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行业能投资财富密码
㈠ 股市历来是危中有机,我们从基金圈大咖年报里发现了这些财富密码
基金年报陆续披露,年报当中隐藏的财富密码再次成为了各路媒体和投资者挖掘的重点。
股市历来是危机中隐含着机会,机会中或许也蕴藏着风险,乐观者总能找到机会,但同时我们也要识别其中的风险以做适当的规避。
他们如何看待过去两年涨幅很大的抱团股?泡沫到底有多大?是否要做适当规避?港股还有机会吗?2021年赚钱难度是不是很大?如果有机会,机会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查阅并收集了嘉实基金的几位大咖——平衡大师洪流、成长老将归凯、价值典范谭丽等7位优秀基金经理的年报展望内容,希望从中可能为大家提供些借鉴。
嘉实价值成长基金——洪流
走进2021年,随着疫苗接种在全球的加速落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较之于2020年逐步弱化,相对于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2021年全球经济大概率进入到“后疫情时期”的复苏阶段。与之相对应,2020年应对疫情的积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面临一次回归常态化的调整,虽然调整的力度和节奏存在分歧,但方向确定。
展望2021年的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在提高 ,但连续两年的结构性上涨使得部分行业估值进入 历史 较高分位,市场潜在波动率大幅提升,投资难度加大。从企业盈利增长和经济复苏的关系看, 2021年与经济周期相关的中上游产业链和低估值的周期性行业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消费、医药、 科技 和先进制造领域分化加剧,估值体系受制于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波动性增大,需要真正的高成长来抵御估值体系下行的压力。
嘉实增长——归凯
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宏观流动性将总体维持稳定并存在小幅趋紧的可能,但整体经济特别是非银企业盈利会有不错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整体市场仍然会是震荡走势,但个股的走势会持续分化,市场结构性的行情会成为常态。
中长期看我们对于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保持很强的信心, 这轮疫情过程中更加凸显国内企业的韧性和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使得不少企业在全球范围的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富有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的企业家们的不断涌现和进化,他们才是支撑未来资本市场表现最中坚的力量。
具体到细分行业,我们持续看好先进制造、互联网、企业级软件、 汽车 智能化、医疗器械和服务、可选消费等细分赛道 。在后续投资中,管理人将继续立足于长期、审慎投资,争取为投资者实现长期卓越回报!
嘉实价值精选——谭丽
所有的配置策略都是基于对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的理解,站在今天,我们需要回答中国经济在2021年将处在经济周期的什么阶段,我们认为此轮复苏的持续性将超出预期,因为驱动力更加持续,我们将看到消费、服务和制造业投资的持续复苏,也会看到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的韧性,我们会看到上游资源品以及中游工业品价格的抬升,也会看到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当然我们最终还是要面对“逃不过的周期“,我们会始终保持对周期的敬畏之心。放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我们相信通胀预期可能导致长端利率上升,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尤其考虑到2020年的货币大幅扩张,2021年的核心是低利率能否持续。
行业配置上,我们始终保持攻守兼备的特点,结合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结合估值水平,我们在必需消费、医疗服务、 科技 等板块仍然会配置较少,会较2020年更加注重低估值的品种,主要在金融、地产、公用事业行业,也会更加重视低估值的中小盘股票,我们认为会存在一些收益率丰厚的机会,当然这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
