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虚拟编译平台
‘壹’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主要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工科技术专业,该专业的主要特色为:面向社会需求、注重学科基础、拓宽应用范围。专业以培养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系统、全面地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技能,提供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门化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工程训练。第四年由导师根据个人兴趣和社会实际需求,指导选择具体的应用方向和课程选修,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目标、有侧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学科有关基础理论与技术运用到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的研制与维护、生物信号的检测与处理、医学影像处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也可以在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
业务范围:毕业生可以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信号检测和信号分析的基本原理;医学影像处理基本方法;具有生物医学的基础知识。
通信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面广,富有创新意识及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够从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学制四年。主干学科为信息处理技术,传输技术,网络工程,无线通信技术等。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电波传播与天线、通信原理、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程序设计等。
业务范围: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通信工程及信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开发、应用与维护相关设备以及技术管理。本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毕业生适合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智能控制和其他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适合于电信和电子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需求。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仿真、系统运行与维护、科技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掌握各种现代化生产的信息处理、控制与管理技术,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自动化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电路分析、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好过程自动化系统、电气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集散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专业知识并了解自动化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3、获得必备的自动化工程实践训练;4、具有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5、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宽广的工作适应能力。
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适宜在科研单位、工业企业从事控制工程、自动化技术与仪表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等工作,或者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信息工程领域有关传感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控网络系统及智能化仪器硬软件的开发、设计、维护、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与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具有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必需的机械学、电子学、光学、计算机、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技术基础理论和传感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自动测试与控制理论、测控系统组成原理等专业知识并了解测控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2、获得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及基础训练,应具有对过程参数检测仪表进行检定及实验分析的能力;3、掌握生产过程中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的选型、配置、改进、维护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从事本专业测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和技能;4、具有科技信息检索能力、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较宽广的工作适应能力。
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科研等单位从事综合测控系统和智能仪器的研究、开发、生产与应用等工作,或在大专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根据当前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安全运营需要于2013年9月新增的专业,是国家特设专业,隶属于理工学科下的自动化专业类,依托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有30多年办学的检测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专业进行培养。深入学习轨道交通信号的检测、变送及轨道装备系统的控制,使学生掌握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轨道交通控制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轨道交通信号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工程设计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围绕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及时准确地提供列车运行信息等方面开展教学工作,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为基础,强调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加强专业课程学习与动手能力的训练。专业贴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 ,使学生成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城市就业是该专业的显着特点。
就业前景:城市轨道、高速铁路、电子、军工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公司等从事轨道交通信号的检测、控制和系统的开发设计;以及在信号测量与控制领域和仪器与系统开发的单位进行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维修等工作;亦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从事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
物联网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云南省唯一得到教育部批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技术、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其它边缘科学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应用型学科。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培养目标: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培养个人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的适应与调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EIP-CDIO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人才培养。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置和实践环节的有效引导,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到矿产、电力、生物、烟草、磷化工、能源、有色金属、交通、旅游、国家机关等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开发、维护、系统集成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计算机、通信等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
‘贰’ 山东理工和昆明理工哪个好
昆明理工大学好。
昆明理工大学(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综合性重点大学,由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根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1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项。
学校有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冶金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计算中心、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中心、化工原理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昆明理工大学
‘叁’ 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环境
昆明理工大学拥有呈贡、莲华和新迎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300余亩。昆明理工大学官网“虚拟校园”可以浏览昆明理工大学全景。 主校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中心,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总占地面积3200亩,呈贡校区图书馆获得鲁班奖。
