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零件编程工艺

零件编程工艺

发布时间: 2022-05-21 10:05:48

A. 数控加工零件编程的问题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工件或者零件制造加工的步骤,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比如一个普通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是粗加工-精加工-装配-检验-包装,就是个加工的笼统的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就是在流程的基础上,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是每个步骤,每个流程的详细说明,比如,上面说的,粗加工可能包括毛坯制造,打磨等等,精加工可能分为车,钳工,铣床,等等,每个步骤就要有详细的数据了,比如粗糙度要达到多少,公差要达到多少。

B. 数控加工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都有哪些内容

在数控工艺分析时,首先要对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是否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
1、零件图样尺寸标注应符合编程的方便
在数控加工图上,宜采用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协调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零点的设置和计算。
2、零件轮廓结构的几何元素条件应充分
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各种几何元素的条件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则无法对被加工的零件进行编程或造型。
3、零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尺寸公差应能否得到保证
虽然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很高,但对一些特殊情况,例如薄壁零件的加工,由于薄壁件的刚性较差,加工时产生的切削力及薄壁的弹性退让极易产生切削面的振动,使得薄壁厚度尺寸公差难以保证,其表面粗糙度也随之增大,根据实践经验,对于面积较大的薄壁,当其厚度小于3mm时,应在工艺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4、零件内轮廓和外形轮廓的几何类型和尺寸是否统一
在数控编程,如果零件的内轮廓与外轮廓几何类型相同或相似,考虑是否可以编在同一个程序,尽可能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加工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刀具的直径常常受内轮廓圆弧半径R限制。
5、零件的工艺结构设计能否采用较大直径的刀具进行加工
采用较大直径铣刀来加工,可以减少刀具的走刀次数,提高刀具的刚性系统,不但加工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工件表面和底面的加工质量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6、零件铣削面的槽底圆角半径或底板与缘板相交处的圆角半径r不宜太大
由于铣刀与铣削平面接触的最大直径d=D-2r,其中D为铣刀直径。当D一定时,圆角半径r(如图(1、所示、越大,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能力越差,效率也就越低,工艺性也越差。。当r大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必须用球头铣刀加工,这是应当避免的。当D越大而r越小,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面积就越大,加工平面的能力越强,铣削工艺性当然也越好。有时,铣削的底面面积较大,底部圆弧r也较大时,可以用两把r不同的铣刀分两次进行切削。
7、保证基准统一原则
若零件在铣削完一面后再重新安装铣削面的另一面,由于基准不统一,往往会因为零件重新安装而接不好刀,加工结束后正反两面上的轮廓位置及尺寸的不协调。因此,尽量利用零件本身具有的合适的孔或以零件轮廓的基准边或专门设置工艺孔(如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台或在后续工序要去除余量上设置基准孔、等作为定位基准,保证两次装夹加工后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8、考虑零件的变形情况
当零件在数控铣削过程中有变形情况时,不但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有时,还会出现蹦刀的现象。这时就应该考虑铣削的加工工艺问题,尽可能把粗、精加工分开或采用对称去余量的方法。当然也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解决。

