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编译替换原有的做系统盘
㈠ 如何改变系统盘。
不少小伙伴喜欢在自己的电脑中家装固态硬盘,能够让得电脑的存储量变大,不过很多电脑新手,不知道如何将系统转移到固态硬盘中,到底该如何操作,下面就详细讲解一番。
如何将系统转移到固态硬盘?
将系统转移到固态硬盘的方法:
迁移之前的准备工作
1.添加一块SSD,保持固态硬盘空间未分配状态;
2.下载安装分区助手;
3.备份原系统盘里面的重要文件。
迁移系统至SSD的步骤
1.首先利用分区助手,将SSD分区并4KB对齐
2.选择【迁移系统至固态硬盘】
3.选择需要迁移的目标盘(SSD)
4.分配SSD系统空间(128GB以下可以全盘作系统盘)
5.点击【完成】后,选择菜单栏【提交】
操作很容易,以后安装了SSD之后,再想迁移系统,自己就可以动手了,不过当系统迁移之后,为了保证系统能在SSD上启动,必须要先将之前的系统硬盘取下来,将系统第一启动项调整至SSD,开始启动。
内核编译:
make
menuconfig配置相应的平台,然后保存退出直接make命令就可以编译了。
文件系统制作:
一般都用busybox开源软件来做,下载,解压,然后make
menuconfig配置你想要的属性,然后保存退出,make就可以了,然后make
install就会在目录下看到__install的目录就是你要的根文件系统目录了。
㈢ 有了linux内核和根文件系统如何来制作安装盘
( 小于700兆)光盘上,是因为多个版本中有好多文件是相同的。这样有一些光盘制作工具能够能够调整,多个原本一样文件在光盘上实际是只存储了一份。
如今的年头都是DVD了,所以即使在多点版本也能作出来。
具体windows怎么做的可以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啊...)
但linux来讲,多个版本系统虽然都是linux 内核,但每个公司的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特点,里面的二进制文件都有点差别,比如redhat 最早做的RPM包 ,opensuse也是RPM包加YAST管理器(openSUSE安装过程就调用yast安装的样子)这两家的软件包都是RPM,但互相之间未必能完全兼容,因为软件安装时有一些系统路径,软件依赖桌面菜单配置等等之类的差别),debian的包是*.deb 的格式 采用DPKG管理,包的整体组织是pool的形式,还有别的linux版本,slackware 包的格式还不一样,是tar.gz格式,所以基本上想象早期的多个文件存储一份,控制整体体积存在一张光盘上的可能性好像就没了。
但如果考虑,每个版本只选基本能安装系统的CD(比如debian只要第一张cd盘就能安装好系统)这样每个版本选好盘,最终做在一张DVD上,应该是有可能性的。
那么怎么做呢?
很早以前(好像距今5年吧)我做过一张系统多引导盘,其实就是winpe dragonBSD grub引导盘 dos引导盘之类的放在一张光盘里(后来发现网上有个叫深山红叶系统盘的,做出来就根那个差不多,只是我做的都是命令行的,没有界面)
其实原理上是这样的,系统光盘都有个引导区域,制作一个引导区具有这样的功能
1.读取别的光盘的引导区
讲其他光盘(A)的引导区读出来,作为一个文件,引到程序能载入这个文件,载入以后机器的内存 CPU寄存器之类的就根用A光盘启动后一样,就像你插入了debian盘,启动了一样。
2.将其他的引导盘直接读入内存里,建立虚拟文件系统。
3.能够当命令行工具,执行简单其他程序。
关于1.有个补充点,既然这时候内存,cpu就像你用了debian盘启动了一样,那么最终像制作的光盘里面的目录结构应当具有debian盘的结构。即假如原本有个文件 iso/a/b.deb 那么最终的DVD也得有这个文件,不然安装程序肯定找不到文件报错。或者要修改debian盘的安装程序一般是isolinux的样子,使他知道最终的文件在哪里。
很难三言两语说清,我找到了很久前我参考的部分文章,你可以看看。
参考
(这个我以前没看过)
PS:其实 /quote“关于1.有个补充点,既然这时候内存,cpu就像你用了debian盘启动了一样,那么最终像制作的光盘里面的目录结构应当具有debian盘的结构。即假如原本有个文件 iso/a/b.deb 那么最终的DVD也得有这个文件,不然安装程序肯定找不到文件报错。或者要修改debian盘的安装程序一般是isolinux的样子,使他知道最终的文件在哪里。”/quote 是很难解决的,因为多个linux盘可能确实就有很多同一个位置同一个文件名字的,而且两个还不一样,这时只能调节linux盘的引导了,这要参考版本发行商的引导制作方法调整了。
㈣ 关于Linux内核编译,如果我已经编译好内核,那么下一步怎么办,如何用它替换我现在已经装好的linux的内核
RH9 不要折腾了,你升级了内核也没有意义。
㈤ 如何将自己编译的内核替换原系统的boot.img
选择打开全部文件格式~哦选择打开全部文件格式~哦 查看原帖>>
㈥ linux 文件系统 内核编译
1、第一条命令没问题;
2、第二条命令:
#mkfs.ext2 myfs
myfs is not a block special device.
无路如何也要继续?(y,n)
这时要输入y
3、第三条命令,linux kernel不支持myext2文件系统。我猜你是想要在红帽或ubuntu上mount一个ext2文件系统的loop设备,但是想使用myext2的文件系统驱动,对吧。我没有这么做过,猜不出你的myext2摘出来之后是什么样子的。我以前试过在linux安装新的文件系统支持,比如fuse系统,源码编译通过后会生成一个.ko的模块文件,使用insmod命令将其加入内核,才能获得内核对该文件系统的支持。我想你可能也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需要生成一个类似myext2.ko的模块,然后将其insmod到内核中去。
㈦ 如何替换linux系统安装盘中的内核
到开源网站去下一个源代码,自己在重新处理,不过内核的编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㈧ Linux内核重新编译安装后,分区会不会改变
不会, 内核跟系统是2个概念, 编译安装内核不是重装系统 所以不会对分区造成任何影响
内核编译好只是一个内核文件和相应的内核驱动, 内核文件放在 /boot下面用以启动系统, 内核驱动一般放在 /lib/kernel 下面
㈨ linux内核编译问题 vmware内编译好内核如何在其他主机上安装
你这水平要加油了。
1. 没有网卡的话,可以增加个usb口的网卡呢。一个才十几块钱。usb口绝对有。配置好ip地址,直接传,如scp.
2. 拷贝内核,moles, 到U盘。
然后目标机器挂载U盘。
dmesg 识别到u盘。
然后挂载u盘:mount挂载下。
然后手动安装内核,生成initxxxx文件,修改bootloader内核优先级。
最后 sync 然后eject弹出u盘即可。
3. 硬盘接口等传文件。
4. 人人顺风顺水的回答没有问题,简明,是你水平太差看不懂而已。
5. 内核目录里有个Documentation, 你多阅读下
㈩ 用固态硬盘做系统盘,替换掉原来的机械硬盘的C盘,其他盘不变,以前安装在其他盘的软件还能用吗
迁移盘如Diskgen5.4。分区克隆。软件不变。可能要调整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