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编译原理
‘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汽车软件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汽车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门:
数字逻辑电路:这是理解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通过实践学习如何高效地编写和管理代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代码管理能力。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熟悉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特性,为现代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离散数学:强调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对软件工程师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深入理解计算机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为后续的软件开发和系统优化提供基础。
数据结构:教授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是算法设计和优化的基础,对软件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了解如何构建和管理大型软件系统,掌握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编译原理与实现:揭示源代码如何转化为机器可执行代码的过程,对理解软件编译和优化有重要意义。
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技术:涵盖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和维护,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测试能力。
这些基础课程全面且深入,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软件工程师。
‘贰’ 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怎么样
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挺好的,就是课程设置上多数都是更偏向理论性,不重视实践,具体的评价如下:
1、学科丰富。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内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和生物信息学5个博士点,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吉林省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网络与信息安全4个硕士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物联网工程等3个本科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联网工程均为国家特色专业),以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本科试验班(教育部首批珠峰计划)。
2、历史悠久。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76年,由着名教育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王湘浩院士创建,是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之一。2001年5月,由原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原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原长春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原长春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合并组成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吉林大学编译原理扩展阅读:
学院拥有计算机实验教学、物联网虚拟仿真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硬件条件处在全国相关学科中的前列,为本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拥有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绩突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承担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IBM、微软精品课2门,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多年来学院始终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门人才为宗旨,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
‘叁’ 大学计算机系教材
J0043 C++语言程序设计(80讲)-东南大学 何洁月 48 计算机类 四区资料
J1071 C语言程序设计(68讲)-哈尔滨工业大学 温东新(女) 41 计算机类 三区资料
J1766 LINUX操作系统(33讲)-浙江大学 宋广华 17 计算机类 普通区域
J0702 编译原理(67讲)-吉林大学 康辉(女) 41 计算机类 三区资料
J107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2讲)-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涛 36 计算机类 三区资料
J0204 计算方法(51讲)-吉林大学 王新民 26 计算机类 一区资料J0665 TCP/IP协议原理(42讲)-电子科技大学 杨宁(女) 29 机电通讯 二区资料
J3538 离散数学(72讲)-西安交通大学 刘国荣 43 公共科目 四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