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天皇访问京都

天皇访问京都

发布时间: 2022-07-26 13:02:23

① 京都大学天皇事件是怎么回事

京都大学天皇事件就是泷川事件。
泷川事件(日语:滝川事件、たきがわじけん),又名京大事件,是昭和8年(1933年)发生于京都帝国大学的一起压制思想的事件。
1933年(昭和八年)5月26日,首相斋藤发布命令,对京都大学法学部教授泷川幸辰作出停职处分。自1914年(大正三年)的泽柳事件中文部大臣奥田义人作出同意开始,在大学中教授的人事变动方面已经形成了大学自治惯例,即须经过教授会讨论后,根据大学校长提交的情况呈报书作出。由于首相的这一做法否定了这项惯例,京都大学法学部全体教师联名辞职以示抗争,学生也展开了有组织的抗议运动。这一运动也波及到了东京大学及其他学校,但由于最终未能实现泷川的复职目的,京大法学部的教师也因此于7月22日分裂为辞职群和留任群两个部分,抗议运动因此败北。泷川事件标志着在满洲事变之后日本法西斯化的发展,同时也是知识分子有组织地对此进行抵抗的最后事例。

②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天皇

裕仁出生后不久被立为皇太孙,受乃木希典的严格教育。1916年立为皇太子。1919年成年礼。1921年访问欧洲。1921年11月25日开始摄政。1923年访问中国台湾。1924年和良子皇后结婚。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1912-1926年在位)病逝后即位。1928年11月10日在京都举行即位大礼。1931年命令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3年12月23日继宫明仁亲王(今上天皇)出生。1935年11月28日义宫正仁亲王出生。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在14年的侵华战争里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次年12月7日在首相东条英机的推举下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后因在中国战争上连遭败绩和在太平洋战争上受到美英等国的进攻而与1945年8月15日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条件投降。1946年1月1日公布“人间宣言”,公开放弃神权。1946年11月3日签署日本国宪法。1959年4月10日出席参加明仁与美智子婚礼。1975年9月30日访问美国。1989年因患十二指肠癌(另一说为胰腺癌)病死于东京,终年87岁。1989年2月24日新宿御苑内举行葬礼。后葬于东京都八王子市长房町。
编辑本段尚武的太子
手持旭日旗迪宫裕仁亲王
裕仁生于明治34年(1901)4月29日晚10点10分,父亲是皇太子明宫嘉仁亲王(后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对于这个小孙子宠爱有佳,此日马上命令宫内的御用文人为皇孙取名与号。最初的名有三个,为裕仁、雍仁以及穆仁,号则是迪宫和谦宫。最后,老天皇亲自拍板,选择了裕仁与迪宫,分别作为其的名与号。 裕仁的父亲也就是大正天皇,从小多病,心身发育不佳,终生为病痛所困。而裕仁幼时也似乎了继承了其父的遗传缺点。日本皇室自孝明天皇之后,天皇的配偶都必须从皇族公卿的“五摄家”中选择。这种过于狭窄的婚配范围,往往也就造成了劣性遗传的可能。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明治41年(1908)裕仁6岁入学的时候,被发现其右手的手指活动不便,被怀疑是遗传的产物,其课程中的美术和音乐两门因此被迫被放弃。除了手指的问题外,裕仁也有着先天近视的毛病,虽然自小就进行校正,但是效果一直不佳。 作为一个充斥军国主义思想国家的准皇储,裕仁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培养尚武的性格。其刚刚出生70天后,就被寄养在了海军中将川村纯义的家里长达四年。6岁的时候,裕仁进入了“皇室”学习院,而他的院长则是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乃木希典陆军大将,明治天皇亲自指示乃木要努力将裕仁培养为“质实刚健”之辈。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种下了崇尚武力的祸根,而起自己也对乃木极为尊敬,总是称其为“院长阁下”。大概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裕仁开始摆脱了给人的“病弱”印象而开始向他的祖父看齐。 明治45年(1912年)7月30日,明治“崩御”也就是所谓的驾崩,嘉仁亲王继位成为了大正天皇,裕仁成为了皇太子。9月11日,也就是明治正式大葬的前两日,乃木希典突然拜见了裕仁。赠给了当日为陆海军少尉的裕仁,由山鹿素行所着的《中朝事实》和《日本帝国史》。两日后,乃木与其妻双双自裁于赤坂的家中为明治天皇徇死。这个事件给年幼的裕仁造成了极大的刺激。祖父的去世和“严师”的自裁,使变得极为自闭孤寂,往往舍弃左右随从,而开始渐渐对无言的生物学感起了兴趣。当其去世的时候,在宫内的“生物学御研究所”里还保存着,裕仁幼年采集的5大箱各式各样的标本。大正三年(1914年),从学习院初等科毕业的裕仁,随即被送往了“东宫御学问所”继续学习了7年。而“东宫御学问所”的总裁则是另一位较乃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物―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至此裕仁又被拉回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之上。 1921年裕仁在英国参观空军表演
大正七年(1918)在“御学问院”度过了第四个春秋的,已经17岁的裕仁步入了青年期,其的婚姻大事也被理所当然地提了出来。久弥宫良子被内定为太子妃,计划于此年完婚。然而当日权倾朝野的元老级人物山县有朋却以良子母亲为色盲为由,反对这门婚事,认为良子的家族遗传不佳。结果这场婚事的骚动,互不相让的足足闹了一年半之久,结果裕仁力排众议还是决定良子为妻,而山县有朋却由于这次事件而被迫下野。不过,之后裕仁马上就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 日本裕仁皇太子海外御巡纪念银章
大正10年(1921年),裕仁刚满20之时就开始其长达的欧洲之旅。当裕仁刚刚决定此事之时,皇后贞明害怕安全问题表示反对,裕仁费尽口舌这才将其说服。这次访问主要是访问英、法、比、荷、意5国。3月3日,裕仁一行搭乘“香取”号军舰启碇,途经香港、新加坡(在新加坡他还是皇室特权步行勘测了英军的防御工事,为二战日军突破要塞做准备)、科伦坡,雅典,地中海,5月7日抵达英国朴次矛斯港。一战后的欧洲,百废待兴,选择君主立宪的老前辈英国为访问地,颇有些裕仁毕业旅行外加实地考察的味道。当日英王乔治五世亲自前往伦敦火车站迎接作为皇太子的裕仁。日后裕仁曾经如此回忆“当时英国王室中,大都与我同辈,处生其中。简直令我有“第二家庭”的感觉。特别是英王乔治五世,亲自与我长谈指点有关君主立宪之下的君主概念。” 不过,裕仁在巴黎的时候却闹了一个笑话。其当时微服出行,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付钱买车票,独自搭乘巴黎地铁。晚年谈到这件事,其自己也还是不禁失笑“我当时第一次搭乘地铁,什么手续也不知道,手紧紧地握住车票,入闸的时候检票员要在票上打孔,结果我紧张地深怕被他夺取,握着车票不放,双方就这样来回拉扯了数分钟,结果惹得检票员大怒。这张车票也被我一直保存着。” 昭和天皇即位
访问期间,裕仁不仅学习西方的政治结构,同时也对军事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数次访问了一战时期的历史遗迹。当时的法国将军们对这位年近20岁的太子,对于军事的精通程度表现出了极大的赞叹。裕仁自己还特地去了拿破仑墓地所在残废军人院访问,并带回了一个拿破仑的半身像,之后将其摆在自己书房内。(战后多摆了一个林肯像,后来又摆了达尔文像)也就是在这次出巡中,他接见了驻欧洲的十几个日本武官的参拜,获得了以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青年军官来誓效忠,这样他以这些人为班底,开展了向军中元老夺权的行动。 裕仁在凡尔登
访问凡尔登的时候,裕仁一身戎装骑在一尊大炮的炮管之上,一幅悠然自得的表情。其尚武之心可见一斑。虽然访问行程紧密,但裕仁却还是亲自为自己未来内定的妻子良子挑选了一条珍珠项链,打算返国就和其成婚。不过这件婚事还真是多灾多难。 欧行后两个月,大正天皇重病,裕仁开始了摄政,主持大局,婚礼被迫推迟。然而之后,皇族中最年长者东伏见宫依仁亲王去世,婚事再次被迫推迟到1921年底的12月1日。但随后又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如此国难,婚事又被迫推迟,结果到了大正13年(1924年1月26日),这才正式举行婚礼。
编辑本段大元帅陛下
视察军队的昭和天皇
到了1926年,“病罐子”大正天皇终于“崩御”,裕仁成为了日本第124代天皇,改元昭和。继承大统的裕仁和良子先后诞下了照宫成子、久宫佑子等4个“内亲王”即所谓公主。由于没有男嗣成为继承人,朝中开始了劝解天皇另纳嫔妃,裕仁却对此很不以为然,“朕还有兄弟在,即使自己没有皇子,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到了昭和8年(1933年)12月23日,裕仁和良子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儿子继宫明仁,了确一桩皇室的麻烦。想来今日之日本皇室也是面对比当日更为严重的尴尬局面。 昭和5年(1928年),张作霖由于“不听话”而遭到关东军暗杀。同年6月,裕仁在出巡又遭遇激进分子的“预谋行刺未遂”。 结果,此两件事引发了当时在野的日本政党的极大反弹,纷纷就此攻击田中内阁,此年7月裕仁公开对此进行指责,结果导致田中义一内阁被迫引咎辞职。虽然炸死张作霖的事件上,裕仁斥责当时的内阁,不过在32年春天,溥仪被扶植为满洲国伪皇帝后,裕仁不再是不理“军略”的皇帝了,当年亲自为攻占东三省的将领授勋。当他得知关东军突破长城后,生怕引起列强干涉,命令关东军不得越界攻击。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立即收兵,只有在侍从长本庄繁和陆军大臣荒木贞夫保证不会扩大战线后他才批准第二次越过长城。 只有在1935年9月,裕仁借题发挥趁着陆军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上奏,对军部势力过于膨胀大发雷霆“传陆军大臣林铣十郎来!有关时局的问题总是出在军部,尤其是陆军省,身为陆军大臣,如果任由部下牵着鼻子走,岂不要下克上不成?!”他命令在宫中开设大学寮,用大川周明的思想培训青年将校,力图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启用闲院宫载仁亲王和伏见宫博恭王対掌陆海两军, 把皇族军人的势力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到了昭和11年(1936年)6月,裕仁更是将在颁发的勋章“勋记”上将“日本国皇帝”改为了“大日本帝国天皇”,其野心的膨胀也可窥一二。 同样的在1936年的所谓皇道派和统制派的对立中,也显现出了裕仁的对于军部的控制能力。二·二六事件王道派陆军军官以“打破体制”为号召,发动了军事政变。1400多名叛军在2月26日清晨,开始了行动,占领国会,袭击首相府等等重要地区。裕仁在事件爆发40分钟接到了报告,马上就换上军装,召见陆军大臣,命令镇压。 恶魔的微笑
