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什么时候发明的
1. 500年前,戚继光发明出什么密码,堪称世界上最难破译的密码
差不多16世纪中期的时候,我国明朝的着名将领戚继光发明了一个密码叫反切码,它的原理跟现在的密码设计是一样的,但是里面却有所不同,非常难破译,它使用的是汉字的反切注音方法来编码的。这个反切码,它的根本是用反切拼音注音的方法。用两个字为另一个字注音,然后取声母跟韵母,然后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
他为了让部下使用这些技术。他还专门编了两个首歌作为密码本。用前一首歌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后36个字作为韵母按顺序编号。然后再将那些字分成八个声调,按照顺序编码就有了完整的反切码体系。至于具体怎么用,比如说上面送的密码是五,25,二。然后就对声母编号是低字。韵母编号是西字,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了是di对照音调是二,就可以得出敌这个字。
2. 密码锁是什么时候问世的
密码锁很早就出现了,讲到它,还要重新提起我们以前提到的那位伟大的阿拉伯发明家贾扎里(Al Jazari)。在1206年,他写了本书,阐述了密码锁的原理。但是,贾扎里当时并没有条件制造出密码锁。世界上有些人,他们的思维超越时空,贾扎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图4.8.1密码锁的原理
1550年,一位意大利的数学家(很遗憾没有留下名字)看了贾扎里的书,并且在后者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然后真的做出了一把密码锁。当时,意大利有一个臭名昭着的守财奴叫Gerolamo Cardano,他总怕人家偷他的钱,但是,他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发明家,于是他发明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密码锁,这个锁有几个旋转的转盘,之间由齿轮互相咬住。转盘之间刻了槽,当密码盘上的数字转到设置的位置时,槽就对上了,内置的针就拨开锁头,打开保险箱。(如图所示)
不过今天,Cardano的这种密码锁被认为是最不安全的一种密码锁,原因是如果里面机械部分做得不精确,错误的密码可能也能打开锁。另外,它有一个问题,在旋转数字转盘是,里面的齿轮咔嗒咔嗒响,当它们排成一排时,声音会不一样,有经验的开锁人会听锁,他可以两组两组数字地试,因此试个几十次,就能找到密码。因此很多电影里都演偷偷开锁的人耳朵趴在保险箱上听。不过,Cardano的设计今天还在用,作为不需要太保密的锁,用起来也没问题。
3. 密码学的历史
在公元前,秘密书信已用于战争之中。西洋“史学之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历史》(The Histories)当中记载了一些最早的秘密书信故事。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为对抗奴役和侵略,与波斯发生多次冲突和战争。
于公元前480年,波斯秘密集结了强大的军队,准备对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发动一次突袭。希腊人狄马拉图斯在波斯的苏萨城里看到了这次集结,便利用了一层蜡把木板上的字遮盖住,送往并告知了希腊人波斯的图谋。最后,波斯海军覆没于雅典附近的沙拉米斯湾(Salamis Bay)。
由于古时多数人并不识字,最早的秘密书写的形式只用到纸笔或等同物品,随着识字率提高,就开始需要真正的密码学了。最古典的两个加密技巧是:
1、置换(Transposition cipher):将字母顺序重新排列,例如‘help me’变成‘ehpl em’。
2、替代(substitution cipher):有系统地将一组字母换成其他字母或符号,例如‘fly at once’变成‘gmz bu podf’(每个字母用下一个字母取代)。
(3)密码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进行明密变换的法则,称为密码的体制。指示这种变换的参数,称为密钥。它们是密码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体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四种:
1、错乱——按照规定的图形和线路,改变明文字母或数码等的位置成为密文;
2、代替——用一个或多个代替表将明文字母或数码等代替为密文;
3、密本——用预先编定的字母或数字密码组,代替一定的词组单词等变明文为密文;
4、加乱——用有限元素组成的一串序列作为乱数,按规定的算法,同明文序列相结合变成密文。
以上四种密码体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以编制出各种复杂度很高的实用密码。
