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访问新加坡
‘壹’ 关于新加坡的问题一句不在理上,新加坡仇视中国纯属利益使然,和你所
本来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就纯粹利益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
远的利益。但许多中国人虽然通过各种代价学到这个基本常识,却有往往意无意在脑子
里留了个后门,对新加坡另眼相看,多少带点感情,几乎把它当成 一个远亲。很多中国
人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觉得全世界犹太人都向着犹太人,那全世界华人也该都向着华
人。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跟中国又不接壤,没什么利益冲突。过去中国闹“极
左”,“输出革命”,影响了两国关系不难理解。现在中国不搞“阶级斗争为纲”了,
全力以赴搞经济,改革开放欢迎外资,而新加坡跟中国同文同种还采用简体汉字,应该
是既熟悉西方又熟悉中国,自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所以一直不知不
觉把新加坡当朋友,对新加坡一直容忍再容忍,再。中新建交以来两国贸易
额、额大幅度增长且不论,中国还通过聘请新加坡头面人物当中国国策顾问,把海
峡两岸的“汪──辜”会谈地点选在新加坡等方式给足了新加坡面子;更在东南亚金融
危机时不惜自己吃亏,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帮助东南亚各国稳定货币,从而在关键时刻
直接帮助了新加坡。要知道,金融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牺牲自己稳定金
融,新加坡的收益最大。 中国为新加坡所做的已经超越了国际关系常识中的“绝不为别
人牺牲自己利益” 的基本原则,把新加坡当朋友对待了。那新加坡又是如何对待中国的
呢? ──新加坡早就声称,自己要当东南亚最后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建交后仍然
跟台湾保持军事合作关系。而且说到做到。
──李光耀、吴作栋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国的增长是世界最大的 挑战,将来亚洲的稳定取决于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之类的话。李光耀更说过,作为中国人的后代,他知道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强,但同时知道中国人的爆发力也很强,非常记仇。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在历史上都得罪过中国。一旦中国强大,这些国家必然遭到中国的猛烈报复,所以必须让中国永远成为二流国家。
──新加坡一直鼓吹美国是东南亚重要的平衡力量(平衡谁?)美军撤出菲律宾基地后,新加坡立刻提出美军可以在新加坡补给,现在新加坡已经成为美军在东南亚的唯一立足点。
──中国首先提出和东盟合作。新加坡为平衡中国的力量,大力提倡印度-东盟合作。本来印度在东南亚没有立足之地,都是新加坡硬拉进来的。新加坡是东南亚第一个和印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国家。时间是2000年,当时印度还处在核试验后的短暂孤立时间。印度核试后,东盟对印度进行核试验不但不进行谴责,反而给予默许或支持。 这其中新加坡起了很大作用。印度外长核试后首先访问的东 盟国家就是新加坡。
──在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联盟的过程中,新加坡总是在提醒东盟各国要团结一致,要注意到自己和中国是竞争对手等等。
──中国人在新加坡受歧视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女运动员到新加坡旅游时集体 遭到商店店主无缘无故的侮辱后,新加坡报刊舆论一反“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正确”的商家原则,大肆贬低、嘲讽中国人,为那个流氓店主辩护。
……
‘贰’ 关于新加坡!
