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里not
① 西门子PLC中,取反指令NOT是什么意思最近在研究PLC。
取反,是Java使用补码来表示二进制数,在补码表示中,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数的符号位为0,负数为1。
NOT,是汇编指令里逻辑运算符号:NOT表示取反的意思。
补码的规定如下:
对正数来说,最高位为0,其余各位代表数值本身(以二进制表示),如+42的补码为00101010。
对负数而言,把该数绝对值的补码按位取反,然后对整个数加1,即得该数的补码。
如-42的补码为11010110(00101010按位取反11010101+1即11010110)。
用补码来表示数,0的补码是单一的,都为00000000。(而在原码,反码表示中,+0和-0的表示是不单一的,可参见相应的书籍)。
而且可以用111111表示-1的补(这也是补码与原码和反码的区别)。
(1)编程里not扩展阅读:
运算方法:
1、正数取反:
先将初始数值转换成二进制数,再对二进制数的每一位(包括第一位的符号位)进行运算:
即将0变为1、将1变为0。得到的是最终结果的补码,要转换为最终结果的原码则需再次取补码,就能得到计算结果。
2、负数取反:
先将初始数值转换成二进制数,再取得二进制数的补码,之后对补码的每一位(包括第一位的符号位)进行运算:即将0变为1、将1变为0。
得到的是最终结果的补码(到达这一步后所得的二进制数为正数,由于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相同,后面的运算可以忽略。
视此步得到的为最终结果的二进制数),要转换为最终结果的原码则需再次取补码,就能得到计算结果。
常见相关指令:
AND 与运算
or 或运算
XOR 异或运算
NOT 取反
TEST 测试(两操作数作与运算,仅修改标志位,不回送结果)
SHL 逻辑左移
SAL 算术左移(=SHL)
SHR 逻辑右移( 每位右移, 低位进 CF, 高位补 0)
SAR 算术右移(每位右移, 低位进 CF, 高位不变)
ROL 循环左移
ROR 循环右移
RCL 通过进位的循环左移
RCR 通过进位的循环右移
② plc编程中的|NOT|是什么意思啊
NOT触点会改变能流的状态,能流到达NOT触点时将停止,没有能流到达NOT触点时,该触点会提供能流。也就是说即使你前面有个常开,只要后面连的是NOT,NOT也会自行得电,使前面常开取反变成常闭。
③ PLC的梯形图中两竖杠里面加一NOT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指令前面的逻辑取非,比如指令前为逻辑1,则为0;反之亦然(如西门子S7-300产品)。当然做自动化还是严谨些,还是要看是什么厂家的产品,以编程手册为准。
④ 编程中有那些逻辑运算指令
1.算术运算符
Java的算术运算符分为一元运算符和二元运算符。一元运算符只有一个操作数;二元运算符有两个操作数,运算符位于两个操作数之间。算术运算符的操作数必须是数值类型。
(1)一元运算符:
一元运算符有:正(+)、负(-)、加1(++)和减1(--)4个。
加1、减1运算符只允许用于数值类型的变量,不允许用于表达式中。加1、减1运算符既可放在变量之前(如++i),也可放在变量之后(如i++),两者的差别是:如果放在变量之前(如++i),则变量值先加1或减1,然后进行其他相应的操作(主要是赋值操作);如果放在变量之后(如i++),则先进行其他相应的操作,然后再进行变量值加1或减1。
例如:
int i=6,j,k,m,n;
j = +i; //取原值,即j=6
k = -i; //取负值,即k=-6
m = i++; //先m=i,再i=i+1,即m=6,i=7
m = ++i; //先i=i+1,再m=i,即i=7,m=7
n = j--; //先n=j,再j=j-1,即n=6,j=5
n = --j; //先j=j-1,再n=j,即j=5,n=5
在书写时还要注意的是:一元运算符与其前后的操作数之间不允许有空格,否则编译时会出错。
(2)二元运算符
二元运算符有:加(+)、减(-)、乘(*)、除(/)、取余(%)。其中+、-、*、/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求两个操作数相除后的余数。
%求余操作举例:
a % b = a - (a / b) * b
取余运算符既可用于两个操作数都是整数的情况,也可用于两个操作数都是浮点数(或一个操作数是浮点数)的情况。当两个操作数都是浮点数时,例如7.6 % 2.9时,计算结果为:7.6 - 2 * 2.9 = 1.8。