4. 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发明历史
美国大片《U-571》,告诉人们“恩尼格玛”密码机是战争中,同盟国费尽心机想要获得的尖端秘密,是战胜德国海军潜艇的关键所在。历史也确实如此,对于潜艇作战,尤其是德国海军的“狼群”战术来说,无线电通讯是潜艇在海上活动,获取信息通报情况的最重要的手段,而“恩尼格玛”密码机则是关乎整个无线电通讯安全的设备,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自从无线电和摩尔斯电码问世后,军事通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无线电通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己方接受电文的同时,对方也可“一览无遗”,因此人类历史上伴随战争出现的密码,也就立即与无线电结合,出现了无线电密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无线电密码都是使用手工编码。毫无疑问,手工编码效率极其低下,同时由于受到手工编码与解码效率的限制,使得许多复杂的保密性强的加密方法无法在实际中应用,而简单的加密方法又很容易被破译,因此在军事通讯领域,急需一种安全可靠,而又简便有效的方法。
1918年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和理乍得·里特(Richard Ritter)创办了一家新技术应用公司,曾经学习过电气应用的谢尔比乌斯,想利用现代化的电气技术,来取代手工编码加密方法,发明一种能够自动编码的机器。谢尔比乌斯给自己所发明的电气编码机械取名“恩尼格玛”(ENIGMA,意为哑谜),乍看是个放满了复杂而精致的元件的盒子,粗看和打字机有几分相似。可以将其简单分为三个部分:键盘、转子和显示器。
操作步骤
德军的各支部队使用一些不同的通讯线路,每条线路中的恩尼格玛密码机都有不同的设置。为了使一条信息能够正确地被加密及解密,发送信息与接收信息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的设置必须相同;转子必须一模一样,而且它们的排列顺序,起始位置和接线板的连线也必须相同。所有这些设置都需要在使用之前确定下来,并且会被记录在密码本中。
恩尼格玛密码机的设置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转子:转子的结构及顺序。起始位置:由操作员决定,发送每条消息时都不一样。字母环:字母环与转子线路的相对位置。接线板:接线板的连线。在末期版本中还包括了反射器的线路。恩尼格玛密码机被设计成即使在转子的线路设置被敌人知道时仍然会很安全,尽管在实际使用中德军尽了全力来防止线路设置被泄露出去。如果线路设置为未知,那么最多需要尝试10种情况才可能推算出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密码;当线路和其它一些设置已知时,也最多需要尝试10次。恩尼格玛密码机的使用者对它的保密性很有信心,因为敌人不可能使用穷举法来找出密码。
指示器
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大部分设置都会在一段时间(一般为一天)以后被更换。但是,转子的起始位置却是每发送一条信息就要更换的,因为如果一定数量的文件都按照相同的加密设置来加密的话,密码学家就会从中得到一些信息,并且有可能利用频率分析来破译这个密码。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转子的起始位置在每次发送信息之前都会被改变。这个方法被称作“指示器步骤”。
最早期的指示器步骤成为了波兰密码学家破译恩尼格玛密码机密码的突破口。在这个步骤中,操作员会先按照密码本中的记录来设置机器,我们假设这时的转子位置为AOH,之后他会随意打三个字母,假设为EIN,接着为了保险起见,他会将这三个字母重新打一遍。这六个字母会被转换成其它六个字母,这里假设为XHTLOA。最后,操作员会将转子重新设置为EIN,即他一开始打的三个字母,之后输入密电原文。
在接收方将信息解密时,他会使用相反的步骤。首先,他也会将转子按照密码本中的记录设置好,然后他就会打入密文中的头六个字母,即XHTLOA,如果发送方操作正确的话,显示板上就会显示EINEIN。这时接收方就会将转子设置为EIN,之后他就可将密电打入而得到原文了。
这个步骤的保密性差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操作员将转子的设置打到了密电中,这就使第三方能够得知转子设置。第二,这个步骤中出现了重复输入,而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弱点使波兰密码局早在1932年就破译了二战之前的德军恩尼格玛系统。但是从1940年开始,德国改变了这个步骤,它的安全性也就提高了。
这个步骤只被用于德国陆军和空军。德国海军发送信息的步骤要复杂的多。在被恩尼格玛密码机发送之前,信息会先被Kurzsignalheft密码本进行加密。这个密码本将一个句子替换为了四个字母。它转化的句子包括了补给、位置、港湾名称、国家、武器、天气、敌人位置、日期和时间等内容。
缩写与指导
