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流程
❶ PLC工作过程分哪五个阶段
PLC工作过程:
1、公共处理:复位监视定时器,进行硬件检查、用户内存检查等。
2、程序执行:CPU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每条指令进行解释、执行,根据输入映像寄存器和元件映像寄存器中读出各继电器状态,根据逻辑关系进行运算,将结果写入元件映像寄存器。
3、扫描周期计算处理。
4、I/O刷新。
读输入点的状态,并写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将元件映像寄存器的状态经输出锁存器、输出送到输出点。
5、外设端口服务。
访问外设端口连接的外部设备。
(1)plc编程流程扩展阅读:
PLC的CPU不能直接与外部接线端子联系。送到PLC输入端子上的输入信号,经电平转换、光电隔离、滤波处理等一系列电路进入缓冲器等待采样,没有CPU的采样信号,外部信号不能进入映像寄存器。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映像寄存器内。在此,输入映像寄存器被刷新。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直至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❷ plc的编程原则和方法
plc有单独的程序通道和设置,只有那样子才可以改变plc内部固定程序。如果您是在plc互相通讯下写程序发送出去,一般是不会改变已经好的内部程序的。
我是学计算机的,现在充实PLC行业,就我的观点简单描述下 : PC优点: 运算速度快,响应快,功能强大,几乎可以满足任何控制,网络功能强大 PC缺点: 开发成本高,硬件配套成本高,运行不稳定,当机率高 PLC优点 操作简单,开发简单,运行稳定,周边配套硬件相对成熟,价格比PC略低,易维护 PLC缺点 运算速度慢,数据处理能力差 鉴于以上, PC适用于高速运行。
先是安全条件,后是执行条件是原则。 PLC的用户程序,是设计人员根据控制系统的工艺控制要求,通过PLC编程语言的编制规范,按照实际需要使用的功能来设计的。只要用户能够掌握某种标准编程语言,就能够使用PLC在控制系统中,实现各种自动化控制功能。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工业控制编程语言标准(IEC1131-3),PLC有五种标准编程语言:梯形图语言(LD)、指令表语言(IL)、功能模块语言(FBD)、顺序功能流程图语言(SFC)、结构化文本语言(ST)。这五标准编程语言,十分简单易学。 梯形图语言(LD) 梯形图语言是PLC程序设计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它是与继电器线路类似的一种编程语言。
❸ plc编程步骤图
科学的PLC编程步骤其实很简单,但往往大多数工程师就是认为简单而忽略很多细节。细节的忽略,必然会在以后出现问题。
想避免日后的问题,只有好好的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lc编程一样有其自身的规矩。(仅供参考)
阅读产品说明书
第一步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了,但很多工程师都做不到。认为这一步是浪费时间,甚至只从供货方培训来了解设备。??
仔细阅读说明书是编程的第一步,首先要阅读安全守则,知道哪些执行机构可能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哪些机构间最容易发生撞击,当发生危险时如何解决,这些最致命的问题都在安全守则中,为什么不去看呢? ??
此外,关于设备每个元件的特性,使用方法,调试方法也在说明书中,不去阅读,即使程序正确,如果元件没有调试好,设备一样不能工作。再有,所有的电路图、气动液压回路图、装配图也在说明书中,不去阅读它怎么知道没种元件可以做何种改造呢。
根据说明书,检查I/O
检查I/O,俗称“打点”。检查I/O的方法很多,但是一定要根据说明书提供的地址依次进行检查,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来检查。?在检查输入点时,一般输入信号无非是各种传感器,如电容、电感、光电、压阻、超声波、磁感式和行程开关等传感器。
检查这些元件比较简单,根据元件说明将工件放在工位上,或是移动执行机构检查传感器是否有信号即可。当然,不同的设备检测的方式可能不同,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了。?
但是在检查输出信号时就要格外小心了。如果是电驱动产品,必须在安全情况下,尤其是保证设备不会发生撞击前提下,让执行机构的驱动器得电,检查执行机构是否能够运动。如果是液压或气动执行机构,同样在安全情况下手动使换向阀得电,从而控制执行机构。
在检查输出信号时,不论执行机构的驱动方式是什么,一定要根据元件说明书,首先要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设备的执行机构都可以通电测试的,所以有时个别的输出信号可能无法手动测试。
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装置,当传感器有信号或执行机构的驱动装置得电后,必须同时检查PLC上的I/O模块指示灯是否也点亮。很多设备中,输入输出信号是通过接线端子与PLC连接,有时接线端子的指示灯有信号 ,但不能保证由于连接导线内部断路,而PLC上相应的地址没有信号接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后,要同时将测量的地址记录下来,保证信号地址和说明书中一致。如有不同,再次测量设备地址,多次测量仍然不一致,先联系设备厂家,因为此时不能保证厂家提供的地址没有错误。
打开编程软件,进行硬件配置
打开编程软件,进行硬件配置,并将I/O地址写在符号表中。
不同的PLC使用不同的编程软件。但是对于任何一种软件来说,编程前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硬件组态,根据实际PLC的类型建立硬件配置及相应的通讯配置。硬件组态完成后,将之前在纸上记录下来的I/O地址写在软件的符号表中。
由于软件不同,对于符号表的定义可能不同,但一般的软件都有该功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在编写符号表时,不仅要把设备输入输出的绝对地址写正确,最好再给每个地址命名并添加注释,这对后面的编程会非常方便。
不需要在编程时每次都查询绝对地址,只要填写命名好的名称即可。当然,这也取决于软件是否具备此功能。
写出程序流程图
在编程之前,一定要在草稿上写出程序的流程图。一个完整的程序,应该包括主程序、停止程序、急停程序、复位程序等部分,如果软件允许,应该将各个程序按“块”的形式编写,即一个程序是一个块,最终将每个块按需求来调用即可。
PLC最擅长的就是处理顺序控制,在顺序控制中主流程是核心,一定要确保制定好的流程是正确的,要在草稿上仔细检查。如果主流程存在问题,当程序被PLC执行后,很可能发生撞击,损坏设备或对人身造成危险。
在软件中编写程序
确保主流程没有问题后,便可以在软件中编写程序了。此外,还要注意停止、急停和复位程序的正确性,尤其是停止和急停程序,这是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最重要的程序,万万不可小视。一定要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执行停止或急停程序,设备绝对不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调试程序
在调试程序这一步中,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1.如果条件允许,或是你的逻辑能力超强,可以先用软件的仿真功能做测试,但是很多繁琐的程序很难用软件仿真看出程序是否正确。?
