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英国有个什么密码
㈠ 二战时图灵在英国哪里破译密码
布莱切利园(英语:Bletchley Park),又称X电台(英语:Station X),是一座位于英格兰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布莱切利镇内的宅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莱切利园曾经是英国政府进行密码解读的主要地方,轴心国的密码与密码文件,如恩尼格玛密码机等,一般都会送到那里进行解码。
㈡ 当时二战时同盟国是怎么破译德军的恩格尔密码
俘虏了一艘德国潜艇,密码机没有来得及毁坏,在后来的一部电影里有体现的,U571。
㈢ 克里斯蒂的密码讲述了一段什么故事
讲述了二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间谍汤米和塔彭丝·贝雷斯福德的故事。
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奋力阻挡纳粹德国空军的进攻。同时,英国面临的更加危险的威胁是来自“混在内部的敌人”——潜入英国伪装成普通市民的纳粹分子。
随着形势愈加紧迫,英国情报机关委任了两名不太可能的间谍,汤米和塔彭丝·贝雷斯福德。他们的使命:挖出隐藏在海滨旅馆桑苏西的形形色色客人当中的两个身居高位的叛徒,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但这项任务不是仅仅沿着海滨大道散步那么轻松——毕竟,N和M刚刚暗杀了一名英国最优秀的特工……
㈣ 二战时期最早使用的密码是什么
恩尼格玛密码机(德语:Enigma,又译哑谜机,或谜)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
㈤ 二战时期英德之间的密码战 谜是什么
“迷”是德国的迷密码机的名字。
“迷”密码机就是把输入的字母改成另一个字母输出,让敌人完全看不懂德军进行什么行动。
例如:我使用“迷”打入we attack the emeny in sunday. “迷”就会编码 bu eppelf xqu uwg nc tkwyeg. 结果就是这样子出了一篇谁也看不懂的文章,但是只要把bu eppelf xqu uwg nc tkwyeg.输入“迷”来进行反向破解,就会得出we attack the emeny in sunday. 。如此下来就能保护行动计划。
由于“迷”的编码方式会经常修改,再加上英国人不懂“迷”的结构,所以一直无法得到德军的情报“后来英国得到了“迷”密码机,这让德国的大量行动计划外泄。
㈥ 二战中英军美军苏军用的是什么密码为什么只见过英国人破译德国人的密码德国人从来没破译过敌军
德国也曾经破译过美国的黑码,但是很快就被美国获悉,从此在2年时间里黑码成为美国故意散布迷惑性欺骗情报的一个重要渠道。
德国战前的哥廷根大学从高斯时就是欧洲的数学中心,后来建立的该校的数学研究所更是成为全世界的数学研究圣地。可是随着纳粹的上台,反犹主义狂潮席卷德国科研学术机构。哥廷根大学数学研究所的犹太所长和所有犹太研究人员都被驱逐,很多都流亡国外了。德国的数学优势一落千丈。战后统计,战时服务于英美盟国情报机构的原德国犹太数学家占到20%的比例。
㈦ 二战中最出名的密码
二战中神奇的“无敌密码”
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次大战中,英国倾全国之力,破译了德国的“谜语机”密码,为战胜纳粹德国作出重要贡献;美国则破译了日军密码,由此发动空袭,击毁日本大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丘吉尔说,密码员就是“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鹅”。
今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山上举行隆重仪式,为一些已经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印第安“特殊密码员”颁发了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金质奖章。当年,正是他们编制出不可破译的“无敌密码”,为盟军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攻占硫磺岛“无敌密码”显身手
对这迟到了半个世纪的表彰,布什也不胜感慨。他说:“他们勇敢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值得所有美国人尊敬和感谢。”
在表彰仪式上,4名白发苍苍的印第安老战士更是激动异常。当年,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编制出了这套“无敌密码”。现在,其中25人已离开人世。
一名叫布朗的密码员激动地说:“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历史。”纳瓦霍族语密码员协会的主席萨姆·比利森也接受了奖章。他表示,他对此悲喜交加,但不觉得苦涩,因为“土地是我们的母亲,而保卫母亲是做人之本”。
