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脚本
A. 编导是干什么的
(1)编导是电视节目制作中最主要的核心创作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
(2)编导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文艺鉴赏能力,掌握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的网络技术的人才。
(3)编导,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影视制作机构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撰稿、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B. 脚本和剧本有什么区别,脚本怎么写
一、写作上的区别:
脚本可以根据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而进行的修改。只有在脚本确定之后,则才进行剧本的编写工作。剧本编写完成之后,则才是分镜的确定。场景,角色确定。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搬上舞台表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脚本:
二、用途上的区别:
脚本是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又或者书稿的底本。脚本可以说是故事的发展大纲,用以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三、内容性质上的区别:
脚本可以说是故事的发展大纲,用以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之后,确定故事到底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对白,动作,情绪的变化,等等,这些细化的工作都是剧本上所要清楚确定下来的。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C. 剧本、脚本、台本是一个东西吗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脚本script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又称作宏或批处理文件。脚本通常可以由应用程序临时调用并执行。
台本即专指供舞台演出使用的剧本
D. 请问编导和导演的区别是什么呀
编导和导演的区别是性质和作用不同,编导和导演是两个不同的职业。_x005F_x000D_
_x005F_x000D_
1、编导。_x005F_x000D_
编导的职业范围是电视栏目、专题片等内容传播类的节目,工作内容包括选题、文案、脚本、拍摄控制和后期剪辑控制等。_x005F_x000D_
_x005F_x000D_
2、导演。_x005F_x000D_
导演的职业范围是电影、电视剧、MV等情节类的节目,工作内容包括改剧本、做分镜头脚本、场景调度、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_x005F_x000D_
_x005F_x000D_
编导是把一件事儿分析清楚,再报道出去,要是独立完成一个节目,要求是全的。导演做的是创作性的活儿,编一个故事,再通过演员演绎出来给观众看。二者职业有共性,都是通过节目来表现内容。所以编导可以发展到导演,导演也可以向编导方向发展。_x005F_x000D_
_x005F_x000D_
想咨询更多关于编导和导演专业的信息,可以咨询湃乐思教育。湃乐思教育是专注于传媒类艺术考试的教育品牌,以沉淀十八年的艺术考试经验结合互联网科技手段,根据考生真实需求,通过自主研发的教学系统,打通线上线下学习场景,实现名师一对一教学。针对各学校的考试内容自主研发专业课程,采用浸入式教学法,让艺考生学习艺术专业同时不耽误文化课。
E. 编导广告创意笔试是写分镜头脚本还是文案
写成分镜头脚本,还要付诸于一定的说明
F. 编导在策划完节目并且拍摄完成后 送到后期制作的时候需要写一个文案 这个文案怎么写,就是让后期怎么剪
当然,你是导演,你需要后期制作人员能够很好的了解你的创作构思,需要写一个能表达你的想法的文案给他们,他们才能将你的素材发挥最大的功效。
G. 高二现在学编导专业来得及吗
来得及啊。本来学编导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了离心仪的学校近一点。所以当然高二开始时间很合适。编导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板块其实并不太多,但是需要早做积累,比如观片量,阅读量,电视栏目纪录片等等,最重要的是敏锐的思维培养,对于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思考角度都需要改变,推荐你去雕虫家族看看,明确一下自己的方向。
H. 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学什么能自学吗
首先,我们第一个要解答的问题是在机构学习和自学的的差距。
先说机构,机构最大的好处在于可反馈。你的面试、自我介绍、表演、影评、散文、故事、新闻评述等等,机构的老师会给你一个评价反馈,好还是不好?不好在哪里怎么修改?老师给你的反馈是你调整修改的重要依据,有了不断的反馈,也就好方便自我的校正。
机构的老师会比较多,大多数都不只限于一个院校,而是来自多个院校。面对这多个院校的老师,获取各个学校的考试经验,这也便于自己的院校选择和学习准备。因为很多学生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往往的了解的源头只是简章和网上的一部分信息,深入的接触每个院校出来的老师或许会对于你理解一个院校的风格更有帮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有利有弊,就是机构人数到达一定数额之后,方便进行群面、即兴评述、演讲、表演的练习。其实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因为一个人是无法自己和自己表演的,即便是单人障碍小品也需要自己演完之后自己看看节奏和反应问题,所以如果是自学的话,这个会很有问题。
但是机构的人数多了,也会有教学不细致的问题。故事、影评、散文的进步一方面除了自己的大量练习之外,还需要老师的细致的修改。所以40、50人上课的话,除了讲一些硬知识点的大课之外(文常、电影史、文学史、视听语言等),其余的课程还是不如小课。所以我们中影人艺考编导学院的学生人数都有着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得到全面的指导。
自学呢,第一好在省钱。(废话)第二,好在时间自由。第三是作业压力小。(笑)
但是自学的问题在于无反馈。你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但是问题也好提升也好,都没有人给你一个比较客观的回复,你就很难在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改和提高。
自学还有一个好处是自由化,一些机构的训练是套路化的,跟着大流训练的时候很多主见不定的孩子也容易被带走。有些孩子其实是不需要按照一个既定的单子或者某种既定的体系去学习积累的,所以去机构反而会感觉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学习节奏。
那么学习出来的结果差距在哪里呢?
这个真的是因人而异,第一在于自学的效率和方法是否得当,第二是之前的自我积累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