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数据访问类

数据访问类

发布时间: 2022-06-20 20:08:22

❶ 怎么理解java中的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表示层请各位大神帮忙解析

业务逻辑层(servlet)是处理业务的地方
数据访问层就是去数据库获取数据的地方
表示层(jsp,html页面)也就是展示数据的地方
比如:登入操作,在表示层登入,然后业务逻辑层就会带着用户名和密码去数据访问层去查询数据,看看有没有这个用户,返回给业务层,业务层就判断返回的东西,就知道有没有这个户名,没有则携带错误信息再跳转到表示层,有则进行下一步操作

❷ codesmith如何写数据访问类的模板增删改查

和普通的类定义静态成员一样,只不过要加上模板的申明。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template_class {
static int static_member;
};
template <typename T>
int template_class<T>::static_member = 1;

❸ ASP中Access数据库访问类怎么编写

一般情况下使用表单来实现,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select*from“数据表”,然后你可以加一些限制条件,来显示什么内容,最后写个显示语句即可,responet.write""。

❹ C#语言中访问数据库的类有哪些

SQL Server .NET 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的四个核心对象:
SqlConnection SQL Server 数据库的的连接。
SqlCommand 对SQL Server 数据库执行Transact-SQL 语句或存储过程。
SqlDataReader 提供从SQL Server 数据库读取行的只进只读的数据流。
SqlDataAdapter 填充DataSet ,更新 SQL Server 数据库。
此外还有如下常用的类:
DataSet 数据在内存中的缓存,DataAdapter是桥接器,用Fill方法从数据库填充DataSet,用Update方法更新数据库。
数据绑定类:
DataGridView 表格控件,显示数据库表。
BindingSource 封装窗体的数据源
BindingNavigator 对窗体上绑定的数据导航。是窗体上定位和操作数据的标准化方法。将各种功能的按钮集成在一起,默认情况下,BindingNavigator控件的用户界面(UI)由一系列ToolStrip按钮、文本框和静态文本元素组成,用于进行大多数常见的数据相关操作(如添加数据、删除数据和在数据中导航)。每个控件都可以通过BindingNavigator控件的关联成员进行检索或设置。
在LINQ to SQL中:
DataContext 是映射数据库的管道,也可以在DataContext类中声明方法,映射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和自定义函数。
实体类 映射数据库的表以及表间关系,类中的属性和字段映射表的字段。

❺ ADO中数据访问核心类及其作用

ADO数据访问提供的七个对象:
Connection
Command
Parameter
Recordset
Field
Property
Error

其中,ADO的核心是Connection,Recordset和Command

首先用Connection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用Command对象执行命令,如查询、更新等。用Recordset对象来操作和查看查询结果。就是这么简单。

举个C++中ADO访问数据库的简单例子: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导入ADO动态链接库,必须的
#import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no_namespace rename("EOF","adoEOF")

void main()
{
_ConnectionPtr m_pConnection; //创建智能指针,必须的
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__uuidof(Connection)); //或 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ADODB.Connection");
CoInitialize(NULL); //初始化COM,必须的
try
{
//连接字符串,Student为数据库名
m_p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Provider=SQLOLEDB.1;Password=sa;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User ID=sa;Initial Catalog=Student";

m_pConnection->Open(" "," "," ",adModeUnknown); //调用Open方法
cout<<"1"<<endl;
}
catch(_com_error e) //捕获连接异常
{
cout<<"数据库初始化错误! "<<endl;
return ;
}
cout<<"连接成功!"<<endl;

_RecordsetPtr pRst(__uuidof(Recordset));

pRst=m_pConnection->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NULL,adCmdText);//使用Execute方法,student为表名

if(!pRst>adoEOF)
pRst>MoveFirst();
else
{
cout<<"表内数据为空"<<endl;
return;
}
// 读入库中各字段并加入列表框中
_variant_t var;
string strName;
while(!pRst>adoEOF)
{
var = pRst>GetCollect("Name");
if(var.vt != VT_NULL)
strName = (LPCSTR)_bstr_t(var);
pRst>MoveNext();
}

//关闭
pRst->Close();
m_pConnection->Close();
pRst.Release();
m_pConnection->Release();

CoUninitialize(); //释放COM

}

❻ 数据访问层常见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响应重定向方法

响应重定向方法是目前为止将一个网页重定向到另一个网页的最简单的方法的最简单的方法。当Web服务器接到一个重定向请求后,它会将一个响应头送给客户端,这将导致客户端发送一个新的请求到服务器。按句话说,一个重定向请求实际上是两个请求响应:一个是最初的请求响应,另一个是新的重定向请求响应。