国家简介
新加坡共和国旧称为星嘉坡或星加坡(俗称星洲或星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隔海相望,北与马来西亚相隔柔佛海峡,以长堤相连。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坡是一个亚洲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103°36´至东经104°25´,北纬1°09´至1°29´之间。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
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马来语:Republik Singapura)
国名来由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别称 星洲、星岛、狮城
新加坡共和国国旗国旗
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新加坡共和国国徽国徽
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 《前进吧,新加坡》 (英文:Come on, Singapore)
国花
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首都 新加坡(Singapore)
面积 699.4平方公里(新加坡统计局2005年统计)
时区 东八区(UTC+8)
比格林威治时间(GMT)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等。
国际长途接入代码 +65
独立日 8月9日(1965年)
语言
国语:马来语
官方语言:英语、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行政用语:英语
自然地理
位于东南亚,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人口概况
截至2007年6月为止,新加坡人口总共有468.06万名,比前一年增加了4.4%;其中,约370万名是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余约100万名是非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口增加1.8%,而非居民则增加了14.9%。华人占75.2%,马来人占13.6%,印度人占8.8%,其他种族占2.4%,包括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经济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业)。
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货币:货币为新加坡元(S$),1元等于100分。纸币面值有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交通: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联系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通达54个国家(地区)、127个城市。从中国的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之一。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先进,有火车及巴士来往马来西亚、泰国各主要城市。长途巴士总站设在新桥路,每天有数班车通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关丹、马六甲等。
地铁:地铁是新加坡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全长67公里,设有42站,分为两线:即从海滨湾通往义顺为南北线,从巴西立通到文礼为东西线。在每个地铁车站里都有标示非常清楚的路线图及使用说明,搭乘地铁前最好先确定车费及地点。南北线以“N”表示,黄色表示北行线,红色表示南行线;东西线以“W”表示,绿色表示东行线,蓝色表示西行线;市中心区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记住颜色及号码即可。
地铁车站的运作完全自动化,由电脑控制自动售票机、乘客出入闸口等。到自动售票机前投入硬币,同时按下应付车费的按钮,如有余额,机器会自动找钱,并付给车票。地铁车票有时间限制,扣掉搭地铁所需时间外,若在闸门内逗留超过半小时,车票便自动作废,乘客无法再通过电脑闸门,若想出来,须另外补票。地铁运行时间是早6点至晚12点。
[编辑本段]新闻出版
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传媒电视(MediaCorp)拥有并经营5个频道,两个播送华文节目(U频道,第8波道),两个个播送英文节目(5频道,移动电视),还有一个付费网络电视,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星河电缆电视),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编辑本段]对外关系
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俄战略平衡格局;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三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2004年提出建立“亚洲——中东合作对话”构想,首届会议于2005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7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节庆活动: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许多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
主要节庆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印度族大宝森节、伊斯兰教斋月及开斋节、耶稣受难日、哈芝节、卫塞节、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圣诞节: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饮食: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一带的华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厅、酒店消费,须付10%的服务费与7%的政府税及1%的观光税,郊区餐厅或小吃店不收服务费和小费,集市小吃摊也不须另付小费。为了大众健康,所有有空调的餐厅一律禁止吸烟。
