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影视制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博文视点

影视制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博文视点

发布时间: 2023-05-12 17:15:29

① 好莱坞电影论文范文集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实现了运营与艺术成就方面的完美结合。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好莱坞电影论文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好莱坞电影论文范文篇1

论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

[摘 要] 纵观美国电影美术的发展,主要是以好莱坞电影的诞生作为分界点。好莱坞电影无疑是世界电影关注的焦点,在当代影视领域中独领 *** 。从好莱坞电影美术风格的变化发展来看,其具有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即兴起、黄金时期以及现代电影美术三个阶段。本文聚焦于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分别例举出不同时期的优秀好莱坞电影作品,通过对电影场景、制作技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的视角总结出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美术风格;电影美术

美国好莱坞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成为引领世界电影潮流的先锋军,在当代影坛中占据霸主的地位。从好莱坞电影的美术制作来分析,它的美术风格并不能完全掌握,无论是经由影片公司制作的还是独立制片的电影,都因为电影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不断形成了现今电影美术的发展态势,即具有变化性、饱满的想象思维以及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因此,且不论好莱坞电影的投资成本,其独树一帜的电影美术创作风格也是值得我们返伍学习的重点。

一、超级场面创造的大片风格

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首先表现在具有巨集伟场面的大片风格,把人物造型、动作及其堪称完美的音画效果结合在一起,引领观众体验到一次又一次的视觉盛宴。例如在1916年由大卫・格里菲斯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党同伐异》中就展现出大片级别的美术风格,影片把同一时期的构筑式布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并邀请了着名的雕塑家弗兰克・渥特曼主要负责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镜头画面中呈现出来的精彩绝伦的视觉艺术,包括恢弘的场景、别具一格的建筑、富有形态感的造型设计、望不到尽头的广场、密集的人物运动,影片中包含的这些美术元素无疑使其成为视觉艺术的一大奇观。再者,影片中刻画的“巴比伦宫”,这一建筑的规模可谓是令人惊叹,在广大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建筑也成为空前绝后的美术场景。因此,电影《党同伐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好莱坞电影场景造型的大片风格,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型别的电影作品往往以视觉冲击作为主打,电影场景具有恢弘的气势,犹如排山倒海的气魄,使电影场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美术造型,可容纳多人的运动,影片所营造出来的美术风格无疑是极尽奢华的。在此之后的好莱坞电影纷纷把《党同伐异》作为电影创作的典范,这种大片风格也逐渐得到了发扬和继承,特别是当代创作出来的好莱坞电影,一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影片无不具有大片风格和超级场面。

二、制片公司所属的风格与装饰风格

同一型别的电影作品在视觉上产生了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主要归因于来自于不同的出处。在好莱坞电影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曾经一度出现了以片厂公司作为辨别的系统,并通过美术设计师与导演等人一同商议,决定影片的美术场景、服装以及风格。而电影的装饰风格则在查尔斯・霍尔等人所属的影片公司得到了体现,他们往往通过不同的装饰让整个场景空间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并营造出不同的美术风格,这就直接促使影片的外在材质存在明显的区别。美国着名的扮销美术指导汉斯・德赖尔原先从事于德国的制片厂,所以不难理解他的电影创作中存在显着的简练风格,这是欧洲人独有的风格,同时他还擅长于营造出富有浪厅世游漫、美轮美奂的美术场景,惯用较为奢华的装置场景,正是由于汉斯・德赖尔个人的审美风格,才逐渐地促使派拉蒙公司的影像风格形成。

另一个声名鹊起的制片公司当属环球电影公司,主要是由赫尔曼・罗斯以及查尔斯・霍尔共同营造出较为阴沉和抑郁的美术风格。几乎每一个制片厂制作的电影作品都可以从环境中抽取典型的装饰风格,并且他们的创作调性也能展现出具有不同审美艺术的生活质感,凸显出场景的基调,彰显出制片公司所具备的装饰风格。在好莱坞电影的制作中,偏向于质朴感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华纳兄弟公司特有的视觉感受,这一风格有赖于安东・格格特的塑造。在20世纪享誉全球的福克斯电影公司的美术风格则是由威廉・达林等人共同确定的,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塑造富有特色并符合本公司特征的美术风格。于1928年成立的雷电华电影公司是好莱坞黄金时期的电影公司之一,当时是由范内斯特等人作为主要负责人,并成功塑造了罗杰斯的音乐片,1941年的好莱坞电影《公民凯恩》就凸显出这种装饰风格。