当两个操作数都是int类型数时,a%b的计算公式为:
a % b = a - (int)(a / b) * b
当两个操作数都是long类型(或其他整数类型)数时,a%b的计算公式可以类推。
当参加二元运算的两个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不同时,所得结果的数据类型与精度较高(或位数更长)的那种数据类型一致。
例如:
7 / 3 //整除,运算结果为2
7.0 / 3 //除法,运算结果为2.33333,即结果与精度较高的类型一致
7 % 3 //取余,运算结果为1
7.0 % 3 //取余,运算结果为1.0
-7 % 3 //取余,运算结果为-1,即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左操作数相同
7 % -3 //取余,运算结果为1,即运算结果的符号与左操作数相同
2.关系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数值之间的大小,其运算结果为一个逻辑类型的数值。关系运算符有六个:等于(==)、不等于(!=)、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
例如:
9 <= 8 //运算结果为false
9.9 >= 8.8 //运算结果为true
'A' < 'a' //运算结果为true,因字符'A'的Unicode编码值小于字符'a'的
要说明的是,对于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关系运算符来说,只有大于和等于两种关系运算都不成立时其结果值才为false,只要有一种(大于或等于)关系运算成立其结果值即为true。例如,对于9 <= 8,9既不小于8也不等于8,所以9 <= 8 的运算结果为false。对于9 >= 9,因9等于9,所以9 >= 9的运算结果为true。
3.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要求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为逻辑型,其运算结果也是逻辑型值。逻辑运算符有: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逻辑异或(^)、逻辑与(&)、逻辑或(|)。
真值表是表示逻辑运算功能的一种直观方法,其具体方法是把逻辑运算的所有可能值用表格形式全部罗列出来。Java语言逻辑运算符的真值表如下:
逻辑运算符的真值表
A B A&&B A||B !A A^B A&B A|B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false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true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true true
前两列是参与逻辑运算的两个逻辑变量,共有4种可能,所以表2.5共有4行。后6列分别是6个逻辑运算符在逻辑变量A和逻辑变量B取不同数值时的运算结果值。
要说明的是,两种逻辑与(&&和&)的运算规则基本相同,两种逻辑或(||和|)的运算规则也基本相同。其区别是:&和|运算是把逻辑表达式全部计算完,而&&和||运算具有短路计算功能。所谓短路计算,是指系统从左至右进行逻辑表达式的计算,一旦出现计算结果已经确定的情况,则计算过程即被终止。对于&&运算来说,只要运算符左端的值为false,则因无论运算符右端的值为true或为false,其最终结果都为false。所以,系统一旦判断出&&运算符左端的值为false,则系统将终止其后的计算过程;对于 || 运算来说,只要运算符左端的值为true,则因无论运算符右端的值为true或为false,其最终结果都为true。所以,系统一旦判断出|| 运算符左端的值为true,则系统将终止其后的计算过程。
例如,有如下逻辑表达式:
(i>=1) && (i<=100)
此时,若i等于0,则系统判断出i>=1的计算结果为false后,系统马上得出该逻辑表达式的最终计算结果为false,因此,系统不继续判断i<=100的值。短路计算功能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作者建议读者:在程序设计时使用&&和||运算符,不使用&和|运算符。