我们认为2021年盈利的增长与估值的收缩将会并行,在未来的某个日期,我们会因为适当的撤离而得到奖励,我们希望能够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高收益的情况下,通过高质量的选股来继续获得一定的绝对收益,让复利得以持续。
嘉实沪港深精选——张金涛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都将走在复苏的路上,但是节奏和力度仍有不确定性,第二波疫情仍在北半球肆虐,传染性更强的病毒在世界各地出现更增加了对抗疫情的难度。好消息是多种疫苗已经投入使用,这将是世界经济复苏最大的希望。
2021年的A股市场将是业绩增长和估值收缩的赛跑。 由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2021年的流动性环境可能不会像2020年那样宽松,市场估值有一定的收缩压力。另一方面,经济的复苏将带动上市公司盈利的较快增长,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估值收缩的压力。放到行业和个股上也是一样, 如果业绩增长能够超过估值收缩的幅度,那这些行业和个股将有望获得正回报 ;反之,如果业绩增长不能超过估值收缩的幅度,则股价有下跌的风险。总体而言,由于低估值的行业业绩有所改善,2021年整体获得正回报的可能性较大,而高估值的股票则更需要精挑细选。
2021年我们对港股更加乐观一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港股估值整体处于低位,AH溢价率则处于 历史 较高水平;2,业绩有望呈现较快增长;3,流动性环境相对有利,海外疫情仍未受控,经济复苏晚于中国大陆,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4,港股本身的行业结构优化,长期成长性更好的互联网、消费、 科技 、医药公司占比提升。过去几年大量的优质互联网、消费、 科技 和医药公司在港股上市并获得纳入港股通,这将明显丰富港股通基金的可投资范围,发挥港股通基金可在A股和港股挑选最具成长前景个股的优势,从而让我们的基金持有人从未来中国的互联网、 科技 、消费以及医药生物的确定性发展中获益。
嘉实基础产业优选——肖觅
展望2021年,疫情仍然是影响全球 社会 、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线索。从当前时间点已有的信息来看,疫苗的研发已经走入了正轨,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外也已经出现了几个抗疫成功的典范国家,这样乐观情况下在2021年的年内,疫情就有可能在全球得到控制。
疫情得到控制后,合理的预期首先是全球经济活动重启,对于中国而言,相对正面的是总需求肯定会出现整体性提升,相对负面的是中国制造的相对竞争力会相比疫情期间有所削弱。其次可以预期的是出行需求会爆发,全球范围内不管是商务出行还是个人 旅游 探亲出行,都已经被压制了整整一年,从2020年十一期间的情况来看,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未满足的需求。不太确定,但隐约可以看到的是需求重启后的通胀压力增大,全球可能面临着政策层面收紧的可能性。而有一条贯穿疫情的重要结构性变化则是线上经济活动对线下经济活动的替代,从效率的角度考虑,即使疫情得到控制,不管是线上消费、线上会议、线上问诊还是线上 娱乐 ,都还会保持持续较快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相对看好的行业包括出行链条的航空机场、线上经济活动所以来的互联网平台、利率上行所利好的大金融板块、部分资源属性的大宗商品等。看似杂乱,但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在于估值便宜(其中互联网表观上相对较贵,但实际估值在全市场的可投范围里也处在比较便宜的1/4位置),有竞争力和对手拉开巨大差异的优质公司,前者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大幅回撤的风险,后者能保证长期回报能够兑现。
嘉实消费精选——吴越
2021年开年后A股市场波动巨大,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全年行情某种程度上的预演,防风险、降预期、波动中寻找结构机会将是我们今年的重点工作:
A)与2020年类似的是,疫情依然存在反复,可以看到1月第二周随着石家庄封城,以白酒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再次和2020年一季度一样出现大跌。不过和去年不同的是,我们认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苗接种、经济恢复将是趋势性事件,和历次的公共危机一样,人类必将取得最后胜利,也只有乐观主义者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从基本面角度展望,即使疫情区域性反复,去年通过季度和半年度完成的业绩/市场情绪调整,2021年预计只会在周度/月度层面会对经济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我们依然认为上半年可选消费的风险收益比好于必选消费。
