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的信源编译码
1. 根据通信信道所支持的数据通信类型,常用的数据编码方式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方式又包含哪些编码方法
根据通信信道所支持的数据通信类型,常用的数据编码方式分为信源编码(压缩编码)、信道编码(纠错编码)、加密编码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procts-services/training/energy-university/energy-university.page
2. 移动通信系统框架图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子系统(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子系统(NSS)及操作支持子系统(OSS)组成。
其中基站子系统(BSS)提供和管理移动台子系统(MS)和网络子系统(NSS)之间的传输通路,特别是包括了MS与移动通信系统的功能实体之间的无线接口管理。NSS必须管理通信业务,承担建立MS与相关公用通信网或与其他MS之间的通信任务。MS、BSS、和NSS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实体部分,而OSS则是控制和维护这些实际运行部分的。
3. 移动通信中 EFR语音编码方式是什么
叫做增强型全速率编码。
相对的概念还有:FR全速率编码、HR半速率编码等
如gsm 系统处理流程为:原始的模拟话音—>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扩频—>调制发射。
信源编码将20ms的话音处理成260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13Kbps。然后经过信道编码加入冗余信息(用于纠错)形成456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22.8Kbps。这是全速率编码(FR)
半速率编码是:信源编码将20ms的话音处理成244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12.2Kbps。然后经过信道编码加入冗余信息(用于纠错)形成456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22.8Kbps。由于加入的冗余信息照全速率更多,因此纠错效果更好,故被称为增强型全速率编码(EFR)
希望对你有帮助
4. 移动通信与通信原理之间的关系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WAP的工作原理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译为无线应用协议,是实现无线移动 Internet (如手机上网)的基本规程,它的一系列通信协议将使新一代的无线通信设备可靠地接入Internet和其它先进的电话业务。前段时间,全球无线通讯界汇集英国伦敦参加WAP论坛大会,对无线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无线技术和Internet结合的市场前景进行了讨论。WAP一时成为通信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WAP的技术特点 过去,无线Internet接入一直受到手机设备和无线网络的限制。WAP充分利用了诸如XML、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和IP等Internet标准,它的许多规程是建立在HTTP和TLS等Internet标准之上,但是却加以了优化;克服了原无线环境下低带宽、高延迟和连接稳定性差的弊病。 WAP采用二进制传输以用于更大的压缩数据,同时它的优化功能适于更长的等待时间(long latency)和低带宽。WAP的会话系统可以处理间歇覆盖(intermitten coverage),同时可在无线传输的各种变化条件下进行操作。 WML和WML书写(WML Script)用于制作WAP内容,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最小的屏幕。WAP的内容可从一个最新式的智能电话或其它通信器的两行文字的屏幕上显示出来,也可以转变为一个全图像屏幕显示。 轻巧的WAP规程栈式存储器的设计可使需要的带宽达到最小化,同时使能提供WAP内容的无线网络类型达到最多。它适用于多种网络,诸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900、GSM1800和GSM1900;过渡性标准(IS)-136;欧洲制式DECT;时分多址接入TDMA;个人通信业务PCS,高速寻呼FLEX和码分多址CDMA等等。 同时它也支持所有的网络技术和承载业务,包括短信息业务SMS、USSD、电路交换蜂窝移动数据DSD、蜂窝移动数字分组数据CDPD和GPRS。 由于WAP建立在可升级的分层结构基础上,每一个分层可独立于其它分层而发展。这就使得在不需要对其它分层改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引进其它承载业务或使用新的传输规程。 总结 WAP是一种易实现和容易接受的新技术,它只需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配置相关的网关便能将移动通信世界和Internet世界想沟通,使移动通信用户享受与有线网络同样先进的服务。 目前,WAP得到了全球75%的手机生产商以及拥有全球1亿多用户的电信运营商的支持,同时,据统计,到2004年,全球无线Internet手机的用户将达到4亿,这将推动WAP技术的应用迅速发展。 移动通信用户只要拥有一个手机,就可以实现传真、电子邮件、语音信箱、Internet信息浏览、信息点播、电子商务、电子银行以及娱乐服务等就会令开发商、经营商和用户兴奋不已,为此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IBM等大通信公司已全力以赴投入开发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电信通信: 电信通信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传送信号的形式可以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通信系统中待传输的消息是各式各样的,有话音、文字、符号和图像等等。为了传输和交换信息,需要把所传送的消息转换为电信号。通常电信号是以它的某个参量来表示消息的。例如信号电压大小随话音强弱而改变,这就是以信号幅度来代表消息。按照信号参量的取值方式及它与消息之间的关系,可将信号分为两类:即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幅度、频率或相位)随着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是幅度,则模拟信号的幅度应随消息连续变化,即幅度取值有无限多个,但在时间上可以连续也可以离散。模拟的含义是指用参量来模拟要传送的消息。