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释放资源

python释放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4-23 08:03:12

python如何让程序一直运行且内存资源自动释放

这当然是和代码写法有关,不贴出来就无法解决

⑵ python如何清理内存

引用计数,这是 Python 的垃圾回收策略。补充一下。

解释器(也就是你说的 Shell)负责跟踪对象的引用计数,垃圾收集器负责释放内存。

如何释放?可以通过销毁对象的引用,使引用计数减少至 0。假设 x = 3,以下情况会使 3 这个整型对象的引用计数减少;

函数运行结束,所有局部变量都被销毁,对象的引用计数也就随之减少。例如 foo(x) 运行结束,x 被销毁;当变量被赋值给另一个对象
时,原对象的引用计数也会减少。例如 x = 4,这时候 3 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就减 1 了;

使用 del 删除一个变量也会导致对象引用减少。例如 del x;

对象从集合对象中移除。例如 lst.remove(x);

包含对象的集合对象被销毁。例如 del lst;

这些操作都可能使对象变成垃圾回收对象,由垃圾收集器负责收集,当然垃圾收集器也负责处理循环引用对象。
推荐学习《python教程》。

⑶ python定义清理行为的使用

8.6. 定义清理行为
try 语句还有另一个可选的子句,目的在于定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执行的功能。例如:
>>> try:
... raise KeyboardInterrupt
... finally:
... print('Goodbye, world!')
Goodbye, world!
KeyboardInterrup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2, in ?
不管有没有发生异常,finally子句 在程序离开 try 后都一定会被执行。当 try 语句中发生了未被 except 捕获的异常(或者它发生在 except 或 else 子句中),在 finally 子句执行完后它会被重新抛出。 try 语句经由 break ,continue 或 return 语句退 出也一样会执行 finally 子句。以下是一个更复杂些的例子:
>>> def divide(x, y):
... try:
... result = x / y
...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 print("division by zero!")
... else:
... print("result is", result)
... finally:
... print("executing finally clause")
>>> divide(2, 1)
result is 2
executing finally clause
>>> divide(2, 0)
division by zero!
executing finally clause
>>> divide("2", "1")
executing finally claus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
File "
", line 3, in divide
TypeError: unsupported operand type(s) for /: 'str' and 'str'
如你所见, finally 子句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执行。TypeError 在两个字符串相除的时候抛出,未被 except 子句捕获,因此在 finally 子句执行完毕后重新抛出。
在真实场景的应用程序中,finally 子句用于释放外部资源(文件 或网络连接之类的),无论它们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出错。
8.7. 预定义清理行为
有些对象定义了标准的清理行为,无论对象操作是否成功,不再需要该对象的时候就会起作用。以下示例尝试打开文件并把内容打印到屏幕上。
for line in open("myfile.txt"):
print(line)
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在代码执行完后没有立即关闭打开的文件。这在简单的脚本里没什么,但是大型应用程序就会出问题。with 语句使得文件之类的对象可以 确保总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清理。
with open("myfile.txt") as f:
for line in f:
print(line)
语句执行后,文件 f 总会被关闭,即使是在处理文件中的数据时出错也一样。其它对象是否提供了预定义的清理行为要查看它们的文档。
Next Previous

⑷ python 什么时候 垃圾回收

Python中的垃圾回收是以引用计数为主,分代收集为辅。引用计数的缺陷是循环引用的问题。
在Python中,如果一个对象的引用数为0,Python虚拟机就会回收这个对象的内存。
#encoding=utf-8
__author__ = '[email protected]'

class Class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object born,id:%s'%str(hex(id(self)))
def __del__(self):
print 'object del,id:%s'%str(hex(id(self)))

def f1():
while True:
c1=ClassA()
del c1

执行f1()会循环输出这样的结果,而且进程占用的内存基本不会变动
object born,id:0x237cf58
object del,id:0x237cf58

c1=ClassA()会创建一个对象,放在0x237cf58内存中,c1变量指向这个内存,这时候这个内存的引用计数是1
del c1后,c1变量不再指向0x237cf58内存,所以这块内存的引用计数减一,等于0,所以就销毁了这个对象,然后释放内存。
1、导致引用计数+1的情况

对象被创建,例如a=23
对象被引用,例如b=a
对象被作为参数,传入到一个函数中,例如func(a)
对象作为一个元素,存储在容器中,例如list1=[a,a]

