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访问西安
A. 莫迪最近何时访华
莫迪访华是指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05月14日将抵达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 [1] 。印度各界对莫迪的这次中国之行充满期待,媒体不断报道印方为访华预热的消息,纷纷解析莫迪的访华重点是经济合作领域。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日前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中印有望达成价值100亿美元的大单。
B. 老西安犄角旮旯里那些曾经辉煌的寺庙
文/又七夏
在西安,散落着许多寺庙。它们曾经或辉煌、或传奇,任意提起一个都有讲不完的皇家贵胄、高僧骚客的精彩故事。然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除却那些鼎鼎有名的寺庙,其他一切一无所知。那些寺庙悄然隐匿在西安城里的角角落落,经过时光斧凿雕刻,连许多土生土长的老西安都不知其踪。
蒋明《罔极寺》
西安的美总是不经意间在气势宏伟的城墙和城门中展露得淋漓尽致,文昌门下的柏树林亦染其古韵之气。远远地望穿古玩城,卧龙寺的大门就在对面。很奇怪,即使在有了寒意的秋日, 一大早,卧龙寺里也已经有了香客,人不多,却个个虔诚。无论为什么而来,来了总是有缘。
卧龙寺有“西北第一禅林”之称,始建于汉灵帝时(168~189),是西安最早的寺院,也是中国最早的三座寺庙之一。 隋朝时称“福应禅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和僖宗乾符年间(874),先后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因了这个缘由,宋太宗最终更寺名为“卧龙寺”。
卧龙寺被称为三教合流的活化石,卧龙寺的山门其实就是弥勒殿,里面供奉的主尊就是弥勒菩萨。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卧龙寺的弥勒殿和天王殿是分开的。弥勒殿里两边是水火二将。水火二将指的是龟蛇二将,他们原本是道教里的护法神,这里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弥勒的两边。
卧龙寺的天王殿继续保持三教合流的特征,里面的主尊竟然是关老爷,四大天王侍立两旁。儒教的神灵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主殿,并且以四大天王进行护卫,生动地再现了三教合一的状况。
与虔诚香客不同,对于普通人来讲,文昌门里还是碑林博物馆更有知名度。而因机缘巧合“闯入”这片净土的,到底是佛家所说的有缘人。 若你恰好有缘,除了见到许多佛家珍宝,繁华城里的澄澈清净也许是拜访卧龙寺的收获吧。
大概许多人知道“罔极寺”之名,是因为那个叫蒋明的西安民谣歌手。当清澈干净的民谣歌声悠悠入耳,也许许多人会奇怪,罔极寺究竟是什么地方,能让离家许久的歌手经久难忘?
罔极寺地处西安市东关炮坊街内,距离兴庆宫北门不远。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朝神龙元年(705),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 “罔极”两字取自《诗经》“欲报以德,昊天罔极”,表达子女对父母无限的孝思。
说罔极寺是“大有来头、影响深远的寺庙”,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该寺 是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 。二是唐代高僧一行曾数次入驻在此寺修行。三是公元821年唐王朝与吐蕃立碑修盟(历史上称为“长庆会盟”),结盟仪式是在罔极寺内进行的。
太平公主和武则天的名头自然无需解释,“长庆会盟”这样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标志性事件的历史意义也好理解,唐代高僧一行听着名号似乎不熟悉,但其实是个一等一的牛人。他拥有多项观测天象仪器的“发明专利”,并且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出本初子午线长度的人。与此同时还是佛教密宗的领袖人物,与另两位高僧一起编订了密宗权威着作《大日经疏》,受到后世,尤其是日本僧众的膜拜。
去探访罔极寺时,香客、游人很少,寺院内十分清静,与热闹的城市真的只有一墙之隔。寺内有三进院落,到底是皇家寺院,建筑和陈设都修缮保护的较好,殿里供奉的佛都十分地精美。听香客介绍,寺院里现在住着大约有十来位比丘尼,也能接待一些外来香客入住修行。总归是清净地,适合沉思。蒋明怕也是难忘这里的清净纯粹,所以才能写下唱尽人生悲欢的歌吧。
