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刀补
① 数控编程怎么刀补
G41是相对于刀具前进方向左侧进行补偿,称左刀补。如下图所示,这时相当于顺铣。G42是G41是相对于刀具前进方向右侧进行补偿,称右刀补。如下所示,这时相当于逆铣。从刀具寿命、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而言,顺铣效果较好,因此G41使用较多。D是刀补号地址,是系统中记录刀具半径的存储器地址,后面跟的数值是刀具号,用来调用内存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数值。刀补号地址可以有D01-D99共100个地址。其中的值可以用MDI方式预先输入在内存刀具表中相应的刀具号位置上。进行刀具补偿时,要用G17/G18/G19选择刀补平面,缺省状态是XY平面。G40是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所有平面上取消刀具半径补偿的指令均为G40。G40, G41 , G42是模态代码,它们可以互相注销。
使用刀具补偿功能的优越性在于:在编程时可以不考虑刀具的半径,直接按图样所给尺寸进行编程,只要在实际加工时输入刀具的半径值即可。
按增量方式编程:O0001N10 G54 G91 G17 G00 M03 G17指定刀补平面( XOY平面)N20G41 X20.0 Y10.0 D01 建立刀补(刀补号为01 )N30 G01 Y40.0 F200N40 X30.0N50 Y-30.0N60 X-40.0N70 G00 G40 X-10.0 Y-20.0 MO5 解除刀补N80 M02
按绝对方式编程:O0002N10 G54 G90 G17 G00 M03 G17指定刀补平面( XOY平面)N20 G41 X20.0 Y10.0 D01 建立刀补(刀补号为01 )N30 G01 Y50.0 F200N40 X50.0N5O Y20.0N60 X10.0N70 G00 G40 X0 YO M05 解除刀补N80 M02
② 数控车床刀补详细讲解是什么
数控刀补详细讲解,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一般换新刀片在磨耗里让0.3到0.5左右。
在刀补有两个数据栏,一个是对刀用的,一个是填刀补用的。把页面调到刀补的页面上,找到所对刀的刀号(T0101就把光标放在01上)。然后开始对刀,刀尖轻轻的沾着工件的端面,就沿着X方向退出来。
数控车床刀补加减用法
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损补偿。一般而言,新刀片的磨损量约为0.3至0.5。刀补有两个数据栏,一个用于对刀,另一个用于填刀。
1、刀补是刀具长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编程零件时,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它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与X和Y平面中的编程零点不同,长度补偿*与Z坐标相关,因为刀具由主轴锥孔定位而不发生变化,因此Z坐标的零点不同。
2、数控车床又称CNC车床,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我国使用量比较大、覆盖面**广的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高柔性的机械制造设备。
3、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及其在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数控机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十年来,它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③ 数控车床刀补口诀是什么
x方向外圆加大就用正,外圆减小就用负,z向厚度增加就要正,减小就要负。
数控编程时中,通常会将刀具刀尖假想为一个点,加工时根据刀具实际尺寸,自动改变机床坐标轴或刀具刀位点位置,使实际加工轮廓和编程轨迹完全一致,从而实现“刀具补偿”。
在对刀时也是以假想刀尖进行对刀。但实际加工中的车刀,由于工艺或其他要求,刀尖往往不是一个理想的点,而是一段圆弧,所谓刀尖圆弧半径是车刀刀尖圆弧所构成的假想圆半径,实践中,所有车刀均有大小不等或近似的刀尖圆弧,假想刀尖在实际加工中是不存在的。
数控车床使用注意事项
