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访问朝鲜
1. 曾叛逃朝鲜的美国兵詹金斯在日本过世是真的吗
随着查尔斯·罗伯特·詹金斯的过世,曾经叛逃朝鲜的美国兵再次受到关注。据英国《卫报》12月12日报道,詹金斯已在日本过世,终年77岁。
公开资料显示,詹金斯原是一名美国驻韩国士兵。1965年,他在韩国与朝鲜边界韩方一侧巡逻时突然失踪,后被美军宣布为“叛逃”到了朝鲜。
詹金斯在平壤教授英语,并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妻子———日本人曾我瞳。曾我瞳原是日本新潟县佐渡市一名实习护士。1978年,19岁的曾我瞳在上街购物途中遭绑架到朝鲜,在那里教朝鲜人员日语。
在法庭辩论中,詹金斯承认了逃跑、利敌行为两项指控,但否认其他两项指控。关于逃跑的原因,他解释说,当时他害怕被派往越南战场,十分苦闷,经常喝酒,逃跑前他喝了10瓶啤酒,是在酒精的作用下逃离部队的。
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停战协定之后,曾先后有6名美军士兵叛逃至朝鲜,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去世或离开朝鲜。环球网今年8月援引法新社报道称,他们中最后一位留在朝鲜的美国大兵也已经离开人世。
2. 大家怎么看待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小泉纯一郎(1942年1月8日-),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简称首相,2001年4月26日-2006年9月26日)。
生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一高官家庭。1967年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系。1970年任福田赳夫的私人秘书。1972年12月首次当选众议员。1979年任大藏政务次官。1988年任厚生大臣。1992年任邮政大臣。2001年4月当选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同年10月参观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2002年9月访朝鲜与金正日进行会谈,签署《日朝平壤宣言》,这是日相首次访朝。2004年1月,决定派自卫队前往伊拉克。同年表示“本届内阁的最大使命是实现邮政民营化”。2005年8月15日发表《小泉谈话》。2006年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2009年为电影《宇宙英雄奥特曼之超银河传说》中奥特之王一角担任配音。
3. 2002年十大国外焦点人物
由贵州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全国40家新闻媒体参加、代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主流媒体的2002中国国际新闻论坛年会评出十大国外焦点人物:
一、退休总统获大奖 卡特
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授予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为国际冲突寻找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
卡特1977—1981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他在促进埃以和谈及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5月,卡特赴古巴与卡斯特罗会谈。他是40多年来第一位访问古巴的美国离任或现任总统。他坚持按国际法解决伊拉克问题。
詹姆斯·厄尔·卡特习称吉米·卡特,1924年10月1日出生。1943年进入马里兰州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1962年至1966年任佐治亚州参议员。1970年至1974年任佐治亚州州长。1977年当选美国第39任总统。
二、昔日英雄今成囚 埃贝斯
拥有107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世界通讯公司7月21日正式申请破产,从而刷新了美国历史上公司破产案规模的纪录。此前,公司承认做假账,涉及金额70多亿美元。此案的始作俑者、公司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埃贝斯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现年60岁的埃贝斯生于加拿大,做过送奶工、中学的篮球教练,经营过服装仓库、汽车旅馆。1983年,他成立了一家电话公司,向当地的小公司销售长话服务。1995年他将公司改名为世界通讯公司。在短短3年内,他兼并了70多家电讯公司,使世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全球超级电讯公司,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拥有雇员8万人。过度扩张,导致企业的经营发展失控,最后不得不靠假账支撑。9月30日,检察官已对埃贝斯提出民事诉讼。
三、卫国反恐倒萨忙 布什