购物:新加坡商品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琳琅满目,从古典精致的东方手工艺品、款式新颖的欧洲高档时装和皮革制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电子器材等无所不有。新加坡市场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马来蜡染花布、珠宝、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画等。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较高。
[编辑本段]旅游胜地
1.圣淘沙
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离市中心半公里。这个田园式的度假岛屿,其马来文名字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它由一个渔村圣淘沙变为英国的军事基地,后来又于1972年变成一个度假岛屿。
岛上青葱翠绿,有引人入胜的探险乐园、天然幽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等,让人远离城市城嚣。爱海的人,可以沿着沙滩享受轻松的水上活动。而热爱自然的人,圣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龙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园、蝴蝶园、世界昆虫博物馆。在历史景点方面,则有西乐索炮台、海事博物馆和新加坡万象馆。
在主题公园方面,计有梦幻岛、火焰山和高尔夫乐园。而高37公尺的鱼尾狮塔,可让游人从圣淘沙远眺市区的高楼大厦及环绕四周小岛的景色。入夜后的音乐喷泉,随着交响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
圣淘沙是由圣淘沙发展机构负责管理和发展,它也管理10个较小的岛屿,包括龟屿、圣约翰岛、姐妹到及鬼岛。这些岛屿是热爱游泳、潜水和钓鱼人士的乐园。
岛上也有自设的交通设备。游客可以免费乘搭单轨列车、巴士、沙滩小火车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岛上也有脚踏车出租店。
2.新加坡动物园
于1973年开幕,园内以开放概念为设计,利用热带森林与湖泊为屏障,使游客可以不受铁笼和铁柱的遮栏而看得一清二楚。动物园占地28公顷,收罗了250种哺乳动物类、鸟类和爬虫类动物,总数接近3000只。所展示的许多濒临绝种的动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龙、睡熊、金丝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游客可以在动物园内一尝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难忘经验,或者观赏每天四场精彩的动物表演。参与表演得动物有灵长类、爬虫、大象和海狮等。人们可以观看矮小河马在水底潜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游自在的游姿。在儿童天地里,孩子们可以从“动物之友表演”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参与演出的动物有德国牧羊犬、大牧羊犬、麝猫、鹦鹉,以及一群绵羊。
除此之外,园内也设有游园列车,带您畅游动物园。
3.福康宁山
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这个占地19公顷,高约50公尺的山丘曾是当年莱佛士的住所。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1823年,他也选择在此处兴建住家。
其实,福康宁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据历史记载,这里是14世纪岛国苏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后一位苏丹依斯干达沙便安葬在靠近山顶的地方。
目前,山上还残留着许多文物,并且不时有新发现。山上的福康宁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纪至19世纪文物。
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垒。1867年,堡垒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是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炮兵连。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局势太平,这里的军械就不派上用场了。
英军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这里建造占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约9公尺的地下指挥室。现在的文化中心后面便是隧道入口处。它是英国在马来亚驻军的指挥总部,英军投降后,成为日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将的指挥总部。
目前,这个指挥室已辟为展览馆。馆内的许多物件,如无线电话、桌椅、电灯等都是原有的历史遗物。展览馆共有22个房间,包括通讯室、兵士休息室、密码室、统帅指挥室等。展览馆有意重造56年前的历史,让游人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在山上的一处也辟有香料园,是当年19公顷植物园的缩影,种植着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墓园,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东侧。
4.花柏山
位于新加坡南部,总面积达56.46公顷。山上的花柏山公园建于60年代,并在1994年开始重新整修。整修后的花柏山增设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对周围的园景也重新设计一番。
5.肯特岗公园
占地47公顷,旧称鸦片山,是新加坡自然保护区之一。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鸟的集居地。园内有一条长达800公尺的山径,是游人探索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后侧也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处设有了望台,可以眺望新加坡西海岸景色。左边可看到炼油厂林立的岛屿,右边又可看到箱运码头。