例如话筒输出的话音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都是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不仅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且在幅度上也是离散(即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的信号。 根据通信系统中所传送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应当指出,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是按信道中所传送的信号差异来区分的,不是根据信源输出的信号来划分的。 在通信系统中,若信源发出的是模拟信号,经过发送设备变换成适合在媒质中传输的电信号,这个变换后的电信号仍然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则称这种通信方式为模拟通信。现今大多数电话和电视通信系统都是使用这种通信方式的。 若信源发出的是模拟信号,把它经过模拟/数字交换(即A/D交换)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的形式来传送的通信方式叫数字通信。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可以使用数字传输方式,也可以使用模拟传输方式。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信源编码器的作用是把信源发出的连续信号变换为数字序列。信道编码器的作用是将源编码器输出的数字序列人为地按一定的规则加入多余码元,使得在接收端能发现错码或纠正错码,以提高通信可靠性,信道译码器的作用是发现或纠正传输过程中引入的差错,解除信道编码器所加入的多余码元。调制器(即发送设备)和解调器(即接收设备)只是对用模拟传输方式的数字通信系统才是必须的,信源译码器的作用是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
5. 为什么要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信源编码的作用一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二是对数据进行压缩;信道编码则是通过添加一定的校验位,来提高码自身的纠错能力的手段。
信源编码是完成A/D转换。信道编码是将信源编码器输出的机内码转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线路码,完成码型变换。
不同之处在于信源编码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符号表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能最大程度利用信源发出的每一个信号;而信道编码目标是使传输的信道尽可能可靠。所以会在信源编码的基础上增加冗余和校验信息。
(5)移动通信的信源编译码扩展阅读:
信道编码之所以能够检出和校正接收比特流中的差错,是因为加入一些冗余比特,把几个比特上携带的信息扩散到更多的比特上。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必须传送比该信息所需要的更多的比特。
由于移动通信存在干扰和衰落,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将出现差错,故对数字信号必须采用纠、检错技术,即纠、检错编码技术,以增强数据在信道中传输时抵御各种干扰的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行的纠、检错编码就是信道编码。
6. 为什么在话音移动通信中常用纠错编码
叫做增强型全速率编码。相对的概念还有:FR全速率编码、HR半速率编码等
2.如gsm 系统处理流程为:原始的模拟话音—>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扩频—>调制发射。
3.信源编码将20ms的话音处理成260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13Kbps。然后经过信道编码加入冗余信息(用于纠错)形成456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22.8Kbps。这是全速率编码(FR)
半速率编码是:信源编码将20ms的话音处理成244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12.2Kbps。然后经过信道编码加入冗余信息(用于纠错)形成456bit的信息,编码速率为22.8Kbps。由于加入的冗余信息照全速率更多,因此纠错效果更好,故被称为增强型全速率编码(EFR)
7. 数字集群与模拟集群的区别是什么
专家谈模拟集群与数字集群的区别
——模拟集群通信是指它采用模拟话音进行通信,整个系统内没有数字制技术,后来为了使通信连接更为可靠,不少集群通信系统供应商采用了数字信令,使集群通信系统的用户连接比较可靠、联通的速度有所提高,而且系统功能也相应增多。因此模拟集群通信系统中,实际上信令是数字制的。但是要指出的是,由于模拟集群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信令,因此一段时间内有些生产商或国内代理商对广大用户有意或无意宣传其产品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甚至也有个别撰文称这些系统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际上这起到了误导作用,好在时间不长,大量的用户和读者都能正确认识,所以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当数字集群通信还没有大力宣传和发展时,有一些公司(国内、国外都有)以集群通信采用了数字信令来有意或无意地“哄骗”用户说他们的系统已经数字化了。实际上真正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要在各个环节上都是数字处理的,除了数字信令外,其中最重要的是多址方式、话音编码技术、调制技术等。当然,实现数字通信后,还需要采用一些新技术来配合,如同步技术、检错纠错技术以及分集技术等。这些较新的技术在各种移动通信中一般都被采用或选用。
——数字通信技术是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这是数字移动通信和模拟移动通信的不同之处。
先从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的主要差异谈起。附图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的简要方框图。从图可以看出,二者主要差异之处是在射频以下的部分,即数字通信设备具有模数变换、话音编码、信道编码和解码、数字调制和解调以及自适应均衡等单元和部件。而话音编码、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又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几个最重要的部分。
话音编、解码是将模拟话音变为二进制数字码,到了接收端,再将收到的数字码还为原来模拟话音的过程,也称信源编、译码。信道编码则是将数字信息码再按特别的规律增加一些冗余码元的过程,用在信道传输中,对抗因噪声或干扰而造成的误码,保护信息的可靠传输,通常称为纠(检)错编码。解码则是在收端的逆过程。