学生社区:呈贡校区共有四个宿舍园区,怡园、憬园、恬园、恒园。除恬园少部分宿舍外,其余宿舍均为四人间,并配有独立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 姓名备注李梦庚中国着名的锡冶金专家,现代锡冶金火法精炼技术奠基人,连续螺旋结晶机的发明者,被美国冶金专家誉为“20世纪锡冶金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冶金部科技大会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刘纯鹏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有色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及重有色冶金学术委员,云南省科委专家顾问组副组长,云南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等职,美国着名团体TMS(会员)魏一鸣昆明工学院毕业,获昆明工学院硕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毕谦57级机械系,于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一年半。曾先后担任昆明工学院基础部建力系系主任;兼任云南省力学学会理事长,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常鹏北创建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电渣冶金研究室,解决了电渣冶金、等离子冶金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在高温超导、纳米级材料、超细锑白、炼锡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较大成绩
‘肆’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学院概述
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7人,取得博士学位的22人。在校本科学生175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9人,博士研究生55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51人。
康昭荣,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现主持学院党委工作。
罗雪梅,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李浙昆,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具体负责学院的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刘美红,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具体负责学院学科建设。
伍星,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具体负责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研究生培养方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博士点(下辖若干二级博士点)、5个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领域、1个高校教师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教育方面,拥有3个本科专业、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教学团队,共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即:
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
一级博士点: 机械工程
二级博士点: 机械设计及理论等
硕士点: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
本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包装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光电一体化
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学院设置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工业工程系、包装工程系,以及工程图学教研室、机原机零教研室、金工教研室及实验中心共9个教学单位。建立了矿冶装备集成开发研究所、机电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研究所、机电技术研究所、振动噪声工程中心、CIMS应用研究中心、流体控制工程研究所、虚拟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所、矿山机电工程研究所、KUST-HMI振动噪声及检测联合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学院的科研和教改成绩显着。近五年来,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主持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精品课程1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
全院教职工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我院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进取,为把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建设成为以机械学科为基础,机电一体化、现代制造技术、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工程等科学相互交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伍’ 昆明理工大学vb综合设计
什么都没有说,要帮都不能了
‘陆’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教研室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为机电工程学院直属教研室。主要承担机电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生化学院、材冶学院、国土资源学院、电力学院、信自学院、成教学院等的本、专科生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三门必修课及其相应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所承担的三门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还开设有创新设计、模糊设计等选修课;同时担负着机电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生的指导工作。
该教研室团结协作,作风严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同时组织和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研究工作,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机器人及自动机机构、机械模糊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优化设计、机械技术史、虚拟设计等方向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术方向。
该教研室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助教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6人,硕士及研究生班毕业生6人,本科生4人。4人次曾出国做访问学者,现仍有2人在国外学习。
近10年来,教研室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相继完成了1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并获得省级、校级的奖励15项。多人被评为校级和院级先进教师;在2001~2002年度女职工“双文明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中成绩显着,被评为先进集体。
在教材建设中,根据所开设课程根据教学要求,均使用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的全国通用教材。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合编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编写的扩充性资料有:《机械设计基础作业集》、《机械原理作业集》、《机械原理作业集参考解答》、《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课件和《机械设计》多媒体课件等。
近10年,教研室共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曾获省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其中一些项目已成功转让,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第十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1项;获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选拔赛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 工程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具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
制图教研室的全体教师跟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先进制造与设计工程的发展状况,在传统图学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二维、三维设计、计算机虚拟现实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改革。
制图教研室现有任课教师2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人,在读博士3人,在读硕士×人。
近几年来,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有:《Solid Edge V12三维设计教程》、《AutoCAD 2000(中文)基础教程》、《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 R14》、《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等。承担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有:工程制图及CAD精品课程建设、在工程制图课中引入三维CAD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全体教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制图教研室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勤奋、努力工作,获得省级、校级的奖励20余项。 昆明理工大学金工教研室创建于50年代昆明工学院建校初期。金工教研室现位于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主要承担全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金工理论课、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课等教学任务。目前开设的金工实习工种有:车工、数控车、铣工、数控铣、刨工、铸工、焊工、锻工、钳工、热处理、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等十几个工种的实习项目。
金工教研室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5人,在读硕士1人。
金工教研室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科技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材料加工计算机仿真、机电控制技术等。指导研究生14人。
