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rss编程

rss编程

发布时间: 2022-12-10 20:55:34

‘壹’ 请问"RSS、SNS、播客"分别是指什么

什么是RSS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例如Blog。一段项目的介绍可能包含新闻的全部介绍等。或者仅仅是额外的内容或者简短的介绍。这些项目的链接通常都能链接到全部的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输出的网站内容。

RSS如何工作

您一般需要下载和安装一个RSS新闻阅读器,然后从网站提供的聚合新闻目录列表中订阅您感兴趣的新闻栏目的内容。订阅后,您将会及时获得所订阅新闻频道的最新内容。

什么是SNS?
SNS是一个采用分布式技术,通俗地说是采用P2P技术,构建的下一代基于个人的网络基础软件。

SNS通过分布式软件编程,将现在分散在每个人的设备上的CPU、硬盘、带宽进行统筹安排,并赋予这些相对服务器来说很渺小的设备更强大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计算速度,通信速度,存储空间。

SNS的技术起源:在互联网中,PC机、智能手机都没有强大的计算及带宽资源,它们依赖网站服务器,才能浏览发布信息。如果将每个设备的计算及带宽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与共享,这些设备就有可能具备比那些服务器更为强大的能力。这就是分布计算理论诞生的根源,是SNS技术诞生的理论基础。

Wikipedia给blog的定义是:

An online journal, typically consisting of a personal diary or social and political commentary, sometimes with replies from readers or RSS feeds.(一种在线日志,以个人日记或社会和政治评论为典型,有时包含读者的回复或RSS源。)

不过,早在blog出现之前,就存在在线日志这种形式,很多网站就提供“What's New”这个页面,国内很多个人网站也有写“站长手记”的习惯。而且,以在线日志来涵盖blog,既没有定义blog的表象,也没有涉及blog的本质。还有很多人强调blog的链接特性,但链接显然是Web的特性,blog只是回归到Web的本质而已。

‘贰’ 什么是RSS阅读器,如何使用手机上能用吗

RSS阅读器是一种软件或是说一个程序,这种软件可以自由读取RSS和Atom两种规范格式的文档,且这种读取RSS和Atom文档的软件有多个版本,由不同的人或公司开发,有着不同的名字。如目前流行的有:RSSReader、Feeddemon、SharpReader等。这些软件能够实现大致相同的功能,其实质都是为了方便地读取RSS和Atom文档。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聚合真的很简单”就是RSS的英文原意。把新闻标题、摘要(Feed)、内容按照用户的要求,“送”到用户的桌面就是RSS的目的。 因此,要彻底明白RSS阅读器带来的从“拉(Pull)”到“推(Push)”的网页浏览方式的变革,关键是要搞清楚让人犯晕的RSS和Atom。可以说RSS和Atom目前还是少数人用的“高新技术”,对于不搞技术的人来说,这些字母的英文原文和类似名词解释式的定义,根本不能让这些甚至连技术名词都难以理解的使用者明白。下面将以举例和类比的方式进行解释。 如果一个人每天通常要浏览30个网站获得各种所需信息,以现在浏览网页的方式,就需要登录30个不同站点搜寻每天可能发布的新信息,因为作为终端用户很难获知这些网站何时进行新信息的发布。在访问之时,如果某个网站暂时没有新内容,那么这个人可能就要在一天内多次访问某些网站。这种访问方式获取信息的效率较低,随机性大。但如果将这30个网站放到一个浏览器或页面下,当某个网站有了新信息的发布,这个浏览器就能发出通知,显示更新内容,这样用户就不用登录很多网站,多次查找信息,节约了时间,也不会错过新信息,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 打个比方说:可以读取RSS和Atom文档的RSS阅读器就如同一份自己订制的报纸。每个人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和栏目地址集中在一个页面,这个页面就是RSS阅读器的界面。通过这个页面就可浏览和监视这些网站的情况,一旦哪个网站有新内容发布就随时报告,显示新信息的标题和摘要(Feed),甚至全文。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还可以是图片、音乐、视频。另一种意义上,RSS阅读器就像一个临时标签,能够时时记录个人浏览的历史纪录。它以每个使用者的阅读历史判断信息的新旧,用户阅读过的就被认定为旧信息,未被阅读的被当作新信息。因此,这些网站每一次更新的记录(未读的)都不会被错过,即使用户好几天才有机会上一次网。 就本质而言,RSS和Atom是一种信息聚合的技术,都是为了提供一种更为方便、高效的互联网信息的发布和共享,用更少的时间分享更多的信息。同时RSS和Atom又是实现信息聚合的两种不同规范。1997年Netscape(网景)公司开发了RSS,“推”技术的概念随之诞生。然而RSS的风行却是近两年的事,由于Blog技术的迅速普及和Useland、Yahoo等大牌公司的支持,2003年RSS曾被吹捧成可以免除垃圾邮件干扰的替代产品,一时形成了新技术的某种垄断。这时Google为了打破这种垄断,支持了IBM软件工程师SamRuby2003年研发的Atom技术,由于Google的加入,Atom迅速窜红。Useland公司的戴夫·温那(Dave Winner)也迅速将RSS升级到2.0版本,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但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和市场实际的双重压力,两种标准有统一的可能,温那在今年3月表示RSS将与Atom合并。现在多数版本的阅读器都可以同时支持这两种标准。 目前流行的RSS 阅读器有适用于Windows系统下的RssReader、Free Demon,用于Mac OS X 系统(苹果机多采用此系统)下的Net News Wire,还有用于掌上电脑等移动无线设备的Bloglines等 顶上的部分为菜单和各种功能的快捷键;左边是各个站点或栏目的URL链接,这些链接一般由用户根据需要自己添加和设置;右边则是显示的内容,上栏一般只显示新闻的标题、更新时间等基本信息,下栏显示上栏选中文章的摘要或是全文,也可以显示用户正在访问的网站的页面,这些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和设定。当左边选择某个站点或栏目时,右边两栏显示的内容就随之变化。 RSS阅读器将新信息带到了用户的桌面,而无需用户去各个网站一遍遍的搜索,用户只要打开设置好的RSS阅读器,就可以等着信息“找上门来”。现在RSS阅读器的各种软件都是免费的,除了在 www.Rssreader.com 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阅读器外,很多网站都提供RSS阅读器的下载,一般提供RSS 新闻聚合服务的网站也提供各种阅读器的下载。如果用搜索引擎搜索,可以找到各种版本。 有些RSS阅读器需在 .NET Framework工作环境中运行,如果在安装RSS阅读器的过程中有提示,就需要先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可以通过 Windows update 获取( http://windowsupdate.microsoft.com/) ,安装.NET Framework后,Rssreader就可以顺利安装并使用。 刚刚安装好的RSS阅读器的左栏并没有上图显示那么多链接,除了一个默认的空目录外一无所有。这就需要用户自己添加感兴趣的链接,进行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的设置,为自己订制“一份新的报纸”。通过顶上“Add+”等功能键可以建立自己的目录和类,并进行目录的管理和属性设置。每个RSS阅读器都有提供如何使用和设置的帮助文件和使用指导。 进行左栏的目录和地址添加的一个前提就是: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站必须提供RSS新闻聚合服务。RSS阅读器只能从那些提供了RSS或者Atom服务的网站上获得信息。那么如何找到RSS服务的信息源?为了方便用户,一些RSS阅读器直接在软件中预存入了一部分RSS信息源,可以通过“Add+(添加)”钮中的 “directory(目录)” 选择列表中推荐的URL。另一种就是用户知道那些提供RSS服务的站点,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如果网页中有 等图标的网站一般都提供RSS新闻聚合服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XML是支持RSS和Atom技术的互联网编程语言,所以在RSS阅读器中添加的URL地址必须是以.xml结尾。比如:新华网提供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必须添加的是: http://rss.xinhuanet.com/rss/xiaoping.xml 。 手机可以使用