上面两段介绍了2021年宏观与策略维度的思路,不过我从来都不擅长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和精准择时,个人方法论和精力分配上也更倾向于中观和微观视角,所以在2021年高波动、收益预期降低、市场行为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组合管理思路将遵循以下几点:
A) 防风险为首要目标 :客观承认的是,嘉实消费精选的持仓中同样有大量所谓的三高品种(高估值、高机构持仓、高景气),在市场黑天鹅风险来临前,我们并没有全面悲观,更多采用改善结构的方式进行应对,减仓了部分短期基本面或业绩存在压力的标的,全面聚焦于业绩超预期增长的标的上,希望在未来可能的估值收缩风险中,能通过业绩超预期来消化高估值。
B) 找线索为次要目标 :在看好权益市场长期发展的大背景下,降仓位或配置纯防御性板块都将面临巨大的机会成本风险,所以在保持高仓位的同时只能通过alpha源的持续开拓才能保障组合收益穿越周期,概率思维+动态调整+个股深度研究仍是我们坚持的方法论体系。
C)作为消费基金,组合仍会聚焦消费赛道,而且我也相信, 消费是中国A股乃至全球最为稀缺、最为优秀的资产,这是个人的长期信仰。
2021年将是挑战巨大的一年,1月份已经看到了各行业各风格的快速轮动,但关键决策窗口仍未到来,作为一名年轻的基金经理,今年最大的考验将是高波动环境下如何学会与自我相处、坚守信仰、保持投资体系不漂移,希望全年能给各位信任嘉实消费精选的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希望能够陪伴热爱消费投资的朋友收获长期复利!
2020,不念过往,2021年,不畏将来!
嘉实智能 汽车 ——姚志鹏
四季度国内经济继续维持复苏态势,国内疫情虽然在个别城市偶然有反复,但都很快得到了控制。地产和 汽车 等行业的数据持续改善,整个经济在持续复苏。海外随着二季度停产停工的结束,需求在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出现明显的恢复,海外经济整体继续出现比较强劲的反弹,中国的出口相关数据明显改善,并且维持在高位运行。随着全球各地疫苗逐步接近成熟,人民对于疫情的恐惧也逐步减弱。整体商旅等行业都在持续的恢复过程。中国在这轮复苏之中整体宏观杠杆率控制较好,同时财政没有采取过激的政策,整体在全球需求的背景下 健康 复苏。
顺周期整体行业出现了明显的景气恢复,而新能源 汽车 作为欧洲和中国经济复苏的亮点之一数据尤其亮眼。欧洲在疫情二次抬头的四季度依然保持强劲增速,而中国在三季度也恢复了同比的高增长,并在四季度持续超预期。我们无疑正处于全球智能 汽车 新的产业周期的启动时刻,未来的新的需求的爆发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特别是某些领头企业在不断改进打磨产品,不仅仅引领了技术的变迁,也成为了需求的创造者。
从中长期5-10年的维度来看,中国企业拥有全球范围内最为稀缺的稳定成长性,特别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企业, 社会 财富向权益资产的配置提升也是长期趋势,我们非常看好中长期的市场表现,也是中国国运之重要体现。从短中期1-3年的趋势来看,在经历了过去两年较为充分的市场上涨和估值扩张之后,均衡配置和估值性价比的考虑需要更加侧重。由于流动性最为宽松的时刻已经过去,对长久期资产而言整体是有压力的,在2020年下半年已经有所体现,但景气处在超预期上行趋势、具备较大长期空间的长久期资产如新能源车、军工在下半年和四季度的表现依然非常亮眼,也是我们重点选择的领域和方向。
结合我们方法论的ROE-DCF工具,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判断,我们持续看好在 汽车 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的变革机遇,以及其中在景气度上行趋势、具备长期产业趋势的先锋上市公司,如新能源 汽车 、 汽车 零部件、计算机等。
最后,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变革和消费代际变迁的大时代之中,只有对客观世界的敬畏和对 社会 变革的感知才是我们穿越变革,把握机会的重要路径。我们将继续挖掘那些能够引领 社会 潮流的先锋企业,投给我们想要的未来。而陪伴就是大家给成长投资最好的礼物。
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㈡ 什么行业能挣富人的钱-股城经验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么才是有钱人,接触有钱人的行业很多,不过我却觉得有钱人跟普通人无法区分。拥有多少财富才是富人,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们姑且把有房有车,并且有一千万元以上存款或等价证券资产的人称为富人。那么什么行业能挣富人的钱呢?