2、导致引用计数-1的情况

对象的别名被显式销毁,例如del a
对象的别名被赋予新的对象,例如a=24
一个对象离开它的作用域,例如f函数执行完毕时,func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全局变量不会)
对象所在的容器被销毁,或从容器中删除对象

demo
def func(c,d):
print 'in func function', sys.getrefcount(c) - 1

print 'init', sys.getrefcount(11) - 1
a = 11
print 'after a=11', sys.getrefcount(11) - 1
b = a
print 'after b=1', sys.getrefcount(11) - 1
func(11)
print 'after func(a)', sys.getrefcount(11) - 1
list1 = [a, 12, 14]
print 'after list1=[a,12,14]', sys.getrefcount(11) - 1
a=12
print 'after a=12', sys.getrefcount(11) - 1
del a
print 'after del a', sys.getrefcount(11) - 1
del b
print 'after del b', sys.getrefcount(11) - 1
# list1.pop(0)
# print 'after pop list1',sys.getrefcount(11)-1
del list1
print 'after del list1', sys.getrefcount(11) - 1

输出
init 24
after a=11 25
after b=1 26
in func function 28
after func(a) 26
after list1=[a,12,14] 27
after a=12 26
after del a 26
after del b 25
after del list1 24

问题:为什么调用函数会令引用计数+2
3、查看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
sys.getrefcount(a)可以查看a对象的引用计数,但是比正常计数大1,因为调用函数的时候传入a,这会让a的引用计数+1
二.循环引用导致内存泄露

def f2():
while True:
c1=ClassA()
c2=ClassA()
c1.t=c2
c2.t=c1
del c1
del c2

执行f2(),进程占用的内存会不断增大。
object born,id:0x237cf30
object born,id:0x237cf58

创建了c1,c2后,0x237cf30(c1对应的内存,记为内存1),0x237cf58(c2对应的内存,记为内存2)这两块内存的引用计数都是1,执行c1.t=c2和c2.t=c1后,这两块内存的引用计数变成2.
在del c1后,内存1的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1,由于不是为0,所以内存1的对象不会被销毁,所以内存2的对象的引用数依然是2,在del c2后,同理,内存1的对象,内存2的对象的引用数都是1。
虽然它们两个的对象都是可以被销毁的,但是由于循环引用,导致垃圾回收器都不会回收它们,所以就会导致内存泄露。
三.垃圾回收

deff3():
# print gc.collect()
c1=ClassA()
c2=ClassA()
c1.t=c2
c2.t=c1
del c1
del c2
print gc.garbage
print gc.collect() #显式执行垃圾回收
print gc.garbage
time.sleep(10)
if __name__ == '__main__':
gc.set_debug(gc.DEBUG_LEAK) #设置gc模块的日志
f3()

输出:
gc: uncollectable <ClassA instance at 0230E918>
gc: uncollectable <ClassA instance at 0230E940>
gc: uncollectable <dict 0230B810>
gc: uncollectable <dict 02301ED0>
object born,id:0x230e918
object born,id:0x230e940
4

垃圾回收后的对象会放在gc.garbage列表里面
gc.collect()会返回不可达的对象数目,4等于两个对象以及它们对应的dict
有三种情况会触发垃圾回收:

1.调用gc.collect(),
2.当gc模块的计数器达到阀值的时候。
3.程序退出的时候
四.gc模块常用功能解析
gc模块提供一个接口给开发者设置垃圾回收的选项。上面说到,采用引用计数的方法管理内存的一个缺陷是循环引用,而gc模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常用函数:
1、gc.set_debug(flags)
设置gc的debug日志,一般设置为gc.DEBUG_LEAK
2、gc.collect([generation])
显式进行垃圾回收,可以输入参数,0代表只检查第一代的对象,1代表检查一,二代的对象,2代表检查一,二,三代的对象,如果不传参数,执行一个full collection,也就是等于传2。
返回不可达(unreachable objects)对象的数目
3、gc.set_threshold(threshold0[, threshold1[, threshold2])
设置自动执行垃圾回收的频率。
4、gc.get_count()
获取当前自动执行垃圾回收的计数器,返回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
5、gc模块的自动垃圾回收机制
必须要import gc模块,并且is_enable()=True才会启动自动垃圾回收。
这个机制的主要作用就是发现并处理不可达的垃圾对象。
垃圾回收=垃圾检查+垃圾回收
在Python中,采用分代收集的方法。把对象分为三代,一开始,对象在创建的时候,放在一代中,如果在一次一代的垃圾检查中,改对象存活下来,就会被放到二代中,同理在一次二代的垃圾检查中,该对象存活下来,就会被放到三代中。
gc模块里面会有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的计数器,可以通过gc.get_count()获取。
例如(488,3,0),其中488是指距离上一次一代垃圾检查,Python分配内存的数目减去释放内存的数目,注意是内存分配,而不是引用计数的增加。例如:
print gc.get_count() # (590, 8, 0)
a = ClassA()
print gc.get_count() # (591, 8, 0)
del a
print gc.get_count() # (590, 8, 0)