三、数字技术与电影美术结合创造的视觉风格

一般来说,传统的电影特技制作手段对好莱坞电影的风格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严格说它只是一种电影创作的手段,并呈现出现实无法完成的镜头画面,但因为受到创作工具、技巧等方面的制约,还无法展现出立体的、富有动感的影视画面,这一点从早期创作的电影作品《宾虚》等就能窥探一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好莱坞电影的创作也实现了质的突变,之所以当代好莱坞电影能在广大观众的心里占据一定的地位,还在于其具有质量的保证,具体表现在富有美式特征的多样性场景、跌宕起伏的情节设定以及精良的特技效果。

好莱坞电影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趋成熟,“数字特技”对电影的影像语言产生了突出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特性的艺术表现力的不足问题,从而实现了完美视觉效果的呈现,使电影特技的艺术手法演绎得淋漓尽致。以1977年拍摄的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为例,其首先开启了工业光影魔幻的数字技术。及至1992年,由詹姆斯・卡梅隆等人共同创办的数字公司成立,标志着数字技术与好莱坞电影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并走向了电影创作的高峰时期,成功为电影艺术开启了全新的视觉享受。随着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的诞生,这一部影片被公认为现代技术的奇迹,着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倾注了自己对数字技术的热情和智慧,为观众展现出一个跨越一亿四千万年的恐龙时代,让存留在广大观众心中的梦想回归到现实。

在此之后的好莱坞电影,例如1994年拍摄的电影《真实的谎言》、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影片无疑不是数字技术和电影美术风格完美结合的例证。尤其是在2009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立体电影《阿凡达》更是创造了数字技术的一大奇观,充分地展现出现代化的视觉风格;2010年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的科幻大片《盗梦空间》,再一次给观众带来了视觉艺术的惊喜,引领观众穿梭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可谓是完美的视觉盛宴。这些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手段几乎改变了电影艺术的发展态势,实现了从传统接口上升到全新材质的电影制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成就还在于视觉层面的提升,就如同美国视效专家比尔・乔治所认同的,电影今后的发展就是数字技术。当前,影视领域已经迈向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必将完善好莱坞电影的制作,尽显好莱坞电影视觉风格。随着数字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对于影视领域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它把莱坞电影的视觉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其今后的发展开拓了全新的技术领域。

四、混合式现代风格

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但是要恰当地评价其具体的风格是一件难以把握的事情,虽然当前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都是通过形象片展现出来的,然而透过这些形象所展现出来的美术风格,就如同好莱坞电影本身一样,并没有生成固定的创作模式,所以都是一种宽泛的外在接口。当前,随着新媒体一度成为决定电影美术走向的因素之一,追求创新和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促使电影的表现形式走向了边缘化的趋势。同时,视觉理论以及西方哲学思想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发生突变,当代好莱坞电影美术已经展现出多样化的创作,并积极打破了传统的接口,影片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

事实上,从好莱坞电影诞生之初至今,极少出现单一化的电影美术风格,即使是写实主义等型别的电影美术风格也并不是以单一的风格为主,创作者时常在主体风格中融入其他的电影元素,但不会影响影片的整体美术风格,因为在大多数的美术场景中都紧密地切合主体风格,并采用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例如2005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美国怪谈》,导演把故事背景切入到现实空间,但是影片中出现了许多梦境的画面就是采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来展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而其他的好莱坞电影,如2000年上映的《入侵脑细胞》、2005年的《罪恶之城》等都是沿用了相同的影像表现手法,在这一型别的电影中最为鲜明的美术风格则是混合式表现风格,例如基努・里维斯的代表作品《黑客帝国》系列就综合了多种表现形式,把东西方的功夫片、童话、漫画、科幻片等元素都交融在一起,凸显出混合式的表现风格。