当时的陆军大臣川岛义之则回答“请陛下念在起事将校之行为,完全是为了精忠报国的赤诚,希望陛下谅解。” 裕仁听后,拍着桌子,盛怒道:“先不管他们精神何在,这种胡作非为必须尽快镇压,尽快!” 到了次日下午4时,海军第一舰队的“头牌”长门号战列舰接到裕仁的直接指令驶入东京湾,主炮对准了被叛军占领的国会。面对陆军镇压迟迟不动,裕仁结果对这武官大喊“难道要我亲自带着近卫师团去镇压他们么?!”结果这次叛乱终于在29日下午被平定,以叛军投降而告终。
编辑本段发动侵华战争
1938年陆军観兵式乘白雪的昭和天皇
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由此开始。称裕仁为军部之傀儡,理由是他从来没有反对过军部的提议题是军部的任何提议在送给他之前就经过内大臣木户幸一的审核,他不愿执行的决议根本就不可能被送到天皇办公室来。而且他掌握了军部的人事大权,他不喜欢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当上陆军首脑,比如他讨厌皇道派的真崎甚三郎和少壮军官接触过密,天皇左右暗示他辞职,真崎还想抵抗一下,结果下场就是被撤职,天皇评论说,这家伙一点常识都没有。侵华战争爆发之际。陆军大臣杉山元自信十足地向裕仁表示“中国的战事一个月内即可结束”,他就放纵朝香宫鸠彦王血洗南京,东久迩宫稔彦王攻略汉口。当陷入中国泥潭的3年后,日皇已经开始暗地埋怨,低估了中国的军力:“每个人都对战争判断错误,特别是陆军的专责部门应尽快结束战事,并在未来10年重整国防军力。”裕仁甚至暗自批评当时首相近卫文麿:近卫在任时,好像毫无准备便带领我们进入战争,他在阿部信行组阁的时候,亲自指令陆军大臣要从梅津美治郎或者侍从长畑俊六中挑选。1939年11月8日,在中国战事紧张期间,于富士山附近检阅近卫师团,借以激励士气。
编辑本段太平洋开战
1943年6月24日武蔵号上的昭和天皇
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特别是对美开战前夕,他顾虑如果战争失败,将会累计皇室,让皇族担任的海陆军两总长辞职,换上杉山元和永野修身担任海陆军总长。杉山元保证“百日之内即可告捷”。裕仁却反问道:“中国战事不是还没有解决么?那太平洋岂不是比中国更大?”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从帮旁辩解,只能像对待重病病人一样,开刀死中求活。天皇还是顾虑风险太大,不同意组成皇族内阁,他准备万一战争失败才这么干,实际上也是失败后才组织东久迩稔彦皇族内阁收拾残局。他对换上东条英机接任总理表示满意,理由是东条做好了战争准备。东条后来在审判的时候说漏了嘴,东条说据他所知道的,整个日本军队,就没有人敢违抗天皇的意志,连出现这种想法都是荒唐的。人是不可能和神对抗的。天皇那怕一个微小的暗示,就足以让军部费尽心思猜测圣意如何了。在开战的最后一刻,裕仁吟颂他祖父在日俄开战前下决心的诗:“四海皆兄弟,何缘起风波。”批准了对美开战。 对珍珠港的袭击,裕仁也是亲自向海军军令部长永野质询。“海军决定何时出击?”“12月8日。” “那岂不是周一?”“夏威夷时间正好是周日。” “那朕就可安心了” 在经过了初战重创珍珠港美国海军并侵占了东南亚后的辉煌胜利后,日军在中途岛惨败的消息震动了裕仁,其曾不安地表示“目前战局难以乐观,一旦丧失了制空权,就会有被切断各个击破的危险。我的陆海军,就是败在了对于美军的过于轻视。” 昭和19年(1944年)新设军需省,对于飞机的产量以年产5万架为目标。不过,裕仁对于时局也有了些比较清醒的认识,“陆海军总是缺乏协调,万一有出什么意外,必然雪上加霜。5万架谈何容易?恐怕连一万架都很难吧?军部定这种目标真是有问题。” 虽说如此,不过并意味着裕仁可以如同一个“天使”一般对战争不用负责。西南太平洋溃败后,他不断敦促日军发动反攻以振作士气,结果日军就发动了一号作战以打通大陆交通线。菲律宾决战中,也是他不明实际,听信了海军台湾海空战大捷的假情报,命令参谋濑岛龙三把决战地点从菲律宾改到莱特岛,结果造成空前的惨败。当海军向其报告“神风攻击”的消息后,立即表示“非这样不可么?不过这样做很好。”45年4月,在冲绳战役期间,输昏了头的裕仁问海军军令部长及川古志郎,海军难道没有军舰了吗?逼得海军赶快搞了个大和号自杀冲锋。 随着战事的吃紧,而裕仁则开始更关心其自己的命运,也就是日本天皇制能不能得到保留。1945年3月18日,裕仁巡视了遭到美军大轰炸后的东京市区,不由感叹其惨象尤胜当年的“关东大地震”。在美军于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后,裕仁终于意识到了败局已定。在8月9日下午11点50分紧急于防空洞召开了御前会议,如此发言: “朕实赞同外务大臣的意见。陆海军常常有许多正确的计划,可也同样失去实效。你们强调本土决战,但却连最重要的99里海防都无法实现。再者,军队的装备、武器都极度缺乏,可能要9月中旬才可完成。有关于飞机的增产更是无从谈起。如此状况,诸位何以应敌?”说到此,裕仁已经是声中哽咽。 裕仁和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主张日本投降。由于委员会中的政治和军事成员就是否投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后的决定。 8月14日,最后一次的御前会议上,裕仁特别穿上了陆军元帅服,左胸佩带象征皇室的菊花勋章,无可奈何地做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作为决心停战的理由,天皇在独白录中举出以下两第一,如果这样下去,日本民族就会以灭亡而告终,我就不能保护赤子了。第二,在捍卫国体这一点上,木户也与我的意见相同,如果敌人在伊势湾附近登陆,那么伊势、热田两神宫就会立即在敌人的控制下,来不及转移神器,也就没有确保它们的希望了,这样就很难捍卫国体了。所以,当时我想,即使牺牲,也一定要讲和。也就是说,估计守住三种神器中的伊势神宫的八咫镜和热田神宫草剃剑无望是决心停战的理由。其中“无条件投降”暗含一个条件:不废除天皇。他对坚决反对投降的前侍从官,现在的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说,你放心,我有把握保持国体。结果阿南只能去自杀。之后,NHK录制了裕仁的投降公告。整个录音为30分钟,地点是皇宫的进口大厅。结果裕仁期间念错或是念误多处,直到第三遍才勉强合格。次日,又发生了一幕极端分子抢夺录音 麦克阿瑟和裕仁
的闹剧。但是其所谓的“御音放送”的投降诏书录音还是得以播出。此段广播被称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汉语文言的《终战诏书》使很多日本平民无法具体理解广播的内容。 在日本正式投降后,美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秘密决定赦免裕仁。一个原因是担心天皇被起诉,可能引发日本极端派人士的骚乱和不稳,同时占领当局也需要天皇一个“真正傀儡”配合美国的占领工作维持局面。9月27日,裕仁拜见了麦克阿瑟,后者婉转地暗示着点,其对裕仁道,“如有任何问题麻烦,可以随时和商量。”听了这话,裕仁如同心中大石落地,返回皇宫的时候,皇后良子不由地说道:“您的脸色好多了。”
编辑本段战后的生活
1971年的科学家裕仁
战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稳定战后东亚形势,需要建立一个反共产主义的经济强国,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秩序将难以协调,因为之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国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官员共同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 1946年元旦,裕仁发布《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也是人,而不是神。美国占领日本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实际上掌控有日本统治权的人。在他的干预下,1947年通过新的日本国宪法,确定天皇为国家的象征,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 昭和天皇の全国巡幸1949年5月久留米)
为了与宪法的变化相一致,战后裕仁逐步树立自己民主君主的形象: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因为裕仁是海事类出身,对海洋生物有许多研究,战后把许多精力放在了研究上。 裕仁晚年身体欠佳,1987年手术后更是每况日下。1988年8月15日,裕仁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并发表讲话,悼念战争遇害者。1989年1月7日上午7时55分,日本政府正式发布“天皇崩御”公告,漫长的“昭和时代”落下帷幕。其子明仁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编辑本段相关的话题
贡献及荣誉
抛开政治方面不看,昭和天皇还是一位生物学爱好者,他一生发现动植物新品种200余种,主要研究腔肠动物的分类学,着作有《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那须植物志》和《相模湾产水螅虫类》,因其对海洋生物学研究作出了贡献,英国皇家科学院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

