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和功能
⑴ 计算机中翻译和编译的含义。
A、解释程序
所谓解释程序是高级语言翻译程序的一种,它将源语言(如BASIC)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解释一句后就提交计算机执行一句,并不形成目标程序。就像外语翻译中的“口译”一样,说一句翻一句,不产生全文的翻译文本。这种工作方式非常适合于人通过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会话,如在终端上打一条命令或语句,解释程序就立即将此语句解释成一条或几条指令并提交硬件立即执行且将执行结果反映到终端,从终端把命令打入后,就能立即得到计算结果。这的确是很方便的,很适合于一些小型机的计算问题。但解释程序执行速度很慢,例如源程序中出现循环,则解释程序也重复地解释并提交执行这一组语句,这就造成很大浪费。
B、编译程序
这是一类很重要的语言处理程序,它把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Pascal、C等)源程序作为输入,进行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再让计算机去执行这个目标程序,得到计算结果。
编译程序工作时,先分析,后综合,从而得到目标程序。所谓分析,是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所谓综合是指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为了完成这些分析综合任务,编译程序采用对源程序进行多次扫描的办法,每次扫描集中完成一项或几项任务,也有一项任务分散到几次扫描去完成的。下面举一个四遍扫描的例子:第一遍扫描做词法分析;第二遍扫描做语法分析;第三遍扫描做代码优化和存储分配;第四遍扫描做代码生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的编译程序直接产生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形成可执行的目标文件,但也有的编译程序则先产生汇编语言一级的符号代码文件,然后再调用汇编程序进行翻译加工处理,最后产生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目标文件。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需要经常使用的有大量计算的大型题目,采用招待速度较快的编译型的高级语言较好,虽然编译过程本身较为复杂,但一旦形成目标文件,以后可多次使用。相反,对于小型题目或计算简单不太费机时的题目,则多选用解释型的会话式高级语言,如BASIC,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编程及调试的时长。
望采纳!!!
⑵ c语言中一个程序写完后怎么运行啊
当编写完一个程序后,需要首先进行编译,然后再运行。
如下图所示,程序编写完毕后,点击工具栏中的Execute,选择compile(编译)。
如果没有错误,再选择Execute,选择run(运行)。
(2)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和功能扩展阅读:
dll因为某些原因(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它是个病毒或流氓软件的dll文件,被杀软删除了)丢失了,但其相关的注册信息却还在,导致系统开机时还加载它,却又找不到它的文件,所以报错。
如果你点击“确定”后,系统没有什么不正常,并且可以正常运行的话,你可以用这个软件清理掉这个开机加载项,以后开机就不会出现这个信息了。
下载和安装编译器。C语言需要通过编译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机器码。 编译器通常是免费的, 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一般使用不同的编译器。
对于Windows系统, 可以尝试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Express,其是Windows平台上最流行的多语言IDE(集成开发环境),其集成了Microsoft开发的C语言编译器。对于OS X系统, Xcode是一款优秀的多语言IDE,其集成了C语言的编译器。对于Linux, gcc是一个不错的也是最流行的选择。
⑶ 急!!!!!!!!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有什么区别,各举例!!!!!!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2006年10月16日
星期一
14:26如果一个程序能够把某一种语言程序(称为源语言程序)改造成为另一种语言程序(称为目标语言程序),则这亲戚的程序称为“翻译程序”。如果源语言是“高级语言”(诸如FORTRAN、PASCAL等等),而目标语言是“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这样的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现在的计算机尚不能直接执行高级语言程序。执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大体上要分两步:第一步,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编译成低级语言的目标程序;第二步,运行这个目标程序。编译程序的典型工作过程是:输入源程序,对它进行加工处理,输出目标程序。加工处理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又可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源程序→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产生中间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目标程序。
第一阶段是词法分析。承担词法分析任务的程序称为“扫描器”。词法分析的任务是: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第二阶段是语法分析。承担语法分析任务的程序称为“分析器”。语法分析的任务是:根据语法规则,把描扫器所提供的结果分析成各类语法范畴。第三阶段是产生中间代码。承担产生中间代码任务的程序称为“中间代码产生器”。其任务是:按照语法分析器所识别出的语法范畴,产生相应的中间指令。第四阶段是优化,即代码优化。优化的任务是对前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加工变换,以便使生成的目标程序,能运行得更快更省(省内存)。第五阶段是目标代码生成。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按照优化后的中间代码和其它有关信息生成目标程序。这种目标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执行。执行这个目标程序,就可得到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结果。
我们知道,所谓翻译程序是这样一种程序,它能够把用甲语言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用乙语言写的程序。这里的甲语言是该翻译程序的源语言,而乙语言则为该翻译程序的目标语言。对于编译程序而言,源程序是被加工的对象,而目标程序是加工后的结果。
在计算机上执行用某种高级语言写的源程序,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编译执行方式,二是解释执行方式。
采用编译执行方式执行源程序时要分两大步:编译和运行。编译中的加工处理过程又可分为五个阶段。
解释执行方式与编译执行方式是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在于:编译方式把源程序的执行过程严格地分成两大步:编译和运行。即先把源程序全部翻译成目标代码,然后再运行此目标代码,获执行结果。解释方式则不然。它是按照源程序中语句的动态顺序,直接地逐句进行分析解释,并立即执行。所以,解释程序是这样一种程序,它能够按照源程序中语句的动态顺序,逐句地分析解释并执行,直至源程序结束。
与编译程序一样,解释程序也与源语言及计算机有关。同一台计算机上不同语言的解释程序是不同的;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的解释程序也可能不同。同一种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它可以采用解释执行方式,也可以采用编译执行方式。例如,BASIC语言有解释BASIC和编译BASIC之分。前者执行速度慢;后者执行速度快。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属于系统程序。
⑷ c编译程序是什么