金工教研室承担的课程有: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互换性技术测量等。
金工教研室编写有金工实习教材——《制造技术工程实训》,由陈君若教授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现已在本科学生教学中使用了2届。 机械设计教研室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的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专业教研室之一。本教研室的教师除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部分公共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外,还负责其“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和“虚拟测试仪器及自动化”3个毕业设计模块的模块课教学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本教研室的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其学位结构为:博士1人、硕士9人,研究生班毕业1人。有5人为硕士生导师,已培养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工程三个专业的数十名研究生,其中部分同学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有3位教师担任了全国性的有关专业学会的理事、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和国家核心期刊的编委。本教研室的教师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电设备CAD/CAE/CAM、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测试、机械振动及噪声控制、设备故障诊断、机电设备自动化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本教研室的教师在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获校优秀教学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教书育人奖9项。出版专着2部,主编和参编部级统编教材8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家核心期刊等刊物上宣读和发表论文100余篇。 机械制造教研室是由原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教研室于1999年10月合并而成。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助教2人。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PLC控制原理及应用》、《液压传动与控制》、《科技文献捡索》、《专业外语》及交通学院、生化学院等学院《互换性及测量技术》等课程,同时承担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现代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液压传动与控制”三个模块的教学工作。在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同时,担负“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等硕士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教研室的教师在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近五年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十余项,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领域:机械CAD/CAM、CIMS、CAPP、液压传动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机电控制教研室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13人,博士研究生4。研究方向为机电控制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两年来,完成科研多项,科研经费合计137万元。近年来,荣获全国第七届发明展览会金奖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并拥有“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近几年教研室开展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磨料磨损过程数字仿真及其磨损机理研究”、云南省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光机电一体化重点学科建设”、云南省计算机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分散网络化制造技术研究”、云南省电子与信息计划项目“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研发与应用”(摩擦磨损CAE部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高水头大流量混流式水轮机叶片流激振动机理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集成环境下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虚拟样机的建造与实现”、省教育厅基金“开放式智能化微机数控系统开发平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省教育厅基金“废钢铁破碎机理研究”、省教育厅联合测试基金重点项目“内燃机气缸套摩擦表面形态分析及磨损机理研究”、企业委托项目“30T立式钢卷夹钳虚拟制造”、企业委托项目“立式数控铣虚拟设计平台的研究开发”、企业委托项目“XK640立式数控铣虚拟制造”、企业委托项目“1360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企业委托项目“950同步电动机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企业委托项目“超微细TiO2导电粉体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等。
“机电控制教研室”下设“虚拟制造及数字化工程”及“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两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方向的模块。 材料成型与控制教研室及材料加工学科,其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昆明工学院铸造教研室和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是学校成立较早、学科水平较高、科技服务能力强、发展势头较好的教研室和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在云南省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材料液态成型等领域长期以来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材料加工学科经多年调整、组合、拓宽、提高和发展,适应国家最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和社会需求,已涵盖了原来的铸造、焊接、锻压、热处理四个专业,目前已发展成具有博士后、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等多层次的完整系列的教育体系。已为国家及云南地方建设培养了400余名本科生,130余名硕士并联合培养了10余名博士,他们多数已成为材料加工领域的中坚力量。
材料成型与控制教研室有一支年龄、知识和学科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6人,有多人曾到国外留学或合作研究。现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校长周荣教授等。在读硕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研究生8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本科学生90余人。
多年来,教研室及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内、省内企业技术难题,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国和云南省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云南省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委托项目200多项。98年以来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项,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近200余篇,撰写高水平论着5部。目前在研的主要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创新基金、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年在研经费300余万元。在长期的科研工作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形成了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及复合材料加工制备、金属材料半固态成形技术、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仿真、模具材料及加工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教研室及材料加工学科有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基础。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有长期合作交流,每年均有知名教授来校讲学。特聘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加工专业博导柳百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材料学院院长邢建东博士为兼职教授。近年来,有近10余人次出国研究、进修、访问、攻读学位。与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签订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是云南省铸造学会、热处理学会、锻压学会、耐磨耐蚀耐热材料协会所在。
‘柒’ 我想考昆明理工的研究生,想问些问题
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1实时计算机系统
02 线程级并行处理
03 软硬件协同设计
04 网络性能评估与优化计算
05 计算机模拟和性能评测
06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9操作系统原理
复试内容:
①F25 C++程序设计
②外语(口语、听力、翻译)
③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J047 计算机组成原理
②J048 编译原理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图像信息
02 嵌入式技术
03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04智能信息系统
05 软件技术
06 计算机光测量技术
07 互联网技术
4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19操作系统原理
复试内容:
①F25 C++程序设计
②外语(口语、听力、翻译)
③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J039 数据库系统概论
②J040 数据结构
初试参考书目:
819 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陈向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问题一:我想参加计算机专业2004的考研,请问我该看些什么书?