另外一部好莱坞电影《闪灵侠》于2008年上映,这部影片的创作也运用了多种语言风格,包括现实与超现实的元素,同时也备受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薰染,这些元素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具体的表现,展现出一种混合式的现代美术风格。好莱坞电影《闪灵侠》还着重凸显出具有美国式黑 *** 的美术风格,影片中采用了平面原理,雕塑、动画等电影元素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在电影的创作中并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无论是视觉形象还是表现方式都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混合式美术风格的诞生与数字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与新媒体艺术相互作用,成为好莱坞电影创作中的主导美术风格。

五、结 语

总之,好莱坞电影美术本身就是一个繁杂而又庞大的体系,如果纯粹从表层含义来分析是很难把握其本质的,但通过列举出不同时期内的好莱坞电影作品及其表现形式,无疑让我们对好莱坞电影美术风格有了大概的了解。本文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概括出当代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这些观点或者是经由考察,或者是个人的主观看法,不可否认对问题的探析存在认知上的限制。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好莱坞电影,其电影美术必将与影视作品一样还会延伸出更多富有创新性的美国风格,要真正地把握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就应对其不断认识和探究,才能把握住好莱坞电影美术的发展取向和风格。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美术风格进行分析,也可以警醒我国的影视工作者也应注重艺术的创新,对我国影视领域的发展具有学习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荣哲.浅析好莱坞电影美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5.

[2] 陈同基.浅谈现代电影海报中美术艺术的表现手法[J].中国艺术,201201.

[3] 赵风民.白色银幕上的美学锋芒――浅析中国当代电影部分美术造型元素的内涵特点[J].当代电影,201209.

[4] 胡佳佳.中国电影中美术设计元素探析[J].电影文学,201206.

好莱坞电影论文范文篇2

谈好莱坞宗教电影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摘 要】电影《埃及王子》以《圣经・出埃及记》为基础,对一个耳熟能详的宗教故事进行了好莱坞式的改编。电影《出埃及记》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基调,彰显着人的精神,凸显着娱乐性。而文字的《出埃及记》则表现出宗教的基调,强调了神的威严,体现出神的不可侵犯性。这两者是各有取舍,但是并不妨碍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出埃及记;埃及王子;现实主义;神本主义;好莱坞影像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同经济、政治、宗教、科技有着空前密切的联络,而电影对其他艺术种类的吸收容纳更是它快速发展的力量之源。而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作为一种成熟发达的艺术种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开始阶段就承载着记录历史的变迁、文明发展的重任。年轻的电影对古老文学的汲取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说电影以文学为根基,用影像来表达自己的存在方式。但是电影并不拘泥于对原着绝对忠实的改编,而是根据视觉艺术的特点,呈现出自由选择的状态,其落脚点注重的是电影的“影像本质”的展现,也就是展现出来的画面是否好看的问题。电影《埃及王子》和文字《出埃及记》之间由于各自的特征不同,导致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取向。

一、电影的现实主义基调,文字的宗教基调

麦特白指出:“虽然好莱坞为观众逃避现实生活提供了承诺,但它却始终保持了社会的惯例,在情节和主题中,仍然描述了一种我们可加以辨识的社会状况。”现实主义的基调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主调。吴贻弓以“现实主义依然是不可取代的”为题,认为“美国电影是非常现实主义的,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美学形式,根本上说是现实主义的,否则不会调动全世界的观众。”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才能在票房上大获全胜。蓝爱国认为“好莱坞电影奇观思维和梦幻逻辑的底层结构原则仍始终是大众现实的生存状态。”好莱坞电影经常探讨的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事业、爱情、家庭、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生命在现实中每天要面对的诸多事情,反映出电影对人生的思索。