德国陆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的键盘上只有26个字母,标点符号由字母组合来代替,X相当于空格。在各军种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中,X都相当于句号。有一些标点符号在不同军种的密码系统中被不同的字母组合代替。陆军的系统使用ZZ来表示逗号,FRAGE或FRAQ则表示问号。但是德国海军用来表示逗号及问号的则分别为Y和UD。Acht(意为“八”)和Richtung(意为“方向”)中的字母组合CH则由Q来代替。CENTA、MILLE和MYRIA分别表示两个、三个和四个零。
德国陆军和空军将每条信息都翻译成5个字母的代码。使用四转子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德国海军则将信息翻译成4字母代码。经常用到的词语代码与原词语的差别越大越好。Minensuchboot(意为“扫雷艇”)这样的词语可以被表示为MINENSUCHBOOT、MINBOOT、MMMBOOT 或MMM354。比较长的信息会被分成几个部分来发送。
5. 密码最早是谁发明的啊
雅典人
公元前405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已进入尾声。斯巴达军队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准备对雅典发动最后一击。这时,原来站在斯巴达一边的波斯帝国突然改变态度,停止了对斯巴达的援助,意图是使雅典和斯巴达在持续的战争中两败俱伤,以便从中渔利。在这种情况下,斯巴达急需摸清波斯帝国的具体行动计划,以便采取新的战略方针。正在这时,斯巴达军队捕获了一名从波斯帝国回雅典送信的雅典信使。斯巴达士兵仔细搜查这名信使,可搜查了好大一阵,除了从他身上搜出一条布满杂乱无章的希腊字母的普通腰带外,别无他获。情报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呢?斯巴达军队统帅莱桑德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条腰带上,情报一定就在那些杂乱的字母之中。他反复琢磨研究这些天书似的文字,把腰带上的字母用各种方法重新排列组合,怎么也解不出来。最后,莱桑德失去了信心,他一边摆弄着那条腰带,一边思考着弄到情报的其他途径。当他无意中把腰带呈螺旋形缠绕在手中的剑鞘上时,奇迹出现了。原来腰带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字母,竟组成了一段文字。这便是雅典间谍送回的一份情报,它告诉雅典,波斯军队准备在斯巴达军队发起最后攻击时,突然对斯巴达军队进行袭击。斯巴达军队根据这份情报马上改变了作战计划,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毫无防备的波斯军队,并一举将它击溃,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斯巴达军队回师征伐雅典,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雅典间谍送回的腰带情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密码情报,具体运用方法是,通信双方首先约定密码解读规则,然后通信—方将腰带(或羊皮等其他东西)缠绕在约定长度和粗细的木棍上书写。收信—方接到后,如不把腰带缠绕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木棍上,就只能看到一些毫无规则的字母。后来,这种密码通信方式在希腊广为流传。现代的密码电报,据说就是受了它的启发而发明的。 !
密码有什么作用呢?
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这点与任何密码发明的初衷都完全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别人夺走。
在网络兴起的时代,密码也深入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不在是通讯专用的东西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6. 摩斯密码是谁发明的
摩尔斯电码(Morse alphabet)是美国人摩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于1837年发明的。它由点dot(.)、划dash(-)两种符号组成。
摩尔斯码在早期无线电上举足轻重,是每个无线电通讯者所须必知的。由于通讯号技术之进步,各国已于1999年停止使用摩尔斯码,但由于它所占的频宽最少,又具一种技术及艺术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战争中使用的密码有很多种,比如:两分/三分/四分码、波雷费码、回转轮加密法、多码加密法、希尔码、埃特巴什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