在ASP.NET中实现重定向很容易。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实现网页重定向:

protected void Redirec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Redirect("menu.aspx");
}

要注意的是重定向请求只是一个GET请求,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从源页中通过重定向命令提交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在重定向中使用查询字符串来传递数据。如下面代码所示:

protected void Redirec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Redirect("menu.aspx?userName=" + UserName.Text));
}

上面的例子将一个查询字符串作为参数传递给了Response.Redirect方法的目标URL。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代码获得源数据。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tring userName = Request["userName"];
}

二、服务器传输方法

和依赖于客户端向另一个新页发请求不同,服务器传输是一种服务器重定向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简单的改变Web服务器所处理的代码来达到请求一个新页的目的。当被请求页和源页面在同一个服务器时,服务器传输要比 Response.Redirect方法更有效,这是由于这种技术可以避免额外的开销,仅仅使用服务器的资源就可以进行重定向。要注意的这种技术有一个副作用,在页面进行重定向时,客户端的URL仍然会保持源页面的URL,这可能会使客户认为他们所获得的数据是源页面产生的。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是问题,但是这将使调试变得更困难。

Server.Transfer方法还可以保存初始页的 HttpContext。因此,目标页可以访问源页面的值。我们可以使用FormsCollection属性来从目标页面中获得源页面的值。首先,要确定我们使用了被重载的方法,这个方法有两个参数:目标URL和一个Boolean类型的值,告诉服务器是否保存用于描述源页面值的Form。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Server.Transfer("Menu.aspx",true);
然后,我们在目标页面中获得一个叫txtUserName的Textbox控件的值的代码如下:
object obj = Request.Form["txtUserName"];

三、Response.Redirect和Server.Transfer的比较

由于Response.Redirect方法要进行两次请求响应操作,因此,我们应该在对性能要求高的网站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方法。然而,只从技术上说,使用redirect方式确实可以从一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相比之下,Server.Transfer会更有效率,但是跳转的范围仅限于同一个Web服务器的不同网页。从本质上说,我们可以使用 Server.Transfer来消除不必要的请求响应操作。如果我们需要重定位到不同服务器的网页,就需要使用Response.Redirect方法。

四、跨页提交概述

在ASP.NET 2.0中,我们可以通过实现IbuttonControl接口提交给不同的WebForm,来实现跨网页的提交。和Response.Redirect类似,跨网页提交是一个基于客户端的传输机制,但也有点象Server.Transfer,目标网页也可以访问源网页的数据。为了使用跨网页提交,我们需要在源网页中的PostBackUrl属性中指定目标URL。

五、实现跨网页提交

这部分将讨论一下如何在ASP.NET2.0中实现跨网页提交。为了开始我们的学习,假设有两个Web页,一个是源Web页,另一个是目标Web页。在源网页中初始化了使用按钮进行的跨网页提交操作。我们首先必须设置目标网页按钮的PostBackUrl属性,顺便说一句,所有实现了System.Web.UI.WebControls.IbuttonControl接口的Web控件都有跨网页提交的特性。下面的代码将演示这一过程。

PostBackUrl="~/target.aspx" text = "Post to a target page"/>
当我们设置PostBackUrl属性时,ASP.NET框架将相应的控件绑定到一个新的叫WebForm_DoPostBackWithOptions的JavaScript函数,产生的Html代码如下:

onclick="javascript:WebForm_DoPostBackWithOptions(new WebForm_PostBackOptions("btnSubmit", "", false, "","Target.aspx", false, false))" id="btnSubmit" />

对于上面的html代码来说,当用户单击按钮时,浏览器将提交目标URL(Target.aspx),而不是源URL。

六、从目标页面中获得源页面控件的值

ASP.NET2.0提供了一个叫PreviousPage的新的属性,这个属性无论在何时当前页面进行跨网页提交操作时都会指向源页面。要注意的是,当源页面和目标页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时,这个属性包含null(这个null并不是未初始化的意思)。还有要注意的是当目标网页访问PreviousPage属性时可以获得源页面的数据,ASP.NET运行时装载并执行了源页面。这将引发ProcessChildRequest事件的发生。而且,它还会引发Page_Init事件、Page_Load和任何其他的源页面按钮单击事件。