基本上来说,电影《埃及王子》只是借用《圣经・出埃及记》中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和大致的情节,凭借着书中描写的寥寥几段话,通过电影的虚设,成就电影版的《埃及王子》。电影着重渲染的摩西的爱情和事业。电影的前半部份都定格在摩西的成长和爱情的收获上,摩西的事业是伴随着他的成长而进行的。摩西作为神的代言,替神来完成拯救大众的使命,影片呈现出一幅幅现实主义的画面。从总体上来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人间英雄的故事,我们处处看到是作为一个人的英雄事迹,其间经历很多的磨难,而不是仅仅依仗神的威力。电影只讲述了文字《出埃及记》前半部分的故事,对后半部分就没有提及。好莱坞版本《埃及王子》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法老的残酷统治,奔向幸福之地中就结束了,英雄在救美与救世中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好莱坞的英雄主义情结,强调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美国精神。

《圣经》文字重在描写耶和华的威力和对民众的恩惠。文字的重点在对耶和华神威的展示上,在“神召唤摩西”和“神赐摩西行神迹的权能”中,摩西见识了神的法力无边,然后神让摩西去代替他拯救自己的子民。摩西按照神的指示,见法老请求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但是法老不肯,文字中就描写神的雷霆之怒,降下十灾,即血灾、蛙灾、蝨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击杀长子的警告,最后到埃及头生的被杀,都在着重描述神的奇迹。过红海的时候,神在海中劈出一条生路让以色列人避开埃及人的追杀,同时又把埃及人全部淹死。耶和华的力量让以色列人顶礼膜拜,这在文字的4到14章中重点描述,显示出神强大的威力。摩西作为一个人,在文字中成为神的傀儡,摩西所有的力量都来自这个无所不在的神,而且处处要显示出神的威严和神的不容怀疑。文字的长度分为40章,在15到40章中,描写了旷野的旅程、在西奈立约、有关崇拜以及会幕的指示、盟约的破坏与重定、建造会幕的事情,都在渲染宗教的气氛。

二、电影的娱乐性 文字的神圣性

在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经典阐释中,道出了好莱坞电影人的智慧。他们总是能让任何电影去适合当代人的当下口味,以美国当代的文化价值去演绎一个千古的圣经传奇,既能体现出人文精神,又能和商业元素结合。基督教和大众娱乐的结合能否“使自己免于臣服于文化时尚”而保持自身的神圣性也不得而知。当今的时代技术发展迅速,而且多元文化流行的时代,宗教的神圣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在影像中表现出来,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世俗的娱乐性与宗教的神圣性毕竟还是有所冲突的。文字充满了宗教的严肃性,在文字中,绝对禁止任何对神不敬的行为,连神的形象都是不容许被塑造出来,否则会被降以灾难。神没有形象,不容许凡人亵渎。文字处处都在加强这种神圣感,而不允许有任何的懈怠。因此,圣经中的人的自由与权利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听命于上帝的意志。这些权利来自上帝的赐予,以上帝所启示的律法为标准。人要爱神,因为神就是真理,不容有半点的怀疑。而且要与上帝建立正确的关系还有一点就是人类要彼此相爱,建立一种和谐相处的根基。只有这样,神对人的拯救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而文字的神圣性也在救赎之中体现出来。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圣经故事与当代美国流行元素的拼贴。电影的娱乐性主要提供视听 *** ,在乎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同时在情感层次上,提供满足人 *** 望的内容,讲究的是以情动人。好莱坞电影惯于营造美国梦想和精神,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成为寓教于乐最好的诠释。再者动画片用科技的手段将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场面绘制出来,比如水变成血水,红海中出现的路,电影用自己的魔术效应,让我们的视觉感官得到强烈的冲击。摩西分开红海那一段,虽然只有7分钟,但是由16画师花上3年心血,经历318000个电脑制作小时完成。这是动画中首次出现超高真实度的水,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观众不厌其烦地选择相同的型别电影,除了满足自己期待视野不会落空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在熟悉的影像空间中去寻找视觉娱乐。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娱乐下,消解了宗教带来的压迫感。