C. 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1)锻造制坯:热模锻仍然是汽车齿轮件广泛使用的毛坯锻造工艺。近年来,楔横轧技术在轴类加工上得到了大量推广。这项技术特别适合为比较复杂的阶梯轴类制坯,它不仅精度较高、后序加工余量小而且生产效率高。 公司从2002年开始与山东莱芜楔横轧厂进行工艺协作,几年来已实现了大批量生产。现在,所生产的轴件皆采用这项技术制坯。 (2)正火:这一工艺的目的是获得适合后序齿轮切削加工的硬度和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以有效地减少热处理变形。公司所用齿轮钢的材料通常为20CrMnTi,一般的正火由于受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使得工件冷却速度和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造成硬度散差大,金相组织不均匀,直接影响机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使得热变形大而无规律,零件质量无法控制。为此,采用等温正火工艺。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等温正火有效地改变了一般正火的弊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3)车加工:为了满足高精度齿轮加工的定位要求,齿坯的加工全部采用数控车床,使用机械夹固不重磨车刀,实现了在一次装夹下孔径、端面及外径加工同步完成,既保证了内孔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又保证了大批量齿坯生产的尺寸离散小。从而提高了齿坯精度,确保了后序齿轮的加工质量。另外,数控车床加工的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设备数量,经济性好。 (4)滚/插齿:加工齿部所用设备仍大量采用普通滚齿机和插齿机,虽然调整维护方便,但生产效率较低,若完成较大产能需要多机同时生产。随着涂层技术的发展,滚刀、插刀刃磨后的再次涂镀可方便地进行,经过涂镀的刀具能够明显地提高耐用度,一般能提高90%以上,有效地减少了换刀次数和刃磨时间,效益显着。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公司推广。 (5)剃齿:径向剃齿技术以其效率高,设计齿形、齿向的修形要求易于实现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批量汽车齿轮生产中。公司自1995年技术改造购进意大利公司专用径向剃齿机以来,在这项技术上已经应用成熟,加工质量稳定可靠。 (6)热处理:汽车齿轮要求渗碳淬火,以保证其设计要求的良好机械性能。对于热后不再进行磨齿加工的产品,稳定可靠的热处理设备是必不可缺的。公司引进的是德国劳易公司的连续渗碳淬火生产线,获得了满意的热处理效果。 (7)磨加工:主要是对经过热处理的齿轮内孔、端面、轴的外径等部分的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齿轮加工采用节圆夹具定位夹紧,能有效保证齿部与安装基准的加工精度,获得满意的产品质量。 (8)修整:这是变速驱动桥齿轮装配前对齿部进行磕碰毛刺的检查清理,以消除它们在装配后引起的噪声异响。通过单对啮合听声音或在综合检查仪上观察啮合偏差来完成。制造公司生产的变速器中壳体零件有离合器壳、变速器壳和差速器壳。离合器壳、变速器壳是承重零件,一般采用压铸铝合金经专用模具压铸而成,外形不规则较复杂,一般工艺流程是铣结合面→加工工艺孔和连接孔→粗镗轴承孔→精镗轴承孔和定位销孔→清洗→泄漏试验检测。 当前使用两条由组合机床、专机组成的刚性生产线和两条以加工中心为主组成的柔性生产线。这4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22万件。其中两条刚性生产线产能达到12万件,但只能加工两种壳体。差速器壳是运动零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球墨铸铁,外形似球,内外表面都需要机加工。一般工艺流程是半精加工一端→精加工另一端→精加工一端→加工工艺孔及连接孔→加工内球面→清洗→检验。

D. 数控编程一般的工艺

1、G00与G01
G00运动轨迹有直线和折线两种,该指令只是用于点定位,不能用于切削加工
G01按指定进给速度以直线运动方式运动到指令指定的目标点,一般用于切削加工
2、G02与G03
G02:顺时针圆弧插补 G03:逆时针圆弧插补
3、G04(延时或暂停指令)
一般用于正反转切换、加工盲孔、阶梯孔、车削切槽
4、G17、G18、G19 平面选择指令,指定平面加工,一般用于铣床和加工中心
G17:X-Y平面,可省略,也可以是与X-Y平面相平行的平面
G18:X-Z平面或与之平行的平面,数控车床中只有X-Z平面,不用专门指定
G19:Y-Z平面或与之平行的平面
5、G27、G28、G29 参考点指令
G27:返回参考点,检查、确认参考点位置
G28:自动返回参考点(经过中间点)
G29:从参考点返回,与G28配合使用
6、G40、G41、G42 半径补偿
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先给这么多,晚上整理好了再给
7、G43、G44、G49 长度补偿
G43:长度正补偿 G44:长度负补偿 G49:取消刀具长度补偿
8、G32、G92、G76
G32:螺纹切削 G92:螺纹切削固定循环 G76:螺纹切削复合循环
9、车削加工:G70、G71、72、G73
G71:轴向粗车复合循环指令 G70:精加工复合循环 G72:端面车削,径向粗车循环 G73:仿形粗车循环
10、铣床、加工中心:
G73:高速深孔啄钻 G83:深孔啄钻 G81:钻孔循环 G82:深孔钻削循环
G74:左旋螺纹加工 G84:右旋螺纹加工 G76:精镗孔循环 G86:镗孔加工循环
G85:铰孔 G80:取消循环指令
11、编程方式 G90、G91
G90:绝对坐标编程 G91:增量坐标编程
12、主轴设定指令
G50:主轴最高转速的设定 G96:恒线速度控制 G97:主轴转速控制(取消恒线速度控制指令) G99:返回到R点(中间孔) G98:返回到参考点(最后孔)
13、主轴正反转停止指令 M03、M04、M05
M03:主轴正传 M04:主轴反转 M05:主轴停止
14、切削液开关 M07、M08、M09
M07:雾状切削液开 M08:液状切削液开 M09:切削液关
15、运动停止 M00、M01、M02、M30
M00:程序暂停 M01:计划停止 M02:机床复位 M30:程序结束,指针返回到开头
16、M98:调用子程序
17、M99:返回主程序