用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可以组合出各种可能的逻辑表达式。逻辑表达式主要用在 if、while等语句的条件组合上。
例如:
int i = 1;
while(i>=1) && (i<=100) i++; //循环过程
上述程序段的循环过程将i++语句循环执行100次。
4.位运算符
位运算是以二进制位为单位进行的运算,其操作数和运算结果都是整型值。
位运算符共有7个,分别是:位与(&)、位或(|)、位非(~)、位异或(^)、右移(>>)、左移(<<)、0填充的右移(>>>)。
位运算的位与(&)、位或(|)、位非(~)、位异或(^)与逻辑运算的相应操作的真值表完全相同,其差别只是位运算操作的操作数和运算结果都是二进制整数,而逻辑运算相应操作的操作数和运算结果都是逻辑值。
位运算示例
运算符 名称 示例 说明
& 位与 x&y 把x和y按位求与
| 位或 x|y 把x和y按位求或
~ 位非 ~x 把x按位求非
^ 位异或 x^y 把x和y按位求异或
>> 右移 x>>y 把x的各位右移y位
<< 左移 x<<y 把x的各位左移y位
>>> 右移 x>>>y 把x的各位右移y位,左边填0
举例说明:
(1)有如下程序段:
int x = 64; //x等于二进制数的01000000
int y = 70; //y等于二进制数的01000110
int z = x&y //z等于二进制数的01000000
即运算结果为z等于二进制数01000000。位或、位非、位异或的运算方法类同。
(2)右移是将一个二进制数按指定移动的位数向右移位,移掉的被丢弃,左边移进的部分或者补0(当该数为正时),或者补1(当该数为负时)。这是因为整数在机器内部采用补码表示法,正数的符号位为0,负数的符号位为1。例如,对于如下程序段:
int x = 70; //x等于二进制数的01000110
int y = 2;
int z = x>>y //z等于二进制数的00010001
即运算结果为z等于二进制数00010001,即z等于十进制数17。
对于如下程序段:
int x = -70; //x等于二进制数的11000110
int y = 2;
int z = x>>y //z等于二进制数的11101110
即运算结果为z等于二进制数11101110,即z等于十进制数-18。要透彻理解右移和左移操作,读者需要掌握整数机器数的补码表示法。
(3)0填充的右移(>>>)是不论被移动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左边移进的部分一律补0。
5.其他运算符
(1)赋值运算符与其他运算符的简捷使用方式
赋值运算符可以与二元算术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符组合成简捷运算符,从而可以简化一些常用表达式的书写。
赋值运算符与其他运算符的简捷使用方式
运算符 用法 等价于 说明
+= s+=i s=s+i s,i是数值型
-= s-=i s=s-i s,i是数值型
*= s*=i s=s*i s,i是数值型
/= s/=i s=s/i s,i是数值型
%= s%=i s=s%i s,i是数值型
&= a&=b a=a&b a,b是逻辑型或整型
|= a|=b a=a|b a,b是逻辑型或整型
^= A^=b a=a^b a,b是逻辑型或整型
<<= s<<=i s=s<<i s,i是整型
>>= s>>=i s=s>>i s,i是整型
>>>= s>>>=i s=s>>>i s,i是整型
(2)方括号[]和圆括号()运算符
方括号[]是数组运算符,方括号[]中的数值是数组的下标,整个表达式就代表数组中该下标所在位置的元素值。
圆括号()运算符用于改变表达式中运算符的优先级。
(3)字符串加(+)运算符
当操作数是字符串时,加(+)运算符用来合并两个字符串;当加(+)运算符的一边是字符串,另一边是数值时,机器将自动将数值转换为字符串,这种情况在输出语句中很常见。如对于如下程序段:
int max = 100;
System.out.println("max = "+max);
计算机屏幕的输出结果为:max = 100,即此时是把变量max中的整数值100转换成字符串100输出的。
(4)条件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的语法形式为:
<表达式1> ?<表达式2> : <表达式3>
条件运算符的运算方法是:先计算<表达式1>的值,当<表达式1>的值为true时,则将<表达式2>的值作为整个表达式的值;当<表达式1>的值为false时,则将<表达式3>的值作为整个表达式的值。如:
int a=1,b=2,max;