③ 关于裕仁天皇...

少数历史人物是受到很大争议的。比如昭和天皇裕仁,他在任64年,从骚乱的战争时期,到战后的和平年代。他统治时期包括经济大危机,无条件投降,外国占领,民主改革,稳定和平,空前繁荣和崛起为世界大国时期,更显着的事实是,他在东京审判时期逃脱了所有的罪责,能够又在战后又统治了四十四年,他长期保有王位是他令人惊异的生存技巧的证据。但是对于他怎么能够从不承认任何对战争的道义、政治和法律上的责任是一个巨大的秘密和自相矛盾的荒谬的说法。

当然,关于裕仁的批判是很多样化的,在任何意义上他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事实上,他没有任何意义上他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事实上,他没有任何个人的记述已经公开,这增加了这种神秘性。据称他保存了一生的私人日记,但是日记从来都没有公开过,因此,直到今天这种争议仍在蔓延,裕仁的形象是:“一个和蔼的内向的人,学者化的和文明的和平的男人,他发现自己被战争和征服扭曲。”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但是显然过于简单化,这种说法相信他是反对战争的爱好和平的人,但是不知道怎么样或者有力量去阻止战争。

一些人已经宣称裕仁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天皇,是一个菩萨,他过着平静和朴素的生活,曾经为他的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了巨大的同情。换言之,目前更多的,基于最新解密的文件作出的研究显示出裕仁是一个获得充分信息的,有判断力的和头脑清醒的天皇。他知道怎么样行使他的权力,他知道在需要的时候表示不悦,他经常和建议者和官员商议,举行了无数次的所谓“御前会议”。在幕后召开联络会议,他不是一个对自己权力和影响力一无所知的人,有证据显示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是不容辩驳的。作为日军的最高统帅,他下达了执行战争计划的最终决定,没有他的支持,战争计划不能得到实施。

裕仁天皇的案子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变得复杂:1)他的身体的仪表和个人的性情,2)日本社会阶级构造和天皇系统之内的无责任的系统,无疑从仪表和性情上来看,裕仁和邪恶的天才阿道夫•希特勒一点都不象,与希特勒刺耳的声音,外向的丰富有力的语言和善于表演的能力相反,裕仁是羞涩的,局促的,和内向的。几乎不公开露面和发表演说。他缺少一个居住伟岸的仪表,就象他所羡慕的祖父明治天皇那样的仪表,很多人注意到,裕仁身材矮小,声音尖利,没有巨大的智力和想象力,他有轻微的驼背,穿厚底鞋。当他1921年准备国家旅行的时候,他的亲信担心他的健康,因为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个人的不安全感和紧张。

此为遗嘱漏段,在上段之前最新的关于裕仁的研究是由赫伯特•P•比卢斯在最完整的有效资料基础上完成的里程碑式的着作。他的断论是严厉的。比克斯写道:“他,裕仁实际上比绝大多数认为的要活泼得多,精明得多,有力得多……在他统治的最初22年里,(1924-1945)他行使了巨大程度的影响力,无论何时他面临选择时都不是软弱无力的,他深深懂得什么不该说,该做就做”裕仁的帝王术做得很好,由于他是人民和国家既定的领袖,他的第一个特权就是保住王位和统治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得不说裕仁是一个成功者。