1、健康行业。比如每年的体检、保健,进行健身锻炼请私教,设施等这些都是富人们必要的投入。
2、保险、基金、理财、投资等。富人关注完健康,最关心的是自己财富的增长,所有这些都是富人所关注的。
3、服装、珠宝、名表行业。有钱有健康的身体肯定要注重外在形象。
4、汽车、游艇、私人飞机。这些高档的交通工具行业也必不可少。
5、宾馆、饭店、咖啡店、会所等是富人交际的心要场所。
以上就是什么行业能挣富人的钱的介绍了,你们可以了解一下。挣钱要挣女人的钱,小孩的钱,还有一个就是富人的钱。穷人买的多是刚需,容易讨价还价,货比三家,赚这种钱真的是辛苦钱,富人则是只要能用钱解决的尽量用钱解决,只要能够让富人体验并认可价值,赚钱会更轻松。
㈢ 哪些行业发展好,怎么选择
评价一个行业发展前景的好与坏一定要立足于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经济状况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等,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永远成为人们口中的“香饽饽”,它们的发展都要受到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㈣ 如果想年收入100万,有什么实体行业可以投资
文广告店,投资差不多要100个左右,选择一二线城市,走连锁品牌店
一,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二,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球金融市场近期也出现较大波动,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此,央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实施降息及"普降+定向"降准的"双降"组合措施。
三,至此,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已累计进行4次降息、降准。此时降准降息,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适当提供长期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四,发展实体经济是一国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构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并不是一个专用术语,至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词语,有时候这个词语甚至被应用得很通俗化,简单点看,大概只要是经过注册的有生产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都可以算作实体经济是实体经济,这其中金融服务业则是例外,大概因为金融服务业属于特定行业,而其服务活动也是有别于一般的服务业的。
五,就是这样一个非常普通甚至庸俗的概念,却在美联储的声明里显得日渐突出。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后,美联储就宣称"金融市场动荡没有损及实体经济",在9月18日美联储改变立场大幅降息的声明中仍然表示"为防止市场动荡损及实体经济",可见在2007年(丁亥年)中,美联储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汇的频率是非常之高的,
六,美联储频繁使用"实体经济"这个词语,与之相关联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之外的部分,就美国经济数据的构成来看,其中包括制造业、进出口、经常账、零售销售等的部分被美联储笼统地概括为"实体经济"。而是民用普通领域。
㈤ 现在投资什么行业可以赚钱
现在投资干洗行业就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行业,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市场前景广
和其他行业相比,干洗店投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洗衣有着更高的需求。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年轻人越来越习惯到干洗店去洗衣和消费。
现在的干洗店数量也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干洗的需求了,干洗店未来还具有广阔的市场!