‘叁’ 你好!请问一下如何控制RSS的条数问题我想拿到以前的数据,所以想控制条数!谢谢!

这个。。我也不知道。。如果你只是为了看以前的数据,可以试试在线的Google Reader,这个能看到很久以前的文章。你一直往下拉就好,拉不动了就等几秒,然后再拉,注意左下角的提示。如果一直显示完成的话就是没有了。

‘肆’ web 2.0是什么什么概念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总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概览

Web(在这里,指代“Web 1.0”)最早的概念包括不常更新(甚至不更新)的静态HTML页面。而.com时代的成功则是依靠一个更加动态的Web(指代“Web 1.5”),其中CMS(内容管理系统)可以从不断变化的内容数据库中即时生成动态HTML页面。从这两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眼球效应则被认为是固有的Web感受,也因此页面点击率和外观成为了重要因素。

Web 2.0的支持者认为Web的使用正日渐以交互性和未来的社会性网络为导向,所提供的服务内容,通过或不通过创建一个可视的、交互的网页来充分挖掘网络效应。某种观点认为,和传统网站相比,Web 2.0的网站更多表现为Point of presence或者是依赖用户的门户网站。

该词的来源

这个术语是由O'Reilly MacroMedia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来的。Dougherty提出了Web目前正处于复兴时期,有着不断改变的规则和不断演化的商业模式。而Dougherty则是举例说明——“双击是Web 1.0,Google AdSense 则是Web 2.0。 Ofoto是Web 1.0;Flickr 则是Web 2.0”,而不是给出确切的定义,和补充一个商业前景,同时O'Reilly Media、Battelle和MediaLive 在2004年10月启动了第一个Web 2.0大会。第二次的年会将在2005年10月举办。

在他们的会议开场白上,O'Reilly和Battelle总结了他们认为的表现了Web 2.0应用特色的一些关键原则:

将Web作为平台;

将数据变成“英特尔 Inside”;

分享和参与的架构 驱动的网络效应;

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把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形成大汇集的改革;

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使轻量的业务模型可行;

软件采购循环的终结(“永久的Beta版”)

软件凌驾于单一设备的层次之上;

拉动长尾的能力;

这种软件发布中的版本号的使用从某一方面也暗示了整个Web已经被看作是一种有着重大增值意义的新产品,而且正在被重写编写和发布。

也展现着软件网络化、网络软件化(此两者为人机互动),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化(此两者为人际互动)的技术普及过程对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这里,我们不应忽略的是,web2.0真正的背景不是技术的革新,而是互联网大潮的再一次来临。从2004年走出低谷,到现在的热浪,第二代互联网大潮的兴起和全球经济增长周期、油价、黄金、股市都有着密切关系。