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是一个叫菲利普·约翰逊的白人出的主意。约翰逊的父亲是传教士,曾到过纳瓦霍部落,能说一口流利的纳瓦霍语,而在当时,纳瓦霍语对部落外的人来说,无异于“鸟语”。极具军事头脑的约翰逊认为,如果用纳瓦霍语编制军事密码,将非常可靠而且无法破译。因为这种语言口口相传,没有文字,其语法、声调、音节都非常复杂,没有经过专门的长期训练,根本不可能弄懂它的意思。另外,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全球不过30人,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
1942年初,约翰逊向美国太平洋舰队上将克莱登·沃格尔提出了这个建议。约翰逊说,根据他的实验,用纳瓦霍语编制的密码可以在20秒内将三行英文信息传递出去,而同样的信息用机器密码却需要30分钟。
沃格尔接受了约翰逊的建议。1942年5月,第一批29名纳瓦霍人被征召入伍,并被安排在加利福尼亚一处海滨编制密码。他们根据纳瓦霍语共创建了有500个常用军事术语的词汇表。由于纳瓦霍语没有描述现代军事设备的词语,因此他们经常使用比喻说法和拟声词。
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共征召了420名纳瓦霍族人充当密码通讯员。这些纳瓦霍族人参加了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的每一场战役。他们用密码下达战斗命令,通报战情,紧急时还参加战斗。他们的英勇献身,为最终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者起到重要作用。
攻占硫磺岛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打的一场经典战役,美军把旗帜插上硫磺岛的照片,成为美国在二战中浴血奋战的象征。硫磺岛战役结束后,负责联络的霍华德·康纳上校曾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因为纳瓦霍人,美国海军将永远攻占不了硫磺岛。”当时,康纳手下共有6名纳瓦霍密码员,在战斗开始的前两天,他们通宵工作,没有一刻休息。整个战斗中,他们共接发了800多条消息,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诺曼底登陆科曼切语密码报捷
除了纳瓦霍语外,美军在二战中还曾使用另一种印第安语——科曼切语作为密码。纳瓦霍语主要在太平洋战场使用;而科曼切语则在欧洲战场大显身手。查尔斯·希比蒂是目前惟一在世的科曼切语密码员,现已78岁,居住在出生地俄克拉荷马。他仍然清楚地记得参战的经历。
老人回忆说:“我是1941年1月入伍的,当时不满20岁,还是个孩子。我是看到当地报纸上的广告后参军的。广告说,‘征召年轻的科曼切人。要求未婚、无家庭拖累、会说本族语。’他们在语言方面要求极为严格。如果你说得不流利,他们就不要你。”
应征入伍后,希比蒂和其他12人随即被送至佐治亚州本宁堡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学习无线电发报技术。但直到当年夏天,他们方才明白工作的真正性质。8月,他们被召集到了阅兵场。一名叫休·福斯特中尉告诉他们:“对信号连来说,你们的土语非常重要。它从未用文字书写。除了你们没有人说这种语言,也没有人听得懂。这意味着,它是无法破译的,是绝妙的密码。美国陆军需要你们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需要你们成为密码通讯员。”
美军根据科曼切语创建出包括250个军事术语的词汇表。在这个词汇表里,轰炸机成了科曼切语中的“怀孕的鸟”,自动化武器由于发出时断时续的声音而被称为“缝纫机”。一天,福斯特与这些印第安人见面时带来了一张照片:“我们需要给这个人起一个代号。”这些印第安人看了看照片,那是一个黑发、留着卓别林式胡子、表情严肃的德国男子。希比蒂想起了他看过的欧洲新闻短片,于是说:“‘疯了’怎么样?或者‘疯狂’?”后来就确定使用“疯狂的白人”来称呼这个元首,而此人就是希特勒。颇有意味的是,战后一些精神病专家分析说,希特勒确实有歇斯底里症和癔病。
1944年1月,希比蒂在入伍近3年后被派往英国,旋即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当他登上犹他滩时,他听到指挥官在向他喊话:“酋长,我需要你发报。通知总部我们成功登陆了。重复一遍——登陆成功,现正准备占领敌方阵地。”
顶着炮弹掀起的沙子和海水,希比蒂掏出他的无线电发报机,迅速用科曼切语发出了这条信息。这似乎只是历史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但美国陆军竟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拒绝公开承认这个事实:科曼切密码通讯员希比蒂发出了第一条登陆诺曼底的信息。
犹他滩上,炮弹和曳光弹不断在头顶上爆炸。一阵静电干扰之后,无线发报机重新开始工作:“信息收到。守住滩头阵地,弄清敌人方位。增援部队很快抵达。完毕。”希比蒂迅速将电文从科曼切语译成英语,并报告给他的指挥官。
继在诺曼底滩头大显神通之后,希比蒂又被派往法国,亲眼目睹了盟军在巴黎的军事行动。
对于这种密码,纳粹德国的情报部门也绞尽了脑汁,甚至他们在确认这是一种语言之后,也始终未能找到破译的方法。
但同纳瓦霍族密码员一样,科曼切族密码员没有因为作战勇敢或为国服役而在战时或战后获得表彰。相反,五角大楼命令他们严格保守秘密。当时的五角大楼出于冷战的考虑,认为这些密码员可能再派上其他重要用场,因而不宜暴露。直到世界迈入新的世纪,密码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些密码显得多余,这些密码员才终于获得了迟到的荣誉,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已经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世。