小寨大概是西安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走过拥挤的小寨天桥,向西走上千米,就是大兴善寺了。这里距万丈红尘仅一墙之隔,颇有种“大隐隐于市”之感。
大兴善寺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距今已有1700余年。始建于晋,初称遵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扩建,更名大兴善寺。 印度僧人曾住寺内译经,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2015年印尼总理莫迪访华来到西安,便专门来过此地。
这里还曾经留下了“开皇三大士”“开元三大士”的身影。隋文帝杨坚在位时大力推行佛教,在大兴善寺建国立译经馆,使之成为全国佛教典籍翻译的中心。天竺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先后在此主持译经工作,对中国佛经翻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人尊为“开皇三大士”。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密宗,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
穿越时光与人海,走进寺院,滚滚红尘仿佛就此隔断。寺庙的外院,供着一尊佛,香火很旺。香炉里面满满当当的,盛满了芸芸众生卑微而实在的期望。 佛前的红色绒布垫子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块膝盖的印痕。我站在一旁,看着偶然前来的香客在佛前上香祈福,听不清他们在讲什么,但却听懂了那一颗颗向往幸福的心。
出长安城往韦曲方向,不难发现东首的少陵原半坡有两座宝塔,远远望去,宛然一对兄弟笔直的站立在那里。双塔巍峨耸立,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佛教大宗华严宗的祖庭——华严寺所在地。
华严寺建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僧人杜顺在此创立华严宗,其三传弟子深得武则天宠信,被称为“华严宗大师”。四传弟子澄观被尊奉为教授和尚 ,授“镇国大师”“僧祖清凉国师”称号,并主持当时全国佛教法事。因此,华严寺是唐代地位相当高的一所名寺。身后有武则天撑腰,当然地位要高出别的寺院一截了。
华严寺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无高大殿堂建筑的记载,而只记有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 华严寺可以说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寺院。 从塔的记载看,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但在清干隆年间,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砖塔两座,其余全毁。现存的两座塔中,东边的是杜顺的灵骨塔,西边的塔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
华严寺南望终南山,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华严寺周围的自然景色,虽不是佛经中描述的华严世界,却也是人间的华严天堂。如今,经历千年孤独时光的寺院早已不复存在,却幸有杜顺和澄观二祖的魂魄相伴,守望这片千年故土。
距离华严寺不远,还有一座名头不小的寺院,名为牛头禅寺。走樊川,上土塬,过了杨虎城烈士陵,便到了牛头禅寺。
牛头禅寺的寺名十分有趣,也好记,这其中还有一个着名的牛头寺第一祖师遍照与律宗创始人道宣斗法的故事,成为后世探讨佛学修为的案例。故事里抱着牛头啃食的遍照技高一筹,成为了后人眼中的“牛头师”,他创建的寺院也有了“牛头禅寺”的名头。
牛头寺建于唐贞元年间,为唐代佛教名刹,是樊川八大寺之一。明人赵崡《游城南》记说:“(牛头禅)寺,地胜如华严而庄严过之。”能比华严宗祖庭更加庄严,也从侧面说明了这里香火之盛。
牛头寺还是长安城南的风景胜地,更有杏花坪、九龙潭诸名胜。唐代诗人司空图《牛头寺》诗:“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便写出了这里风景的清雅幽静。武则天也为这里的风光沉醉,她曾到此游览,并赋诗《游九龙潭》纪胜,写道:“岩顶翔双凤,潭心游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把她置身于秀美环境中饮宴的雍容华贵情景,写得真切生动,读之令人神往。再往后千余载,慈禧太后西逃驻跸西安时,每天派人取九龙潭的泉水供其饮用。不知道她是否也曾也读过武则天的那首游览诗呢?