2002年的布什可谓忙碌异常,为了打赢反恐战争,他一方面增加国防开支和反恐预算,新设国土安全部,积极准备对伊拉克的战争;另一方面他又在利用反恐以来出现的对美有利时机,在抛出“邪恶轴心论”、提出“先发制人战略”的同时,积极调整与大国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他提出的反恐、保卫本土和振兴经济三大目标中,惟有经济问题最让布什头疼。固定资产投资不振,企业丑闻此起彼伏,美国股市暴跌,民众财富缩水,布什苦无良策。
乔治·沃克·布什生于1946年。1968年从耶鲁大学毕业,1975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当选得克萨斯州州长,1998年获连任,2000年当选美利坚合众国第43任总统。
四、叫板妥协均在行 萨达姆
从今年2月起,美英就频繁轰炸伊拉克。美国总统布什表示,将采取一切手段把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赶下台。面对这些威胁,萨达姆一方面严阵以待,强调“伊拉克不是阿富汗”;另一方面巧妙周旋,同意联合国核查小组返伊,暂时缓解了阴云密布的局势。但面对虎视眈眈的美英联军,萨达姆能否逃过一劫,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世人关注的焦点。
萨达姆·侯赛因现为伊拉克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复兴社会党伊拉克民族领导机构总书记、武装部队总司令。他1937年4月28日生于萨拉丁省提克里特县一个农民家庭,是前总统贝克尔的外甥。1957年加入复兴党。1979年7月在前总统贝克尔称病辞职后,他出任复兴党地区领导总书记、革指会主席、共和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8月获元帅军衔。
五、人质事件显手腕 普京
普京今年在内外政策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对内进行改革挖潜,使经济得到明显恢复;对外继续奉行务实灵活的政策,抓住“反恐”,同美国、北约建立了新型关系。在处理莫斯科人质危机时,他临危不乱、沉着果断的处事风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1975年进入克格勃对外情报局工作,1994年任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长,1997年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1998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起任俄安全会议秘书,8月被任命为俄政府总理,2000年3月26日当选俄联邦总统。普京自幼喜欢体育,尤爱柔道。
六、破冰访朝我为先 小泉纯一郎
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朝鲜的访问,成为改善日朝关系的破冰之旅。双方签署的“日朝平壤声明”,就朝日实现关系正常化、清算日本对朝鲜实行殖民统治历史和解决两国间悬而未决的问题等达成了共识,使日朝关系有了历史性突破。此举对促进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小泉纯一郎1942年1月8日生于神奈川县。1967年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系,196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他历任自民党副干事长、全国组织委员长、邮政大臣、厚生大臣、大藏省委员长等。他于1972年首次当选众议员。2001年4月当选首相。小泉的祖父、父亲都曾是众议员,小泉从政后,因继承其父辈强有力的后援团体,被日本舆论称为实力人物。小泉爱好读书、喜欢音乐。
七、临危受命展抱负 卡尔扎伊
赛义德·哈米德·卡尔扎伊6月19日宣誓就职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他重视教育,狠抓经济,当众销毁约4000公斤毒品,宣布成立阿富汗新宪法起草委员会,以显示其打击毒品,推动阿富汗民主进程的决心。国际红十字会今年决定授予他自由奖,以表彰他对阿富汗和平与安全重建作出的贡献。
他1954年12月24日生于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其祖父曾任查希尔王朝的顾问,其父是查希尔国王当政时的国民议会主席。他就读于喀布尔哈比比亚高等学校,后赴印度、美国留学。1973年,查希尔王朝被推翻后,卡尔扎伊一家流亡国外。纳吉布拉政权垮台后,他在拉巴尼政府中任外交部副部长。1997年他移居巴基斯坦。“9·11”事件后,他秘密返回阿富汗,集结反塔利班武装力量,成为普什图族伯帕扎伊部落的领袖。今年9月5日,他险遭暗杀。过渡政府任期18个月,到2004年举行大选为止。
八、顶住压力搞土改 穆加贝
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赢得3月9日总统选举,第三次蝉联总统。
津1980年独立后,开始土改,将少数白人农场主占有的全国70%的土地征收后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民。2000年以来,津加快了土改步伐,征用了白人农场管理的约500万公顷土地,安置了50多万户无地农民和退役军人。此举引起英美不满,一些西方国家纷纷对津制裁。穆加贝在非洲国家的支持下,顶住了国际压力,赢得了国内民众的支持。