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负责破译哪个国家的密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图灵负责破译德国的密码,图灵是英国着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曾协助英国军方破解德国的着名密码系统“谜”(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㈨ 超级机密的二战利器
在伦敦郊外的一片绿树丛中,有一个神奇的庄园——布莱奇雷庄园。它是一幢维多利亚式建筑,但奇怪的是,在这座装饰华丽的大厦周围,还有不少小窝棚,看上去极不协调。这是英国密码破译机构的所在地,聚集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他们之中有的是数学家和语言学家,有的是国际象棋大师和方格字迹填写专家,也有的是电气工程师和无线电专家,更有银行职员和博物馆馆长。这里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除了在这里工作的人员以外,只有英国国家首脑和最上层的情报官员才能到这里来。至于其他的人,无论职务再高,也“谢绝入内”。
这里工作人员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利用先进的机器,破译德军发出的密码电报。后来,从这里发出的情报一律使用一个代号——“超级机密”。“超级机密”便是来自布莱奇雷庄园的情报。正是来自布莱奇雷庄园的“超级机密”,使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大大受益,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要了解“超级机密”的情况。还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数年前德国纳粹使用的一种特殊密码说起。
纳粹在获取德国政权后,使用了一种不同于当时所有国家使用的新的军事密码,这种军事密码是由一台机器编制的。这台机器被恰如其分地称作“迷”(译音为“埃尼格马”)。
1938年6月,英国情报六处的副处长孟席斯上校接到了他在东欧的一名特工吉布森少校的报告:一名拒绝说出自己真实姓名的波兰犹太人通过英国驻华沙大使馆同吉布森接触,声称他曾在德国首都柏林制造“埃尼格马”机器的秘密工厂当过技术员和理论工程师。后来因为他是犹太人,被驱逐出德国。现在,他提出可以凭自己的记忆为英国制造一部最新式的军用“埃尼格马”密码机,而作为报酬他要求一万英镑以及给他及其亲属颁发英国护照,并允许他们在法国居住。孟席斯上校接到这个情报后,向英国情报当局作了报告。后来经过1个月的调查和甄别,英国情报局认为这个犹太人的话是可信的,因此决定答应他的条件。
英国情报人员为他安排了一个十分秘密的居住地点,并为他的复制密码机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那人凭借自己的回忆,不久就复制出一台“埃尼格马”密码机。用英国密码分析局人员的话来说,“那是一部完美的密码机,是仿制工程的一个奇迹”。这个密码机,在刚开始的确帮了英国人的大忙。然而一年以后,即1939年夏季,德国人又制造出了更加先进和复杂的密码机。这样,英国的情报人员又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破解新的谜团。
正当英国情报人员被德国新式密码机所困扰时,波兰军事情报部门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将他们数年工作的破译成果,以及仿制的样机转让给了英军情报部门。为了对付来自德国的威胁,波兰情报部门很早就开始对纳粹密码机的研究工作了,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英国。波兰人转让给英国的除了有“埃尼格马”样机外,还有可以确定密钥设置,解开其密码的“博姆”机。波兰的“埃尼格马”样机和“博姆”机的图纸抵达英国不到一星期,德国军队便开过了波兰边界。消息传到布莱奇雷庄园,专家们默默无言。英国情报专家诺克斯缓步走到窗前,两眼湿润,喃喃自语道:“波兰,就像一名在倒下之前将自己的利剑递给盟友的武士,了不起啊!” 英国情报人员在富于创造性的波兰人奠定的基础之上,向德国情报机构的机密发起了最后冲刺。由于两个关键人物的出色表现,加快了解开纳粹谜团的步伐。这两个人一个是诺克斯,另一个是图林。
诺克斯是个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密码专家,是少见的密码破译奇才。图林是诺克斯的助手。经过诺克斯和图林的共同努力,一部“万能机器”终于研制成功了。这部两米多高,外形像一个老式钥匙孔的机器,实际上是一部最早的机械式数据处理机。使用它可以把“埃尼格马”的密码解密。 1940年5月的一天,天空明净,阳光明媚。在大选中刚刚获胜不久的丘吉尔正在他的办公室忙碌着。这时,已经提升为情报六处处长的孟席斯走到首相的办公桌前,向他递交了一张纸条。丘吉尔接过纸条扫了一眼,只见上边写着有关德国空军人员的调动和驻丹麦德军的补给分配等详情。这份情报价值不大,丘吉尔看后就随手将它扔到了桌上。但是,当首相抬起头来看到站在他面前的孟席斯时,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重新拿起情报仔细看着,然后抬头问道:“是它?‘超级机密’?”
