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英格玛密码弄名字
⑴ 英格玛聊天记录怎么解锁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6
⑵ 英格玛机是什么原理
爱伦·图灵是一个极聪明的科学家,毕业于剑桥皇家学院后攻读普林斯敦大学并专研逻辑学及电子计算机理论。他的第一个发明“电动式计算机”是他在布莱契庄园工作时的构思,功能是在于将“数字”代替“文字”,其原理就是把数字乘上一个密数字后即成为密文,后来图灵又拜访了法国的布鲁诺并且有“图灵式炸弹机”的想法,此炸弹机破译德国的“英格玛机”电文。后来再更进一步地图灵致力于“大型计算机”,他将大型计算机发展到极限,并思索一台机器如何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利用它做的事又能到什么程度,这就是我们们今天所谓的“人工智能”。图灵的一生曲曲折折,身为同性恋的他虽有着越的成就,但却被人以同性恋为耻,因而在后世书中支字不提,直到霍赫胡特于<<爱伦.图灵>>一书中将之发扬光大。
由于当时的英国已深知密码部门的重要性因此征用了一所庄园位于布雷契莱地区,1939年8月,密码学校迁移至此,同时她们也有必要征募专业人员而这时年轻有为的数学家图灵顺理成章成为庄园的一份子。
而由图零所设计的第一台炸弹机于1940年投入使用,之后又经过数学家戈登委尔什曼成功的改进机器,1941年末布雷契莱中原内已有12台这样的机器以供使用,1943年增至60台。
1940年5月,电文的开始不再出现对破译大有裨益的6个字母掩饰所有可能的调节机器的方法变的更加麻烦。
介绍循环测定器及炸弹机
1.何谓循环测定机?用途为何?
我们知道英格码机有一个相当特别的性质--密钥的变化性,在每天新的日程开始,英格码机就做一次改变,这样的特性让波兰密码学家头痛不已!为解决此问题,他们发明了循环测定器还因应这样的情形,如此一来,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但令人好奇的是,它是如何运作的呢?其实就是由密钥轮的转换及灯泡的闪烁来求得其中是否有关联性?是否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循环测定器无法解密或加密,仅仅可以找出其规则性而已,一直发展到最后,密码学家甚至可以搜寻少数的无线电报,借由循环测定器,即可找出当天密钥˙
2.循环测定器是如何发展制炸弹机?
1938年,德国将英格码机的互动轮变换了,并且是密钥轮由三个增加至五个,每日使用时随机取出三个密钥轮作排列,以作为当日的使用,这样的改变,使得原本的循环测定器,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波兰密码学家要破解的量增加了十倍之多,进而发展出更为复杂的机器---炸弹机,并且以一台炸弹机来模拟英格码机,增加效率,这就是炸弹机的发展˙
1940年德国出征挪威,这十庄园已经成功破译第一批密码,一年后,在挪威外海有一架被击落的德国飞机上发现一台英格玛机,且得到一本密钥本。同一年德国在攻打法国时,德的情报部队又在征战途中被俘虏,因此英国又获得更多的资料。再这年五月时,英国缴获一艘德国潜舰,又得到一本密本跟一台英格玛机,这一切获得的讯息推动了之后炸弹机的进一步发展。
1941年九月,德军原本要偷袭敌军,但是英军潜舰突然出现并且攻打德军,这使得德国知道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此海域平时人烟稀少。)
1942年年初,德军就用新的机器,因此英军便无法破解,这使得当时的大西洋战役美军的护航舰队做多3次来回大西洋就被击沉,使得此役僵持不下。但是到了十月,在英国的海法港发现有德国的潜舰,于是在英军强力攻击下,德潜舰又被击败,因此英军又获得最新的电码本,因此,1942年十二月庄园又开始能破译德军的电报了。