此外,还有我国2005年的“自主创新”和全民创业大潮,也是推动web2.0在中国迅速升温的关键。这一点可以见http://daqiceng.blogbus.com/logs/2006/05/2410574.html。

补充:http://dnhoo.blogbus.com/s1008631/index.html
在 http://it.sohu.com/s2005/web2info.shtml 上的定义比较全面,建议大家参考

§关键词

博客(blog) 播客 BT P2P SNS RSS 博采 维客 wiki 标签 nos

互联网 keso

WEB2.0商业模式是怎么样的呢?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所有WEB2.0投资所需要明确的。

‘伍’ 网页上RSS是什么

什么是RSS: Real Simple Syndication最能体现RSS的本意

对于应用服务的开发者来说:应用和应用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交换的数据好比就是薯仔,白菜,按照严格的XML标准设计的接口的确能大大简化下游开发的后期加工机器成本:可以比较一下处理HTML网页的浏览器,比如:IE和FireFox等软件安装后大小都在10M以上,但一般处理XML的解析器工具包一般都在几百K就够了。这点在未来2,3年,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像手机这样的硬件配置比较低的设备环境中显得尤其重要。

套用生产/代理/零售模式:而将这各个环节高效联系起来的:正是RSS/XML相关标准。

生产商:RSS生产者包括Blog / 新闻网站等;

代理商:RSS聚合服务: FeedBurner/ RSS搜索服务 TechnoRati

零售商:RSS阅读器(RSS Reader/Browser)

从中也可以看到一些MVC(The Model-View-Controller)模式的影子。
下面一些例子:看看RSS如何让互联网变得更加丰富

RSS的可编程性:以在线书签服务del.icio.us为例

从自身界面上看,del.icio.us是非常简朴的:

但del.icio.us为其他应用准备了各种RSS接口:

最简单的RSS应用:del.icio.us提供的RSS首先可以被其他网站进行远程同步:比如我将我的书签当成一个LinkBlog: 和我自己的常看的几个BLOG聚合一起,同步在我的个人门户上:一页天下晓。

更有其他人利用del.icio.us开放的RSS接口发展了更丰富的应用,比如:extispicious则可以根据你收藏的书签的分类tag的个数展现你的“脑图”;

HubLog: Graph del.icio.us related tags更是将del.icio.us所有用户收藏用的tag进行了汇总分类,可以看到不同用户收藏的Tag之间的“立体”联系:

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于传统的HTML,同样的功能实现将变得非常复杂和不稳定,数据的再生产和交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这个标准最终要的贡献就是使得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站变得可编程:类似的例子还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机制,这些机制都是依赖XML/RPC实现的。当初为Lucene设计一个RSS/XML的接口也是为了这个初衷,它使得全文检索服务可以轻松的嵌入到各种应用中,通过关键词将各种内容之间实现更丰富的关联(Well Referenced)。

其他的一些RSS扩展服务介绍:

RSS阅读:在线服务 Vs. 客户端

客户端的确是可以方便一些将RSS做为日常工作高端用户:

很多工具(RadioUserLand NewzCrawler)可以设置BLOG发布系统的帐号:MT Blogger在阅读过程中边看边发布评论,非常适合网络“蜜蜂”使用。

但是和EMail一样:习惯基于WEB界面的Email还是要占大多数,所以在线服务还是会胜出的。而RSS阅读功能最后会被大多数EMail客户端所集成,比如目前的ThunderBird。

ML聚合再发布工具:RSS代理商

如果你同时用del.icio.us的Link Blog,还喜欢用FlickR的photo blog,同时写自己的MovableType/WordPress网志和Blogger.com的服务,如何方便用户通过一个RSS订阅你所有的信息源呢?FeedBurner的功能原不止:它可以在RSS中组合多种数据源。

‘陆’ 《深入理解Android网络编程技术详解与最佳实践》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深入理解Android网络编程》(陈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3fB1M9EkhhYP2B0tFjAxSQ

提取码:99p8

书名:深入理解Android网络编程

作者:陈文

豆瓣评分:5.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8-20

页数:362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Android网络编程方面的专着,旨在帮助开发者们高效地编写出高质量的Android网络应用。不仅系统讲解了Android网络编程的各项核心技术和功能模块,通过多个案例解读了Android网络编程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从源码角度深入解析了Android核心网络处理方法和关键应用的实现原理,包含大量最佳实践。

全书共11章,分为三个部分:概述篇(第1章)在介绍了Android开发平台后,重点讲解了Android网络程序的功能及开发环境的配置,引领读者走进Android网络编程的大门;实战篇(第2~8章),详细讲解了TCP、UDP、HTTP等基本网络协议在Android上的应用,展示了使用Android处理JSON、SOAP、HTML、XML等数据的方法,讲解了Android中的RSS编程、Email编程、OAuth认证等,解析了Android中Locations、Maps、USB、Wi-Fi、Bluetooth、NFC等网络模块的编程,讨论了Android中线程、数据存取、消息缓存、界面更新等的处理方法,探讨了SIP、XMPP等协议在Android上的应用;源码分析篇(第9~11章)分析了Android中与HTML处理、网络处理以及部分网络应用相关的源代码,帮助读者从底层原理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作者简介:

陈文资深Android开发工程师,深入分析过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对Android系统的底层原理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尤其是与网络编程相关的功能模块。精通XMPP协议和企业级云端系统的构建,现从事移动互联网系统的框架设计和研发工作。此外,他对java、HMTL 5、Web数据挖掘、个性化搜索引擎等技术也有一定的研究。

‘柒’ 什么叫oo编程,oo是哪两个英语单词缩写,rss标志是什么意思

OO(Object-Oriented)

什么是OO?
就是面向接口编程。无论你是用vtable, 或gp的function object, 或就是C的函数指针,正交分解也好,各种pattern也罢,都是面向接口编程思想的一种实现。

为什么要面向接口编程?
为了解耦。

什么是解耦?
就是把程序中互相不相关或有限相关的模块分割开来。就象收拾屋子,你希望把不同的东西放到不同的地方。把酱油和醋倒进不同的瓶子里去。
这里,对完全不相关的功能,可以简单地分开实现。
但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不同模块之间是有互相之间的关系的。这时,就需要接口。用接口准确定义模块之间的关系。解耦前,两个模块之间共享所有信息(这个信息包括数据,也包括各自的实现细节)。解耦后,需要共享的信息被准确地定义在接口中。同时,信息的流向也被确定。

解耦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程序变得清晰了。
其次,不该暴露的实现细节被隐藏了。代码的修改变容易了。
再次,结构灵活了,通过静态多态(function object)或动态多态(vtable), 一个模块可以和任意实现接口的模块协作。原来类A只能与类B协作,解耦后可以和所有实现接口IB的类如B1, B2, ... 协作了。扩展性大大增强。自然而然就代码重用了。
编译依赖也没有了。你可以专心写和编译一个模块,不用等待其它模块的完成。
调试容易了。只要模块对一个接口调试成功,其它的接口也没有问题。于是,甚至可以用一个simple naive的实现该接口的mmy类来调试。(这点,使用template的gp不适用)

那么解耦的坏处是什么呢?
接口的定义变得很关键。解耦就是隐藏一些信息,定义一些需要共享的信息。如果接口定义的不好,隐藏了不该隐藏的信息,那么对某些需要这些信息的复杂情况来说,这个解耦就失败了。
而如果没有隐藏一些应该隐藏的信息,那么不该有的耦合仍然存在。

那么怎样解耦,又怎样定义接口呢?
这是一个纯粹业务逻辑的思考过程。这里,对编程语言的知识变得无关紧要。事实上,只要精确掌握需求,严密地分析需求和模块内部子模块之间的需求,任何一个会逻辑思考的人都可胜任这个工作。就象歌星郑智化一样,虽然不识谱,但一样写歌,只不过最后要懂谱的人把歌纪录下来。
解耦的原则很简单:精确定义需求,仔细分析需求。不要隐藏任何“需求”也许会需要的信息。不要放过任何“需求”明显不需要的信息。
而对需求不清楚的情况,宁可错放一千,不能错杀一个。总而言之,决不能隐藏可能需要的信息。
不考虑重用,重用是解耦后的自然结果。不能倒因为果!
http://www.5ivb.net/Info/55/Info15237/

RSS是2004年最热门的互联网词汇之一,不过,相对于博客(BLOG)来说,RSS的知名度相应会低很多,而且至今还没有一个非常贴切的中文词汇,也许以后无需中文名,大家都习惯于直接叫RSS了。RSS之所以同BLOG一样会被认为是热门词汇的一个原因,个人推测,应该是许多分析人士认识到RSS将要对互联网内容的浏览方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什么是RSS呢?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发布一个RSS文件后,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而且由于这些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用。

如果从RSS阅读者的角度来看,完全不必考虑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要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方便的信息获取工具就可以了。RSS获取信息的模式与加入邮件列表(如电子杂志和新闻邮件)获取信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可以不必登录各个提供信息的网站而通过客户端浏览方式(称为“RSS阅读器”)或者在线RSS阅读方式这些内容。例如,通过一个RSS阅读器,可以同时浏览新浪新闻,也可以浏览搜狐或者网络的新闻(如果你采用了RSS订阅的话)。

在许多新闻信息服务类网站,会看到这样的按钮 ,有的网站使用一个图标,有的同时使用两个,这就是典型的提供RSS订阅的标志,这个图标一般链接到订阅RSS信息源的URL。当然,即使不用这样的图标也是可以的,只要提供订阅RSS信息源的URL即可,如网上营销新观察提供的RSS订阅URL是:http://www.marketingman.net/rss.xml

使用RSS获取信息的前提是,先安装一个RSS阅读器,然后将提供RSS服务的网站加入到RSS阅读器的频道即可。大部分RSS阅读器本身也预设了部分RSS频道,如新浪新闻、网络新闻等。

RSS基础知识:
如何利用RSS阅读器订阅RSS新闻内容?如何免费下载RSS阅读器?

