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存的字访问
Ⅰ 假设主存容量16M*32位,cache容量64K*32位,主存与cache之间以每块4*32位大小传送数据,请确定直接映射方
按字访问:16M字=2^24,主存的字地址为24位
主存分为多少块?16M÷4=2^22块
块内地址多少位?2位
Cache分为多少行?2^16÷4=2^14行 行号 (14位)
主存分为几个大组?2^22÷2^14=2^8 标记 (8位)
8 14 2
标记 行号 字
Ⅱ 内存和主存的区别访问数据时是一定要通过内存还是主存呢
内存又称主存,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率快。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我们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统、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一般都是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但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须把它们调入内存中运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们平时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其实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就好比在一个书房里,存放书籍的书架和书柜相当于电脑的外存,而我们工作的办公桌就是内存。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而把一些临时的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Ⅲ 相对寻址能访问的最大主存区为多少机器字
4MB =2M(W), W表示字(双字节),2*1024 =2048(W) =800H(W) 若地址线宽度16位,则寻址范围:0000H~07FFH 若地址线宽度32位,则寻址范围:00000000H~000007FFH
Ⅳ 什么是存储字 、存储字长
1、存储字是指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一个存储字可代表一个二进制数,也可代表一串字符,如存储字为0011011001111101,既可表示为由十六进制字符组成的367DH(ASCII码),又可代表16位的二进制数,此值对应十进制数为13 949,还可代表两个ASCII码:“6”和“}”。一个存储字还可代表一条指令。
2、存储字长: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存储字)位数,存储字长可以是8位、16位、32位等。早期计算机的存储字长一般和机器的指令字长与数据字长相等,故访问一次主存便可取一条指令或一个数据。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解题精度的不断提高,往往要求指令字长是可变的,数据字长也要求可变。
(4)主存的字访问扩展阅读:
存储单元一般应具有存储数据和读写数据的功能,以8位二进制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也就是一个字节。每个单元有一个地址,是一个整数编码,可以表示为二进制整数。程序中的变量和主存储器的存储单元相对应。变量的名字对应着存储单元的地址,变量内容对应着单元所存储的数据。存储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数表示,而每一个存储器地址中又存放着一组二进制(或十六进制)表示的数,通常称为该地址的内容。
Ⅳ 分页系统中,对主存的访问仍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
x操作系统,如何进入和退
给定的日期,请包含在英文双引号中;如果将上
Ⅵ 设某主存储器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如下
(1)单字宽主存,读写周期=1+4+1=6个时钟周期,16个字共需16*6=96个时钟周期
(2)4字宽主存一次可读写4字,16个字需要四次,但最后一次读出还需要增加3个时钟周期才能将数据送到CPU,总共需要6*4+3=27个周期
(3)4体交叉存储,每个体访问四次,最后再加上3个时钟传输数据,总共需要6*4+3=27个时钟周期
Ⅶ cpu访问主存是数据存取的单位是什么
当CPU运转起来以后,它便会通过L1 cache和L2 cache对系统中的主存进行读写访问。cache使用的是静态存储器(SRAM)。相对于系统主存中使用的动态存储器(DRAM),cache读写速度快得多、造价也高昂得多。cache一般被放置在CPU芯片的内部,加之使用昂贵高速的存储器,使其给CPU带来的延迟非常低。在指令层次上的优化(instruction-level optimization),其效果是与优化后代码的大小息息相关。由于使用了高速缓存技术(caching),那些能够整体放入L1/L2 cache中的代码,和那些在运行时需要不断调入/调出(marshall into/out of)cache的代码,在性能上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差异。
正常情况下,当CPU操作一块内存区域时,其中的信息要么已经保存在L1/L2 cache,要么就需要将之从系统主存中调入cache。
数据存取的单位是:G、MB、KB,1G=1024MB、1MB=1024kB
Ⅷ 计算机组成原理按字、字节编址的区别
按字编址时访问的单位为字长,而以字节编址时是逐字节访问。
《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计算机组成原理》共分8章,主要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1、2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8章介绍了计算机的各子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外部设备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等)的基本组成原理、设计方法、相互关系以及各子系统互相连接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讲述了计算机的一般原理,并注意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全书内容由浅入深,每章之后均附有习题,便于自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Ⅸ 按字寻址与按字节寻址
你没有注意的是:书上还说了一句,IBM 32 位存储器 地址线的低两位用作为一个字中四个字节的寻址地址(如果没有这两位的牺牲的话,如何按字节寻址呢?),即:真正用于按字寻址的地址线只有24-2=22根,也即4M;
按字节寻址是指(我的理解):将所有的字节看为一个独立的整体,重新计算它们的个数,即:总容量 / 单位字中字节的位数 <=> 64MB /4B=16M。
plus:
我又请教了一些懂它的人,她的答案是:当按字寻址时,它的字长就不可能是32位;当按字长寻址时,它的地址线就不可能是24条。最直白的做法就是:按字长寻址时,计算它有多少个B,按字寻址时,根据给的地址线条数计算。
Ⅹ 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当访问主存中的一条指令或数据时,需要访问多少次主存段式存储呢
1)页式存储管理中,访问指令或数据时,首先要访问内存中的页表,查找到指令或数据所在页面对应的页表项,然后再根据页表项查找访问指令或数据所在的内存页面。需要访问内存两次。
段式存储管理同理,需要访问内存两次。
段页式存储管理,首先要访问内存中的段表,然后再访问内存中的页表,最后访问指令或数据所在的内存页面。需要访问内存三次。
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况,如多级页表,若页表划分为N级,则需要访问内存N+1次。若系统中有快表,则在快表命中时,只需要一次访问内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