这张小小的纸条的意义非同寻常,它们正是布莱奇雷经过几年努力破译的第一批“埃尼格马”密码情报。从这一天起,“超级机密”就成为了丘吉尔及盟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张王牌。
“超级机密”问世之时,也正是不列颠之战激战正酣之时。这次战役为它提供了展现威力的大舞台。当时,正在英格兰上空与德军奋战的英国皇家空军并不知道,“超级机密”就像一只无形的巨大手臂支撑着他们。常常是戈林刚刚下达命令,布莱奇雷便立刻截获并将其破译,传到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指挥部。这样,在德国战机从法国基地起飞之前,英国空军指挥官就可以知道起飞飞机的数量和要轰炸的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超级机密”是英国一个最机密、最重要、最可靠的情报来源。为了保住这一情报渠道的安全,英国情报部门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布莱奇雷庄园是绝对机密的地方,除了战时内阁和军方少数几个决策人物外,没有人了解其中的内幕。战时内阁明确规定,“超级机密”情报只能口头向英军作战的指挥员传达,不得以任何文字形式出现在战场上,以防止德军缴获“超级机密”文件。除少数几个高级将领外,其他指挥官都不知道战争情报的来源,他们只是知道这是绝对可靠的情报。
另外,为了防止德军可能从英国对抗措施的有效程度上推断其密码已被破译,所有“超级机密”情报都伪装成来自其他渠道,如间谍,德国的叛徒、缴获的德军文件、纳粹人员的疏忽失密等。
在布莱奇雷庄园的数百名专家,是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他们当中几乎没有职业军人,对军衔、职称和权力也很陌生。但是,他们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凭着对纳粹暴行的痛恨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不仅在战时,甚至在战后30年中也未曾泄露一丝一毫有关“超级机密”的内幕。正如首相丘吉尔称赞的,他们是“下金蛋的鹅,从不咯咯地叫”。直到英国政府宣布“超级机密”保密期结束,他们才和人们讲起自己当年的事情。
1942年10月下旬,隆美尔的给养频频告急。希特勒督促有关人员尽快派出军需船运送给养,并发电报通知了隆美尔。当隆美尔收到这封电报时,英国的布莱奇庄园已经把它破译了出来。然而德国人这次派出的5艘运输船沿不同航线行驶,而且海上大雾弥漫,如果这5艘船只都遭到袭击,“超级机密”就会有被暴露的危险。10月26日午夜已过,负责监督“超级机密”保密程序的温特博瑟姆用保密电话向丘吉尔说明了他进退两难的处境:哪一个更重要?是击败隆美尔?还是保护“超级机密”?丘吉尔踌躇了好半天也没有做出决断。直到最后,才下令击沉这些船只。这是在第二次大战中,丘吉尔甘愿冒“超级机密”被暴露的风险的几次不多的行动之一。
隆美尔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恰恰在他的部队进入这次战役中最激烈的战斗时,英国人却一夜之间几乎把他的全部军需品报销了,这种高度的巧合使隆美尔对此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于是他给德国本部发了一份长电,要求调查一切可能泄密的来源,搞清楚在海上有雾的情况下英国人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些运输船只的。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德国人最终也没能弄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