“超级”是破译英格玛机的代称。
1940年11月,”超级机”侦破德国想更攻击考文垂市,邱吉尔面临是要史考文垂市免遭 大难或是着眼将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而不泄漏”超级机”的秘密,而邱吉尔选择了后者 。
1974年,温特博特姆出书”超级秘密”,但是此书普遍引起反感,因为在书中完全不提 雷耶佛斯基和图灵,并给人认为德国放弃入侵英国全是”超级”的功劳,因此历史学家认为这太夸大了。
⑶ 重返德军总部新秩序月球基地怎么过中厅详细攻略
第13章:月球基地
本章的可收集道具有11枚。
01:黄金物品#40(黄金手杖)
关卡开始的任务是取回自己的装备,在通过X光扫描检查站后,钻过前面这条红色的传输带。
在另一边的行李房,传输带的这个位置找到黄金手杖。
02:英格玛密码文件#59(4:5)
在寻找太空服的时候来到如图位置的寝室。
从寝室马桶上拾取英格玛密码文件#59。
03:英格玛密码文件#60(4:6)
寻找太空服的时候来到一个有很多电子设备的办公室,位置如图。
从桌子的下格拾取英格玛密码文件#60。
04:黄金物品#41(黄金面具)
寻找太空服的时候穿过消毒室,来到貌似医疗室的房间,在手术台旁边的柜子上拾取黄金面具。
05:信件#9(迪特的信)
寻找太空服的时候,由医疗室找楼顶到上层的房间,如图位置。
从桌子上拾取迪特的信。
06:英格玛密码文件#61(4:7)
寻找太空服的时候,钻进一条通道管道掉落到下面的房间,来到如图的位置。
从桌子上拾取英格玛密码文件#61。
07:黄金物品#42(黄金陨石)
穿上太空服来到月球表面,转过峡谷望到不远处的基地,在右下方的地面上找到黄金陨石。
08:英格玛密码文件#62(4:8)
进到月球基地后,进到散发着金色光芒的房间。
从办公桌上拾取英格玛密码文件#62。
09:英格玛密码文件#63(4:9)
乘升降梯来到圆形的大厅,跑到两层,站到如图位置。
在这里拾取英格玛密码文件#63。
10:英格玛密码文件#64(5:1)
进到净化区找到一个有圆桌的房间,位置如图。
从圆桌上拾取英格玛密码文件#64。
11:黄金物品#43(黄金瓶子)
在关卡末尾,拿到核弹密码后逃到休息室,在地上有只红色的箱子,黄金瓶子就在它的后面。
⑷ 英格玛的战争密码
“如果没有波兰数学家的发现, ENIGMA 密码可能不能被破译。”
1918年,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和他的朋友理乍得·里特(Richard Ritter)创办了谢尔比乌斯和里特公司。之后不久,谢尔比乌斯发明了第一台Enigma 编码机,这种看起来只是一台装满电器元件的打字机玩意儿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被证明是有史以来最为可靠的加密系统之一。从1925年英格玛开始投产尔后的10年中,德国军队一共装备了30000台英格玛编码机。最显着的后果是导致后来二次大战中大西洋战役一度呈现出一边倒的形式。在1942年之前,装备了英格玛的德国潜艇部队一共击沉了盟军舰船1000余艘,由于短时间内不能破译德军密码,盟军在北大西洋的军事补给线面临着灭顶之灾。
海军用英格码编码机但所幸的是,由于波兰人的努力,英国在破译德军密码方面有了转机。德国密码通讯机构——密码处(Chiffrierstelle)的汉斯-提罗·施密特将两份珍贵的有关 ENIGMA 操作和转子内部线路的资料出卖给了法国情报人员。之后波兰人按照汉斯-提罗·施密特提供的情报复制出了 ENIGMA 样机。但是单单得到这些是不够的,必须要知道当日通讯的密钥。德国陆军和空军的密码很容易即被破译,乃是利用被称为“炸弹”的六台英格玛组成的机器。但是由于海军使用的英格玛保密性更强,使得英国破译人员伤透了脑筋。在英国布莱齐利庄园里的英国政府密码机构的八号房中,这种密码与英国密码分析家们战斗了整整一年,终于投降了。带领八号屋的人们走出死胡同的金钥匙,是皇家海军缴获的操作用有线变码转子和海军编码机操作人员调定值和配对手册(即英格玛密码簿,内涵当月各天的通讯密钥)。从1941年2月起,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配合进行了数次卓有成效的抢夺行动。