在他的早年,裕仁受到了乃木将军的巨大影响,他是日俄战争的英雄,他保护年幼的裕仁,教导他“俭约,优雅,耐心,男子汉气概和在困境中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尽责和尚武在乃木将军对理想君主的设想中同样重要,在乃木的指导下,裕仁很早 就认识到他身体的孱弱,他需要通过勤奋的工作来克服它。”尽管裕仁离乃木对于理想君主的想象还相差很远,他以巨大的热诚对待裕仁,据说在听到明知天皇驾崩的消息时,乃木将军和裕仁见了面,和他讲了3个小时,问了他在乃木担任校长的学校里学到的所有的东西,在这次长时间的会见中,裕仁不动声色的坐着,生怕如果他烦躁会让他的老师失望,在这个回结束之后,乃木将军和他的妻子双双切腹,当裕仁听到这个消息时候,他和他的三个兄弟都不一样,抑制住了情绪,眼泪在他的眼睛中流出,他几乎不能说话,他不能控制他的情绪,尽管感事实上他曾经被 训练不表现出情绪,

在乃木将军的安排下,裕仁的课表是精心设计的。每天四个小时的晨练,接着用午餐裕仁通常一个人吃西餐,喝一杯牛奶,在下午进行礼仪训练四个小时,接着进行身体练习和军事练习。裕仁还接受了大量的儒家教训,强调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是仁慈的人民应该对于高于他们的人显示忠诚,每个人都知道他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在他的成年时期,年轻的内向的裕仁发展出对昆虫和海洋生物的爱好,这变成了他终身的爱好。

裕仁的仪表,特别是在老年时期,激励了KANJI ISAMU 宣称裕仁是“裕仁是有同情心的皇帝,他只是在裕仁80岁的时候见过裕仁一次,那时他在皇宫接受被授予的荣誉,”KANAJI被他对瘦小的,谦逊的天皇的崇敬震惊了,在KANAJI充满热爱的记述中,他写道:‘从佛教角度说,可以这样说,天皇有一种SANYATA或者说是 四大皆空的表情,我人列的感觉到这个木素的率直是天皇人格的关键’深思之后,KANAJI断言,我们应该怎么样来评价昭和天皇,天皇用他的绝对的春节让他如此让人感动,这个不自私的天皇,他的谦虚包含着对他人,婶婶的同情,我相信这个菩萨。太难以知心,先热那,KANAJI教授完全忽略逗乐亚洲太平洋战争和以裕仁的名义导致的数白完人的留学。

裕仁在1975年获得了另外一个轰动的成功,他在着名的迪斯尼世界会见了米老鼠,米老鼠站在他的身边,年长的微笑的裕仁塑造了一个诬害的,热爱和平的天皇的形象,无意,他在战中对军国主义官员和建议者是无助的。

很多人闲谈关心裕仁基本上是一个慈善的人,他渴望和平,但是被战争的风暴支配了,另一方面自从他出生从来就被鼓吹为是日本政府和宇宙的中心,尽管名义上是立宪君主,但是他是一个神圣的皇帝,太阳女神天照女神的直系后裔,明治宪法宣称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了保存和保护天皇的皇位,反对敌人,天皇不得不能够显示出他不会犯下任何罪行,也不能犯下任何罪行。为了确保他自己的生存,裕仁天皇他的建议者不得不被限制用直率的方式表达他的观点。
即使他在很多问题上有强烈的观点,他几乎从来不向他建议者以外的小圈子透露任何信息。“塑造天皇”的任务在裕仁有着幼年和成人早期最重要的影响,控制他的情绪,尽量少说话,总是作出最高领袖的姿态,使他能够隐藏在面具后面,这让裕仁参与战争决策变得模糊和暧昧,例如,在决定性的执行袭击珍珠港的计划的御前会议中,裕仁引用了他祖父明治的一句着名的句子,宣称:“虽然我把周边海域当作我的兄弟,但为什么波涛如此汹涌?”他让他的官员们和建议者去思考他真正的感情,他的陈述经常听起来象特尔斐神谕的表述。它们是模糊的,能用多种方式理解,因而,他忠诚的官员们,象TOJO(车条)和其他人,不得不学会观察他的态度和表述还有身体运动去理解他真正的意图,另外,他也显示出对天皇强烈的责任感,通过站在雨中视察学生和士兵,为了理解关于政府和国家的问题,他经常忽略身体的活动和快乐,(或者翻译为他经常不顾身心的匹配和愉悦而为了关于政府和国家的问题)

用最赞美的看法来描述裕仁是一个和平的人,HONJO(本庄),裕仁的首席侍卫长,记录了裕仁对日军武装侵略中国的反应;“我相信,国际正义和良好信义是重要的,我要为保持国际和平而奋斗……”但海外的军队(关东军)不听从我的命令,不计后果的扩大事态,他们似乎想通过军事力量制服中国,这引起了我无尽的痛苦,这可能导致大国力量的介入和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毁灭……当我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夜不能寐,真正的事实是,不容质疑的是,裕仁能够严厉地惩罚和警告不服从他的官员,但他没有这样做。

与裕仁是一个慈善的无力的和平主义者相反的观点是他拥有宪法授予他的巨大的力量和权威,根据那时的皇帝制度,天皇掌握着最高统治权,他不是如一些人宣称的纯粹的傀儡首领和军队的傀儡。他被1889年宪法赋予了决定性的权力,“宪法宣称天皇是不可打破的神圣的世系的继承者,由男性继任,政府根据这个原则服从天皇的领导,它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帝国的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明治宪法11条规定“天皇有陆军和海军的最高领导权”第12条规定“天皇决定陆军和海军的组织和和平”第13条规定“天皇有宣战权,媾和权和签署条约的权力”他也有召集和解散帝国议会颁布天皇饬令取代法律,任务和解除国家大臣和其他官员的权力,甚至,政府官员要发誓对天皇忠诚,必须服从和尊重天皇的意愿。

即使有了这些看起来无限的权力,在日本社会背景里,天皇仍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他必须训练自己谨慎地和深思熟虑地行动。他的神圣性不允许他作出任何的错误,以至于失去官员的尊敬,他必须学习用微妙的方式使用权力,比如建议,以委婉的语言表达,警告,质疑,或者使用意味深长的沉默,事实上,他可以通过直接的询问让他的内阁解散:首相,你怎么做,解散了吗?到这一步时,他的首相和内阁将考虑自动解散。

赫伯特•P•比克斯和IROKAKA DAKICHI在他们的着作中已经多次表明,裕仁的军事顾问们告诉了他所有的战争计划和策略,从1938年1月到1941年12月,裕仁召集了八次御前会议讨论战争计划。

裕仁参加了并做出了所有的重要的决定,裕仁不能毫不理会发生的一切。他对日本战争初期取得的胜利是热情洋溢的,在掌玺大臣(木户)KIDO的日记里这样描述裕仁得知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胜利时的喜悦。

