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脚本本
⑴ 以迟到为题的短剧有什么
《迟到》剧本
场景: 教室
人物: 男老师 女学生
时间: 白天
男老师讲课,女学生突然推门进,老师停下,盯着女学生。
学生:(吐舌头)老师~~
老师:(严肃的)你看看几点了?
学生:(无辜)对不起老师,我没带表,手机又没电了,
所以我也不知道几点了,您如果真的想知道,您就
问问其他同学吧,我来的比较晚,走的比较急,您就先让我休息一下,喘口气吧。(欲走)
老师:(生气)站住!你不明白我的话吗?这么大学生了,上课迟到了难道还不知道吗?
学生:(装傻)老师别生气,我没带表,真不知道迟到了,还好您提醒我,现在知道了,谢谢老师!(又欲望走)
老师:谢什么谢,你怎么这么多话,知道迟到了还走?
学生:老师是您把问题弄的颠倒了,我是先往里走,后知道迟到的。您把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弄错了。
老师:(更气)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是问你知道错吗?
学生:(淘气)我现在已经知道了,老师还有其他事吗?
老师:没什么事,你知道错了那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学生:(天真)您是问该怎么做?老师您不知道该怎么做吗?
老师:(吐血)我是问你该怎么做?
学生:哦,晓得了,让我回座位上好好想想再告诉您。
老师:站住,别贫嘴,告诉我,迟到了该怎么做?
学生:(正经)该把丢失的时间补回来。
老师:怎么补,你难道不知道时间是不可以倒流的吗?
学生:老师您问我时间是不是可以倒流吗?您是老师,应该您告诉我才对啊。
老师:(抓狂)什么学生啊,算了,赶紧回座位上吧。
女学生转身欲下去,下课铃声响。
学生:老师,下课铃响了,我还需要回座位上去吗?
老师:(暴走)随便你吧… …
⑵ 如何写出优秀的微课脚本
2015年以来,“微课”成为了信息化教学的标志性元素。
和传统课堂的区别是:微课承担了课前翻转的重要角色,如果我们的微课不够吸引学生,学生大可以从屏幕前离身而去。
创作优秀的微课作品成为了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必备技能。
不管见识了多少微课,一旦我们动手制作,很多老师仍会处于摸不着方向的状态,不知从哪里开始。
本次分享的内容,就是从微课的开始说起,这个开始就是
微课脚本
✎✎✎
脚本,通常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或书稿的底本。微课作为一种视频呈现形式,同样需要一个底本/文稿。
一个微课作品的诞生需要两个过程:一是前期的脚本设计,二是后期的录制合成。
和教学设计相类似,我们在决定制作微课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想画面如何呈现,而应该对所讲授内容进行设计,以帮助我们理清内容的逻辑关系,把问题讲得清楚且生动有趣。
有的老师会说:“画面特别重要啊!我觉得只要用了3D、MG的微课就很容易吸引观众,我就苦于做不出那些酷炫的动画效果。”
脚本设计和酷炫画面谁更重要呢? 举个例子
↓
上图是2016年两部电影的对比:耗资7.5亿、汇集李连杰、范冰冰、梁家辉等大腕的电影《封神传奇》最后以2.9分无人问津的结局惨淡收场;而电影《摔跤吧!爸爸》,我们很难见到特效与酷炫的画面,却赢得极高的口碑。
着名的翻转课堂开创者萨尔曼可汗,同样也是以极富逻辑的思路而非丰富的画面收获了大量的学习者。下图是他的教学画面
↓
从电影角度来说,剧本是电影的核心,从微课角度来说,脚本设计比酷炫画面更重要:一个优秀的微课作品,一定是依靠优秀的脚本作支撑!教师制作微课时,应该把重心和精力放在脚本设计中。
脚本的设计,只需要以下四步:
Step1 选择合适的课题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微课。能够被选作微课的课题应该满足下面三个条件:小、巧、精
小: 小是指知识主题小, 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一个问题,3~9分钟就能将其讲清楚,如果牵扯到其他知识点,则另设微课。
巧: 巧是指所选题材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微课是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选题上要尽量挑选平时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出错的内容进行制作,使之成为解决重难点的有力武器。
精: 微课的课题应当是精选的,其内容必须且只能用视频呈现。如果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则不符合微课的选题。如制作面包怎样发酵的微课,教师口述或图片都不能直观表达,将其制作成动态演示就成为了必需。
Step2 确定脚本的类型
这一步是要根据我们的具体内容来确定脚本类型。脚本包括四种类型:知识原理类、技能操作类、问题解决类、案例故事类。
我们用一道连线题来理解这四种类型:请从下列微课题目辨识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
请思考10秒钟
答案如下
↓
确定脚本类型的目的是为下一步作准备,因为每种类型将会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第三步
Step3 理清内容的逻辑
有时我们会出现看完一个微课,仍然云里雾里的现象,比如下面这个设计
↓
上图中,你能看出来就餐礼仪是先入座还是先订餐吗?只有就餐词语,那订餐词语就不交待了吗?