常用的RSS阅读器:周博通RSS阅读器 看天下网络资讯浏览器

【RSS实用知识】:关于RSS订阅与RSS阅读的常见问题解答(网上营销新观察 冯英健)

为了进一步了解RSS及其发展历程的有关背景知识,下面摘录了2003年10月平文胜为时代营销撰写的有关RSS的介绍文章。仅供参考。网上此类介绍文章也不少,有兴趣的请到网上检索更多信息。例如维基网络对于RSS的定义、RSS规范、RSS专用阅读器和RSS在线阅读器、中文RSS搜索引擎等等(http://zh.wikipedia.org/wiki/RSS)

RSS及其发展历程简介 (时代营销 平文胜 2003-10-10)

RSS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XML应用。RSS应用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从个人博客(Blog)栏目、企业站点到世界级的门户都提供基于RSS的服务,如IBM公司站点的中文新闻RSS http://www.ibm.com/news/cn/zh/index.rss ,YAHOO站点的http://news.yahoo.com/rss ,微软MSDN站点的http://msdn.microsoft.com/aboutmsdn/rss.asp 等等。

1、 RSS的历史

那么RSS究竟代表什么呢?比较普遍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Rich Site Summary”或“RDF Site Summary”,另一种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之所以有这些分歧,需要从RSS发展的历史说起。

最初的0.90版本RSS是由Netscape公司设计的,目的是用来建立一个整合了各主要新闻站点内容的门户,但是0.90版本的RSS规范过于复杂,而一个简化的RSS 0.91版本也随着Netscape公司对该项目的放弃而于2000年暂停。

不久,一家专门从事博客写作软件开发的公司UserLand接手了RSS 0.91版本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其博客写作软件的基础功能之一继续开发,逐步推出了0.92、0.93和0.94版本。随着网络博客的流行,RSS作为一种基本的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博客软件支持。

在UserLand公司接手并不断开发RSS的同时,很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需要通过一个第三方、非商业的组织,把RSS发展成为一个通用的规范,并进一步标准化。于是2001年一个联合小组在0.90版本RSS的开发原则下,以W3C新一代的语义网技术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为基础,对RSS进行了重新定义,发布RSS1.0,并将RSS定义为“RDF Site Summary”。但是这项工作没有与UserLand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UserLand公司也不承认RSS 1.0的有效性,并坚持按照自己的设想进一步开发出RSS的后续版本,到2002年9月发布了最新版本RSS 2.0,UserLand公司将RSS定义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目前RSS已经分化为RSS 0.9x/2.0和RSS 1.0两个阵营,由于分歧的存在和RSS 0.9x/2.0的广泛应用现状,RSS 1.0还没有成为标准化组织的真正标准。

2、 RSS目前的版本和推荐

到目前为止,RSS共有七种版本,推荐使用的是RSS 1.0和RSS 2.0,对于一些基本的站点同步,也可以选用RSS 0.91。

3、 RSS的语法介绍

一个RSS文件就是一段规范的XML数据,该文件一般以rss,xml或者rdf作为后缀。下面我们选择http://msdn.microsoft.com/visualc/rss.xml中的一部分作为例子简单说(略)

4、 RSS的联合(Syndication)和聚合(Aggregation)

发布一个RSS文件(一般称为RSS Feed)后,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就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而且由于这些数据都是标准的XML格式,所以也能在其他的终端和服务中使用,如PDA、手机、邮件列表等。而且一个网站联盟(比如专门讨论旅游的网站系列)也能通过互相调用彼此的RSS Feed,自动的显示网站联盟中其他站点上的最新信息,这就叫着RSS的联合。这种联合就导致一个站点的内容更新越及时、RSS Feed被调用的越多,该站点的知名度就会越高,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而所谓RSS聚合,就是通过软件工具的方法从网络上搜集各种RSS Feed并在一个界面中提供给读者进行阅读。这些软件可以是在线的WEB工具,如http://my.netscape.com ,http://my.userland.com , http://www.xmltree.com ,http://www.moreover.com ,http://www.oreillynet.com/meerkat 等,也可以是下载到客户端安装的工具

5、 RSS的未来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站点对RSS的支持,RSS已经成为目前最成功的XML应用。RSS搭建了信息迅速传播的一个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相信很快我们就会看到大量基于RSS的专业门户、聚合站点和更精确的搜索引擎。
参考资料:http://wm23.com/resource/R01/Internet_1005.htm

‘捌’ 网络程序设计和web程序设计有什么区别

web2.0:正在变化中的互联网

谁在炒作web2.0提到我希望继续深入web2.0,虽然这个名词已经传播得较为广泛了,但是我以为还有很多值得说的,而且web2.0只是一个符号,它表明的是正在变化中的互联网,这些变化相辅相成,彼此联系在一起,才促使互联网出现今天的模样,才让社会性、用户、参与和创作浮到表面成为互联网文化的中坚力量并表征了未来。以下的提纲稿算是为中文网志年会准备的,还有很多思考没有成熟和完善的地方。先贴出来,今晚离京16日回来再展开。

一、web2.0的基础

那些认为web2.0是炒作概念的人忽视了互联网在泡沫后沉潜的这几年中发生的大大小小变化,一些应用和商业模式或者概念在这几年里获得了发展,才导致web2.0的出现。我觉得这包括如下内容:

1、咳,咳,首先是用户习惯的改变和用户需求的改变。这句老套的话却明确在发生,我们从上网“冲浪”到自己“织网”,从寻找信息变成分享信息。web1.0创造了一大批网民,从中诞生了web2.0的网民,而web2.0的潮流将会创造更多的织网者。

2、技术与资金的壁垒正在降低。现在我可以120元包月享受速度还算不错的ADSL网络,而且域名和虚拟空间价格也能接受,最关键毫无技术功底的我也能利用建站程序轻松搭建我的blog,并且css模板和js语句方便我组织我的blog。

3、开源程序+开放内容+开放API。开放的精神正在笼罩着互联网,正是这些敲响了技术集中和内容集中以及网站先发壁垒的丧钟。它不仅提供了开放的精神,而且让资源变得非常容易获得,同时开发提供了参与与分享的可能。开源程序众所周知,而开放内容则以MIT开放课程和wiki网络为典型代表,开放API不仅让web有更好的联结,而且方便用户自己创造。

4、GPL、CC和Copyleft版权。是这样一些版权协议确保了web2.0的可能,促进了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这些协议的功劳比想象的要重要得多,而且web2.0会像web1.0伴随火热的版权讨论一样,在未来产生新的版权讨论热潮。我和很多人一样期盼这类版权协议能够深入改变知识的创新与传播。

5、我觉得微支付也比想象中要对web2.0的意义大。因为电子商务在一开始就基于b2c、b2b和c2c的方式并且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能够促进个人电子商务的发展。而web2.0将加速个人电子商务尤其是c2c交易,这个过程中,微支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paypal、支付宝等应该算是典型,同时paypal同时还有力支持了开源软件和其它分享行为。

二、web2.0的精神

这些我觉得基本大家都达成共识了。
1、个人、去中心:这个太具有标志性了,基本上web2.0的绝大部分服务都存在一个个人标识明确的页面。
2、社会化:我认为web2.0基本等于社会性网络
3、开放、共享
4、参与、创造

三、web2.0的技术与典型应用

1、rss、xml、ajax、traceback、tag等,这些技术并不是革命,也不一定最新出现,但是web2.0让其广泛应用,代表着技术的应用创新,参考1、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blog、qq群与web2.0,2、应用导向的技术创新
2、blog、wiki、sns、文摘、group

四、web2.0的网站特点

1、分散化,小型站点的发展:类似flickr、delicious、feedburner这样广受欢迎的站点并不需要很大的规模,因为用户参与其中。
2、用户主导、用户参与、用户建设,参考互联网用户自主时代与互联网企业的用户为王策略
3、输入输出与cms的组织方式,可读写,参考1、rss,聚合的无数可能,2、Blog、CMS与网站内容的组织
4、用户忠诚与用户(社区)文化
5、服务型

五、web2.0的商业问题

1、用户付费的可能:这一点在国外已经证实完全可行的模式,但是在国内确实比较难说,只是我个人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还是很看好这种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实现的。
2、小型网站的可能:成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3、web2.0产业链条:比如bsp、rss搜索、rss处理等等。
4、微支付:个人对个人的商务即web2.0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
5、长尾模式的商业理念:这是一种平台化的思路,其实现方法有多种,它和分销等有本质区别,强调小规模交易在技术平台支持下的可能及其利润创造。回头再述。
6、行业应用:我觉得这是最直接的,依旧保持原有的商业模式和利润来源,只是网站组织和与用户的关系改变,而且更强调服务。比如IT行业网站的web2.0化已经比较明显;旅游行业网站的web2.0正在进行;人才招聘方面已经有了不少web2.0的应用等等

ASP网络程序设计 简介

ASP即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 的简称。

ASP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运行的脚本平台,ASP 内含于 IIS当中,目前IIS最高版本为5.0版本。

通过 ASP 我们可以结合HTML网页、 ASP 指令和 ActiveX 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同时,asp也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默认为VbScript。

ASP是经过服务器解析之后再向浏览器返回数据,所以有了 ASP 就不必担心客户的浏览器是否能运行你所编写的代码。因为所有的程序都将在服务器端执行,包括所有嵌在普通 HTML 中的脚本程序。当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浏览器,这样也就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的速度。

但是这样也导致一个问题,运行ASP页面相对于普通的html页面要慢一点,因为普通的html页面只需要浏览器就能够解析,而ASP则必须是服务器将整页的代码都执行一篇之后再发送数据。

对于ASP的优点特点,我就不多讲了。但是ASP的安全性还是要提一提,由于代码是需要经过服务器执行之后才向浏览器发送的,所以在客户端看到的只能是经过解析之后的数据,而无法获得源代码,故编写者不用担心自己的代码会被别人剽窃。

COPY来的,你自己比较下吧

‘玖’ 如何在Linux下使用perl编程读取rss文件

你可以用Spreadsheet::ParseExcel先解析excel,再用Spreadsheet::WriteExcel写入。
或者直接使用Spreadsheet::ParseExcel::SaveParser。

‘拾’ 怎么开RSS

RSS阅读器:等着信息来“找”我

2004年10月20日11时19分 | 【原文地址】
对于喜欢网上冲浪的网虫,去Google、网络等搜索引擎中找信息,已经成为习惯和“网海”淘信息的必备。然而就在搜索引擎大战意犹未尽、推陈出新抢夺眼球的时候,一种不靠搜而靠“推”的新技术,却能够把信息“送”到我们面前。这就是RSS阅读器。
什么是RSS 阅读器