牛头寺旁,还有一座杜公祠,是为了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而建的。杜甫与少陵渊源颇深,从他自号少陵野老就可见一斑。这座始建于明朝的祠堂,与后来的杨虎城烈士陵一起,做了牛头禅寺的邻居,也成为漫长岁月的见证。
交通路线
卧龙寺: 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35号,途径公交车有14路 23路 40路 208路 213路 216路 221路 222路 258路 309路 402路 512路 704路 710路 800路 910路 游6路,在文昌门公交站下车前行500米即到。
罔极寺: 在西安市内坐公交到东门站,沿炮房街进入,200米即到。
大兴善寺: 乘坐26、323、521、K605、701、704、716、720、721、722、游6、游8(610)路公交在大兴善寺站下车即到。
华严寺: 电视塔坐917路在长安师范学校下车根据路边指示牌可到。
牛头禅寺: 城南客运站乘923路,杨虎城将军陵园直接下车,向东50米,有一条小路上山,直接通向牛头寺。杨虎城将军陵、牛头寺和度公祠三个景点都在一块。
C. 外国政要该"下坑"看兵马俑吗
莫迪在中国的访问,第一站选在了西安。与其他外国政要到访西安一样,莫迪到访西安,兵马俑必是其重点造访之处。甚或说,正是兵马俑的魅力,吸引着包括莫迪总理在内的一波又一波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到访西安。
笔者猜测,与其他外国政要一样,莫迪总理在兵马俑博物馆,一定会下到俑坑中,或在文物修复区,与兵马俑进行零距离接触——果不其然,的确如此。
祝振强:外国政要该“下坑”看兵马俑吗(图)_3
看着一脸惊诧、一脸率真的莫迪总理在与兵马俑“对话”,一个疑问涌入笔者的脑海:外国政要参观兵马俑,或下到俑坑中,或来到文物修复区,与兵马俑零距离接触,这似乎已成为惯例。试问,这样的惯例合适吗?应该吗?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可谓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乃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据称,从1976年至今,兵马俑博物馆共接待了近两百位外国政要。
1976年5月14日,刚被发现两年的兵马俑,迎来了第一位外国领导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李光耀说:“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1985年,李光耀再次访问了兵马俑。
自李光耀之后,每位到访的外国政要,一定都会发表各具特色的、新颖的褒赞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的最“狠”——“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希拉克也是两次到访兵马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更是前后五次到访秦陵博物馆。
而所有这些外国政要,基本上都会下到兵马俑俑坑,或在文物修复中心,与兵马俑零距离接触,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气息。
有资料显示,1979年9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到访兵马俑时,提出要“下坑”参观。当时,没等工作人员搬来梯子,女王便已迫不及待地纵身跳入兵马俑1.5米的深坑中。
此后,博物馆工作人员报上级研究批准,作出一条规定:可以安排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下坑参观。
1984年4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率领一众300多人的庞大队伍,由北京至西安,专程参观兵马俑,并下坑参观。里根站在秦俑和陶马前问:“我可以摸摸马吗?”征得同意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在马背上,一边由前向后地摸着,一边上下打量着马,“它不会踢我吧?”翌日,一位外国记者撰文称,里根这是在“拍中国的马屁”。
1998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克林顿的“马屁”拍得更响:“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D. 纳伦德拉·莫迪的人物经历
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1950年09月17日生于孟买邦(现为古吉拉特邦)瓦德拉嘎镇,祖上三代都在当地经营一个小杂货铺,家境虽称不上小康,但也算丰衣足食。除了经营杂货铺,父亲还在火车站开了一个茶
摊——奶茶是印度人每天必需的饮品。在家里6个孩子中排行老三的莫迪,从小就在那里帮父亲卖茶。从学校毕业后,他和哥哥也开了一个茶摊,自食其力,由“卖茶童”变成“卖茶人”。
莫迪在当地的学校完成了自己的中小学学业。老师这样形容他:“他在学习成绩上算不上出色,虽然有点内向和腼腆,但是偏爱辩论和戏剧表演。”也许正是这些特质,使得莫迪日后在应对媒体时游刃有余。同学眼中的莫迪是个有主见的人,做事情有决心、有毅力,而且酷爱读书。镇上有一座小型图书馆,莫迪是那里的常客,据说他后来将里面的书几乎全部读完。
课余时间,莫迪绝不只呆在茶摊上。出身于印度教家庭,他很小就加入国民志愿团组织的少年机构,在那里接受体能训练和教义熏陶。这给莫迪一生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留下深厚的烙印。 上世纪60年代印巴战争爆发之时,小莫迪在火车站为路过的士兵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莫迪经常到志愿团驻地,帮助精神导师和讲师们洗衣、扫地、做饭,甚至料理他们的生活起居,累活脏活他都愿意干,深得大人们的喜爱。
20世纪70年代开始,莫迪正式成为国民志愿团一员,主要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莫迪的政治生涯,正是开始于他在国民志愿团的日子,这也奠定了他的思想基因,即典型的印度教主义者。
那时候,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莫迪经常乔装打扮。他最喜欢的装束就是戴上墨镜,贴上大络腮胡,用布包上头,打扮成锡克人,以避人耳目。除此之外,莫迪也经常在一些地下刊物上就紧急状态和民主议题发表评论,这些文章的题目包括《透视紧急状态》《关于宪法改革的建议》《当违法成为一种义务》《印度言论的不自由》《解剖印度的法西斯主义》《揭露英迪拉的骗局》等等,一度在印度政坛引发广泛议论。莫迪也因此被警察盯上。