穆加贝1924年2月21日生于哈拉雷库塔马区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南非黑尔堡大学、伦敦大学和南非大学,获文学学士和法律、经济学硕士,1963年8月创建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任总书记。他1964—1974年被监禁10年,1975年赴莫桑比克组织和领导津巴布韦民族解放斗争。1980年4月津独立后他任政府总理。1990年3月当选总统,1996年3月获连任。
九、政局多变他从容 查韦斯
4月11日,委内瑞拉发生政变,以海军少将埃克托尔·拉米雷斯为首的一些高级军官声明不支持查韦斯政府,并将其扣押。原委内瑞拉企业家联合会主席卡莫纳12日就任临时总统。查韦斯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发生流血冲突。13日下午,副总统卡韦略悄返总统府,并向政变军人发出释放查韦斯的最后通牒。卡莫纳随即宣布辞职,14日凌晨,查韦斯从被关押的加勒比小岛乘直升机返回总统府。这次政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状况不佳,政府的改革措施过急,尤其是“减产保价”的石油政策,使不同利益集团组成了反政府的统一阵线。
12月初,委内瑞拉国内的反对派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大罢工,与此同时个别大国也对委内瑞拉施压,企图迫使该国提前举行大选。
乌戈·查韦斯1954年生于巴里纳斯州,先后就读于委内瑞拉军事学院和西蒙·玻利瓦尔大学。1992年,他创建“革命玻利瓦尔运动”,后改名“第五共和国运动”并任主席。1999年2月起任总统。
十、以暴制暴手不软 沙龙
今年,巴以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一方面,巴勒斯坦人对以色列人的自杀性袭击一浪接一浪;另一方面,素有“铁腕将军”之称的沙龙针锋相对,采取以暴制暴的政策,对巴勒斯坦人屡屡出击,甚至出动飞机、坦克攻打、围困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官邸,限制其人身自由达数月之久。今年11月5日,在以色列工党退出政府的情况下,沙龙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并于当月28日在利库德集团的选举中战胜内塔尼亚胡,当选利库德集团领袖。阿里埃勒·沙龙,1928年生于特拉维夫,17岁入伍,36岁成为少将,参与了几乎所有中东战争,是以色列着名的强硬派人物。2000年9月他强行“访问”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2001年2月当选以色列总理。
4. 朝日关系发展情况
日朝关系一直以来都比较焦灼,最近恶化了许多。在朝鲜,没收日本车的说法一直存在。不过,近年来,朝鲜开始大量生产本国品牌汽车,如“口哨”牌汽车、“布谷鸟”牌汽车等,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现在,平壤街头的日本汽车要比前几年少了许多。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和干部一般使用的轿车是德国的奔驰汽车和帕萨特汽车,朝鲜一般政府机关使用的则是朝鲜本国汽车,朝鲜部队有不少人使用的是中国的老式吉普车。
还有一个因素也影响着日本车在朝鲜的命运。按照朝鲜法律,在朝鲜开车是靠右行驶,因此以左舵方向盘汽车为标准。而在朝鲜的日本汽车绝大部分是右舵方向盘的二手汽车。所以,现在平壤街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不管左舵车还是右舵汽车都是靠右行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再之,近年来,由于日本对朝鲜进行严格的经济制裁,使这些老旧的日本汽车无法进行零件更换,许多日本车坏了以后,很难进行修理。在平壤街头,记者就亲眼目睹过二手日产丰田车行驶中忽然冒烟,车主急得焦头烂额但无计可施。
出于各种原因考虑,朝鲜政府打算有计划地淘汰日本车。一些了解情况的人士称,朝鲜政府近几年确实计划要淘汰日本汽车,但由于日本汽车数量多,一下子全部更换比较困难。而且朝鲜本国的汽车生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要从国外购买新的汽车,花销也太大。不过,从长远考虑和安全角度出发,朝鲜还是会逐渐淘汰日本汽车。
5. 小泉纯一郎为何拜倾国神社
从这次被评为世界最愚蠢的三位领导人之一你就知道此人的素质,应该说不具有政治家风范,喜欢个人意气用事,当然骨子里右翼,故屡屡参拜靖国神社。
6. 朝日人质绑架问题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朝日人质绑架问题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有多名日本人失踪,日本方面声称这些人被朝鲜方面“绑架”了。朝鲜方面否认日方的指控,指责日方有意将失踪人员问题作为处理侵略历史问题的挡箭牌。
2002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朝鲜。访问期间,小泉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会谈,双方就解决日本“失踪人员”问题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朝日平壤宣言》。10月15日,长期在朝鲜生活的5名日本人首次回乡探亲。按照协议,5人在日本逗留10天,然后返回朝鲜。但是10天后,日本方面决定让5人“永久性” 滞留日本。对此,朝鲜指责日本违反承诺,致使5人无法与身在朝鲜的子女团聚。