天皇笑得象一个孩子:“战争军事”他说:“几乎过于田连的看进了我们嘴中,爪洼前线的敌人在万隆宣布投降,现在我们的军队正在进行荷属东印度部队的投降谈判,泗水的敌人已经投降了,缅甸前线的敌人已经放弃了仰光。”“他太高兴了”
以上一段为小字部分。
也许开始时有一些勉强,裕仁不久就陷入战争的狂热之中,变成了一个主战的天皇,当日本军队继续向东南亚进军时,即使裕仁没有发动战争的责任,但是他推迟了战争的结束,造成了日本和亚洲受害国数百万生灵涂炭,有近一年时间,面对走向战败,他激励他的陆海军将领们去获的一个最终的胜利,以确保更好的和平局面,在这个时期,又有150万日本人被杀,可是裕仁最忠心的官员,前首相东条英机在东京战争罪行审判中犯了一个暂时的错误,他揭示了这样的事实:“没有一个日本人敢违抗天皇的意愿”这番话引起了法庭的震惊。这意味着天皇无疑与战争责任有着根本的牵连,——如果这番陈述成立的话,但是因为麦克阿瑟决定让天皇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卷入战争审判,东条英机在美国首席检查官KEENAN的引导下,修改了他的说法,因而,直到今天,战争责任问题仍然未解决,天皇以战争责任。也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但是,天皇无战争责任可能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允许裕仁仍然在位四十四年,重建日本为世界经济强国,另一方面,它妨碍了日本道义的增长,道义责任和历史的非正义问题,有日本侵略引起的回过头来困扰今天的日本尽管他不断进行否认,过去的罪恶不会消失,令人遗憾的是裕仁天皇的的在日本投降时发布的召令中,他并没有提到任何的背景,内疚和战争责任。他否认日本的侵略。宣称对美英宣战是“为了确保日本的自卫权和东亚的稳定”日本不打算“侵犯东亚各国的主权进行领土扩张”,因此他不承认任何不正当行为,也不承认犯下任何战争罪行。

但是最近世界的发展,比如亚洲国家的民主化,经济增长和全球化,已经强调了这种需要,需要某些国家采取道义上的行动。承认他们自己犯下的明显的历史罪行,道义和正义的问题越来越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引起关注。”很多的日本市民已经认识到他们需要承认日本过去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有这种闲谈国法的最接触的怠工表是诺贝尔 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他写道:“日本和日本人必须为与亚洲的和解努力,一般说来,在我们现代化的历史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侵略战争是踏的顶副,我们失去了作为亚洲一员的权利,并且要在没有恢复这项权利时继续生活下去,没有和解,我们不能根除对待我们的邻居的包吨感情,这种感情让我们的关系不真实。”

大江继续用强有力的语言写道:“日本与愿意反省过去,不仅仅在道义上让人生厌,也阻止了日本 亚洲扮演合适的角色。”

比克斯在他的结论中指出,日本和美国在秘密进行的消除战争责任问题的行为上有其他的目的,因而让日本全面反省它最近的历史是有困难的,最后,裕仁天皇拒绝承认他的战争责任,在他的作用下,数百万人死亡,同时日本军队以他的名义在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太平洋沿岸国家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暴行,他面对他的人民和世界的能力显示了他相当程度的精明和不诚实,裕仁在投降后11次会见了麦克阿瑟,想要获得保护,防止其他盟国把天皇作为战犯的企图。

裕仁天皇在他的一生被他自己的顾问和官员包围和保护,后来又被美国保护,美国需要他和他的国家作为冷战中对抗苏联和中国的盟友,结果,他在1975年访问美国受到欢迎,一个记者问他战后日本的变化有何价值,他给出了不详,答复。天皇回答说:“我认为各种各样的人对战争结束有很多种观点,从最宽广的角度看,我不认为战前和战后有任何变化”这似乎暗示着天皇和他的人民没有在战争经历中吸取任何教训,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悲伤的评论。

最近,1990年12月,裕仁驾崩之后,明仁天皇继位,新天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当他被问及战争时,他答道:“我这一代人已经在没有战争的状态下生活了很长时间了。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去反思战争”这是天皇家族再次借机回避这个问题,裕仁变成日本民众压制战争历史的象征。所以他的儿子明仁天皇继续扮演他父亲否认历史的角色,认为日本遗忘历史是不正当的,因而,在战争后期,使天皇逃避向战争责任的密谋导致天皇家庭对在战争中丧失的数百万生命缺少任何内疚的感觉,天皇家庭在战争中的中心角色必须追究,要用功于2000年12月国际妇女战争罪行审判:“不可侵犯的”裕仁天皇在死后被审判,当首席法官麦克唐纳宣告裕仁对二战中日军性奴役妇女负有责任,这是历史性的第一步。

④ 日本天皇为什么不住京都

日本天皇之前一直住在京都 后来迁都江户 改名东京 其实到现在 也不到200年 但是在京都是好多年 所以现在也是关西那边古风比关东那边重

⑤ 日本京都概况

日本的京都府,日本一级行政区,京都府是日本关西地区的都道府县之一。 面积 4,612.71平方公里 ,总人口 2,646,569人(2004年2月1日)。府治位于京都市。

京都府位于日本主要岛屿--本洲岛的中西部,东邻三重县和滋贺县,西邻兵库县,南邻大阪府和奈良县,东北邻福井县,北濒日本海。京都府拥有人口260万,80%以上集中于城市,面积为4613平方公里。京都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境内南部为京都盆地,北为丹波、丹后山地,平均高度约600米。奥丹后半岛突出于日本海中,其东为若狭湾。沉降海岸,有舞鹤、宫津等良港。较大河流为淀川水系主支流和由良川等。森林面积占75%。年平均气温14-15℃。降水量南部1,400毫米以下,北部1,600-2,600毫米,降雪期长。旧畿内的山城国,山阴道丹波国的大部分和丹后国。今包括11市,首府京都市。 1868年置京都府。工业以电机、纺织、食品等为主,运输机械(造船)、化学、一般机械亦较发达。传统工业高级丝织品、染色、陶瓷、酒类以及漆器、扇子等手工艺品夙享盛名。耕地78%为水田。南部丘陵产茶有名。乳肉用养畜业发达。鱼产丰富,海陆运输便利。多古迹名胜、寺院、美术工艺建筑和自然风景区。主要城市有京都、宇治、舞鹤等。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京都也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无论是艺术、佛教还是民间手工艺。游客可以通过TIC学习日本烹调技术、传统工艺(丝绸、陶瓷、造纸、庙宇行头等)、日本戏剧、茶道和插花。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

【二、2】京都府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市部: 福知山市 | 舞鹤市 | 绫部市 | 宇治市 | 宫津市 | 龟冈市 | 城阳市 | 向日市 | 长冈京市 | 八幡市 | 京田边市 | 京丹后市 | 南丹市 | 木津川市
乙训郡: 大山崎町
久世郡: 久御山町
缀喜郡: 井手町 | 宇治田原町
相乐郡: 笠置町 | 和束町 | 精华町 | 南山城村
船井郡: 京丹波町
与谢郡: 伊根町 | 与谢野町

【二、3】京都府历史
[编辑本段]

713年 自丹波国分置丹后国
740年 圣武天皇迁都恭仁京
784年 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
794年 迁都平安京
866年 应天门之变
1156年 保元之乱
1183年 源义仲入京、平家逃亡
1221年 承久之乱、设置六波罗探题
1337年 建武中兴
1338年 室町幕府建立
1392年 南北朝合一
1467年 应仁之乱
1568年 织田信长入京
1582年 本能寺之变
1586年 丰臣秀吉、建造聚乐第
1601年 设置京都所司代
1863年 新选组组成
1864年 蛤御门之变
1867年 王政复古、废止京都町奉行所
1868年 鸟羽伏见之战、京都府成立
1869年 明治天皇、江戸行幸。东京奠都。
1889年 京都市成立。府知事兼任市长。于舞鹤设置海军第4镇守府(舞鹤镇守府)
1892年 于绫部创立大本教
1897年 设置京都帝室博物馆、京都帝国大学
1898年 京都府与京都市成为分离的两组织
1907年 于深草设置第16师团(自第4师团分出)
1932年 巨椋池干拓事业开始
1944年 第16师团、莱特岛之战全军覆灭
1945年 美国第6军司令官克鲁格将军入洛
1950年 蜷川虎三当选京都府知事、革新府政(~1978年)
1957年 陆上自卫队大久保基地设置
1964年 东海道新干线开业
1994年 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登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1997年 京田边市成立
2004年 京丹后市成立

