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的成功密码是多少
A. 小罐茶营销策略有哪些
具体策略如下:
1、顺势而为打造品牌杜国楹预测:下个30年,代表中国符号的产品一定会走向世界,这是趋势。在全世界人民的认知中,中国茶最厉害,而中国茶又存在品牌空白,这就是用户心智的认知空白,形成了小罐茶的品牌定位。
2、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杜国楹说“不是世界人民不爱中国茶,而是因为中国茶没有跟上世界变化,这几十年来,中国茶的目光都在山上,不在用户的生活空间里。”
3、让喝茶变得简单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讨厌复杂和啰嗦这个弱点,策略设计的核心是为中国茶叶做减法。让喝茶更简单是:去掉买茶时的价格困惑、去掉喝茶时的繁琐茶艺。
4、内容决定传播效果小罐茶这个广告在央视持久霸屏,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中国茶企这么大力度的推广过。杜国楹作为央视广告的老客户,深知传统营销与销售套路,顺应“土豪”心理、拉高产品定价的同时进行广告轰炸是他惯用的营销手段。
5、整合上游供应链与很多传统茶企不一样,满山先建茶厂,然后再来建自己的品牌和销售,小罐茶是一个完全反向的操作过程。
3、让喝茶变得简单首先小罐茶抓住人性天生讨厌复杂和啰嗦这个弱点,策略设计的核心是为中国茶叶做减法。让喝茶更简单是:去掉买茶时的价格困惑、去掉喝茶时的繁琐茶艺。
B. 小罐茶的成功,背后有什么原因
作为一款2017年横空出世的茶饮品牌,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以内,小罐茶突然爆红,背后的逻辑值得仔细分析。
随着中国消费结构升级,传统的自我中心式销售策略,越来越无法满足年轻消费者新时代的需要,而小罐茶因洞悉当代年轻人需要,因而成为网红级产品。
答主:裴猛,致力于从心理学、经济学等多角度分析企业营销策略,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
C. 为什么小罐茶能够崛起的这么快速
中国人素来对喝茶是有些讲究的,如为人道的“工夫茶”。这里“工夫”的含义开始的时候意指制茶的过程非常精心,颇费工夫。而制作工夫茶的每一道工序都来自于茶人的日积月累。正所谓“守之世,谓之工”,而喝“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繁琐而复杂,这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显然是很不合时宜的。年轻人都是快节奏,杜国楹创立的小罐茶,简约而时尚,因而深得年轻人欢心,这也推动了小罐茶的快速发展。
于中国茶行业来说,小罐茶是一个后来者,是一个年轻品牌,而且,作为小罐茶的创始人,杜国楹在进入茶行业之前,对于茶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茶行业的门外汉。但杜国楹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个优点并不是他敢于创业敢于创新,而是他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爱思考的人,据说,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每天夜里12点到清晨都是他读书思考的时间。而且,他还注重调研,在创立小罐茶之初,他带领创业团队用三年半的时间翻山越岭,走遍了中国核心茶产区,洞悉了中国茶行业发展的盲点、痛点,运用崭新的品牌战略思维将小罐茶打造成了一个新派茶的现象级品牌。杜国楹深谙走精品化道路是小罐茶实现其品牌战略的首选。
要想成功创业,首先就必须找准产品定位,而产品如何定位,取决于企业对消费群体与消费场景的洞悉。杜国楹通过调研,发现中国正在经历的消费升级,其主力军是追求现代时尚的年轻人,这个人群增量空间巨大,消费能量尚未释放。且年轻群体对视觉美学的鉴赏力在不断提升,所以古老茶品的包装外形应当具备更吸引年轻人和精英阶层的时尚特质;小罐茶就是要成为有品位的年轻人和精英阶层追求精致高雅生活的一个标签。
D. 年销20亿的小罐茶,为什么是国民智商的悲哀
2014年底才成立的小罐茶火了!一款24个小罐包装的茶叶,价格500~1000不等,别看卖得贵,销量却出奇的好,有业绩为证:2018年凭借着仅20亿元的年收入异军突起,牢牢占据了3600亿体量的茶行业第一的宝座。
杜国楹是谁?