“雷达就是我们的指挥……”要夺取德国潜艇或船只上的英格玛编码机,首要任务便是搜寻探测潜艇并且准确定位潜艇以便为任务提供一个很好的导向。事实上这一点在战争初期进行得很不成功。虽然德国U艇部队在1941年上半年出现低潮状况,但可以说完全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主要由于三名U艇王牌的损失以及德军内部无线电监听和破译机构的疏忽造成的(当时德国无线电监听和破译机构叫做B机关,主要破译英国密码和传递盟军护航舰队信息。后来由于盟军方面市场发出的非密码电讯使得B机关出错,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可以说这次U艇部队的失败“纯粹是偶然的”,并不是英国方面使用了更高级的武器或者是侦测系统。
当然,英国方面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1941年初,英国海岸边防司令部的飞机和一些护航船只上安装了一套新型的皇家空军设计的雷达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比以前的雷达体积要小,性能要更好。理论上讲,此雷达装置可以使护航船只在夜间及时发现浮在水面上的德国潜艇。在潜艇发动之前确定它们的位置。然而实际上,在波长和定向天线修改之后,能见度差时,雷达有效的帮助船只保持其在船队之中的位置而准确及时的判定潜艇的位置并采取措施,效果还并不理想。
在大多数盟军护卫船只没有安装潜艇侦测雷达之前,只好利用老办法——潜艇探测器。当初期的123型和129型潜艇探测器局限性很大。有效距离短导致在海上情况良好时也只能达到1300码,且对于航速超过15节的潜艇无效。虽然后来部分护航将配备了新型的147型,但由于更型换代的速度很慢,所以总是赶不上要求。而德国潜艇利用声纳对水面目标以及200米以下的盲区,成功地在夜间进行攻击并顺利逃走。
面对邓尼茨对潜艇探测器的视而不见以及声纳侦测的局限性,盟军只好另寻高就之后英美发明的无线电测向仪发挥了作用。通过一个叫做无线电方位计的变压器电路,高频无线电测向的接收机可以测定发出无线电信号的物体的方向。这使得探测潜艇方位的工作有海面舰艇可以转移到陆地上。二战最初几年,英美都有了地面无线电测向站,每天24小时侦听U艇无线电信号的方位。这种方法成为后来夺取英格玛的主要定位方法。由于行动的目标一般都是受伤的潜艇,所以可以通过潜艇发出的求救信号定位,而无线电内容就交给破译机关去吧。到1942年,北大西洋的许多测向战斗装备了英国造高频无线电测向仪的接收机和天线,侦听方位从设得兰群岛周围到兰兹角,南到直布罗陀、阿森松岛、弗里敦和开普敦,西到冰岛、纽芬兰和百慕大,形成一个庞大的侦测网络。
二战初期在英国东海岸建立的“本土链”中使用的雷达英国利用高频无线电测向仪定位的具体方法如下:
所有分测向站测到的无线电信号方位,都得转给英国斯卡帕湾的总测向站,进而再转给英国海军部作战情报中心潜艇跟踪室。在潜艇跟踪室里,退役海军少校彼得·肯普领导一个从来不超过七个成员的标绘小组,在一张北大西洋海图上,用黑色线条标示出由U艇无线电信号测得的方位。在来自三个或三个以上测向站的线条汇聚的地方,就可以标定某一艘U艇的位置。当然,很显然得,德国人已经意识到英国人在监听从德国潜艇总部到海上潜艇、护卫船只之间的无线电通讯。邓尼茨不得不确定,在海上潜艇发出的无线电通讯均被英国方向测定网络(D-F)截获,由此暴露个潜艇的位置。他当然不能禁止无线电通讯,那是极不明智的,事实上他的整个狼群战斗计划——从发现目标到集结潜艇进行狼群攻击都要依靠无线电通讯来完成。他已经意识到潜艇上的英格玛有着被截获的危险,如果被截获,那么德国海军之间的密码通讯将全部瘫痪,至少是短时间内的。在这段时间内,英国皇家海军完全可以重创德国海军。邓尼茨只好想出暂时应对的办法,他命令各个潜艇指挥官以后对无线电通讯加以限制,并且用精简的语言和不断改变波长和波段来暂时让盟军的D-F网来不及应对。