【三、1】日本京都市
[编辑本段]

指日本的京都市(きょうと,Kyoto ),日本京都府南部(山城地方)的城市,面积827.90平方公里,总人口1,469,472人(2005年9月1日),也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属于政令指定都市,包含东京特别区为全日本人口第七位。与大阪、与神户共同成为“京都阪神大城市圈”。

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京”,成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为日本政权中枢;直到明治天皇东京出行为止的1100年间,大体上皆为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城市。

1889年设市。工业以纺织为主,次为食品(造酒等)以及电机、运输机械、出版印刷、精密机械、化学、铜加工等。西阵丝绸夙享盛名,染色、陶瓷、酿酒、漆器、扇子等传统工业亦甚着名。市南部形成的洛南工业地域为阪神工业地带的一环。陆、空运输枢纽。商业发达。有国立京都大学等高等学校多所。旅游业发达,多历史遗迹与古代文物,有故宫、平安神宫等。市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内,1979年建有周恩来诗碑。

【三、2】京都市地域
[编辑本段]

京都市由以下11区构成。

右京区
上京区
北区
左京区
下京区
中京区
西京区
东山区
伏见区
南区
山科区

市树: 枫树、柳树、桂树
市花: 山茶花、杜鹃花、樱花
自治纪念日: 10月15日
市长: 桝本赖兼
坐标: 东经135度46分00秒,北纬35度00分00秒

【三、3】城市环境
[编辑本段]

京都并不守旧,它只是致力保存其古老的风貌。在发展新的艺术、文化和传统等方面,京都也不遗余力。悠远的历史背景,使得京都继承了诸如建筑、绘画、雕刻、园艺、历史遗迹和民俗艺术、建筑和文物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本国内将近百分之十五的重要文化财产都可以在京都找到。它的文化遗产,不论是在质或者是量上,都位居日本全国之冠。

京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在1994年已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京都的17处古迹,它们是: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银阁寺、天龙寺、龙安寺、延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东寺、醍醐寺、西本愿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凤凰堂。平等院凤凰堂就是今天印在10日元硬币后面的建筑。

京都的文化遗产远不止这些建筑物,还包括与这些建筑物相依相伴的周围环境,还包括一些未登录为世界遗产的建筑和风景。这些寺院既包含了建筑之美、又包含了园林、造型之美,与周围的环境融合无间,的确是传统艺术的精品。京都的人们十分爱护自己的环境,1994年京都市出现了60米以上的旅馆,有不少的京都人认为这些高层建筑破坏了京都原有的风景与气氛,有些景点甚至拒绝这些高层旅馆的住客入园,以示抗议。

京都拥有天赋美丽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每年访问京都的游客有5600万人次,其中有52万为海外观光者。客人们可尽情领略日本的风土人情和各种类型的食宿,较大的旅馆均有用精通英语和法语等外国语言的工作人员,使海外游客尽兴尽致。

在京都,人们把地名串成歌,以便记住。如《丸竹夷》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まる たけ えびす に おし おいけ)
姉 三 六角 蛸 锦
(あね さん ろっかく たこ にしき)
四 绫 仏 高 松 万 五条
(し あや ぶっ たか まつ まん ごじょう)
雪駄 ちゃらちゃら 鱼の棚
(せった ちゃらちゃら うおのたな)
六条 七条 とおりすぎ
(ろくじょう ひっちょう とおりすぎ)
八条こえれば 东寺道
(はちじょうこえれば とうじみち)
九条大路で とどめさす
(くじょうおおじで とどめさす)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姐 三 六角 蛸 锦
四 绫 佛 高 松 万 五条
行囊 钱 声 鱼之棚
通过了六条七条
过了八条就是东寺路
九条大路连成片

这首是明治以后,为了使机动车能够通行而重新规划修整之后新的歌词。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まる たけ えべす に おし おいけ)
姉 三 六角 蛸 锦
(あね さん ろっかく たこ にしき)
四 绫 仏 高 松 万 五条
(し あや ぶっ たか まつ まん ごじょう)
雪駄 ちゃらちゃら 鱼の棚
(せった ちゃらちゃら うおのたな)
六条 三哲 とおりすぎ
(ろくじょう さんてつ とおりすぎ)
七条こえれば 八・九条
(ひちじょうこえれば はちくじょう)
十条 东寺で とどめさす
(じゅうじょうとうじで とどめさす)

丸竹夷二押御池
姐三六角蛸锦
四绫佛高松万五条
行囊钱声鱼之棚
通过了六条三哲
过了七条就是八九条
直到十条东寺为止

用地名解释起来就是:
丸太町、竹屋町、夷川、二条、押小路、御池
姐小路、三条、六角、蛸药师、锦小路
四条、绫小路、佛光寺、高辻、松原、万寿寺、五条
雪肽屋町(现在的杨梅)、键屋町、鱼之棚
六条
七条、八条、九条
十条

这首老的童谣的地名是从北到南,一行是一条从西到东的大路所包含的地名,这样的大路有十条。(京都的地图看上去好像一个大方格被割裂成很多的小方格,路都是笔直的)

歌中的“ちゃらちゃら”似乎是指的是键屋町大街和钱屋町大街(现在已经消失)的“键”或 “钱”字的发音。

另外《寺御幸(洛中坚小路)》则是纵向(南北走向,由东向西)的街道名称。

寺 御幸 麸屋 富 柳 堺
(てら ごこ ふや とみ やなぎ さかい)
高 间 东 车屋町
(たか あい ひがし くるまやちょう)
乌 両替 室 衣
(からす りょうがえ むろ ころも)
新町 釜座 西 小川
(しんまち かまんざ にし おがわ)
油 醒ヶ井で 堀川の水
(あぶら さめがいで ほりかわのみず)
葭屋 猪 黒 大宫へ
(よしや いの くろ おおみやへ)
松 日暮に 智恵光院
(まつ ひぐらしに ちえこういん)
浄福 千本 はては西阵
(じょうふく せんぼん はてはにしじん)

路的名称

寺町通→御幸町通→麸屋町通→ 富小路通→柳马场通→堺町通→
高仓通→间之町通→东洞院通→车屋町通→
乌丸通→両替町通→室町通→衣棚通→
新町通→ 釜座通→西洞院通→小川通→
油小路通→醒ヶ井通→堀川通→
葭屋町通→猪熊通→黒门通→大宫通→
松屋町通→日暮通→ 智恵光院通→
浄福寺通→千本通→西阵(地名)
※ 最后の“西阵”は西阵织で有名な地域の地名です

【三、4】京都市历史
[编辑本段]

京都从794年成为日本的首都,名为“平安京”。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建设以来,它接受了无数次历史风雨的洗礼之后,变化颇为巨大。但是,总是有时导入当代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装置,在产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到如今,也展示着古而不老的风姿。

与此同时,京都完整的保留住了它千余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寺院神社为首,具有古代风格的房建筑物的存在,成为历史的见证。各种祭礼和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充分显示出了们继承发展的意志。古代京都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南北约5.2km,东西约4.7km。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宽度约85m)分为左京,右京两区,曾经拥有在最大15万大在住人口。左京,右京两区分别有国营市场,储存着全国各地的丰富物产。手工业也是政府直接经营。高技术人材云集此处。