二、加盟干洗品牌有保障
选择干洗店加盟的话,在开店之初便可以凭借品牌的影响力获得一些客源。并且加盟商可以享有总部的技术支持以及干洗店选址、装修设计、设备选购等等一条龙服务。在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更能使投资者少走弯路。这些都保障了干洗店的利润。
三、没有产品积压
从行业特点说干洗行业不存在什么库存积压的问题。相比其他行业,干洗行业始终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区间,不会轻易流失客户。干洗店属于一次性投资,在后期经营上基本没有大的投资,干洗店成本回收速度非常快,只要运营的好,一年到一年半就可以回本。
㈥ 什么行业投资小利润大无限财富到
想要投资小利润大可以考虑以下几种行业:
1、手机贴膜。平日里买新手机,第一时间就是要去贴膜,10块钱15块钱不算多,一般三五分钟就能贴好,拿一张苹果手机的高透膜来说,成本可能都不到一块钱,贴完之后利润翻10倍。要是在夜市或者是大学附近小摊上贴膜,一天赚了500块都不算多。
2、美甲店。现在美甲店遍布各个大街小巷,技术不难。需求市场比较广阔,优质客源不会少,尤其是在大学附近的美甲店收益很高,年轻女性爱美,接受度高,据了解收益也不少。如今随着材料价格的下跌和技术的普及,美甲已成为一种平民化消费,所以美甲店是比较有市场的。
3、干洗店。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衣服种类变多,清洗要求多样化。且市场需求大,行业标准化高,入行门槛低。相比较于其他行业,不需要备货、不需要大量人工成本。干洗店一般1-2人就可以经营,而且前期属于一次性投入,不需要积压库存。只要把衣服洗干净就可以,而且大家一般喜欢消费储值卡,成本回收更快。
如果想开一个干洗店,可以到泰洁看看。泰洁是一个集项目投资管理、原物料生产供应、品牌运营及加盟拓展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干洗品牌。
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洗涤设备与耗材出口十余国,公司以“成熟的洗衣运营管理、先进的洗涤设备、精湛的洗护技术、全方位的培训服务、可靠的总部保障”获得行业内外的认可和好评,在运作规模、经营战略和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
㈦ 从十万利息到敛财3亿,26岁女生发现的“财富密码”究竟有多疯狂
一个26岁的女生,疯狂敛财近3亿,她真的是掌握了什么“财富密码”吗?实际上并非如此,她是利用了许多人的暴富心里,实施了非法集资,如今已经被抓,那事情经过是怎样的呢?
女生名叫小卢,是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员工,一年前,她看到平台上有一个业主在低价卖房,和市场价相差较大,于是她就借了20万块钱,准备自己买下来然后再高价卖出去,这样就能大赚一笔。
在这里,也要奉劝广大人民群众,千万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这种事,这些年破灭的高额回报平台一个又一个,只要自己不动贪念,就不会受骗。
㈧ 如果有十万闲钱,你会投资哪个领域让你的财富增值
我觉得十万元可以做不少的事情,虽然十万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而且由于投资失败的比例比较高,投资者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必须要慎重。
1:化妆品
男士也许该怀疑,大宝是暴利产品吗?NO。这里的化妆品是指进口高端产品。SK-II着名的护肤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惊讶么?就算研发成本都加进去,每单只成本也不超过人民币10元。资生堂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
2:自己投资
投资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国际上的投资大师非常多,真正的投资高手,细水长流,依靠成熟的交易系统,不断翻滚自己的财富。理财是伴随一生的技能。国内普遍的投资渠道,也就股市,基金,商品期货之类吧。新手一开始也不可能大笔资金投入,盲目入市,最有可能的就是把钱亏完。所以,尽早的学习投资的技巧,是非常有用的。
3:日用品
其中以个人清洁化学制品利润最大。李工以牙膏为例,其中最贵的成分—发泡剂成本仅为600元/吨左右甚至更低,而这600元的发泡剂足足能够装满6000只最大号的180克牙膏。剩余的有效成分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计了,碳酸钙粉末每吨用量成本仅为120元左右,最高级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单氟磷酸钠每吨成本不过100元。国产的低端产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洁士,180克装市场零售价为13元左右,6000只能卖多少钱?洗头水就不说了,比这个更暴利。
4:饮料
这其中,非碳酸类果汁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2块钱的果汁饮料连包装成本+设备成本只有7分钱,而易拉罐饮料则更低,仅有5分钱。
5:白酒
以五粮液酒厂为例,每吨粮食能够生产100市斤左右白酒,其中10市斤最品质好的是五粮液,其余则被用作什么五粮春啦、浏阳河啦类似低端产品。每吨粮食的收购价格大概是400块钱,而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零售则最多可达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N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陈酿,只不过是用现代工业的催化剂加快发酵过程罢了。
6:药品
药品的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睛里,药品的利润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所以只能排在第5。而进口药品的配方研发一般是在国外进行,导致其研发成本更高。
7:保健品
这东西是咱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从太阳神到脑白金,就从来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其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