根据国家公园局的资料,肯特岗公园是拥有最多健身设施的国家公园,共有20种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选择。此外,它的不平地势也常吸引了许多远足及大自然爱好者前来考察,或举办“寻宝”游戏。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经是马来军团和日军抗战的地点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军第18师攻打防守这座小山的第一马来军团、英国第二效忠军团和第44印度旅,这场长达48小时的搏斗有不少日军与马来军人战死。新加坡陆军最近“认养”了肯特岗公园,成为“陆军公园”(Army Green Park),园内永久摆放了两架M114型榴弹炮和一架AMX-13轻型坦克,突显公园的历史和军事意义。
6.鱼尾狮公园( MERLION )
新加坡着名的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 8 米,重 40 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于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狮头鱼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鱼尾狮,其设计概念是将事实和传说合二为一: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淡马锡”,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据古书记载,古时新加坡叫做淡马锡,在爪哇语中为海城之意。公园 14 世纪时,传说有一个古印尼的王子发现了这座小岛,他在这里看见一头神奇的野兽,后来得知是头狮子。就此,王子就将这座小岛命名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狮子 (Singa) 城 (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程造访鱼尾狮公园,与世界着名的鱼尾狮拍照留念。
公园周围地带,聚集了新加坡着名的地标性建筑:滨海艺术中心、政府大厦、高等法院、维多利亚剧院、莱佛士铜像等等,为游客必到之处。
[编辑本段]民族风情
华 族
中华文化最能表现在伦理道德观念上,这种观念在新加坡的华人社会中继续保存。家祖宗舍的创立,可以维持乡党友爱的互助精神。 华人结婚要选黄道吉日,时髦的华裔新娘在婚礼中端出一只小小的瓷制茶杯给她的父母,当公婆从新娘手中接下茶杯的时候,就表示新娘已被接纳到这个家庭。
马来族
马来文化表现在宗教思想上,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宗教息息相关。回教法律和苏丹制度则维系着他们生活的安分与团结。 马来人的婚礼几乎邀请全村人前来参加,来宾们酒足饭饱离去时,手上都握着一个煮熟的蛋,表示多子多孙的意思。
印度族
印度的文化与他们的宗教思想关系密切,无论文学、艺术、舞蹈,都含有极浓厚的宗教色彩。印度人的生活很俭朴,但对于庙宇的建筑则非常讲究,各种的雕塑都精致无比。 印度人的婚礼在庙里伴着宗教的圣歌和祷告举行,显得十分肃穆。新娘身上包裹着一件挂满珠宝的丝绸,丈夫则跪在她面前悄悄地在她的脚趾上套一枚戒指。婚礼的高潮是新娘戴上用茉莉花和兰花编成的沉重的花环时,宾客们向新人身上抛洒花瓣,在芬芳的花香中,完成了隆重的结婚仪式。
[编辑本段]宗教概况
新加坡的多民族决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圆顶、哥特式教堂尖顶、带有神秘神像的兴都教寺庙以及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与道教
早期的华人移民,如同其他种族的移民一样,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不同籍贯的华人,各自兴建庙宇,让善男信女参拜。其中有一些庙宇,已成为国家古迹,如天福官、双林寺和凤山寺等。
佛教有“三宝”——一佛、法(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以引导信徒奉行他们的礼仪。
在新加坡,绝大多数的佛教徒,是属于大乘(Mahayana)学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刚乘(Vajrayana)和其他学派。不同的学派,经由新加坡佛教总会、新加坡僧伽联合会,和世界佛教联谊会新加坡分会联合主办的宗教、文化、教育与社会福利计划等活动,有更密切的接触与合作。
今天,在新加坡约有24间主要的兴都庙,其中在桥南路的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兴都庙(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为国家古迹。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于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会,专门负责马里安曼、实里尼维沙伯鲁玛、西凡和维拉米玛达拉曼等兴都庙的行政与管理工作。这些兴都庙都属于基金会的。基金会也主办一些大节日庆祝活动,如大宝森节、蹈火节和九夜祈祷节。
印度族也设有印度人咨询委员会,对有关印度宗教和习俗,以及影响印度族社区的一般福利问题,向政府提供意见。
天主教会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历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过境的传教士通过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数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稳健成长并开办了数间学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会就开办了第一间男校,这间学校后来成为着名的圣约瑟书院。圣约瑟书院建于1852年,由拉萨尔修士主理。两年后,修女会在维多利亚街开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圣婴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禄六世颁令新加坡成为另一个主教区,不再隶属以前的马六甲一柔佛主教区。在1977年7月26日签署的协议下,澳门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会管辖权移交给新加坡主教。这项协议于1981年5月27日获得罗马教廷的批准。当这道教令于1981年6月26日颁布后,就在7月1日生效,此后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就直接由罗马教廷管辖。