古都的北部有天皇的皇居,和政府机关。它是日本政治的中心。以天皇为首,贵族,官员,武士等都生活在这里。周边地区是政府官员的官邸,宅院井然有序,形成官邸街。

“柳树与樱花交错种植,如锦如缎”。京城本身拥有日本最盛时期的景观,在经过200年之后的10世纪中期发生巨大的变化——右京因为是沼泽地,不宜居住,人口逐渐减少,从而就失去了都市风的彩,回到了过去农村景象。人口逐渐向左京地区集中,越过了城界,向鸭川河的东部,甚至于北部也得到极大发展。

但是,“平安京”没有能够保持它均整的面貌。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平安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京都。

京都这个名字在中世纪初被人们固定下来。朝廷的软弱无能促成的武士政权的诞生。京都作为一国之都也变得有名无实。鸭川河东的耳家町成为武士政权的根据地,新的都市景观在东山一带形成。

历史并不这么简单。中世纪,京都成为新佛教兴起的中心,北山,东山,西山的山麓建起了许多寺院。在平安京原则上除东寺和西寺之外不可有其他寺院,但在市民的支持下也陆续建起来了。13世纪,14世纪,15世纪,随着时代的推进,作为宗教文化都市,京都被给予了特有的新的景观和性格。

中世纪的京都,市民活动非常活跃。在过去从事国营产业的多数的商工人,随时的产业的没落,被迫独立起来,自己成立了“座”—共同组合,以维护营业权益,,前代以上产业,使产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气势也影响到了行政和文化。都市的共同意识的实现,在祗园祭礼中得到了如实的体现。同时,京都也作为商工都市发展成日本最大的都市。

但是,好不容易建成的这座城市,在15世纪后半的11年间却因为内乱—应仁,文明之大乱,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回复为止,花费了之后的近500年的时间。即使如此,也再无法回到从前的样子。一个完整的京都就变就分成了上下两个区,两个区之间有近2km的田园地带。

这时的都市景观持续了约一个世纪。丰臣秀吉在统一政权之后,对京都进行了根本的彻底的改造。首先填埋了两个区之间的间隔,进行整体规划,对整个京都进行了恢复一体化的的大建设。京都成立以来,首次在周边地区盖起来土居。中心部新建了天皇的皇居—御所。新建的聚乐第(宫殿名)金碧辉煌。

于是,京都就这样开始进入了近代。丰臣政权,及接下来的德川政权,使神社寺院得到显着的复兴,城市恢复中了世以来的宗教文化都市的面貌。产业都市的特性也得到显着地恢复,

特别是17世纪末,西阵地区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纺织业地区。

可是这也没有得到长久的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宝永,天明,元治的三场大火,使京都损失残重。人们积极地进行恢复性建设,元治大火的灾后恢复一直进行到了明治时期。

在江户时代被夺走首都地位的京都,在明治初年的一段时间里恢复了首都地位。但因为政治原因,首都被再次迁回东京。京都市民的抗议游行也没能阻止天皇迁移的脚步。过去的皇室贵族,有力的市民,也陆续迁离。

京都陷入危机,大失往日繁华景象。但是京都人以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对火灾后的废墟进行全力以赴的再建设。在四方非难之中,仍然大胆改革—为输送能源,确保水资,对琵琶湖进行水利建设,对西阵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新建工场等,扎扎实实,向前迈进。

以百年建设的大构想为根据,在时治28年,为纪念迁都1100年,举办了第四回“全国劝业博览会”。明治37年以后,革新意志更加得到贯彻执行,从20世纪开始了“三大事业”。为此,政府投入的庞大的资金,进行了长达10的努力。这使京都从真正意义上接受了与近代相适称的大改造。

现代京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幸存,在多方面得到了发展。产生了世界知名的学术机构,先端产业,也成为着名文化遗产胜地。