max = a>b?a:b; //max等于2
(5)强制类型转换符
强制类型转换符能将一个表达式的类型强制转换为某一指定数据类型,其语法形式为:
(<类型>)<表达式>
(6)对象运算符instanceof
对象运算符instanceof用来测试一个指定对象是否是指定类(或它的子类)的实例,若是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7)点运算符
点运算符“.”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引用类中成员,二是指示包的层次等级。
6.运算符的优先级
以下按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次序列出Java语言中的所有运算符,表中结合性一列中的“左?右”表示其运算次序为从左向右,“右?左”表示其运算次序为从右向左。
优先级 运算符 结合性
1 . [] () ; ,
2 ++ ―― += ! ~ +(一元) -(一元) 右?左
3 * / % 左?右
4 +(二元) -(二元) 左?右
5 << >> >>> 左?右
6 < > <= >= instanceof 左?右
7 = = != 左?右
8 & 左?右
9 ^ 左?右
10 | 左?右
11 && 左?右
12 || 左?右
13 ?: 右?左
14 = *= /= %= += -= <<= >>= >>>= &= ^= |= 右?左
⑤ ~在编程中代表什么
~在编程中代表二进制位NOT的运算,
比如我们有一个8 bytes的unsigned int型:
unsigned int a = 2;
因为是无符号型的并且是8字节长的整型,所以所有二进制位都表示数值:
2---->(十进制->二进制)
然后现在我们新建一个变量叫做
unsigned int b=~a;
那么我们就对a的二级制位做了NOT的运算,所以b得出的结果就是:
-->4294967293(二进制->十进制)
所以,~就是对二进制位做NOT运算,直接把数值转换成二级制后进行运算就知道了。
然后,带符号的整型经过~转换后(比如int类型),正负号也会发生变化,因为int二进制的第一位是代表是正还是负的bit.
⑥ bat里if命令中的not开关的作用是什么
bat里if命令中的not开关的作用为对条件进行取反运算。
举例说明:
1、下方语句功能为:如果C盘根目录下存在1.txt,那么打开记事本程序;
IF EXIST C:1.TXT NOTEPAD.EXE
2、下方语句功能为:如果C盘根目录下不存在1.txt,那么打开记事本程序;
IF not EXIST C:1.TXT NOTEPAD.EXE
分析结论:可以看出not在语句中起到了表达完全相反的条件这样的作用。
⑦ 西门子PLC中,取反指令NOT
赋值的符号为 :=,注意一定要用英文半角的标点符号,变量可以中文变量,先看最简单的一个触点控制线圈输出的语句:
常开触点控制线圈
常闭触点用取反指令NOT,其它的和常开触点一样
常闭触点控制线圈
串联触点中间用AND或者符号&进行连接
串联触点的写法
串联中的常闭触点,别忘了加NOT
一常开一常闭触点
并联触点指令为OR
两个常开触点并联
并联触点中用常闭依然要加NOT
一常闭一常开触点并联
串联和并联的混合输入,可以加入括号以区分,不然初学者会傻傻分不清逻辑
串联和并联的混合输入,可以加括号以区分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种异或运算,符号为XOR,意思是两个值做异或运算,当两个值相同时,结果为0,当两个值不同的,结果为1,与梯形图比较可以写成如下所示:
异或运算
SCL语言很简单,如果有高级语言基础,基本一天就可以学会,三天精通,五天就可以随便写程序了,关键在于在坚持。
在TIA博途软件中,默认支持SCL语言,在建立程序块时可以直接选择SCL语言。
SCL语言类似计算机高级语言,如果你有C、Java、C++、python这种高级语言的学习经历,再学习SCL就会容易很多。
在用SCL语言编程时,主要用IF...THEN/FOR/WHILE语句去构造条件、循环、判断这样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中再次添加指令,去实现逻辑判断。所有程序的编写都是在纯文本的环境下编辑,不像梯形图那么直观。
能把SCL运用的比较灵活的,大多是从IT转行过来做工控的人。本人就对SCL不太感冒,虽然一直在学习。
1、新建SCL语言功能块
在TIA博途软件中能直接建立SCL语言的功能块,如下图所示,只需要在语言下拉列表中选择SCL即可。
新建好程序块直接打开,会进入SCL的编辑环境,