来自通信世界
8. 数字通信原理a/d变换包括哪几个部分
1.数字通信原理--简介
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的早期历史是与电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2.数字通信原理--结构组成
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受设备、受信者以及噪声源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功能如下:
信源/信宿:产生发出/接收信息的人或机器;
信源编/译码:将信源送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或将信源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变换以提高有效性,A/D转换、压缩编码;
信道编/译码: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又叫抗干扰编码,如差错控制编码;
调制:把信号频谱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上,以提高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达到信号复用的目的,提高抗干扰性能。
同步:发送端和接收端要有统一的时间标准,使“步调一致”或“节拍一致”,是数字通信的前提;
信道:信号的通路,即用来传输信号的媒质,在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中,可将其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噪声:在传输和接收之间塞进来的额外有害信号,也称为信道噪声,如起伏噪声、脉冲干扰、热噪声等;
3.数字通信原理--优点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通信在今后的通信方式中必将逐步取代模拟通信而占主导地位。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
1)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在帧中继时,数字信号可以再生而消除噪声的积累;
2)通信可靠性高,传输差错可控制,可有效改善传输质量;
3)便于使用现代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来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4)数字信息易于做高保密性的加密处理;
5)数字通信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通信系统的功能增强,便于形成ISDN网。
4.数字通信原理--应用
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
1)已应用的:集群通信系统、蜂窝式移动电话、CT2无绳通信;
2)正在发展中的:卫星宽带接入系统、宽带CDMA蜂窝系统、无线局域网等系统。
9. 用费诺编码实现信源编译码
我回答你的问题啊!呵呵,你怎么不给分啊????实验命令:clc;clear all;
N=input('N=');%输入信源符号的个数
s=0;l=0;H=0;
for i=1:N
fprintf('第%d个',i);
p(i)=input('p=');%输入信源符号概率分布矢量,p(i)<1
if p(i)<=0
error('不符合概率分布')
end
s=s+p(i)
H=H+(- p(i)*log2(p(i)));%计算信源信息熵
end
if (s<=0.999999||s>=1.000001)
error('不符合概率分布')
end
tic;
for i=1:N-1 %按概率分布大小对信源排序
for j=i+1:N
if p(i)<p(j)
m=p(j);p(j)=p(i);p(i)=m;
end
end
end
x=f1(1,N,p,1);
for i=1:N %计算平均码长
L(i)=length(find(x(i,:)));
l=l+p(i)*L(i);
end
n=H/l; %计算编码效率
fprintf('按概率降序排列的码字:\n');
disp(x) %显示按概率降序排列的码字
fprintf('平均码长:\n');
disp(l)% 显示平均码长
fprintf('信源信息熵:\n');
disp(H)%显示信源信息熵
fprintf('编码效率:\n');
disp(n) %显示编码效率
fprintf('计算耗时time= %f\n',toc);
再建立两个M文件:%函数f1存放于f1.m
function x=f1(i,j,p,r)
global x;
x=char(x);
if(j<=i)
return;
else
q=0;
for t=i:j %对于区间[i,j]自上而下求累加概率值
q=p(t)+q;y(t)=q;
end
for t=i:j%把所有自上而下的累加概率值与该区间总概率值减该累加概率值之差取绝对值存在一数组
v(t)=abs(y(t)-(q-y(t)));
end
for t=i:j
if(v(t)==min(v)) %求该数组中最小的一个值来确定分界点位置
for k=i:t %赋值码字
x(k,r)='0';
end
for k=(t+1):j
x(k,r)='1';
end
d=t;
f1(i,d,p,r+1); %递归调用及相互调用
f2(d+1,j,p,r+1);
f1(d+1,j,p,r+1);
f2(i,d,p,r+1);
else
end
end
end
return;第二个:%函数f2存放于f2.m
function x=f2(i,j,p,r)
global x;
x=char(x);
if(j<=i)
return;
else
q=0;
for t=i:j %对于区间[i,j]自上而下求累加概率值
q=p(t)+q;y(t-i+1)=q;
end
for t=1:j-(i-1)%把所有自上而下的累加概率值与该区间总概率值减该累加概率值之差取绝对值存在一数组
v(t)=abs(y(t)-(q-y(t)));
end
for t=1:j-(i-1)
if(v(t)==min(v)) %求该数组中最小的一个值来确定分界点位置
d=t+i-1;
for k=i:d %赋值码字
x(k,r)='0';
end
for k=(d+1):j
x(k,r)='1';
end
f2(d+1,j,p,r+1);%递归调用及相互调用
f1(i,d,p,r+1);
f2(i,d,p,r+1);
f1(d+1,j,p,r+1);
else
end
end
end
return;
10.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源、信宿和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信源→信道→信宿
【信源】是信息的发布者,即上载者。例如:信号发射机等。
在网络中,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以成为信源。
【信道】就是信息传递的通道,是将信号进行传输、存储和处理的媒介。
【信宿】是信息的接受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如手机、BB机、收音机、电视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