E.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

[一]、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时,一般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一、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

1、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

在选择时,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考虑:

(1)通用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应作为优先选择内容;

(2)通用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应作为重点选择内容;

(3)通用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可在数控机床尚存在富裕加工能力时选择。

2、不适于数控加工的内容

(1)占机调整时间长。如以毛坯的粗基准定位加工第一个精基准,需用专用工装协调的内容;

(2)加工部位分散,需要多次安装、设置原点。这时,采用数控加工很麻烦,效果不明显,可安排通用机床补加工;

(3)按某些特定的制造依据(如样板等)加工的型面轮廓。主要原因是获取数据困难,易于与检验依据发生矛盾,增加了程序编制的难度。

二、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

1、尺寸标注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

2、几何要素的条件应完整、准确

3、定位基准可靠

4、统一几何类型及尺寸

三、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

1、工序的划分

数控加工工序的划分一般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1)以一次安装、加工作为一道工序。

(2)以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内容划分工序。

(3)以加工部位划分工序。

(4)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2、顺序的安排

顺序安排一般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应综合考虑;

(2)先进行内腔加工,后进行外形加工;

(3)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加工或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连续加工,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

3、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工序的衔接

[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法

数控加工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把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艺装备、定位夹紧方式及刀具运动轨迹确定下来,为编制加工程序作好准备。

一、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加工顺序

走刀路线就是刀具在整个加工工序中的运动轨迹,它不但包括了工步的内容,也反映出工步顺序。走刀路线是编写程序的依据之一。确定走刀路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求最短加工路线

2、最终轮廓一次走刀完成

3、选择切入切出方向

4、选择使工件在加工后变形小的路线

二、确定定位和夹紧方案

在确定定位和夹紧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做到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与编程计算基准的统一;

(2)尽量将工序集中,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装夹后能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

(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时间长的装夹方案;

(4)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

三、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对刀点是指通过对刀确定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基准点。,对刀点往往就选择在零件的加工原点。对刀点的选择原则如下:

(1)所选的对刀点应使程序编制简单;

(2)对刀点应选择在容易找正、便于确定零件加工原点的位置;

(3)对刀点应选在加工时检验方便、可靠的位置;

(4)对刀点的选择应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换刀点是为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采用多刀进行加工的机床而设置的,因为这些机床在加工过程中要自动换刀。对于手动换刀的数控铣床,也应确定相应的换刀位置。为防止换刀时碰伤零件、刀具或夹具,换刀点常常设置在被加工零件的轮廓之外,并留有一定的安全量。

四、确定切削用量

编程人员在确定切削用量时,要根据被加工工件材料、硬度、切削状态、背吃刀量、进给量,刀具耐用度,最后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

以下是一个编程实例(所用的华中数控系统)

程序说明

G92X80Z100建立工件坐标系(原点在工件左端面几何中心点处),设起刀点为(80,100)。

M03S500主轴正转,转速500转/分。

M06T0101换第1号刀(外圆粗车刀),准备粗车外圆面。

G00X32Z2刀具从起刀点快速移至循环起点(32,2)。(毛坯直径Ф30)

G71U1R1P100Q200X0.6Z0.3F200G71复合循环粗车工件外圆表面,每次吃刀量1mm(半径值),每次退刀量1mm(半径值),X方向留0.6mm余量(直径值),Z方向留0.3mm余量,精加工程序从N100至N200。

G00X80Z100粗车外圆表面结束,快速退刀至起刀点(即换刀点)。

T0100取消1号刀的刀偏值。

M06T0202换第2号刀(外圆精车刀),准备精车外圆面。

S800转速调高至800转/分。(精车时转速S应提高,进给F应降低)

N100G00X6Z2精车开始,刀具从起刀点移至(6,2)处。注:将倒角Z向延长2,则X=12-2-4=6(X为直径值)

G01X11.8Z-1F100直线进给加工倒角。注:M12螺纹处外圆加工至11.8(较螺纹外径小0.2),进给降为F100。

Z-20精车螺纹处外圆(螺纹退刀槽暂不加工)。

X14精车端面

X16Z-21精车倒角

Z-28.5精车Ф16外圆

X24Z-43.428精车30度锥面。注:锥面左端节点坐标(24,-43.428)