三、文字与影像传播的互动性

尽管文字和影像这两者是有矛盾的,但并不妨碍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电影依然要忠实于文字最核心的内容与框架,尤其是面对一些经典文字,更是慎重。如果改编太背离原着文字,会引来很多指责和批评。影象的优点是生动形象,资讯量大,但是影象浅显易懂,直白解说,理解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降低,缺乏审美上的想象力,观众只需被动接受就可以了,一些研究大众媒体的人对此是有着清楚的认识的。人面对文字是要主动思索,进行想象虚构的难度,这种阅读的乐趣就在陌生化的语言中得到延伸。历史上,影象总是处于被歧视的地位。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着名的“三张床”理论就把影象看做最低阶的摹本。在《圣经・出埃及记》中,人们要给神塑造形象,把神塑造成一只金牛犊的样子,结果引来了神的愤怒,给民众带来了灾难。同样,在把文字改编成电影的时候,很多人对影像的制作也是颇有微词的,因为影像抹杀了人的想象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影象的传播已经无处不在,而且还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促成了人的现实活动。

四、结语

如此看来,影像和文字之间的不同是基于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各自不同的艺术门类的特点来规定的。每一个艺术门类的都有自己各自的特点,每一个艺术门类想要去和别的艺术门类相关联,都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的特征问题。文字以语言取胜,电影以画面取胜,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一切都源自于对自身完美的追求,采取一种“拿来主义”的原则。好的影像传播不会丢弃文字的人文情怀的核心价值,而好的文字也力图通过语言来展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美]理乍得・麦特白着.好莱坞电影[M].华夏出版社, 2005.

[2] 吴贻弓.现实主义依然是不可取代的[N].社会科学报, 2006-6-1.

[3] 郝一匡等译.好莱坞大师谈艺录[M].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

[4] 麦格拉斯Alister McGrath着,董江阳译.福音派与基督教的未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好莱坞电影论文范文”

② 可迷茫,不可虚度的10本书籍

可迷茫,不可虚度的10本书籍

生升卖活或许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尝试用阅读把日子填满吧。

- 1 -

《毒木圣经》

作者: [美]芭芭拉·金索沃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上榜理由 |

《毒木圣经》是芭芭拉·金索沃最负盛名的杰作,一经问世,迅速登上各大图书畅销榜,希拉里、奥普拉力荐。这是一本非常宽广的书,气象恢弘磅礴,刻画饱满细腻。既有关政治又有关家庭,既是寓言也是史诗——如何在颠倒的世界中找回自我、继续前行,故事嫌瞎和主旨与中国的读者关系非常密切,可以令很多人产生共鸣。

读者点评 |

文字中的某种力量似乎在强迫我一口气读完。有爱情、婚姻、亲子关系、有琐碎而生动的家长里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令人惊诧的洞察力与互不理解;有魔幻的巫术,以往只给人留下刻板印象的遥远非洲在她笔下有了可触摸的亲切性格;甚至有政客秘辛,初看似乎儿戏,或许也还有别种视角去投望,但这就是围绕我们、影响我们的真实世界。by木糖山

- 2 -

《大地上的亲人》

作者: 黄灯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上榜理由 |

这是一本令人心痛的书,全书描绘黄灯嫁入、成长以及出生的丰三村、凤形村和隘口村三个村庄老中青三代人在近二十年来中国城乡转型大背景之下复杂的个体命运图景。 这是作者酝酿十多年的书,去年《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曾在全国范围引起讨论,全书对于中国的乡村图景给出更为全面、更为复杂的思考。

吵者逗读者点评 |

读的时候感觉像站在一口废井口往里窥探,不由想起自己在井底待过的日子。不敢想象另一种可能。但如今老家这样的人生还在重复。杨胜刚先生最后的话更是让同样出身乡村的我感慨不已。by徐三观

- 3 -

《棚内棚外》

作者: 潘争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榜理由 |

“上译”不仅做为一个影视行业的单位,更因为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使其成为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符号。作者做为“译二代”,以旁人无法替代的“全息”视角,以丰富细节和生动描述披露了译制工作背后的故事。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丰碑,一代艺术家多舛的命运和对艺术无怨无悔的追求,令人唏嘘。

读者点评 |

知道读完这本,我才渐渐触及到译制片的“温度”,谢谢潘争,太重要的史料了。by羊男的圣诞节

- 4 -

《试刊号》

作者: [意]翁贝托·埃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榜理由 |

已故意大利大作家埃科在辞世前这最后一部作品中,以预言般的姿态讲述了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意大利的一场办报大戏。面对广播和电视媒体的冲击,纸媒如何生存,记者职业操守与经济利诱间怎么角力,历史与现实和未来的关联几何?这些问题,何尝不是时下纸媒面临的难题?