盛名之下,杜国楹收获的却不是赞扬,而是各种质疑,最直接的便是产品夸大其词、质不配位。
远的不说,就说小罐茶,有人给年销20亿的小罐茶算了一笔账,看完结果,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也就是说,一位大师一天要炒1466斤鲜茶叶!于是,不少网友便戏称小罐茶收的便是消费者的“智商税”。
我们无法否认小罐茶的质量跟不上营销的事实,但如果我们从“品牌税”的角度出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解释,毕竟没有人喜欢智商税这个说法。
品牌税即品牌除了质量之外,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其他价值,比如身份地位的象征、或者是独特的服务体验,或是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心理满足感。
小罐茶从面市开始走的就是中高端定位路线,所以无论是产品代言人还是宣传,都在朝着这个定位走,也由此成功树立起了品牌的高端形象,让消费者购买小罐茶时,都能倍感有面子。
而且,小罐茶真的贵吗?不了解茶叶市场的可能不知道,5000元一斤的茶,其实也就是个中等价位,小罐茶胜就胜在了包装精致以及其品牌溢价。
当然,质量要跟得上营销才是真正的品牌之道。
E. 小罐茶08年的广告告诉了我们什么
成功的人就要喝小罐茶。2018年小罐茶广告中,一位开着劳斯莱斯的西装男走进了一栋豪华别墅中,同几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一番客套后就喝起了小罐茶,整个喝茶过程中他们一直都在强调小罐茶的贵气,最后还给出了一个结论:成功的人就要喝小罐茶。小罐茶把悠久的茶文化贴上了世俗的有色眼镜,把成功的定义也曲解成为物质表现。
F. 详谈杜国楹:从商人到企业家的蜕变,也是“小罐茶”的诞生之路
“小罐茶,大师造。”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看央视的节目时,中间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一则广告。说实在的,我第一次知道“小罐茶”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
当时也没多想这个产品有什么不一样,只是那个纪录片里提到了很多制茶的非遗传承人,所以觉得这家企业不错,可以去挖掘茶背后的文化。
在看完《详谈:杜国楹》这本书之前,我实在没法把小罐茶的创始人和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还有8848手机的营销人联系在一起。
对于读者来说,我们可以跟着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步伐,回顾着这群时代优秀的人的过往和成长,从中看到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一个人的发展史是如何呈现出来的。而这些资料,在当下,在未来,有可能成为那一批批创业者的巨人肩膀。
就比如,小罐茶的创始人杜国楹他的商业偶像就是苹果手机的创始人乔布斯。
01 最初的离开是因为“看得到三十后的自己”
小罐茶大家或许不陌生,甚至这几年,一些人家中都摆放过这样的一盒茶叶,或者旅行出差的时候都带着它,也或者在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泡上那么一杯,然后在茶香中度过你的睡前时光......
追溯着它的来源,原来它的创始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打算做茶。多年以前,他是一名教师,当时的下海潮非常地时兴,又或者他原本就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杜国楹也辞职下海了。
当李翔问到是什么促发他做这个决定时,他说,他看得到三十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是啊,体制内的生活,多了稳定,但同时也少了很多的可能。
曾经在读书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一款产品“背背佳”就是杜国楹下海后营销的第一件商品,甚至在这几年,我们还能看到这一款商品的存在。
在有野心的人心里,做一件事情是不是做到天花板之后,就会再次寻找下一个挑战的目标呢?