RSS阅读器是一种软件或是说一个程序,这种软件可以自由读取RSS和Atom两种规范格式的文档,且这种读取RSS和Atom文档的软件有多个版本,由不同的人或公司开发,有着不同的名字。如目前流行的有:RSSReader、FreeDemon、SharpReader等。这些软件能够实现大致相同的功能,其实质都是为了方便地读取RSS和Atom文档。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真正简单的聚合”就是RSS的英文原意。把新闻标题、摘要(Feed)、内容按照用户的要求,“送”到用户的桌面就是RSS的目的。

因此,要彻底明白RSS阅读器带来的从“拉(Pull)”到“推(Push)”的网页浏览方式的变革,关键是要搞清楚让人犯晕的RSS和Atom。可以说RSS和Atom目前还是少数人用的“高新技术”,对于不搞技术的人来说,这些字母的英文原文和类似名词解释式的定义,根本不能让这些甚至连技术名词都难以理解的使用者明白。下面将以举例和类比的方式进行解释。

如果一个人每天通常要浏览30个网站获得各种所需信息,以现在浏览网页的方式,就需要登录30个不同站点搜寻每天可能发布的新信息,因为作为终端用户很难获知这些网站何时进行新信息的发布。在访问之时,如果某个网站暂时没有新内容,那么这个人可能就要在一天内多次访问某些网站。这种访问方式获取信息的效率较低,随机性大。但如果将这30个网站放到一个浏览器或页面下,当某个网站有了新信息的发布,这个浏览器就能发出通知,显示更新内容,这样用户就不用登录很多网站,多次查找信息,节约了时间,也不会错过新信息,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

打个比方说:可以读取RSS和Atom文档的RSS阅读器就如同一份自己订制的报纸。每个人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和栏目地址集中在一个页面,这个页面就是RSS阅读器的界面。通过这个页面就可浏览和监视这些网站的情况,一旦哪个网站有新内容发布就随时报告,显示新信息的标题和摘要(Feed),甚至全文。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还可以是图片、音乐、视频。另一种意义上,RSS阅读器就像一个临时标签,能够时时记录个人浏览的历史纪录。它以每个使用者的阅读历史判断信息的新旧,用户阅读过的就被认定为旧信息,未被阅读的被当作新信息。因此,这些网站每一次更新的记录(未读的)都不会被错过,即使用户好几天才有机会上一次网。

就本质而言,RSS和Atom是一种信息聚合的技术,都是为了提供一种更为方便、高效的互联网信息的发布和共享,用更少的时间分享更多的信息。同时RSS和Atom又是实现信息聚合的两种不同规范。1997年Netscape(网景)公司开发了RSS,“推”技术的概念随之诞生。然而RSS的风行却是近两年的事,由于Blog技术的迅速普及和Useland、Yahoo等大牌公司的支持,2003年RSS曾被吹捧成可以免除垃圾邮件干扰的替代产品,一时形成了新技术的某种垄断。这时Google为了打破这种垄断,支持了IBM软件工程师SamRuby2003年研发的Atom技术,由于Google的加入,Atom迅速窜红。Useland公司的戴夫·温那(Dave Winner)也迅速将RSS升级到2.0版本,形成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但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和市场实际的双重压力,两种标准有统一的可能,温那在今年3月表示RSS将与Atom合并。现在多数版本的阅读器都可以同时支持这两种标准。

流行的RSS阅读器

目前流行的RSS 阅读器有适用于Windows系统下的RssReader、Free Demon,用于Mac OS X 系统(苹果机多采用此系统)下的Net News Wire,还有用于掌上电脑等移动无线设备的Bloglines等

顶上的部分为菜单和各种功能的快捷键;左边是各个站点或栏目的URL链接,这些链接一般由用户根据需要自己添加和设置;右边则是显示的内容,上栏一般只显示新闻的标题、更新时间等基本信息,下栏显示上栏选中文章的摘要或是全文,也可以显示用户正在访问的网站的页面,这些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和设定。当左边选择某个站点或栏目时,右边两栏显示的内容就随之变化。比如,上图左边选择“BBC新闻网站→技术(英国版)”这一栏目,右上栏就显示此栏目当时(3/22/2004 2:11AM)最新的内容标题,下栏为上栏选中的“Talkative future for every gadget”这个标题的文章在BBC网站上的详细内容。

栏目中显示的详细信息如图2。左边:网站或栏目的标识及名称;每个网站中新的(未读的)信息数,用地址类别名称后括号里的数字表示

RSS阅读器将新信息带到了用户的桌面,而无需用户去各个网站一遍遍的搜索,用户只要打开设置好的RSS阅读器,就可以等着信息“找上门来”。现在RSS阅读器的各种软件都是免费的,除了在www.Rssreader.com网站下载最新版本的阅读器外,很多网站都提供RSS阅读器的下载,一般提供RSS 新闻聚合服务的网站也提供各种阅读器的下载。如果用搜索引擎搜索,可以找到各种版本。