考研的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包括英语和政治,而专业课包括数学(数学分为四个等级,计算机专业一般院校指定考数学一)、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公共课的英语和政治以及数学,这三门课的考研书在每个城市的正规书店一般都有卖的,书籍种类繁多,选购时可参照kaoyan.com各公共课版的讨论购买。
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对于各个不同的学校而言,他们的这两个科目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为哪两个科目,请查阅各个院校的对应系的招生简章。
如果网友还没有选定某所学校,那么在以下的科目是经常作为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来考核的:数据结构(包括至少一门编程语言,C或PASCAL),操作系统,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组成原理。这几门课的先后顺序即为被大多数学校选作考试科目的选考频率。对于特定的一所学校而言,其考试科目一般不会经常变化的,即其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的考试科目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在个别年份发生变化,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查看各校简章。
问题二:公共课的考试题型都有哪些?
在公共课的英语中,考试题型分为英语基础知识,英译汉,听力,作文,阅读理解等;
在公共课的政治中,考试题型分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辩析等。由2003年开始,文理合卷,文科与理科考生采用同一张卷子,最后两道大题中可选作其中之一。
关于公共课的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的更详细信息,网友们可以参照每年的考试大纲,那上面有很详尽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考试大纲是网友必备的参考书,英语、政治、数学的考试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问题三:专业课的考试题型都有哪些?
由于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是各个学校自己出题,所以考试题型不一而足,很多学校有自己不同的考试题型。比较常见的有单选,判断,简答,计算,设计等题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列出的专业课一和二的考试题型只是对大多数学校的考试题作出的总体型评论,不代表任何学校的专业课一和二都必然会考这所有的题型。但,绝大多数的学校,其考试题型应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
‘捌’ 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是二本。
学校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成立于2001年,是由昆明理工大学申办、云南省国有大型企业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云南省教育厅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校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发展,下设6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40个本科专业,现有高新、空港2个校区,校区占地总面积1200余亩,在校学生12000余名,教职工700余人。学校自创办以来,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考研考证、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设有云南省国资委干部培训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相继获得“云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云南省民办示范学校”、“云南省民办首家按学分收费院校”、“云南省教育厅海外留学生招生资格学校”、“云南省创新创业典型示范高校”等称号。近年来,学校又相继获批“云南省高校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数字化学习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建筑工程专业群综合实验示范中心”、“电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重大建设项目及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玖’ 昆明理工大学的新迎校区怎么样好吗
昆明理工大学的新迎校区好在教学力量深厚、教学建设齐全、重点学科多。
教学力量深厚:有教职工336人,专任教师190人,双师型教师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2人,硕士15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获伍达观“先进教师”奖2人,“红云园丁优秀教师”奖25人,获昆明理工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1人,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
教学建设齐全: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重点学科多: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9)昆明理工大学虚拟编译平台扩展阅读:
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位于四季如春的昆明市盘龙区席子营,正大门位于环城东路50号。占地面积400亩,原云南工业大学所在地,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所在地。共设9大专业系,1个基础课部、1个公共外语教学部和1个体育课部。
有云南省专业综合改革示范专业2个,云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9个,校级骨干专业建设专业4个。有部分专业已进入国防生选拔培养。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
网络——昆明理工大学
‘拾’ 云南省2019高考60000名可以报昆明理工大学吗
云南省2019高考60000名可以报昆明理工大学的。
2019云南高考60000名分数应该在538左右,而昆明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20-540左右,各个专业略有不同,可以报考的。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是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该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立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两所高校之一,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昆明理工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成建制并入昆明理工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3858人,其中,专任教师2438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497人。有“两院院士”“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9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等省部级人才729人。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彭金辉。
专职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维智。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何天淳、契特霍金·维克多、汤凤林。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华、杨斌、郭忠诚、马文会、刘大春、张利波、徐宝强等。
根据2020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学部、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有110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学校建成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