在杜国楹的心中,确实是这样的。在“背背佳”大火之后,他转而开始另外一个产品:好记星。这款产品,在读书那会,那也是相当的火爆。
还有后来的E人E本,8848手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产品,都是杜国楹一次又一次创造出来的爆款。
而到了这几年,他把目标放在中国的茶上面,他也决定,以后的人生,专心只做茶。
他出生于1973年,24岁开始创业,时至今日,他创造了这么多的爆款。不得不说,在这一成功的背后,很多人都会去想,为什么他就可以做得这么好。
说起他的传奇人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标签:连续创业者,营销,倒做。
作为局外人,我们看到的是结果,但是在他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曾经历过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难处。
02 成就爆款的三大标签
我们都知道,创业是非常艰难的,也很少有人的创业之路是平顺的。甚至有的人,在某次重大的挫败之后,直接退出了商场。
在杜国楹的身上,第一个标签“连续创业者”,这个标签说的不仅仅是他这些年营造了这么多的爆款,还有他遭遇失败后的不放弃。
在首推“背背佳”成功之后,他在25岁成了亿万富翁。太年轻时的成功或许都会让我们变得盲目乐观,之后他又再次做了两款产品,只是失败了,公司破产,甚至还欠了几千万的债务。
而他是为了还债,后来才继续做了好记星这个产品的。还有后来的E人E本,8848手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做成一件产品之后,他会把它脱手,然后继续挑战新的创业目标。
在他一次次营销爆款的背后,很多人都想去学习他的模式。总的概括起来就是:他能够做出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而且还饱和式地投放广告。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为什么会知道8848手机这个手机呢?就是小时候我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中间总会插播广告,这个广告的时长非常地长,所以每次剧情很焦灼的时候,就会很不耐烦,然后就会看下,这个广告在播什么,为什么要播得这么频繁。
当被问到,你为什么可以如此精准知道用户的需求时。杜国楹说,他们团队是采用“倒做”的方式来确定用户的需求的。
什么是倒做呢?按照他的解释,倒做就是一切从需求、从场景出发,把需求洞察清楚,把问题判断清楚,然后寻找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比如背背佳为什么会火?是因为家长有这个需求,老师有这个需求,成长期的孩子有这个需求。所以时至今日,在新产品取代它之前,它依旧会火。
这便是杜国楹一次又一次制造爆款的原因。虽然他的模式被很多人熟知,但是纯粹的照搬不能解决问题,这其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3 从商人到企业家,派生出今天的“小罐茶”
当初的下海,对于杜国楹来说,大概是因为看得到三十后的自己,觉得人生少了盼头和挑战。最开始创业,或许是想证明自己的选择,让身边的人觉得自己没有错。
作为商人来说,盈利就是最大的目的,这也是很多西方资本家奉行的准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人也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杜国英说,或许他已经到知天命的年纪了。他的后半辈子,只想做茶,做茶,做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想做的茶,是一种可以代表我们茶文化的品牌。就像酒业界里的茅台,咖啡界里的雀巢和星巴克,火锅界里的海底捞。更长远来说,是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
所以,他说道,小罐茶的诞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从最初的茶叶,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包装的设计,甚至是背后的文化理念。用他“倒做”的模式,一点一点地推导,解决一个个问题,然后产品才成功问世了。
说到茶,中国人都爱喝,而且每个地方的时兴的还不是同一款,制作工艺等也都不一样。在抓客户痛点的时候,杜国楹说过,茶的行业里,原本就是没有一个标准。有的人喝一斤20块钱的,有的人喝一斤2000块钱的。要让大家说清楚这其中有什么不一样,好像大家都不怎么说得出来。这其中,个人的主观感受比客观标准占的比例更多。
他是为了解决用户这个问题才做出了“小罐茶”。我也是一个喝茶的人,我也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也找不到答案。就像曾经,我们去过一个刚开发的景点,那里盛产的是一种土家茶,很古老的制作方式,但是喝出来就是好喝。
曾经可能是当地人为了满足自己需要种的土家茶,看着没什么特点,包装上也十分地普通,价格也就不高。
这也是一个人的成长与蜕变。
在杜国楹自己的总结中,他之所以可以成功营销那么多次的爆款,这背后其实也是价值观的问题。最初的时候,他说“产品是道,营销是术”。后来,他把这句话改成“产品是1,营销是0”。
换句话说,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开始做生意,好质量的产品才能让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走得更远。
G. 揭秘背背佳、小罐茶创始人:我不是技术大牛,而是营销大咖
背背佳是一款身体形态矫正类产品,主打功能是解决坐姿问题,尤其针对孩子和注意形体的年轻女性
好记星是电子词典和学习机,主打功能是帮助人记单词,曾经为学英语而苦恼的人对此都不会陌生。
E人E本是一款平板电脑,主打的功能是手写记笔记
8848手机是高端商务手机,主打轻奢和安全;
小罐茶主打商务接待用茶,也经常被当作礼品
上面五款商品,从生活用品到学习用品,从电子产品再到饮品,行业之间跨越极大。而他们背后的主推人、创始人却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杜国楹。
为什么杜国楹经常更换产品、转换赛道,却能够保持赚钱呢?