但是,京都人并不以此而自满,与时代一同迈进,发展。如果没有这些,1200年的一个大都市可能在历史的大火中永远的消逝了。

京都不是一个“博物馆”都市,而是一个历史都市。

⑥ 裕仁天皇

昭和天皇
名裕仁,谥号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今上天皇明仁(年号平成)的父亲。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间曾访问欧洲。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亲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摄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继位,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日本国民的象征。
生平
1901年4月29日出生于日本东京。立为皇太孙,受乃木希典的严格教育。
1916年立为皇太子。
1921年访问欧洲。
1921年11月开始摄政。
1924年和良子女王结婚。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后即位。
1928年11月10日在京都举行即位大礼。
1933年12月23日继宫明仁亲王(今天皇)出生。
1945年8月15日代表日本国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条件投降。
1946年1月1日公布“人间宣言”,公开放弃神权。
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肠癌病逝于东京,享年87岁。
1989年2月24日新宿御苑内举行葬礼。后葬于东京都八王子市长房町。
家庭
大正十三年(1924年)与久迩宫邦彦王的长女良子女王(香淳皇后)结婚,生下今上天皇明仁、常陆宫正仁亲王以及数个女儿。
早期统治
登基时的裕仁1926年裕仁登上皇位。当时日本正日益民主化,于是裕仁采用昭和作为年号。尽管年号中包含和平的含义,但日本却很快地走上了军事扩张之路。随着1927年一场银行大危机,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开始在中国东北扩张日本的军事势力。裕仁致力于履行自己立宪君主的职责,很少过问内阁的政策,但他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扩张主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鼓吹对天皇要绝对服从,反对立宪民主制。但他对军国主义分子十分赞赏,为日后战争爆发埋下了隐患.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政策。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在那里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 30年代,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政治暗杀事件。 1932年5月15日犬养毅首相遭暗杀,标志着政党领导的内阁的结束和日益为军队控制的官僚内阁的开始。这个独裁体制要求学校讲授绝对的爱国主义,他们强迫大学开除具有民主思想的教授。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极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少壮派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在裕仁的严令下被严酷镇压,结果是日本军部内部的“北上派”和“南进派”内斗最终以裕仁支持的“南进派”获胜而结束,军部控制了政府,裕仁借此也绝对掌控了日本中央政府过去难以控制的日本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统治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日本很快吞并了大部分东亚地区,使其加入“共荣圈”。裕仁被指责同意导致这场战争的对外政策,并批准东条英机与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结成法西斯主义轴心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争,侵略中国等国家。有些人认为,在政府决定加入战争这件事上,裕仁作了正式的批示。根据他对宪法的理解,他有义务支持内阁通过的政策。
1945年8月14日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1941年12月8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致使美国及其盟国加入对日本的战争。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后,裕仁被要求参加战时最高国务会议的特别会议,以考虑和讨论美国及其盟国提出的投降条件,他和当时的首相铃木贯太郎主张日本投降。由于委员会中的政治和军事成员就是否投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后的决定。裕仁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其中“无条件投降”暗含一个条件:即不废除天皇。 8月15日,裕仁通过无线电广播史无前例地向日本民众解释了投降的原因。此段广播被称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汉语文言的《终战诏书》使很多日本平民无法具体理解广播的内容。
1946年以后的统治
战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要求废除天皇,但是美国为防共产主义在亚洲散布,故需要在亚洲建立一个非共产的经济犟国,如果没有天皇,日本国内社会必然动汤,因为之前日本长期推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经成为多数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国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官员共同表示,裕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负主要责任。这一观点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极大欢迎。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的神圣地位,承认自己与平民百姓一样也是人,并不是神。
美国占领日本后,最高负责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实际上掌控有日本统治权的人。在他的干预下,1947年通过新的日本国宪法,使天皇这一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变为了一个国家的象征,而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
昭和天皇的晚年:会晤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为了与宪法的变化相一致,战后裕仁把自己打扮为一位民主的君主:与平民会面,允许皇族成员被拍照。他还访问过灾区,视察日本的战后建设。他的皇位继承人明仁亲王也打破了传统,和一位普通女性结婚而不是贵族家庭成员。 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访问美国,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访问外国。
昭和天皇与靖国神社
昭和天皇于战后曾八度参拜靖国神社,在1978年靖国神社合祀甲级战犯之后,就不再去参拜。日本经济新闻报导(2006年7月20日)从前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遗物笔记中发现,昭和天皇曾向富田表示,他因为对合祀作法不悦,因此停止参拜。
前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的遗物中,发现留有昭和天皇语录的二十多本笔记,其中于昭和天皇逝世的前一年,1988年4月28日的笔记中,记载有关昭和对靖国神社的看法。
昭和天皇当时曾说“靖国神社的筑波宫司(祭司)处理合祀问题很慎重,但是换上松平庆民宫内大臣的长子松平永芳担任宫司之后,他完全不了解他父亲爱好和平的想法,随即决定合祀,所以从那之后就不再去靖国参拜,那是我的信念”。
笔记中也记载昭和天皇于当年4月29日的生日记者会上,被询问到对大战的看法,昭和说,怎么说大战都是最不好的回忆。会后昭和对富田表示,被问到对战争的感想时,我一心想表现出厌恶战争的心情。
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
裕仁天皇在位的62年时有史以来日本天皇统治最长的时期,也是一段经历了几大动乱和变化的时期。
对于昭和天皇的争议很多,有人认为他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军部的傀儡,并无实权。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他对军部的日益壮大视至不见,而且他是有权力去制裁不听指示的军人的,但他并没有去做,而是乐观其成。
裕仁有一句名言:“问题不在我们干了什么,而在于全世界对我们所干的事情有什么反应”,表示他最顾及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责任。
日本投降后,苏联、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将裕仁列为日本头号战犯。英国首相艾德礼、苏联统帅斯大林分别致电麦克阿瑟,要求严惩战争罪犯裕仁天皇,建议经公审后绞死。
麦克阿瑟考虑到为了在远东扶植与苏联进行冷战的盟友,一个因审判处决天皇而陷入混乱的日本不利于美国的利益,而天皇制能起到凝聚日本保守反共势力的作用,因此麦克阿瑟本人支持放弃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此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急电报告:
日本国民……对日本天皇崇敬备至,已达百余年之久。在太平洋战争中,少数军国主义分子曾以此作为煽动民族主义的狂热手段,号召为天皇而自我牺牲。而战后日本国民对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无减,视如国神。我认为,如果对裕仁天皇公审处决,必将使全日本国民信仰的支柱彻底崩溃,甚至在日本全国引起反对盟国的疯狂骚乱和暴动。处决裕仁为日本举国所不容,我们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则不堪设想,结果可能是历史的悲剧。
因而,我本人作为盟国驻日本国的全权代表,出于对日本国未来命运的考虑,决定对裕仁天皇免予战争责任的起诉。
如果盟国决定逮捕和作为战犯处决天皇,那么驻日盟军统帅部将需要增援100万作战部队……
华盛顿很快回电同意麦克阿瑟的意见,于是麦克阿瑟颁布了盟军总司令部第一号令:
出于对日本前途和国民信仰的考虑,盟国决定对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发动战争的责任,不予起诉和逮捕。今后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应与其他日本国民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
裕仁天皇:发动侵略战争的罪魁祸首
1931年,日军侵占了中国的东山省,裕仁天皇在给侵华日军的密电中下令他们“向前推进”。侵华日军在中国扩大他们所谓的“圣战”,裕仁天皇亲自向日本将领们说:“在要害地区集中大量兵力实施压倒性的打击不是更好吗?”几个月后,心领神会的侵华日军制造了导致中国30万人遇害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按照裕仁天皇的昭示,侵华日军“视所有年龄在15岁以上60负以下的中国男子为敌人”,因此这些中国平民都应该杀掉。另外,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被日军俘虏,但到1945年日军投降的时候,只发现了56名战俘!

⑦ 日本天皇是谁

明仁天皇 (Akihito) 是昭和天皇裕仁的长子, 生于1933年12月23日。1956年毕业于日本学习院大学经济系,1952年11月被立为皇太子。1989年1月7日即位,成为日本第125位天皇,年号“平成”。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

明仁天皇关心中日关系,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曾多次表示日中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衷心希望两国永远友好下去。 1992年10月,明仁天皇及皇后美智子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

明仁天皇多年从事海洋生物研究,专攻鱼类学,曾发表二十多篇学术论文。他擅长日本古诗,已发表500多首,爱好音乐,喜欢打网球。1959年4月,他与美智子结婚,有二子一女。皇后美智子1934年10月20日出生于东京的实业家家庭。

⑧ 德川幕府和京都天皇的关系二者如何共存又互相制约

又称“德川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自公元一六○三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开始,至一八六七年第十五代将军庆喜,将政治大权奉还朝廷(即大政奉还)为止。约二百六十五年,为继镰仓,室町幕府之后,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武家政治组织。德川幕府时期一、创业期(一六○三~一六五○):历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二、发展期(一六五一~一七一五):历家纲、纲吉、家宣、家继四代将军。三、兴隆期(一七一六~一七八六):历吉宗、家重、家治三代将军。四、极盛期(一七八七~一八五二):历家齐、家庆二代将军。五、衰亡期(一八五三~一八六六):历家定、家茂、庆喜三代将军,亦即美国使节来日至大政奉还期间。由于幕藩至武士财政每况愈下,幕府的威信受到打击,幕府以农村为基础,但因不满封建的压迫和榨取,常发生暴乱,即所指百姓一揆。此外,又加上外国要求通商,幕府虽力事迁就,但大势所趋,使整个幕府体制发生动摇,雄藩群起讨幕,终于迫使幕府走向衰亡之路。德川幕府时代特点一、将安土桃山时代之特质更加扩展,可以看出集权的封建制度的完成及其衰退。二、都市及商工业的发达。三、町人文化(商业文明)的发展。四、对外采取锁国禁教政策。五、儒学(朱子学、阳明学)、兰学(江户时代中期以后,由荷兰传入日本之西洋学术)的兴起。由于以上五点,看到德川幕府时代的突出和发展,也因这种因果循环,导致德川幕府的没落和衰亡,德川家康以巧妙的政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使武家政治组织,达到最高峰。但是集权的封建制度完成之后,武士向都市集中,消费的刺激,也带来了都市和商工业的繁荣,逐渐使农民成为被压迫阶级,商品也向农村渗透,最后由于农民的阶层分化,招致幕藩体制的解体,加之幕府末期外交问题的复杂和紧迫,儒学者提倡尊王攘夷、尊王斥霸,最后朝廷和强藩借口结合倒幕,终迫使德川幕府只有大政奉还。

热点内容
随机启动脚本 发布:2025-07-05 16:10:30 浏览:528
微博数据库设计 发布:2025-07-05 15:30:55 浏览:25
linux485 发布:2025-07-05 14:38:28 浏览:305
php用的软件 发布:2025-07-05 14:06:22 浏览:756
没有权限访问计算机 发布:2025-07-05 13:29:11 浏览:432
javaweb开发教程视频教程 发布:2025-07-05 13:24:41 浏览:707
康师傅控流脚本破解 发布:2025-07-05 13:17:27 浏览:243
java的开发流程 发布:2025-07-05 12:45:11 浏览:687
怎么看内存卡配置 发布:2025-07-05 12:29:19 浏览:285
访问学者英文个人简历 发布:2025-07-05 12:29:17 浏览: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