1977年,印度政局又发生大变。莫迪等人的活动恢复正常,由地下转到了地上。
1978年,莫迪被志愿团委任为古吉拉特邦一个区的负责人,他作为组织者的才能得到认可。到了1981年,他又成为志愿团在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总部的宣传和联络负责人,负责与其他印度教组织及海外印度人的联系。 1985年,莫迪受到国民志愿团的指派,加入成立不久的印度人民党。经过三年多的锻炼,他于1988年被任命为人民党古吉拉特邦秘书长,正式进入主流政治圈。在其策划与带领下,印度人民党赢得了1995年的全国大选,莫迪凭借其领导能力出任人民党全国秘书长。1998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提拔莫迪为人民党总书记。1999年,兼任人民党新闻发言人。
纳伦德拉·莫迪2001年10月担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随后连续三届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12年来,该邦的经济增长率跃居印度首位。莫迪减少行政过程中的繁文缛节,修建公路和电线,引进投资,让这个地方蓬勃发展,GDP增加了近两倍,大多数社会指标也有所改善。古吉拉特邦仅拥有印度总人口的5%,却占据国家近1/4的出口额。在竞选过程中,政治家的承诺往往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慷慨解囊,莫迪却谈及将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基础设施改善在全国复制,让民众耳目一新。 莫迪强调自己“茶农之子”的卑微出身和对贫穷生活的见证与体验,他的背景和打拼经历也让印度人寄望他成为变革的催化剂。 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投票结果揭晓,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543个议席中夺得334席,获得压倒多数。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莫迪成为下一任总理。
2014年5月26日晚,纳伦德拉·莫迪在首都新德里正式宣誓就任印度第15位总理。
当晚的就职仪式在印度总统府举行,由印度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主持,共有3000多名来宾。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全部543个议席中的282席,成为30年来首个拥有议会下院绝对多数席位的政党,而原执政党国民大会党仅获44席。莫迪作为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当选总理。就职仪式后,由莫迪任命的内阁成员也宣誓就任。 2014年9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并呼吁改革联合国。
此次是莫迪担任印度总理后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打击恐怖主义是莫迪本次讲话的重点,他称印度支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西亚地区正在复苏的恐怖主义势力进行打击。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西安机场,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莫迪上任以来首次访问中国。
E. 印度总理摸底维吾尔阿布都热依木
印度总理
纳伦德拉·莫迪(1950年9月17日-,Narendra Modi),印度瓦德纳加尔人。莫迪是印度国内的政治明星,一直被各界视为2014年印度总理选举的热门人物。他连续三届担任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在他的带领下,古吉拉特邦经济增长率创各邦之最,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国企业投资设厂尤为突出。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投票结果揭晓,莫迪几乎确定成为下一任印度总理。2014年5月17日,辛格提交辞呈。同一天,莫迪飞抵首都新德里,着手商议组阁事宜。2014年5月26日,印度新任联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2015年5月14日,纳伦德拉·莫迪抵达中国西安,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2015年6月21日是印度首个全球瑜伽日,当日印度总理莫迪率4.5万印度人同做瑜伽。
F. 莫迪访华的介绍
莫迪访华是指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05月14日将抵达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1。印度各界对莫迪的这次中国之行充满期待,媒体不断报道印方为访华预热的消息,纷纷解析莫迪的访华重点是经济合作领域。中国驻印度大使乐玉成日前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中印有望达成价值100亿美元的大单。
G. 莫迪他参观西安哪些地方
首先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所以他一定 会去参观兵马俑。大雁塔,吃西安的特色小吃。城墙也应该区这些都是必须去的。因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H. 西安和成都哪个更值得去
这两个城市都是非常好的,如果你喜欢看大熊猫就去成都,如果你喜欢历史人文,就去西安。如果非要选择一个的话,哪还是去西安吧。毕竟西安是古都。到西安访问旅游的外国元首几百位。数量仅次于北京。比如英国女王,日本首相,西班牙国王,比利时国王等。美国前后很多位总统如蒙代尔,里根,尼克松,卡特,布什,克林顿,奥巴马夫人等等都到过西安。俄罗斯普京,法国总统密特朗,希丁克,萨科齐,马克龙等,德国总理默克尔,印度总统莫迪,韩国总统朴槿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等等等都把访华首站放在了古都西安。可见西安在全球旅游目的地位上来讲,高于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