着名媒体人、得到APP总编辑李翔亲自对话杜国楹,在新书《详谈:杜国楹》中,不仅揭秘了他的商业运行模式,更揭秘了他够保持敏锐的商业思维的原因。
提起杜国楹,也许很多人都不认识他。
但是,提起1997年横空出世的“背背佳”无人不晓,它基本霸占了那个年代的电视广告,成为家长的必备神器。提起2003年一跃而起的“好记星”无人不晓,它基本是学生学习的必备神器。
可是,这两个爆火的产品的创始人杜国楹,却并不是技术出身,可以说他好不懂技术,但是,为什么他可以将产品做到火爆呢?
因为他对市场具有精准的分析能力,特别擅长营销。
然而营销,并不是他的专业。
杜国楹本来是一个化学教师,在父母身边过着安逸的小日子。但是,他总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是一眼望到头,没有任何改变。在20世纪90年代,下海潮正是热的时候,又看到公务员的朋友也辞职下海了,于是,杜国楹毅然决定辞职去外地闯荡。
对于没有任何其他行业经验的人来说,“选择”就是四个字——毫不选择 。
他通过朋友介绍,进入郑州一个工厂做外派销售员,他驻扎在天津,负责开拓天津市场。
人生地不熟,商品没市场,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做销售全靠业务员的“脸”。
"蹬着自行车送货,每一个店、每一个终端去谈判,到周末的时候我还要盯着柜台销售。"
热脸冷屁股的日子里,坚持下去全靠“热情”。这份热情不是来自于对“钱”的欲望,而是来自于他对“改变”的迫切希望,不愿意如父母一辈过固定不变的生活。
在天津孤军奋战的日子,“当时小平房连电视机都没有,晚上听收音机,发现收音机可以做广告,就开始研究能不能做广告试试。”
于是,他到电台试了一下,通过在电台讲产品,做现场直播,一下子产品大火,也让杜国楹尝到了广告营销的甜头。
我到那个公司的时候,全国几十个办事处,一个月100多万元的销售额;我走的时候,天津市场接近300万。
尽管已经享受到了广告的红利,坐拥了高额提成,但是杜国楹还是认为生活应该改变。于是,他依然拿着46万元的提成,辞职创业。
24岁时,杜国楹第一次创业,创业项目就是背背佳。背背佳是一款坐姿矫正工具。他依然没有人脉、没有技术经验,只有营销。
他研究了家长和学生的生活习惯,剖析了他们的生活问题,用广告直击家长的痛点。
说背背佳第一条广告,当时请关凌做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好,画面来了,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正讲课呢,突然朝学生喊:“坐好了!”镜头一切回到家里,孩子在台灯底下写作业呢,妈妈回来了,“坐好!”一巴掌下去了。这就是提出的问题。
解决问题,背背佳就是代替老师和家长的提醒,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原理、什么样的功能。家长、孩子之前是这样的,现在用了以后是这样的。
背背佳的成功让他在25岁时成为亿万富翁。之后,他又做了好记星、E人E本、8848手机、小罐茶,全部获得了成功。但是每次都是成功之后,他就将公司卖出去,换成下一个赛道。所以,常常有人指责杜国楹的营销是“割韭菜”。
什么是“割韭菜”呢?应该是不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却忽悠了老百姓。
但是,杜国楹的产品却都是货真价实的,背背佳的确帮助孩子们矫正了坐姿,好记星的确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便利,E人E本在手写系统上具有领先型,8848手机在保密性上做到了极致......所以,“割韭菜”的指责似乎有点过分。
也许, 这种指责,不过是一种“酸葡萄心理”,毕竟没有人和他一样,常换新,皆成功。
在商业中,杜国楹不是一个专一的人,每一个产品,都是做成功后,转手卖出,然后再做另一个产品。然而,他却是一个专情的人,因为从第一个产品背背佳,到如今的小罐茶,他的主题营销策略没有变化。
他的主题营销策略是什么呢?