读者点评 |

荒诞且真实,不禁联想到近几年越来越低俗化的新闻媒体,不仅仅再是读者单纯地被媒体所操纵和玩弄而是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这本语言不再晦涩,故事构架也相当简单有趣。byΩ

- 5 -

《从投票到暴力》

作者: [美]杰克·斯奈德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上榜理由 |

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杰克·斯奈德在这本民主化和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着作中,频频提出挑战传统观点的大胆论述,在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相似困境的当下,他重新审视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并力图为避免民族主义冲突开出药方。作者提醒人们:转型时期,操纵民族主义不啻玩火,对此应警钟长鸣。

读者点评 |

作者思路清爽,观点有很强解释力,很多段落看的时候忍不住拍大腿,怪不得引用率这么高,能遇到这么有趣的书真是幸运。by宫保鸡丁

- 6 -

《家国天下》

作者: 许纪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榜理由 |

许纪霖延续了他从现实问题出发,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的传统,追溯近现代以来“家国天下”的解体,以及自我在获得独立、自由之后的无所归依,从而提出了一个权利自由主义加社群主义加共和与文化民族主义的新的认同模式,虽不乏理想主义的嫌疑,却总是对当下国族社会严重分裂的一种回应。

- 7 -

《妖怪大全》

作者: [日]水木茂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上榜理由 |

日本艺术里,不论是民间传说还是经典绘画,妖怪都是绕不过去的意象。日本鬼怪漫画之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古代绘画作品之后,结合自己的想法创作了一个妖怪宝典目录。从妖怪到神明,水木茂汇集日本各地传说、民俗和神话,配以奇幻又富有创意的插图,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妖怪世界。

读者点评 |

水木茂的集大成之作,匠心配图点到为止。日本的妖怪文化可以贯穿很多我喜欢的作品之中:风来的西林、京极堂系列、潮与虎、三只眼、虫师、Gantz。by@Chain

- 8 -

《小说课》

作者: 毕飞宇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榜理由 |

毕飞宇的《小说课》辑录了他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着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循着这些带有鲜明个人阅读体验的文字,走进大家、走进名着, 有了一条亲切、带有体温的路径。

读者点评 |

毕飞宇的眼光不同于学院派的那种枯燥的文字,他的解读灵动而富有朝气,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by花吃木

- 9 -

《当图书进入战争》

作者: [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榜理由 |

二战时期,美国图书协会与美军展开了“军供版图书”项目,1200种不同主题共计1.2亿本军供版图书,如何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还成就了一批畅销书作家,从而推动了出版行业平装书革命,并且使阅读习惯从知识分子扩展至整个民族。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思想文化战,战火终将熄灭,而图书永存。

读者点评 |

非常好的非虚构类书籍,不想做什么文艺的解读,只想说美国人在精神、娱乐生产方面确实很有一套。by鑫鑫鑫

- 10 -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

作者: 《生活月刊》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榜理由 |

如果给你机会,以一件珍贵之物为契机,回望生命中那些细水长流或惊心动魄的时刻,那么你会拿出什么来定义自己有故事的一生?在这本书里,谭盾、林怀民、徐冰、阮义忠、吕楠、阮仪三、陈燮君、贾樟柯、王澍、李宗盛、金宇澄、钱理群、黄永松、杨丽萍……一百位文艺界富有个性和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讲述《珍物》与“我之为我”的独特故事,不管是具象的物,还是时间馈赠的礼物,背后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成长,亦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

读者点评 |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最珍视的宝贝,就像《天使爱美丽》里头,艾米丽在墙里找到的小铁盒,承载着一个小男孩的美好童年。人生多少乐趣,就在心水的“珍物”中。by蓝胡子

;

