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接收单位
❶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含金量如何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含金量很高,“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主管。中央组织部负责总体组织、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负责本系统接收访问学者研修安排和服务管理等工作。访问学者是指根据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下达的培养计划,从西部省区市和有关地区选派到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及东部地区所属研究机构、重点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研修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项目从2003年开始启动,到2016年底,共选派13批3271名访问学者。
❷ 张利平的个人简介
1983年甘肃农业大学畜牧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一直从羊生产学、动物遗传育种、基因工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绵山羊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基因工程与技术。
1996年获得动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同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2000年参加甘肃省引知办项目,在德国农业研究院麻利森家畜科学和行为研究所生物技术系进修分子克隆等生物技术一年。
2004年晋升为教授。
2001-2005甘肃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在职博士学习
2004年作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修分子生物技术一年。
先后多次到澳大利亚考察养羊业。
❸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❹ 参加"西部之光"的访问学者被单位重用吗
会被单位重用。邓鑫“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教授:2012年,我有幸入选“西部之光”,得到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研修的机会。访学期间,我师从着名中医药专家、长江学者刘建平教授,收益颇多,主要体现在以下:
一是坚定了研究方向。攻读博士期间,我就开始了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但研究方向不集中,有点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通过访学,我认识到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大有可为,坚定了钻研下去的信心。
二是改进了研究方法。刘建平教授是国内早期引入循证医学的专家之一,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我在学术思维、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提高。
(4)2016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接收单位扩展阅读: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研究所的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996年中国科学院根据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研究所的发展,实施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1998年,“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发展成为一项区域性人才工作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和推动。
❺ 谢永红的介绍
男,1968年10月出生,四川武胜县人,研究员。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获学士学位,在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重庆市果树研究所从事果树科研工作,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特色果树研究室主任,兼所办公室主任,重庆市第二届果树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园艺学会、重庆市遗传学会会员,首届“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❻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含金量如何
含金量很高。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创新实现了依托人才专项支持西部的工作模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了东西部间持续交流合作。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四部门联合组织实施,旨在适应西部开发需求,调动各方优势资源,培养科研学术骨干,促进区域人才发展。
❼ 韩涛的个人简介
男,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中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90年6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2000年-2003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班学习,2008年-2009年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作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❽ 王晓军的人物简介
男,硕士,教授,硕导。
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重点学科“数字化制造及智能化仪表”方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中组部“西部之光”国家级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人才,江西省吉安市新世纪学科带头人,井冈山大学(省部共建高校)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吉安市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吉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吉安市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科协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现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数控技术及装备”学术带头人、教授、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主任、专业负责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教授。
主要简历
1981.9-1985.7 江西工业大学机制专业本科毕业
1985.7-1991.11 江西机油泵厂从事技术工作 车间副主任 助工
1991.12-1993.7 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
1994.5-2005.1 南昌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硕士,井冈山学院工学院机械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教授、华东交通大学硕导。
2006.2-2006.6 清华大学访问学者
2006.9- 2007.6 中组部派华中科技大学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2007.09-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电学院教师
❾ 青海师范大学是几本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青海师范大学简称“青海师大”,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级藏汉双语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汉语言水平测试(HSK)主考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青海省主节点院校、CALIS青海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单位、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省属重点大学,由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对口支援。学校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学术科研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盐湖学院、班禅研究院、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藏文信息研究中心等24个研究机构(智库)。
学校建有11个基础实验室和10个优势特色实验室,其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9年至2015年,学校共计申报13项科研专利,涉及工业品加工、材料制备、网络安全、生物资源开发等多个生产生活领域。在中藏药材种植技术推广、生物制药、特色产品开发上承担的政府科研计划项目16项,科研经费799万元,产出的发明专利成果11项。
各类课题结题184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4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和在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19多篇;荣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获奖19项;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2项。
国家“863”高科技项目“汉藏科技机器翻译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分获2004年、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祁连山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科技支撑计划,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活动遗迹研究成果被世界着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选用并作封面报道。
❿ 西部之光的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研究所的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996年中国科学院根据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研究所的发展,实施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发展成为一项区域性人才工作计划,由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和推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是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的一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西部地区选派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到中央国家机关所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项目从2004年启动,每年选派200人,连续实施5年,共选派培训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