法
在SQL中,sum()函数的扩展功能——窗口函数sum() over()提供了三种主要用法:分组求和、累计求和和滑动求和。让我们通过实例来理解这些场景的实现方式。
首先,以数据表dws_js_team_gmv为例,包含团队名、月份和成交额字段。我们来看三种求和需求的SQL代码:
1. 要求是计算每个销售团队的年累计成交额及其对累计值的贡献占比,这可以通过分组求和并保留当前行数实现,SQL代码如下:
SQL逻辑:
SQL跑数结果:
2. 对于逐月累计业绩,从1月开始,同样需要分组求和并保留当前行,代码如下:
SQL逻辑:
SQL跑数结果:
3. 接下来是近3个月的累计业绩(包括统计月)。这里涉及到滑动求和,用window函数over()设置滑动范围,例如范围从当前行前2行到当前行,代码示例:
SQL逻辑:
对于不包含统计月的近3个月累计业绩,有三种处理方法:
① 通过减去统计月的值,计算近4个月的滑动求和:range between 2 preceding and 0 following 或 2 preceding and current row
② 调整滑动区间为3个前一月到前两个前一月:range between 3 preceding and 1 preceding
③ 或者调整为3个前一月到后一个前一月:range between 3 preceding and -1 following
这些SQL代码展示了sum() over()函数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帮助我们灵活处理累计和滑动求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