③ 李怀亮的个人作品

1.《人论思想与文学研究的新探索》,《人民日报》2001年2月18日
2.《跳荡着的“格局”纤告》旦陪,《文艺报》2001年11月28日
3.《从分析走向新的综合》,《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2期
4.《文化潮头的思想与言说》,《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5日
5.《已知春江水暖时――评王强〈网络艺术的可能〉》,《中国文化报》2001年9月6日
6.《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7.《中国文化产业不能任凭国际市场的摆布》,《文艺报》2002年8月17日(整版),《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2年第2期全文转载
8.《美国文化是不是压路机?——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全球化取向》,《文艺报》2002年5月11日(整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研究》第10期全文复印
9.《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1万7千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全文复印
10.《中美文化贸易的新特点及中国入世后的对策》,《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3年第2期全文复印;同时被《外贸经济》全文转载
11.《中国电影产业面对枪林弹雨》,《文艺报》2002年3月9日(2/3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2年第3期复印
12.《电影市场保护与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第十一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获第十一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论文奖
13.《作为产业的电影》,《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第5期复印
14.《人的全面发展与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评》,《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6,000字
15.《中国文化――让田野吹来清新的风》,《人民日报》2001年6月12日
16.《摄影文学,影像与文字的“内爆”》,《文艺报》2001年4月20日,获冰心摄影文学奖
17.《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文化市场的迅猛发展引发学者思考》,《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31日“名家荐书”栏目,2,500字
18.《刘家科散文的民间情怀》,《文艺报》2002年11月2日
19.《国家的文化形象》,《文艺报》2003年1月25日(2/3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复印
20.《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求是》,2003年第8期,1,500字
21.《质疑文化普遍主义》,《文艺报》2003年4月19日整版,《美术》杂志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复印
22.《贸易模式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取向》,《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日,3,000字23.《中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目标定位》,《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9日,3,500字
24.《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文艺报》2003年8月23日
25.《贸易模式对中国影视产业国际化市场策略的影响》,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入选论文
26.《国际文化战争的态势》,《文艺报》2004年,2004年3月27日
27.《索尼转型:阵痛还是迷失?》,《文化报》2004年
28.《历史上美法电影的一段贸易争斗》,《文化报》2003年11月21日
29.《文化安全的互动模式》,《文艺报》2004年,2004年6月10日
30.《多维视野中的国际电视节目市场——西方国际电视节目贸易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4年第5期
31.《从三大电视博览会看国际电视市场》,《中国文化报》2004年5月21日
32.《缩小版权贸易逆差的五大攻略》,《中国文化报》2004年11月18日
33.《国际贸易:中国文化政策的语境选择》,《中国文化报》2005年1月14日
34.《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文艺报》2005年2月3日,3000字
35.《国际文化经济与文化贸易发展报告》(第一作者,4.5万字),《国际文化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36.《国际文化贸易综论(上)》(第一作者),《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37.《国际文毁迟明化贸易综论(下)》(第一作者),《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
38.《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文艺报》2006年3月14日
39.《时代发展呼唤软实力》,《文艺报》2006年5月11日
40.《当前国际文化贸易的特点》,《文化研究参考》,2006年第1期
41.《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
42.《媒介产品的国际营销》,《第七届国际传媒经济论坛论文集》2006年12月,3000字
43. 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下的中国文化出口策略,《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3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44.新媒体的文化价值变革与发展动力,《当代电影》,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
45.增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影响力对策研究,《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7-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
46.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结构分析,《国际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47.中美文化贸易摩擦加剧的原因与对策(第二作者),《国际贸易》,2008年第10期
48.新媒体发展与当代传媒经济研究新课题,《传媒产业评论》 2008年12月出版
49.国际文化贸易新趋势下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策略,《文化产业导刊》2010年第3期
50.城市传媒集团在文化产业中的定位与经营创新,《现代传播》2010年第1期
51.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2期 1.《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专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2.《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与刘悦笛联合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3.《西方媒介产业概观》(书稿)4.《当代文艺思潮论稿》(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撰稿一万字5.《国际文化发展报告》,第一编委,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出版6.《国际文化贸易概论》,专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7.《国际文化贸易丛书》(七卷本),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即出
8.《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9.《新媒体:竞合与共赢》,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10.《中国电视媒体运营管理实务》,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出版
11.《中国传媒经济英才》,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
12.《新媒体经营与法律系列丛书》(七卷本),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010年出版
13. 《文化市场学》,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14.《文化创意学》,主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1.影视创作生产重大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项目,经费15万,2010年
2.历史唯物史观与当代文艺思潮(主要成员之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费35万,2004~2007年
3.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费80万,2008~2011年
4.国际文化经济与文化贸易发展前沿报告(课题负责人),中宣部、文化部委托,经费40万,2005年
5.复杂经济形势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影响(课题负责人),国家广电总局课题,经费15万,2009年
6.国际传媒产业重构与中国传媒产业的国际化道路(课题负责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经费15万,2009年
7.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研究(课题负责人),商务部研究室委托课题,经费5万,2005年;8.北京市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经费5万,2006年
9.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结构分析(课题负责人),文化部委托课题,经费5万,2007年
10.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指数体系设计与编制研究(课题负责人),文化部委托课题,经费 5万2008年
11.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委托课题,经费5万,2006~2007年
12.尼日尔爾利亚NOLLYWOOD影视城可行性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中土北亚集团委托课题,经费25万, 2006年
13.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校级课题,经费3万14.中国·太湖文化论坛立项报告(课题负责人),中信集团、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联合委托,经费10万,2006年
15.廊坊万种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概念策划(课题负责人),廊坊市政府委托课题,经费50万,2010年
16.山东兖州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课题负责人),兖州市政府,25万,2010年 1.《市场、文化、权力:中国第二次文化革命的形成》(译文),《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2万6千字2.《阿多诺的绝望:大众文化如何重振其创造性》,同上,7.5千字3.《纪念布迪厄》,《文化研究》第4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④ 中央编译出版社怎么样