因此,我们要避免由于不小心进行误操作,所以最好通过 IsCrossPostBack属性来确认是否为一个跨网页提交发生,如果这个属性值为true,那么目标网页就是通过一个跨网页提交动作而调用的。如果是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调用的(如一般的请求、Response.Redirect或是一个Server.Transfer),这个属性的值为false。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个属性。

if ( PreviousPage.IsCrossPagePostBack)
{
//执行代码
}
//******************************************
这个PreviousPage属性在Server.Transfer和跨网页提交中都可以使用。在ASP.NET2.0中,我们可以在调用Server.Transfer操作后使用PreviousPage属性在目标页面中来获得源页面的数据,代码如下:
*******************************************//
{
Server.Transfer("menu.aspx");
}

protected void Redirec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在这个接收面中我们现在可以获得Web页面的数据,代码如下: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PreviousPage != null)
{
TextBox txtBox = (TextBox)
PreviousPage.FindControl("txtUserName");
if (textBox != null)
string userName = textBox.Text;
//其他可执行的代码
}
}

要注意的是上面的代码必须将txtUserName控件转换为TextBox类型,以便可以访问其中的值。

七、使用PreviousPageType

PreviousPageType属性提供了在跨网页操作中访问源页面的强类型能力,下面让我们演示一下如何不通过任何类型转换来从源页面中获得控件值。代码如下:

< asp:Textbox ID="txtUserName" Runat="server" />
< asp:Textbox ID="txtPassword" Runat="server" />
< asp:Button ID="Submit" Runat="server" Text="Login"PostBackUrl="Menu.aspx" />

要注意的是单击按钮可以重定向到一个叫“Menu.asp”的目标页。这个目标页可以使用如下的代码获得用户名和密码:

八、保存视图状态

对于跨网页提交来说,ASP.NET2.0 内嵌了一个叫__POSTBACK的隐藏字段,这个字段包含了关于源页面的视图信息 -- 也就是由源页面提供了,包含了一个带有一个非空PostBackUrl属性值的服务端控件。目标页可以使用__POSTBACK中的信息来获得源页面的视图状态信息。代码如下:

if(PreviousPage!=null && PreviousPage.IsCrossPagePostBack &&
PreviousPage.IsValid)
{
TextBox txtBox = PreviousPage.FindControl("txtUserName");
Response.Write(txtBox.Text);
}

在上面的代码中核对了用于确保PreviousPage属性不为 null的检查代码。顺便提一下,如果目标页和源页面不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这个PreviousPage属性的值为null。只有在进行跨网页提交操作时,IsCrossPagePostBack属性才为true。

这个跨网页提交的特性,是ASP.NET2.0中最强有力的特性之一,这种技术将允许在一个页面中提交到另外一个页面,并且可以在目标页面地无缝地操作源页面中的数据。

❼ 如何创建一个与数据库类型无关的数据库访问类

好理想的观念,记得90年代末起就有不少公司做过这类处理数据库的“中件”。你可以搜索下。应用中,如果不需要对应的数据库管理规范和自身的命令控制台,也不需要太高的数据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定义一个结构类型及其子类,并与不同的数据库通信或关联。

❽ 什么是数据访问

数据访问 (Data Access),是应用程序链接到数据源 (Data Source) 访问数据的一种行为 (Behavior),在大多数的应用程序中,经常会需要使用到数据,而这些数据可能来自很多不同类型的来源,像是数据库 (Database),网络数据源,本机文件,或是异质性的来源 (例如在 Mainframe 上的 IBM DB2 数据库),经由一层 (或多层) 中介代码或中间件 (Middleware) 进入数据源中,并且取出数据后送回应用程序中来处理。

❾ C#关于数据访问类得到配置文件连接字符串的问题

看微软官方文档吧

保护连接信息

网页链接

热点内容
sqltext类型长度 发布:2025-05-10 23:30:21 浏览:977
图形AI算法 发布:2025-05-10 23:30:19 浏览:182
java上传的文件在哪里 发布:2025-05-10 23:30:06 浏览:157
议长访问台湾 发布:2025-05-10 23:22:46 浏览:433
启动电机如何配置开关 发布:2025-05-10 23:21:21 浏览:959
三维数组存储 发布:2025-05-10 23:14:35 浏览:980
普通电脑架设成云服务器 发布:2025-05-10 23:13:56 浏览:807
为什么找回密码总是说验证码 发布:2025-05-10 23:04:07 浏览:183
森林落地窗解压的视频 发布:2025-05-10 23:03:22 浏览:630
华为路由器建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5-10 23:03:04 浏览: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