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或访问曰

或访问曰

发布时间: 2022-07-30 10:28:49

访问 古文意思

1 咨询;求教。
《左传·昭公元年》:“ 侨 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杳 少好学,博综羣书, 沉约 、 任昉 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签·孙承宗》:“年三十馀为举子,仗剑游塞下,历亭障,穷阨塞,访问老将退卒,通知边事要害。”
2 寻访;打听。
《北史·萧叡传》:“﹝ 叡 ﹞年至四岁,未尝识母。其母 魏 华阳公主 也。其从母姊 郑氏 戏谓曰:‘汝是我姨儿,何倒亲 游氏 ?’ 叡 因访问,遂失精神。” 宋 罗烨 《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 裴航 ﹞及抵京师,但以杵臼为念,或于喧哄处,高声访问玉杵臼,皆无影响,众号为风狂。”
3 拜访;看望。
《隋书·艺术传·韦鼎》:“ 高祖 尝从容谓之曰:‘ 韦世康 与公相去远近?’ 鼎 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以来,未尝访问。’”

㈡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或是是什么意思。

1\ 是 非 君子 之 道
这 不是 品德高尚的人 的 行为规范
(之:助词,相当于"的")
2\ 请 损 之
请 毁掉 他
(之:代词,相当于某样东西)
3\ 或 告 之 曰
有人 告诉 他 说
(告:动词,告知)
(之:代词,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

㈢ 【原文】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如

如果知道是不义的事情,就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简介
月怀一鸡典故出《孟子》。 拼音:yue huai yi ji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其速已矣,何待来年?
编辑本段注释
攘――――窃取、偷盗。 或――――某人、有人。 道――――一个人的举止言行。 损――――减少。 已――――罢了、停止的意思。 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 其————他的 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是--------这,指偷别人的鸡的行为。 其--------他的 译文: 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编辑本段观点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 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评点: 告诉我们的道理: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就要及时改正,不能故意拖延时间。痛改前非谓之大勇;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

㈣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带年来,然后已包含的寓意

现在有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的人。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行为。是,这。道,做法、行为。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停止(这种行为)。

含义:认识到了错误,就应该立即改正,不应再把错误继续下去。

㈤ “访问”的意思是什么

访问 [ fǎng wèn ] 的意思如下:

1.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先进工作者。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了这座英雄的城市。

2.指进入计算机网络,在网站上浏览信息、查阅资料。

(5)或访问曰扩展阅读

近义词

一、走访 [ zǒu fǎng ]

前往访问;拜访。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吴廿九》:“三农聚首如初,独 吴 生不在,走访之,乃倒埋稻中。”

二、拜访 [ bài fǎng ]

访问他人的敬词。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偶然这一日, 朱源 的座师船到,过船去拜访。”

三、探访 [ tàn fǎng ]

1、打听;侦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老夫妻两个,放声大哭道:‘不知是何妖术摄将去了。’却没个头路猜得出,从此各处探访,不在话下。”

2、看望;访问。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嘉庆 戊寅己卯间,槖笔 姑苏 ,有一友寓旅次,时往探访。”

㈥ 《日喻说》中的‘’或告知曰‘’ ‘’或‘’是什么意思

或:有的人
望采纳O(∩_∩)O~
——+——————+++————————————+++++————+——————+++——————
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解释: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
-————-+————————+++————————+++——————————++———————
原文:
生而眇(miǎo)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②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 ,以为日也。日之为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yuè)④,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译文: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è),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è)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e4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㈦ 或问之曰 曰什么意思

偷懒几块1加仑

㈧ 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目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劳都是大家看得见的,不能够特地的这样对待他,应该考虑到他

㈨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或是什么意思

出自 孟子 说的是有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就有人说了这句话意思就是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那人就说那我就一月偷一只鸡到明年我就改正啦,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就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了? 这则故事就是告诉我们知错就要改!
谢谢!!!

㈩ “或说肃曰”的“或”为何意

一、“或说肃曰”的“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二、“或说肃曰”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

(释义: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正好去陆口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有的人就跟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

三、“或”的基本释义

1、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本义后由“域”、“国”代替。

2、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许。~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亦单用“或”)。~然。~则。

3、 某人,有的人:~告之曰。

4、稍微: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

(10)或访问曰扩展阅读

“或说肃曰”的有关典故——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热点内容
数据库宿舍管理系统 发布:2025-05-10 07:24:23 浏览:866
c语言遍历二维数组 发布:2025-05-10 07:17:49 浏览:620
sql合并两列 发布:2025-05-10 07:07:01 浏览:821
linuxmysqlsql 发布:2025-05-10 07:06:12 浏览:917
恒波u盘加密器 发布:2025-05-10 06:55:24 浏览:443
服务器ip需要解析吗 发布:2025-05-10 06:54:26 浏览:427
编译型语言的执行速度 发布:2025-05-10 06:53:43 浏览:219
免费开我的世界国际服服务器 发布:2025-05-10 06:51:35 浏览:276
压缩机拍卖 发布:2025-05-10 06:50:04 浏览:838
服务器映射器怎么固定ip 发布:2025-05-10 06:35:31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