经过一年多的僵持,2004年5月,日本首相小泉再次访问平壤,并与朝方达成协议,同意5人的家属前往日本团聚。同时,对于日方提出的另外10名“下落不明日本人”问题,朝日双方均同意再进行调查。
由于长期以来双方互不信任,再加上日本从2005年起坚持将“绑架问题”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挂钩,朝鲜和日本多次发生龃龉。后经多方斡旋,朝日于2006年2月重开政府间对话,但双方在“绑架问题”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
2008年6月,朝鲜和日本在北京举行政府间工作会谈。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朝鲜将重新调查“绑架问题”,而日本将部分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不过,这一协议至今尚未得以履行。
7. 小泉纯一郎的为政举措
小泉纯一郎提倡大力改革,其任内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行日本邮政民营化。由于2005年国会选举中自民党取得重大胜利,因此可以说小泉在内政上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
小泉纯一郎等宣布不参加下一届日本众议院选举现在担任自民党议员组织‘创造梦想讲习所’最高顾问、民间智库‘国际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顾问。小泉纯一郎因遇交通堵塞未参加最后一届议员选举。
把日本军事力量扩展到海外是历届保守党政府的夙愿。从小泉派遣自卫队到伊拉克去“援助重建”,制定《国民保护法案》、《限制外国军用品等海上运输法案》、《自卫队修改法案》、《支援美军行动措施法案》、《特定公共设施利用法案》、《俘虏等处理法案》以及《违反国际人道法行为处罚法案》等7项“紧急事态基本法案”,到出台将参与“国际活动”作为自卫队基本任务的新版《防卫白皮书》,可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2003年初,日本防卫厅长官提议,如果有证据表明朝鲜正准备对日本发动毁灭性袭击,日本应该考虑对朝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小泉积极与美国布什政权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使日本与美国的关系不断升温,另外也积极支持派遣日本自卫队前往伊拉克。与此相对,小泉对中国和韩国的外交并未出现进步,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东亚地区的政治关系趋于紧张。
军事野心的膨胀总是与强硬的外交政策相辅相成的。小泉执政期间,外交政策可谓日益“翻新”。按照小泉的前任外相川口顺子的说法,小泉外交政策的调整是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和“国际社会要求日本所起作用的变化”。所谓“国际形势变化”是指“急速膨胀的中国的经济规模与中国的惊人活力”、“美国超大国化”、“欧盟走向单一国家”这三大潮流。
2002年11月,小泉的咨询机构“对外关系工作组”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新时代、新视野、新外交》的报告,详细论证了日本对美国、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与太平洋地区、南亚、中东与中亚、俄罗斯、欧洲、中南美、非洲的外交方针,并再一次将联合国改革纳入外交视野。
在日朝关系上,小泉的立场是一面在“绑架问题”上与朝讨价还价,一面打出向朝方提供经济合作的牌,并提出解决日朝建交等建议。但《朝日新闻》称,尽管小泉两度访问平壤,但绑架人质、核问题等都导致日朝关系走进死胡同,恢复邦交的谈判更是没有进展。
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日本不断制造领土争端,惹恼了中国、韩国和俄罗斯。韩国总统卢武铉甚至用上了号召国民“不惜进行外交战”的词语。日俄间的“政冷”也导致“经冷”。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已经拒绝、停止了包括石油管道在内的日方的几项大的投资。参拜靖国神社、通过美化篡改历史的新教科书等问题,也引发了中韩民众的抗议。
在与东盟的关系上,小泉认为“东盟可以成为日本对华外交的盟友和对中国的平衡者”,于是改变了过去不积极推动双边和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方针,开始在新的层次上强化与东盟的传统关系。对太平洋地区其他发达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小泉也格外重视。一方面,这两国被视为与日美一脉相承的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日加澳三边关系被当作平衡美国单边主义的重要手段。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在小泉眼里也“都是亲日国家”,尤其是印度,其国力和地缘政治立场都被看成是能与中国抗衡的国家。于是,小泉上台后,加大了对印度的公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