2.将程序下传到PLC中进行在线的调试。如果设备不动或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先不要去修改程序,很可能是传感器没有调试到位,如果确保传感器无误,再去修改程序。
调试完成后,再次编辑程序
在上一步的调试中,由于对程序有所修改,故必须再次整体检查或编辑一下程序,然后将最终的程序下传到PLC中。
保存程序
在这一步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将程序保存在什么地方?PC硬盘?闪存设备?移动硬盘?当然这些都不可以,所有这些存储设备都可能感染病毒。所以,必须且只能将程序烧制到光盘上。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烧制的程序是哪个程序?在之前我们已经将最终调试并修改完成的程序下载到PLC中,如果PLC在执行该程序时完全无误的话,就将该程序上传到PC中,将此程序烧制到光盘中。上面的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❹ plc编程自动流程
自动流程编写:
建议题主使用步的方式来编写,用一个字地址来表示步骤,每一个步骤执行动作输出,符合条件了跳转到下一步
❺ 问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开发流程是怎么样的
感谢题主的邀请,我来说下我的见解:
一般来说,PLC的开发流程有两种:
1、第一种流程:设计自动化任务解决方案-创建一个项目-进行硬件组态-创建相应程序-下载程序到CPU中并进行调试。
2、第二种流程:设计自动化任务解决方案-创建一个项目-创建相应程序-进行硬件组态--下载程序到CPU中并进行调试。
大概就是以上两种,想知道更多可以问问GCGD,网上都有。
采纳下啊!
❻ plc怎么编程
首先,需要下载PLC编程软件
其次,根据动作流程编写程序
❼ 用三菱plc怎么编写程序
安排好输入输出口,输入启动停止检测电机是否故障的传感器复位信号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等,输出就是控制电机启动,8小时计时器是不行了,用每秒计数,用两个计数器,一个计秒一个计时
❽ 编程的步骤
学习PLC编程首先需要从理论基础开始。
1)学习PLC的基本原理。
硬件:搞清楚输入和输出端的基本结构,熟悉端口的基本电气要求。
软件:对于PLC系统,必须搞清楚什么是I/O刷新,这是编程的基础,知道PLC的工作循环。
推荐学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2)学习基本指令。
可以先从梯形图语言开始,先练习基本的逻辑指令。学些各种逻辑指令块。推荐学习《PLC自学手册》
3)实践。
可以在模拟器上模拟练习:(一般PLC编程器都有模拟的功能)。编写PLC程序,编译运行,手动输入一些信号,观看输出端口的信号变化是否满足程序的要求。最后实战。
plc编程的方法:
1、经验法
即是运用自己的或别人的经验进行设计,设计前选择与设计要求相类似的成功的例子,并进行修改,增删部分功能或运用其中部分程序,直至适合自己的情况。在工作过程中,可收集与积累这样成功的例子,从而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2、解析法
可利用组合逻辑或时序逻辑的理论,并运用相应的解析方法,对其进行逻辑关系的求解,然后再根据求解的结果,画成梯形图或直接写出程序。解析法比较严密,可以运用一定的标准,使程序优化,可避免编程的盲目性,是较有效的方法。
❾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步骤有:
1、根据工艺流程分析控制要求,明确控制任务,拟定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条件。
2、确定所需的用户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由输出设备驱动的控制对象。估算PLC的I/O点数;分析控制对象与PLC之间的信号关系,信号性质,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估算PLC的用户存储器容量。
3、选择PLC。PLC的选择包括机型的选择、容量的选择、I/O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等。选择PLC的依据是输入输出形式与点数,控制方式与速度、控制精度与分辨率,用户程序容量。
4、分配、定义PLC的I/O点,绘制I/O连接图。
5、PLC控制程序设计。
6、控制柜设计和现场施工。在进行控制程序设计的同时,可进行硬件配备工作,主要包括强电设备的安装、控制柜的设计与制作、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安装、输入输出的连接等。
使用氛围及行业分布
PLC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弹性以及经济实惠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环境的控制系统中,担任着工厂自动化控制中核心控制的角色。PLC系统的实际应用包含多领域,如中央空调设计,自动化的生产线及设备和停车场机械设备等。
现在市面上的PLC系统具有繁多的种类,不同的制造厂商以及PLC系统设计的针对性都会让其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依据机组的复杂程度将PLC系统分为大、中、小型。工业上常使用大型的PLC系统,而小型PLC适用于一般的工厂及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PLC控制系统设计
❿ plc编程流程图
一个思路清晰的工程师在进行PLC编程之前,通常都会先写出plc编程流程图。那么,plc编程流程图一般怎么写?请看下图。
plc编程流程图 plc程序流程图
图片原图出处:梯形图plc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