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在其使用参数范围内,否则可能会对机床造成损坏,比如: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在工作台上放置的工件及其夹具辅具等不得超过工作台的'最大承重,否则会对运动导轨造成损伤。
切削力尽量不要过载,否则会造成传动机构的损坏、失效,更严重的会由于电流过大烧掉主轴电机或进给轴电机等。同时,还要尽量避免机床的固有频率,以防产生谐振,影响加工精度,甚至引起切削刀具、机床部件的损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数控车床
④ 数控车床刀补口诀是什么
x方向往工件方向是负。也就是进刀 向后就为正。也就是退刀。
在一个固定的坐标系中,这样对刀:
Z轴:以三爪定位端面对刀,在对刀参数中输入与刀号相对应的刀尖位置数据。
X轴:试车法或找一个已知尺寸的零件去碰外圆/内圆,在对刀参数中输入与刀号相对应的刀尖位置数据。(如X38)。
对刀完成后,试车零件,测量误差后再进行对应刀号做刀补处理,此时要使用U/W进行修正。对刀是否容易,跟使用的操作系统有关,必须认真阅读操作系统给定的对刀方式进行操作,虽然大同小异,还是按照操作系统给的对刀方式操作正确。
(4)数控编程刀补扩展阅读;
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一般换新刀片在磨耗里让0.3到0.5左右。
在刀补有两个数据栏,一个是对刀用的,一个是填刀补用的。把页面调到刀补的页面上,找到所对刀的刀号(T0101就把光标放在01上)。然后开始对刀,刀尖轻轻的沾着工件的端面,就沿着X方向退出来。
刀补是刀具长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对一个零件编程的时候,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而此坐标系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
⑤ 数控上两把刀,第一把刀刀补怎么补
过程有以下两步: 1、手动方式,车一刀外圆,X方向不动,沿Z向退出刀具。
停机,测量已加工表面的直径。假如是Φ32.14mm,打开刀补画面,找到对应的刀补号,在X下面输入32.14,按测量键,X方向对刀完成。2、手动方式,车一刀端面,Z方向不动,沿X向退出刀具。停机,测量工件长度。假如长了0.5mm,编程原点在工件右端面旋转中心,打开刀补画面,找到对应的刀补号,在Z下面输入0.5,按测量键,Z方向对刀完成。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⑥ 数控车上的刀补是什么意思 通俗一点,不要复制的
一)零件的加工顺序:先钻孔后平端(这是防止钻孔时缩料);先粗车,再精车(这是为了保证零件精度);先加工公差大的最后加工公差小的(这是保证小公差尺寸表面不被划伤及防止零件变形)。
二)根据材料硬度选择合理的转速、进给量及切深,我个人总结如下:
1、碳钢材料选择高转速,高进给量,大切深。如:1Gr11,选择S1600、F0.2、切深 2mm;
2、硬质合金选择低转速、低进给量、小切深。如:GH4033,选择S800、F0.08、 切深0.5mm ;
3、钛合金选择低转速、高进给量、小切深。如:Ti6,选择S400、F0.2、切深0.3mm。
对刀技巧
对刀分为对刀仪对刀及直接对刀。大部分车床无对刀仪,为直接对刀,以下所说对刀技巧为直接对刀。先选择零件右端面中心为对刀点,并设为零点,机床回原点后,每一把需要用到的刀具都以零件右端面中心为零点对刀;刀具接触到右端面输入Z0点击测量,刀具的刀补值里面就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表示Z轴对刀对好了,X对刀为试切对刀,用刀具车零件外圆少些,测量被车外圆数值(如x为20mm)输入x20,点击测量,刀补值会自动记录下测量的数值,这时x轴也对好了;这种对刀方法,就算机床断电,来电重启后仍然不会改变对刀值,可适用于大批量长时间生产同一零件,其间关闭车床也不需要重新对刀。
调试技巧
零件在编完程序,对好刀后需要进行试切调试,为了防止程序上出现错误和对刀的失误,造成撞机事故,我们应该先进行空行程模拟加工,在机床的座标系里面对刀具向右整体平移零件总长的2——3倍;然后开始模拟加工,模拟加工完成以后确认程序及对刀无误,再开始对零件进行加工,首件零件加工完成后,先自检,确认合格,再找专职检验检查,专职检验确认合格后这才表示调试结束。
完成零件的加工
零件在首件试切完成后,就要进行成批生产,但首件的合格并不 等于整批零件就会合格,因为在加工过程中,因加工材料的不同会使刀具产生磨损,加工材料软,刀具磨损就小,加工材料硬,刀具磨损快,所以在加工过程中,要勤量勤检,及时增加和减少刀补值,保证零件的合格。