c编译程序是将c语言程序编译成目标代码程序的程序,即正确答案应该选择D。
1、c语言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面向过程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语言对操作系统和系统使用程序以及需要对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用c语言明显优于其它高级语言,许多大型应用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
2、编译就是利用编译程序从源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过程,其中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主要是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又称为源程序分析,分析过程中发现有语法错误,给出提示信息。
(4)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和功能扩展阅读
c编译程序的语言特点
对于c编译程序来说,其语言的特点如下:
1、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而且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
2、c语言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
3、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它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
4、此外,c语言还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因此它广泛地移植到了各类各型计算机上,从而形成了多种版本。
⑸ c/c++程序编译过程的几个阶段,以及它们的作用
r如果不细分的话
那么就编译 和链接两个阶段。
编译 是从.c/.cpp生成.o文件 也就是以文件为单位 生成二进制数据
链接 是把.o .a 等 生成可执行文件
就是把所有的文件整合成一个文件用来运行。
⑹ 什么是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指将某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写的程序翻译成等价的另一种语言的程序的程序, 称之为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也称为编译器,是指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格式目标程序的翻译程序。编译程序属于采用生成性实现途径实现的翻译程序。
它以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作为输入,而以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作为输出。编译出的目标程序通常还要经历运行阶段,以便在运行程序的支持下运行,加工初始数据,算出所需的计算结果。
编译程序的实现算法较为复杂,这是因为它所翻译的语句与目标语言的指令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多对应关系,同时也因为它要处理递归调用、动态存储分配、多种数据类型,以及语句间的紧密依赖关系。
由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具有易读、易移植和表达能力强等特点,编译程序广泛地用于翻译规模较大、复杂性较高、且需要高效运行的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
(6)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和功能扩展阅读:
编译流程分为了四个步骤:
1.预处理,生成预编译文件(.文件)
2.编译,生成汇编代码(.s文件)
3.汇编,生成目标文件(.o文件)
4.链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⑺ 编译原理,小问题提问!!
无符号常数的识别工作通常在编译的词法分析阶段完成
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中间代码[/font]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主要是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又称为源程序分析,分析过程中发现有语法错误,给出提示信息。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和输出形式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是输入源程序,输出单词符号。单词符号是一个程序语言的基本语法符号。程序语言的单词符号一般可分为下列五种。
(1)关键字
是由程序语言定义的具有固定意义的标志符。有时称这些标志符为保留字或基本字。例如,Pascal中的begin,end,if,while都是保留字。这些字通常不用作一般标志符。
(2)标识符
用来表示各种名字,如变量名、数组名、过程名等等。
(3)常数
常数的类型一般有整型、实型、布尔型、文字型等等。例如,100,3.14159,TRUE,‘Sample’。
(4)运算符
如+、-、*、/等等
(5)界符
如逗号、分号、括号、/*,*/等等。
⑻ 什么是编译
编译(compilation , compile) 1、利用编译程序从源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过程。 2、用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动作。 编译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2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2进制的。 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主要是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又称为源程序分析,分析过程中发现有语法错误,给出提示信息。
编译语言是一种以编译器来实现的编程语言。它不像直译语言一样,由解释器将代码一句一句运行,而是以编译器,先将代码编译为机器码,再加以运行。理论上,任何编程语言都可以是编译式,或直译式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与程序的应用有关。
⑼ 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利用编译程序从源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过程; 用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的动作。 编译就是把高级语言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2进制语言,计算机只认识1和0,编译程序把人们熟悉的语言换成2进制的。
编译程序把一个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工作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检查和中间代码生成
(9)编译程序的五个阶段和功能扩展阅读:
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器以单词符号作为输入,分析单词符号串是否形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赋值、循环等,最后看是否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该语言使用的语法规则分析检查每条语句是否有正确的逻辑结构,程序是最终的一个语法单位。
编译程序的语法规则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来刻画。语法分析的方法分为两种:自上而下分析法和自下而上分析法。自上而下就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向下推导,推出句子。
而自下而上分析法采用的是移进归约法,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寄存符号的先进后出栈,把输入符号一个一个地移进栈里,当栈顶形成某个产生式的一个候选式时,即把栈顶的这一部分归约成该产生式的左邻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