但是,由岸基高频无线电测向仪得到的情报仍然有缺陷。与超级情报(英国人将潜艇跟踪室发给基地、总部和舰队司令的德军潜艇发出的基本情报称为超级情报)一样无法确定潜艇的航向,并且在核对数据和标绘图表的过程中便使U艇逃之夭夭。之后美国人改进了英国人的高频无线电测向仪,被称为即时自动标示高频无线电测向仪,由法国工程师亨利·比西尼发明。美国人对这个法国工程师的设计进行了改造并向美国海军测向网提供首批样机。这种即时自动标示无线电测向仪基本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英国人解决了测向设备的重量和体积问题,将测向设备由地基转移到舰艇上。一台舰载高频无线电测向仪,能在高频波段上测定一艘U艇发往基地或另一艘U艇的无线电信号,甚至能根据地波确定目标U艇的远近。如果有另一台舰载测向仪测出的范围与这个方位交叉便可以确定目标U艇的准确坐标。实际上高频无线电测向仪的高效率使得它代替了雷达成为舰载定位仪器。在1943年5月22日美国护航航空母舰伯格号对U-569号的攻击明显的表现出高频测向仪的可怕。伯格号舰长埃尔斯·肖特中校在这次作战报告中说道:“从伯格号驶离贝尔法斯特的那一刻起,新安装的高频无线电测向仪一直在监听……实践证明,高频无线电测向仪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这场最终使一艘U艇(U-569)全艇投降的攻击,直接依靠高频无线电测向仪提供的方位……毫无疑问,是这艘U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为自己写下了死亡证书。”
在这以后,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用高级设备打了多场漂亮仗,获得了数台英格玛编码机和水域密码手册、军官专用设定、信号、短信号密码本以及气象报告等重要资料,其中较为人所知得有三次战斗:U-110、U-559和U-505号。
行动终于于1941年新年伊始开始了。最先遭了这个倒霉运的是一艘德制VIIA型潜艇——U-33号。1941年1月12日(也有一种说法是1940年2月12日),指挥官是Hans-Wilhelm von Dresky上尉。当时U-33在北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巡航。这条航线在当时非常的繁忙,由于英国人害怕他们的船只受到德国空军的袭击,变更了北海航线,从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北运河通过,这使得原本要通过北海,绕过苏格兰北岸到达大西洋再进行攻击的德国潜艇“工作”更加容易了,在这交通拥挤的狭窄处通过,德国潜艇轻而易举地就击沉了许多减速行驶的船只。U-33在他的三次巡航中已经成功击沉了11艘盟军船只总计22.931吨。但这次他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出事地点是在北纬55.25度,西经5.07度,北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Clyde海峡。当时英国扫雷艇HMS Gleaner用深水炸弹击沉了一艘U艇,后经确认为U-33号。当时英国人救起了17名生存者,而另有25名U艇成员同他们的潜艇一同沉入大海。但这次的收获还不止这些,英国人在一名艇员的手中缴获了英格玛编码机的变码转子。这突如其来的收获使得陷入困境的英国破译机构一线曙光。之后,皇家海军连连从德军水面船只得到英格玛机器部件以及密码本之类的重要资料。1941年3月4日,在挪威海岸附近被击伤的德国捕鲸船“克雷布斯”号上找到了密码本和变码转子调定值。借助这些东西,8号屋译读了整个4月份里U艇在本土水域的无线电通讯内容。之后在5月7日,在冰岛东部缴获得德国气象船“慕尼黑”号上又找到了变码转子调定值、6月密码以及气象报告。较为成功的一次是6月28日,在一次计划周密的行动中,几艘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的舰员,在挪威海强行登上德国气象船“劳恩布格”号,缴获了7月的本土水域密码。