就是两个字——倒做。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传统的商业模式,是从产品出发,以产品技术为中心,被动地接受市场的检验。
但是,杜国楹却强调“倒做”,也就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寻找产品,然后营销上要集中顾客的“痛点”,从而刺激顾客主动关注产品、主动购买产品。
对他而言,“倒做”作为产品方法的核心,是从用户的需求和场景出发,一步一步倒着往回推,推导至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开发、供应链的组织,以及应该拥有的核心能力。
他做背背佳的时候,就是用的倒做思维,做小罐茶的时候也是这样。
中国盛产茶叶,但是茶产业却发展得不顺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
于是,他瞄准高端市场,做有品质的茶品牌。有了定位之后,他开始推动建立茶叶行业标准,用统一的标准给产品增加专业度,此外,又遍访知名茶叶大师,和大师合作,将茶叶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从而诞生了“小罐茶,大师造”。
小罐茶有多成功呢?
三年做到零售额超过20个亿。
而这仅仅是小罐茶的初始阶段。
尽管杜国楹经常更换赛道,寻找新产品,但是,小罐茶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杜国楹“倒做”经营模式的成功。
所以,"专一”不一定是成功的唯一形式,只要“专情”于一种经营模式,例如杜富国的“倒做”,那么终会成功的。
杜国楹凭借“倒做”的经营模式成功了。
当有人问他,如何选择下一个产品的时候,他常会说“靠直觉”。
然而,此“直觉”非彼“直觉”。
杜国楹认为:“直觉,是日积月累的科学。”
对于杜国楹来说,第一不是销售专业出身的,第二家里不是做生意的,那么他如何获得“日积月累的科学”的呢?
就是做好了一件事,两个字——读书。
读书,是杜国楹一直持续做的事,也是因为读书才改变了杜国楹的一生。
1.读报纸,让他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不安于现状
刚入职做教师的时候,他就持续订阅了《羊城晚报》。杜国楹的家乡在河南,而《羊城晚报》是广东的报纸。作为改革开放政策最先的受益省份,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都是领先的,《羊城晚报》作为当地知名报刊,不仅持续报道了省内的变化及风土人情,也同时刊登了招聘启事。看着一条条的招聘启事,杜国楹心花怒放。可以说,正是《羊城晚报》中刊登的“新社会”“新生活”的消息,使年轻的杜国楹开了眼,也促使他成功地走了出去。
2.读商业着作,系统研究商业方式
“从《中国经营报》、《销售与市场》、《定位》、科特勒,从营销管理这些基础的理论开始。那时候《中国经营报》和《销售与市场》属于基础资讯,营销管理讲4P、讲定位、讲心智——事实上是讲心智空白。这些是我20世纪90年代学习营销的主要营养来源。”
杜国楹主要是靠自学,尤其是阅读营销经典名作。这些书不仅让他熟谙营销模式,更重要的是让他给自己的营销模式“倒做”找到了理论根据。
“我在西奥多·莱维特的经典论文《营销短视症》中找到了类似的论述:“一个行业的所有活动都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而不是生产产品的过程,这一观点对所有商业人士都至关重要。一个行业始于客户及其需求,而不是专利、原材料或者销售技巧。有了客户的需求后,行业要以倒推的方式展开业务过程”
这是有了理论依据,才让他在饱受争议时,坚持己见,专注做事。
3.读稻盛和夫,做责任感的企业
在疫情期间,杜国楹正好趁着闲暇时间,专门阅读了日本着名企业家稻盛和夫的所有书籍。这一次深度阅读,给他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稻盛和夫让他明白了两件事:
1.如果一直用得失观来做决定,你永远无法成就真正伟大的公司。
2.本质上,我们做企业,不是赚钱,而是赢取人心
如果说之前做企业,他喜欢变化,喜欢改变赛道,而这一次做小罐茶,他却是要专业做“有责任感的企业”,要长期做下去。
正如他所说:“长期的确定性对抗外界的不确定性。接下来20年,我会去践行价值观主义,也会和小罐茶一起走过从1到10、从10到100的路。”
从穷教师到富豪创业者,尽管杜国楹一路收获成功与掌声,一路遭受争议与指责,但是,他的成功,也的确让我们看到了“倒做”经营思维的成功性和可靠性,也激发了创业者关于于顾客的真实需求,真正做到了“顾客是上帝”。
如果你也是一个创业者,或者是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那么不妨去读一读《详谈:杜国楹》,这本书也许不会让你成功挣钱,但是它却能够成功的让你打开思路,让你在正确的路上不断精进。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