3是指距离上一次二代垃圾检查,一代垃圾检查的次数,同理,0是指距离上一次三代垃圾检查,二代垃圾检查的次数。
gc模快有一个自动垃圾回收的阀值,即通过gc.get_threshold函数获取到的长度为3的元组,例如(700,10,10)
每一次计数器的增加,gc模块就会检查增加后的计数是否达到阀值的数目,如果是,就会执行对应的代数的垃圾检查,然后重置计数器
例如,假设阀值是(700,10,10):
当计数器从(699,3,0)增加到(700,3,0),gc模块就会执行gc.collect(0),即检查一代对象的垃圾,并重置计数器为(0,4,0)
当计数器从(699,9,0)增加到(700,9,0),gc模块就会执行gc.collect(1),即检查一、二代对象的垃圾,并重置计数器为(0,0,1)
当计数器从(699,9,9)增加到(700,9,9),gc模块就会执行gc.collect(2),即检查一、二、三代对象的垃圾,并重置计数器为(0,0,0)

⑸ Python 在打开文件后为什么要close(),如果不关有什么危害

close()是为了释放资源。
如果不close(),那就要等到垃圾回收时,自动释放资源。垃圾回收的时机是不确定的,也无法控制的。

如果程序是一个命令,很快就执行完了,那么可能影响不大(注意:并不是说就保证没问题)。
但如果程序是一个服务,或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执行完,或者很大并发执行,就可能导致资源被耗尽,也有可能导致死锁。

⑹ 如何手动释放Python的内存

象的引用计数减少;

函数运行结束,所有局部变量都被销毁,对象的引用计数也就随之减少。例如 foo(x) 运行结束,x 被销毁;
当变量被赋值给另一个对象时,原对象的引用计数也会减少。例如 x = 4,这时候 3 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就减 1 了;

使用 del 删除一个变量也会导致对象引用减少。例如 del x;

对象从集合对象中移除。例如 lst.remove(x);

包含对象的集合对象被销毁。例如 del lst;
这些操作都可能使对象变成垃圾回收对象,由垃圾收集器负责收集,当然垃圾收集器也负责处理循环引用对象。
要立即释放,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
import gc
gc.collect()

⑺ python中可以用del释放资源

del是删除对象
一般都是自动垃圾回收

⑻ 如何在Python中打开文件后释放内存

f = open('name', 'r', 'utf-8')
do something
f.close()

⑼ python 怎么在循环中释放内存

python 怎么在循环中释放内存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st[15];
printf("input string:\n");
gets(st);
puts(st);
}
可以看出当输入的字符串中含有空格时,输出仍为全部字符串。说明gets函数并不以空格作为字符串输入结束的标志,而只以回车作为输入结束。这是与scanf函数不同的。
3. 字符串连接函数strcat
格式: strcat (字符数组名1,字符数组名2)
功能:把字符数组2中的字符串连接到字符数组1 中字符串的后面,并删去字符串1后的串标志“\0”。本函数返回值是字符数组1的首地址。
【例7.14】

热点内容
安卓手机如何拍视频和苹果一样 发布:2025-05-18 03:40:47 浏览:727
为什么安卓手机连不上苹果7热点 发布:2025-05-18 03:40:13 浏览:797
网卡访问 发布:2025-05-18 03:35:04 浏览:504
接收和发送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5-18 03:33:48 浏览:366
ef数据库查询数据 发布:2025-05-18 03:29:36 浏览:668
百度云下载文件夹 发布:2025-05-18 03:17:33 浏览:674
php云开发 发布:2025-05-18 03:12:41 浏览:447
sql语句显示表 发布:2025-05-18 03:12:30 浏览:690
数据库系统的例子 发布:2025-05-18 03:02:42 浏览:191
数字化储存与编译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2:56:55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