这一连串地成功使得8号屋长驱直入,到了8月中旬,8号屋已经能够在50小时之内自己破译当月的密码了。
⑸ 求二战时期谜团密码编方式。
(一)Enigma密码机简介:
Enigma密码机属于轮转机的一种, 它采用的也是多表替换的思想, 而且是一个长周期的多表替换密码机. 在此系列(六)中直接拿Enigma出来讲是因为Enigma比较具有代表性(当然也是最有名气的, Enigma出自二战时期的德国军方). 其他的一些轮转机有美国的Sigaba, 日本的Red和Purple等, 都是二战时期的产物.Enigma密码机说白了就是几个机械零件组合而成的. 对于轮转机而言, 它有一个键盘和一系列的转轮, 键盘用来输入明文字符串, 每个转轮是字母的任意组合, 有26个接线端, 用来完成一种简单的替换, 同时每个转轮的输出端连接到其下一个相邻转轮的输入端. 当输入一个明文字符时, 相应的信号从第一个轮转的输入端进入, 依次经过各个相邻的转轮,当每经过一个转轮的时候, 该转轮会转动一个位置, 当该转轮装动了一个周期之后, 其下一个转轮会转动一个位置, 这样一直到达最后一个转轮, 然后反射回来, 即可得到密文.
(二)Enigma的构造:
Enigma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盒子一样, 大家不要觉得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复杂一样, 其实相反, 它很简单, 不要被它的外表所吓到. 其主要的三个部件为: 键盘, 转子, 显示器 . 当然, 在后面我还会提到反射器. 由于在这里我们是从密码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 所以还请大家不要在键盘怎么发送信号, 转子怎么传送信号以及显示器怎么显示这些问题上钻牛角尖. 简单来说, 所有的一切都是映射而已. 只不过Enigma密码机的映射比较特殊.
[重要:] 为了在文章中能更清晰的展示Enigma的结构, 我在此以6个字符的键盘转子显示器作为演示道具.(附带源码也是使用的Z6字母表, 仅仅ABCDEF6个字母, 这个是有原因的, 后面会讲到).
先来几张图片让大家看看Enigma长什么样:(这几个图片不知源头来自哪儿, 因此无法注明作者信息)
我们再来看下, 如何通过转动转子来达到每次替换的字母都是不一样的:
(三)Enigma能够实际使用的原理
大家想, 如果只使用一个转子的话, 那么Enigma密码机就成了以前讲过的凯撒密码了, 就没什么价值可言了. 但聪明的德国人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得Enigma在德国军方中使用这么久的.
一下分别列出:
1): 使用多个转子.(一般为3个, 德军后期使用的转子甚至达到了4个)
2): 使用"加密一个字母后, 转动前一个字母一个位置, 满周期后, 带动下一个转子转动一个位置"的体制.
3): 转子可自由拆卸换上新转子.
4): 使用反射器机制, 使得加解密为统一过程.
5): 使用了连线板, 在隐藏了字频的同时无数倍的增加了穷举破解的难度.
6): 其他.
来张图看的清楚些(这张图比前面的那张要多了些东西, 请注意看):
(!!: 我在附带源码中, 就是使用的这幅图中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的, 另外转子,连接板和反射器的布线也是按照这个来的.)