新加坡共有3O间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会管理20所小学、17所中学、一所大学先修班和一所初级学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会也开办安微尼亚山医院、雅西西慈怀病院、5间老人院和一间儿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会
在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4个月,他把一块土地赠送给伦敦宣教会。5个月后,第一位传教士抵达新加坡。在最初的数十年里,一些不同的团体,对新加坡的基督教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它们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马六甲的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以及印度与中国的基督徒移民。神学院与圣经学院也随着成立。
民俗礼仪
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 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务礼仪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 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别为:华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马来人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兰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欢乌龟。严禁放烟花鞭炮。
‘叁’ 新加坡回国直系亲属什么习以同住隔离
通常都是一人一个房间,但是具体每个地区每间酒店规定不同,可以等到了提出申请。看看是否可以申请同一间。
‘肆’ 新加坡有什么风俗习惯
1、娘惹文化
娘惹是数百年前中国移民和马来女性所生的女性后代,主要在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和爪哇一带。娘惹保存的中国传统习俗加入了马来文化习俗的影响,所以不等同于中土文化。
2、宗教文化
新加坡的宗教文化种类众多,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新加坡为多宗教国,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了人口的83%。新加坡的宗教包括佛教与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等等,其中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
3、脱鞋习惯
很多新加坡人在家里都不穿鞋,如果你有要去拜访新加坡人家里的话,若是看到他们的家门口放着脚垫,四周还有几双人字拖,则需要入乡随俗脱掉鞋子。在新加坡,有些寺庙与清真寺也会有脱鞋才能进入的规定。
4、“安哥”与“安娣”
在新加坡,老年人统称为“乐龄人士”,你在街上总会听到有人在称呼他们“安哥”与“安娣”,这种叫法来自于英文单词“uncle”和“auntie”。
5、香烟的管制
新加坡对于香烟的管制十分严格,日渐扩大的禁烟区域、越来越复杂的法律法规,甚至连本地人有时候都不太确定到底能不能抽烟。所以新加坡大多数的公共场合、桥上、医院外甚至巴士站5米范围内,都不允许吸烟。
6、消费税
在餐厅或咖啡店消费过后,你会发现账单上有两个数字,7%和10%。其中“GST 7%”表示7%的消费税,而“SVC 10%”则表示10%的服务费。所以,所谓的小费就以服务费的形式,已经被计算在你的账单里。
‘伍’ 我想去新加坡,怎么才能去上
你好!你最好要有比较好的本科学历,理工科,英语要好。比较好的方式是找到工作之后对方公司给你办工作签证,然后你拿到工作签证之后去新加坡。但现在新加坡对外政策收紧,不知道你有什么一技之长或者有学术专长,这样才比较好找到工作。
不然就是旅游签证过去,只有1个月的停留时间,换言之,要在一个月之类找到工作。
网络找工作的是:JOBSTREET,JOBSDB常用。 当地也流行报纸上找工作:The Straits Times,有一版是专门找工作的。另外,也有一版是可以租房的。
新加坡气候异常湿热,容易得风湿病、热病,希望你考虑妥当了在打算去工作。
‘陆’ 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新加坡流通语言众多,目前新加坡政府承认四种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其中马来语被定义为“国语”,而全球通用语言是英语。在这些官方语言中,还有其他多种语言,都反映出新加坡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和多元语言得特性。2009年,新加坡存在着超过20种语言。新加坡在殖民时期作为贸易港口,现在是国际化贸易的中心点,长期吸引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外国人。这些人的语言也极大地影响着新加坡的语言。
(6)习访问新加坡扩展阅读: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从穷困潦倒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凭借着地理优势,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质良好的国民也是亚洲政治和科学文化的纽带,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会,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华人组成的新加坡并非为单一民族国家,而是和一部分马来人及印度人所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华人文化以福建移民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签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签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别为80%和50%。整个城市在绿化和环境卫生方面效果显着,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柒’ 新加坡有哪些主流媒体