2、SCL语言指令介绍
介绍指令之前先说一些,高级语言编写基础知识。
一行代码结束后要添加英文分号,表示改行代码结束。
所有代码程序都为英文字符,在英文输入法下输入字符。
可以添加中文注释,注释前先添加双斜杠,即://。这种注释方法只能添加行注释,段注释要插入一个注释段。
在SCL中变量需要在双引号内,定义好变量后软件能辅助添加。
每种高级语言的编写都有各自基础规则,建议大家多了解,不要在基础知识上犯错误。
⑧ python里面if…andnot什么意思
一、not、and、or的含义以及优先级对象返回结果优先顺序not xif x is false,then True,else False1
x and yif x is false,then x,else y2
x or yif x is false,then y,else x3
含义:not是 “非” ;and是 “与” ;or是 “或” (可以用数学去理解)
1、not True = False 或者 not False = True (非真就是假,非假即真)
2、and是一假则假,两真为真,两假则假
3、or是一真即真,两假即假,两真则真
优先级是 not > and > or
代码如下(示例):
x=1 #将x赋值为1
y=0 #将y赋值为0
z=0 #将z赋值为0
print(x or y and not z)
'''
输出结果为
1
'''
小提示: 我们知道在编程语言中“非0即是True”,也就是“0为False,1为True”由于优先级是not>and>or,所以首先执行not z(也就是not 0),
即 not 0 = not False =True =1
下一步是轮到了and,那么 y and 1(已知y=0)即 0 and 1,也就是
False and True (假与真),我们刚刚谈过and,一假即假,故
y and 1 = 0 and 1 = False = 0
最后一步按优先级是轮到了or,即 x or 0(已知x=1),
即 1 or 0 =True or Flase =True = 1(or即“或”中,一真即真)
所以输出结果为 1总结: 代码运算过程为: (用数学符号表示优先级)
{ x or [ y and (not z) ] }
二、not、and、or的使用方法
1.not
if x is false,then True,else False
如果x为False则not x 为True,否则为False
(如果x是假的,则“非假”为真,否则x是真的,则非真为假)
在编程中是 布尔运算,即返回值是True 或者 False
代码如下(示例):
print(not 0,not 1,not True,not False)
'''
输出结果为:
True False False True
'''
2.and
and运算后的返回结果:
从左到右计算表达式,若所有的都为真,则返回最后一个值,若存在假,返回第一个值。
简单理解:
and的目的是找到并返回第一个False(假)或最后一个True(真) (从左往右找)(一假即假,两真即真)
代码如下(示例):
1、找到并返回第一个False(假)
print(1 and 2 and 0 and 4 and False)
'''
输出结果为:
0
'''
因为and是找到第一个False(假),我们知道在计算机中,
False即为0,所以输出结果是 0
2、找到并返回最后一个True(真)
print(1 and 2 and True and 4 and 6)
print(2 and 5 and True and 7 and True)
'''
输出结果为:
6
True
'''
因为 1,2,True,4,6 都不是0,我们知道 非零True,所以都是 真的,那么输出最后一个真值,所以输出结果为 6
因为 2,5,True,7,True 都不是0,都是真的,同理输出最后一个真值,所以输出结果为 True
3.or
or运算后的返回结果:
从左到右计算表达式,只要遇到真值就返回那个真值,如果表达式结束依旧没有遇到真值,就返回最后一个假值。
⑨ 丨not丨在编程中是啥意思
逻辑非,否定的意思。
not a>b,
就是 a不大于b的意思,即a ≤b
⑩ VB程序设计, not ,and , or 概念是什么
not
用来对表达式进行逻辑否定运算。
语法
result=Notexpression
and
用来对两个表达式进行逻辑连接。
语法
result=expression1Andexpression2
or
用来对两个表达式进行逻辑析取运算。
语法
result=expression1Orexpressi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