具体讲解:
1. 使用3个转子, 使得加密周期由26变为了26*26*26.
2. 使用转动的传递性机制, 可以确保明文的加密方式为多表替换.
3. 转子可自由拆卸, 这里的作用曾被很多人误解 . 包括很多人的博客中很热的关于Enigma的文章 (我的那些图片就是从别人一些文章中截图过来的, 另外, 由于原作者也不知道是谁, 故无法注明图片信息).
一些人认为3个转子可以自由拆卸代表转子的排列方式变丰富了, 使用排列组合的知识知我们有了3*2*1中排列方式. 所以也增大了复杂性. 实际上, 我认为并非如此. 我认为对于一个含26个字母的转子而言, 转子本身的种类就有了很多种, 它们主要是布线方式:
比如我使用6字母的转子为例:
0 5
1 2
2 4
3 3
4 1
5 0
可以看到上面就是一种转子, 其他的接线方式还有更多种. 我们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 可以很轻易的写出转子总数为:A26^26/26种.
所以我想当初设计Enigma密码机的人之所以要让转子可以随意拆卸的目的肯定不是增加一个6, 而是为了使用各种不同的转子.
谈到这, 我就得说下Enigma的秘匙了, Enigma的秘匙有很多因素, 为以下: 3个转子的起始位置, 3个转子的布线种类, 连接板的布线类型.
4.反射机制其实就是为了解密能够更容易的进行, 反射板被放在最后一和转子之后, 反射板也是布线的. 比如如下:
反射器: 0-5 1-2 3-4, 代表的就是0 5互射, 1 2互射, 3 4互射. 这样当每一个信号到达反射板时, 信号会沿路回去的, 注意: 信号被反射回去到显示器上的时侯, 其过程中转子是不会转的, 因为信号在来的时候转子已经转过了.
[思考] 这种方式会造成一个什么问题?
聪明的你肯定已经想到了, 对. 那就是任意一个字母加密后都不会是它本身. 其原因就在与刚才的反射板了, 没有信号再被反射后是沿原路返回的, 所以加密后的字母不会和原字母相同的.
5.连线板是个什么东西? 很多文章都把它说的很神, 不过它的确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你只要把它当成是一个不会转的转子就OK .
从某种角度来看, 连接板可以看成是单个字母替换, 不过由于有了后面的3个转子的工作, 密文不会暴露字频信息的.
我发现某些文章在计算可能出现情况的问题上也有问题, 比如, 连接板布线的方式有多少种? 这根转子的布线方式是一样的多~~ .
(四) 纠正一些关于Enigma的文献的部分理解错误.
说明: 1. 关于转子可以拆卸的用途的误解.见上.
2. 关于连接板布线的方式的个数.(上面有讲解).
(五) 附带源码说明.
因为我查了一些文献, 但是始终找不到Enigma的全面的转子及连接板的布线格局 . 所以如果使用26个字母做字母表的话, 其转子的布线格局这个我不得而知. 所以为了谨慎起见, 我在源码中使用的是Z6字母表(即A-F). (PS. 貌似ebay上面在拍卖德军二战时期的Enigma密码机, 传言而已~) . 因此我使用了6字母的字母表, 他们分别是ABCDEF 6个字母.
所以,在软件的使用中, 明文请输入A-F这6个字母组成的字节序列. 当然, 我建议大家看看源码, 那样会对Enigma有很全面的认识.
转子的布线与帖子中截图的转子的布线相同.
转子的初始状态使用0,1,2,3,4,5的序列表示.
如默认的转子1的初始转台为:524310
其意思即为: 0 1 2 3 4 5进, 对应 5 2 4 3 1 0出.
--------------------------------------------------------------------------------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于看雪技术论坛, 转载请注明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 谢谢!
2009年06月01日 AM 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