纸质版本需要对比的维度太多,只论正版电子版的四大名着,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当属第一,比较着名的就是他们那套注释详细令人震惊的四大名着了。

中央编译出版社成立于 1993 年 9 月,主要出版多语种重要文献,译介出版国内外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经典着作和前沿作品。中央编译出版社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立社使命,以“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座右铭,以出“精品图书”为导向,以尊重思想知识为基石,以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智力后盾,精心打造高品质图书。

⑤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广播电视艺术学影视编剧理论方向的参考书目是什么

050301 新闻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②《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④《当代新闻采访》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⑤《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⑥《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⑦《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22 编辑出版参考书目同050301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②《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④《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 腾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⑤《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 格伦?布鲁姆等着,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 2002
050325 国际传播参考书目同050302传播学
050324 媒介管理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②《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④《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腾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⑤《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 格伦?布鲁姆等着,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
⑥《理解传媒经济学》[英]道尔(Doyle G.),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20 广告学
① 《营销管理》(第12版)(美)菲利普?科特勒等着,梅清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②《当代广告学》[美] 威廉?阿伦斯,丁俊杰译,华夏出版社 2000
③《广告管理》第五版 [美]巴茨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④《有效的公共关系》(第8版) 格伦?布鲁姆等着,明安香译 华夏出版社 2002
⑤《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⑥《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23 公共关系参考书目同050320广告学
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①《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②《当代广播电视旦世御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③《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着,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④《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着,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⑤《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斯特里纳蒂着,阎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⑥《视觉文化导论》(美)返罩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着,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050321 广播电视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②《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④《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⑤《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⑥《电视模岩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着,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⑦《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着,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热点内容
oracle测试sql 发布:2025-07-08 03:16:54 浏览:973
php壁纸源码 发布:2025-07-08 03:04:26 浏览:320
android应用层 发布:2025-07-08 02:42:32 浏览:301
大唐存储销量 发布:2025-07-08 02:41:11 浏览:582
脚本怎么打开 发布:2025-07-08 02:41:06 浏览:822
贵州电信iPtv升级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7-08 02:38:48 浏览:412
电脑怎么链接本地服务器 发布:2025-07-08 02:34:22 浏览:147
android调试webview 发布:2025-07-08 02:26:28 浏览:358
压缩袋鞋子 发布:2025-07-08 02:21:30 浏览:752
为什么安卓打吃鸡感觉有延迟 发布:2025-07-08 02:09:32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