上述问题之所以让人搞不清楚,问题就出在逻辑上,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会让学生“越听越懵”——老师你到底在讲什么?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把微课讲清楚。不同的微课类型,有不同的方法来“讲清楚” 。
■知识原理类 :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方式进行讲解,即2W1H法,如“管理创新”
↓
■技能操作类: 可以用一个操作错误作为引爆点,分析其错误的关键点,继而讲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最后进行总结。
■问题解决类: 既然是问题,我们可以先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讲解技能,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如要《Reservation(前台接待)》一课中,教师首先展示了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前台接待中遇到的尴尬问题,通过讲解最后呈现优化后的效果。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此微课 )
■案例故事类: 用 故事来讲解知识点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比起直接的讲解,观众更喜欢听故事。
集齐故事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创建故事的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故事可以开讲了。
如在设计“认识咖啡的三大类”时,将每种类别的咖啡豆拟人化,取名为《豆豆秀》,将这三颗豆豆放置于“豆豆PK赛”的情节中,每种豆豆作自我介绍,这样的微课设计形象而生动,极易获取学生的专注。 (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此微课)
做到了讲清楚,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脚本设计,但是如果我们还希望作品出彩,不妨再继续最后的一步。
Step4 使用诙谐的语言
使用接地气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多使用“我们”而非“你”,可以加入当下流行词,让微课与学生“打成一片”。
如在微课《羊毛毡服饰展示与制作》中,教师穿插了当时的流行语“都教授”、“亲,淘宝爆款哦~”等诙谐的语言,充满了趣味性。
Step1 选择合适的课题
Step2 确定脚本的类型
Step3 理清内容的逻辑
Step4 使用诙谐的语言
以上,就是如何写出优秀微课脚本的全部内容。
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So,对于脚本而言,长什么样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做好脚本设计的四个步骤。
如果前后期都由教师自己完成,就文案而言,只需要一个配音稿,标注清楚框架与层次即可。
如果教师只做前期脚本,需要他人协助完成后期画面,为方便与后期的沟通,就需要诸如画面呈现、时间节点、情感表现等内容预设,可在文末 阅读原文 中查看规范的脚本模板。 (模板仅供参考)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文提及的微课脚本及作品
⑶ 《春》的一段诵读脚本
这是春雨那段的,我们老师让我们写来着,自己编的:
诵读脚本(书P127页,第六自然段):
首先这一段强调“春雨”,那么第一句话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中的“雨”这个字应适当的重读,突出这一段的主题——雨.接着是“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这里,“看”引导读者的视线,接着连用三个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绵长的特点,所以“看”字应该适当的重读.“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的逼你的眼.”这一句话中,“逼你的眼”突出了“青”,激发了读者的想象,那么其中的“青”字和“逼你的眼”应当重读.下一句“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最后这三句将视线转到了人间,写雨中的行人,劳作的农民,渲染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这里既写了静夜也写了白天,有静,有动,勾画出春雨轻柔湿润,人间静谧的美妙意境,所以其中的“静默”应该稍微重读,而且这整个段落都应该语速放缓.
⑷ 微课制作稿本与创作脚本什么区别
微课制作稿本和创造脚本最大的区别就是:
①一个是大的框架。
②一个是细节的部分。
⑸ 春望朗读脚本怎么写
朗诵:春望杜甫(老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男学生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女学生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老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体反复一遍)旁白(老师):多么熟悉的词句,多么真挚的感情,唐代诗人杜甫把我们带进了国破山河在的景象。下面抒情的话语写一点,后面团伏伍写两篇文章,春望杜甫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运用对比的手厅嫌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塌或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⑹ 给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脚本形式
常用脚本一:提出问题 + 分析原因 + 引导互动 + 具体讲解
案例:“观看量停滞在500,并非因为你的视频质量不佳,而是你可能未采用xxxxx。点赞关注,以免错过精彩内容,xxxxx。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解xxxxx。”
此类脚本适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首先列举行业常见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并解释问题出现并非个人原因,而是行业内的普遍现象。接着,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经验,让用户感受到你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常用脚本二:技巧价值最大化 + 不劳而获 + 具体讲解 + 案例证明
举例:“我只做了一个小动作,观看量就突破了700万。赶紧点赞收藏,以免错过!”
这种脚本利用用户渴望不劳而获的心理。在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用户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追求速成。分享一些看似简单的技巧或工具,可以吸引大量关注。为了增加说服力,可以将这些技巧或工具包装成某种理念或思维,并展示实际成果。
常用脚本三:疑问抛出 + 数据支持
举例:“你知道只刷抖音也能赚钱吗?99%的人都还不知道,xxxxx。赶紧点赞收藏!”
揭示行业内的信息差,并用数据支持你的观点,如“99%的人不知道”、“95后绝对不知道”等。即使我们认为大家都知道的信息,对于外行来说仍然是新知识。不要担心信息过于陈旧,只要对观众有价值,就值得分享。
常用脚本四:指出错误 + 给出方法 + 引导互动
举例:“如果你还在手动给视频配音、添加字幕和音效,那你就在犯一个大错。高手们都在用XXX。”
这种脚本的核心是提出一种新方法,颠覆传统做法,或用新思维替代旧思维。先否定用户的旧方法,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跟随你的节奏。这类脚本适用于分享真正有效的新方法或个人经验。
常用脚本五:必备XX(必备XX可根据需要替换)+ 数字结构 + 举例说明
举例:“分享5个自媒体必备神器,第一XXX;第二XXX;第三XXX;第四XXX;第五XXX。”
这类脚本结构简洁明了,让小白用户感觉很有价值。通过列举具体的工具或方法,让用户觉得有据可依。例如,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功案例,如“昨晚有个作品获得了200万播放量。她遵循了我的建议,坚持拍了97条视频,最终选出22条优秀作品,取得了成功。有人问我,‘老师,我什么时候能火?’我想问的是,你在这件事上投入了多少时间?别人一天发1条,你能不能一天发几条?短视频的关键在于持续输出。就像发传单一样,发得越多,接触到的人就越多,潜在客户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