总之,加工的基本原则:先粗加工,把工件的多余材料去掉,然后精加工;加工中应避免振动的发生;避免工件加工时的热变性,造成的振动发生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负载过大;可能是机床和工件的共振,或者可能是机床的刚性不足,也可能是刀具钝化后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减小振动;减小横向进给量和加工深度,检查工件装夹是否牢靠,提高刀具的转速后者降低转速可以降低共振,另外,查看是否有必要的更换新的刀具。
另外,为了安全的操作数控机床,防止机床发生碰撞,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常听别人说,不碰机床,就学不会机床操作,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和有害的认识,机床碰撞对机床的精度是很大的损害,对于不同类型机床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对于刚性不强的机床影响较大。
一旦机床发生碰撞的话,对机床的精度影响是致命的。所以对于高精度数控车床来说,碰撞绝对要杜绝,只要操作者细心和掌握一定的防碰撞的方法,碰撞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碰撞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对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二是对工件的尺寸和其他相关的几何尺寸输入错误以及工件的初始位置定位错误;三是机床的工件坐标系设置错误,或者机床零点在加工过程中被重置,而产生变化,机床碰撞大多发生在机床快速移动过程中,这时候发生的碰撞的危害也最大,应绝对避免。
所以操作者要特别注意机床在执行程序的初始阶段和机床在更换刀具的时候,此时一旦程序编辑错误,刀具的直径和长度输入错误,那么就很容易发生碰撞。在程序结束阶段,数控轴的退刀动作顺序错误,那么也可能发生碰撞。为了避免上述碰撞,操作者在操作机床时,要充分发挥五官的功能,观察机床有无异常动作,有无火花,有无噪音和异常的响动,有无震动,有无焦味。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程序,待机床问题解决后,机床才能继续工作,总之,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建立在掌握了机床基本操作、基础的机械加工知识和基础的编程知识之上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需要操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机组合,是具有创新性的劳动。
⑦ 数控编程的刀具补偿问题
刀具补偿
你手工编程时候为了使程序编写容易
在零件上指定一个零点
机床零点相对程序零点的偏移进行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编程时将刀具做为一个点
但实际不一样
加工过程中刀位点运动轨迹与实际差一个刀具半径
要根据刀具半径修正实际运行轨迹
刀尖圆弧半径补偿
根据刀尖形状来修正实际运行轨迹
刀尖方向有
左下角
右下角
右上角
左上角
左中,6为下中
右中
上中
正中
T03是3号刀
03是使用3号刀补
这个03是你自己在机床输入的
当然也可以T03
02
就是3号刀用2号刀补
为了好记
一般都是几号刀就用几号刀补
⑧ 数控编程怎么刀补
刀补界面下,调到你所要修改的那个刀补下,想要修改X向刀补输入“U”,Z向输入“W” 。
⑨ 数控编程怎么刀补
g00是快速移动
先进行z轴的偏置量:把z轴定位,然后只操作x轴,(z轴坚决不能动了)进行端面的试切削,接着在系统中输入z
0.0测量
此时的z轴刀补就完成了。进行先把x轴定位,然后只按z轴,(此时的x轴不能动)试切外圆,z轴直线退出,接着测量出外圆的直径,输入系统,(如40.8
在刀补中输入x40.8测量)
系统会自动测量出x轴的偏置量。上楼说的很对,加工前对刀,要看加工技术要求,如你所说,放上去不对刀,就会影响z轴得公差大小,若果公差比较大,那就没有什麽关系了。另外你可以看一下,老师傅是不是用了数控车得自动对刀仪。
⑩ 数控编程怎么刀补
G00是快速移动
先进行Z轴的偏置量:把Z轴定位,然后只操作X轴,(Z轴坚决不能动了)进行端面的试切削,接着在系统中输入Z
0.0测量
此时的Z轴刀补就完成了。进行先把X轴定位,然后只按Z轴,(此时的X轴不能动)试切外圆,Z轴直线退出,接着测量出外圆的直径,输入系统,(如40.8
在刀补中输入X40.8测量)
系统会自动测量出X轴的偏置量。上楼说的很对,加工前对刀,要看加工技术要求,如你所说,放上去不对刀,就会影响Z轴得公差大小,若果公差比较大,那就没有什麽关系了。另外你可以看一下,老师傅是不是用了数控车得自动对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