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问题分析
‘壹’ 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信访问题的原因
1、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快速发展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或人群可能无法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因此会通过信访渠道表达诉求或抗议。
2、土地征用和拆迁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征用和拆迁是常见的问题。一些群众可能因为未能获得公平的补偿或未能参与决策过程而提出信访申诉。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快速发展可能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人们感到环境受到威胁或生活质量下降时,会通过信访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4、社会不公和权益维护: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社会不公现象的加剧,一些弱势群体的权益可能受到侵害。这些群体可能通过信访途径来寻求公平和正义。
5、行政不作为和不正当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存在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或腐败现象,这些问题可能引发公众的不满和信访申诉。
‘贰’ 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措施
一、 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访工作纷繁芜杂, 导致群众上访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但究其根本, 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 少数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不到位。 有的单位和部门领导干部一方面在对待群众上访时态度不够热情、 工作不够积极、 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大, 没有顾及到群众的利益和意见, 另一方面在对待上级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时, 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没有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也是草率行事, 没有将工作立足点和目的放在彻底 1 化解矛盾上, 致使办理案件质量不高, 群众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 二是决策制定不够民主。有的单位和部门在决策过程中不够科学民主, 不注重听取民意, 政策制定的连续性、 权衡性和利民性考虑不够,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没有注意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经常采取强硬的工作态度, 容易激发社会矛盾, 造成群众上访。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踏实。 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为出政绩, 在实施工程或制定政策时完全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 做一些有违民意、 失去民心的“形象工程” , 致使群众利益受损, 引发群众集体上访; 四是宣传工作不到位。 深入人心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认识、 凝聚人心、 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 有的单位和部门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新变化、 新问题没有对群众进行及时到位的宣传解释, 使得群众对问题的认识不够, 在对待新事物时不能理性对待而引发矛盾
‘叁’ 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怎么写
1、信访矛盾突出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社会与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导致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显着增多,社会矛盾日渐激化。
2、信访人员认知存在问题
部分信访人员对已经解决了的信访问题心存不满,或对已被认定为不受理的信访事件不认同,存在有“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从而采取反复多次集访的形式,以期可以扩大影响力,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3、处理难度增大
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放缓发展步伐,以至于一些信访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社会的发展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强化,以至于信访的组织化程度与激烈化程度不断上升,企业过去存留的问题与当前的实际问题相互影响,进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以至于信访工作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
信访不足
基层群众基础薄弱
信访工作的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引发群众信访的主要原因。从近年来的信访情况看,有80%都发生在基层。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些县市对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访部门人员少,经费也得不到保障,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是基层信访工作网络不健全,存在设施简陋、人员配备不齐、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没有把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信访系统统一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信访人因为一个问题可能同时找县、市、省几级信访部门,由于没有统一口径,得到的答复可能就不一致,甚至引发信访人进京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