有些RSS阅读器需在 .NET Framework工作环境中运行,如果在安装RSS阅读器的过程中有提示,就需要先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可以通过 Windows update 获取(http://windowsupdate.microsoft.com/),安装.NET Framework后,Rssreader就可以顺利安装并使用。

刚刚安装好的RSS阅读器的左栏并没有上图显示那么多链接,除了一个默认的空目录外一无所有。这就需要用户自己添加感兴趣的链接,进行符合自己阅读习惯的设置,为自己订制“一份新的报纸”。通过顶上“Add+”等功能键可以建立自己的目录和类,并进行目录的管理和属性设置。每个RSS阅读器都有提供如何使用和设置的帮助文件和使用指导。

进行左栏的目录和地址添加的一个前提就是: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站必须提供RSS新闻聚合服务。RSS阅读器只能从那些提供了RSS或者Atom服务的网站上获得信息。那么如何找到RSS服务的信息源?为了方便用户,一些RSS阅读器直接在软件中预存入了一部分RSS信息源,可以通过“Add+(添加)”钮中的 “directory(目录)” 选择列表中推荐的URL。另一种就是用户知道那些提供RSS服务的站点,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如果网页中有 等图标的网站一般都提供RSS新闻聚合服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XML是支持RSS和Atom技术的互联网编程语言,所以在RSS阅读器中添加的URL地址必须是以.xml结尾。比如:新华网提供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题”,必须添加的是:http://rss.xinhuanet.com/rss/xiaoping.xml。

RSS阅读器在中国

现在尽管RSS技术在美国已进入互联网主流领域。Yahoo!, Amazon.com, Ebay.com等巨头纷纷把自己的新闻、产品信息等转换成RSS格式,以满足快速增长的RSS用户需求。但在中国,RSS今年才出现,除了一些博客外,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对RSS还并不熟悉。

博客中国www.blogchina.com在今年3月底首先推出了XML访问的方式,提供包括:博客焦点、热点话题、专栏文章、博客文章等在内的15个频道的RSS服务。8月9日,新华网推出了RSS聚合新闻,提供的聚合新闻栏目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军事新闻”“IT新闻”“科技新闻”“教育新闻”“法治新闻”11个新闻栏目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专题栏目,新华网称其为“试运行”。

由于RSS提供自定义式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很好的将广告和推销置之门外,也避免了订阅邮件时带来的垃圾邮件,所以RSS阅读器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尤其在Blog技术普及和迅速发展的2003年,RSS曾被吹捧成可以免除垃圾邮件干扰的替代物,甚至有人这样描述:“RSS不是一个技术名词或标准名称,而是一个‘新媒体’的概念。这个‘新媒体’因其更好的时效性、个性化、可操作性和互动性而对传统平面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产生着革命性的冲击。”但那些需要靠广告来赢利的商业网站,却在不同程度地排斥RSS技术,所以至今就世界范围而言提供RSS服务的网站并不多。www.Rssreader.com 网站现在提供的RSS Feeds的数量也仅为:英语76、荷兰语66、法语7、德语5。

今年5月,上海玉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第一个中文版的RSS阅读器--“看天下”,并称“看天下www.kantianxia.com是全球最大的中文RSS内容提供网站”。但除了网站本身提供的各类信息RSS服务外,“看天下阅读器”提供的RSS Feeds当前只有:博客中国 www.blogchina.com、中国汽车网www.chinacars.com、ASPCOOL、中国软件网www.CSDN.net、Yahoo News、爱佳家www.ijiajia.com、先锋网www.pcpchina.com、网典资讯www.netcull.com 8个网站的部分频道。这些网站也是在今年5月底才开始与玉珀公司合作提供RSS服务,且网站首页也注明了:本站是RSS技术测试站点。

汉化版的RSS阅读器“看天下新闻资讯阅读器”几乎就是Rssreader的一个翻版,功能、框架等基本相同。但“看天下”阅读器当前似乎总在右下栏的显示方面有些问题(就我个人多次利用不同机器的试验来看):右下的详细信息显示栏显示的内容,经常跟右上栏的题目对不上。如图4,右下栏显示的是与汽车毫不相干的英文信息,且无论上栏如何变换文章题目,右下栏的始终是这条国际热点。此软件可以在“看天下”网站免费下载,直接就可以安装运行。

新的技术,总需要接纳的时间;新的事物,总能勾起人们的憧憬;RSS阅读器来了,我们有理由期待那个可能给我们浏览新闻带来变革的时刻。(作者:杨斌艳 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热点内容
sql平均成绩语句 发布:2025-07-05 02:11:41 浏览:275
java脱机 发布:2025-07-05 02:11:35 浏览:64
php变量赋值给变量 发布:2025-07-05 02:10:56 浏览:557
javaequals方法 发布:2025-07-05 01:57:23 浏览:97
sqlsever外键 发布:2025-07-05 01:41:04 浏览:737
凤凰卫士加密软件 发布:2025-07-05 01:39:36 浏览:635
桌面软件编程 发布:2025-07-05 01:32:17 浏览:992
编译后的程序叫啥扩展名是啥 发布:2025-07-05 01:18:29 浏览:164
强转编程 发布:2025-07-05 01:09:50 浏览:886
vsgcc编译器 发布:2025-07-05 00:48:03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