新加坡媒体报纸盘点新闻媒体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传达各种不同的声音:政府的“纶音”,老百姓的心声等等。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新加坡的媒体报纸主要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新传媒荣获多个国际奖项新传媒是新加坡的主要媒体集团,业务遍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影和数码媒体,堪称是最全面的媒体平台。作为新加坡唯一的免付费电视台,新传媒旗下的电视频道不仅为观众呈献优质的本地节目,也播出许多国际得奖的作品。
联合早报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联合早报》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出版,属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1983年两报合并,合并后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
我报新加波首份华文免费报纸我报是一份新加坡免费报纸。2008年1月改版成为新加坡首份华文和英文双语报。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发行。《我报》注重强调读者的参与和归属感,初期刊出的新闻大约八成是华文新闻。
海峡时报新加坡历史十分悠久的英文报纸《海峡时报》(全名:新加坡海峡时报)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的旗舰刊物。《海峡时报》于1845年7月15日首次发行,目前发行量为每日40万份。它是新加坡唯一宽版的英文报纸报导一般社会新闻。另一份大张的英文报纸-《商业时报》则只关注商业新闻。作者:zhanglingli_1
‘捌’ 香港习力新加坡,“习力”是指哪里
泰国以前叫暹罗,马来西亚以前叫砂拉越,新加坡以前叫习力。
‘玖’ 假设你去新加坡访问,新加坡朋友举行了一个欢迎会。你要用英语致答词
学习英语词汇的记忆必不可少的,词汇是基础,学习英语,没有言语,没有句子,更谈不上文章,所以记得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单词。有在内存中的两个关键词: - 首先持之以恒:每天坚持一定量的内存的话,几天就回来,并再次检查,这个循环反复记忆,经常使用,它将成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牢固掌握。应该指出的是,一旦开始,就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两个美好的记忆方法:许多方法来记忆单词,学习不固定,但也有很好的法学院。我认为,在章“集中识字,分类记忆”是为高中学生的好方法。高中学生应该有3500字,分类集中汇总,第一关过的单词,然后学习材料,利用和整合他们的教科书使用。有多种方法分类,发音相同的字中归为一类在同一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根据讲话,同义词,反义词等集中记忆单词的一部分;同样的词根,前缀,后缀,合成,转化,如构词法派生列在一起背诵重点抢眼相同的单词或词组,记忆效果更明显。所以请记住每一个40-80的话,持之以恒,多联想,多思考,多使用,词汇问题不就解决了?在学习多看比赛的单词和短语的用法,牢记过程中老师讲到用词和句子,这不仅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会派上用场,在写作的时候,单词记住轻松理解语音,意义,混合和掌握他们的固定成语,回来的时候状态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使用条款,只工作完成了一半,我们必须将其应用到实践。就像学游泳,光学理论,而不是启动应用程序,不等于掌握了这一技术。不必要搞题海战术,但通常有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基础练习,如课后习题,单元同步练习,这些都是课堂练习,巩固知识,不好高骛远,只是觉得一个胖子吃。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把一些失地做一些特别的练习和语法练习考题是主题。特别提倡准备“错题集”的错误或语言点记录通常为今后的查漏补缺的问题的代表,使知识的掌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是一门语言,而不是记单词,短语,句子和语法项目就是学习它,关键在于语言的使用,所以一定要注意学习时的英语听,说,读,写,笔译到全面发展。学习英语是一个存储过程,然后再练习。学习英语,反正努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所谓的“崩溃”灵丹妙药配方,急,办实事,是学好英语。让你自己的任何一个成功的努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步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挫折和失败。失败是不信任自己,郁闷可怕,可怕的损失。考试,冷静分析,认真思考的失败,只要对胜利充满信心,良好的经验教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胜利一定属于你。
好好努力,祝你成功!
‘拾’ 新加坡为什么被称为“狮城之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为什么又叫狮城?据传公元14世纪,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前往小岛环游,看见岸边有一头异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他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于是决定建设这个地方。新加坡“Singapura"是梵语“狮城”之谐音,早期的居民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新加坡一直使用“新嘉坡”作为其独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国名。由于受到当地华侨所带来的方言习惯影响,早期也出现许多衍生的名称,例如“息辣”、“石叻”、“叻端口”等,还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而外界也普遍以“星国”或“狮城”来描述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