N200Z-70精车Ф24外圆至-70处(较工件延长5mm)。(中间槽和左端外圆及倒角暂不加工)。精加工结束。

G00X80快速退刀至X80处

Z100快速退刀至起刀点。

T0200取消2号刀的刀偏值。

M06T0404换第4号刀(切槽刀)。设刀头宽为3mm(具体加工应测量刀宽)。

准备切螺纹槽和中间槽。

S500转速调为500

G00X18Z-20快速移至螺纹槽左侧(18,-20)处。

G01X9.3F50加工螺纹槽至X9.3(槽底直径9,留下0.3余量)。

G00X18快速退刀至X18处。

X14Z-17快速移至(14,-17)处,此时右刀尖在(14,-14处),准备加工倒角。

G01X10Z-19加工倒角

X9切槽至槽底

Z-20往左加工去除前面切槽所留下的0.3余量,这样整个槽底不会因两刀切槽而留下接刀痕。

G00X26快速退刀至X26,准备加工中间槽。

Z-55快速移至Z-35(中间槽左侧面处)。

G01X20.3切槽至X20.3(槽底直径19.975,留下0.325余量)。注:不对称公差取中间值。

G00X26快速退刀至X26

Z-53快速移至Z-33(中间槽右侧面处,此时右刀尖在(26,-30处)。

G01X19.975切槽至槽底(X19.975)

Z-55往左加工去除前面切槽所留下的0.325余量,这样整个槽底不会因两刀切槽而留下接刀痕。

G00X80快速退刀至X80处

Z100快速退刀至起刀点。

T0400取消4号刀的刀偏值。

M06T0303换第3号刀(螺纹刀),准备加工螺纹。

注:M12螺纹为粗牙螺纹,经查表螺距为1.75,牙深=1.75×1.3=2.275(直径值),分四刀加工,每刀吃刀深度的直径值分别为:1、0.8、0.4、0.18。

S400转速调为400。注:螺纹加工时转速S=1200/螺距-80(经验公式)。

G00X14Z2快速移至螺纹加工循环起点(14,2)处。

G82X11Z-17F1.75第一刀螺纹加工,吃刀深度的直径值为:1mm。

G82X10.2第二刀螺纹加工,吃刀深度的直径值为:0.8mm。

G82X9.8第三刀螺纹加工,吃刀深度的直径值为:0.4mm。

G82X9.62第四刀螺纹加工,吃刀深度的直径值为:0.18mm。

G82X9.62走一刀螺纹加工空刀。

G00X80Z100快速退刀至起刀点。

T0300取消3号刀的刀偏值。

M06T0404换第4号刀(切槽刀),准备加工左端Ф20圆柱面、倒角和切断工件。

S500转速调为500。

G00X26Z-68快速移至(26,-68)处,此时右刀尖在Z-65处,即工件右端面处。

G01X16F30切槽至X16,为后面倒角作准备。

G00X26快退至X26

Z-65快移至Z-65(即右移一个刀宽位)。

G01X20.3切槽至X20.3(槽底直径20.025,留下0.275余量)。注:不对称公差取中间值。

G00X26快退至X26

Z-63快移至Z-63,此时右刀尖在Z-60处,即肩台处。

G01X20.025切槽至槽底X20.025

Z-67往左加工至Z-67,此时右刀尖在Z-64处,准备加工倒角。

X18Z-68加工倒角

X0切断工件

G00X80快退至X80

Z100快退至起刀点

T0400取消4号刀的刀偏值

M05主轴停转

M02程序结束

F. 详解数控切削工艺工序设计和编程步骤是什么

数控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制造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区别是数控工艺用数字信息控制零件和刀具位移。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这一特点,必须在编程之前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根据具体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数控切削工艺的设计流程:
一、数控切削工艺工序划分
1、首先要熟读图样
分折零件图可知手柄轮廓是由一个圆锥台、一个柱面和三个圆弧连接曲面组成。确定工件坐标原点并汁算出每个折点的坐标以及曲线连接点的坐标。
2、按选择的刀具划分工序
以外圆右偏刀为主刀具,应尽可能完成所有部位,然后换切断刀车锥面和切断,并考虑切断刀的宽度。这样可以减少换刀次数压缩行程时间。
3、按粗、精工划分工序
若采用整个轮廓循环编程虽然简单,但前几个循环中的空程太多,不利于发挥数控切削的高效率。粗工切除大部分余量后,再将其表面精车一遍,以保证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一般是在保证质量和刀具寿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机床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最高、投入最低。粗工时多选用低的切削速度,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精工时选用高的切削速度,较小的进给量。
二、数据编程注意事项
(1)依据工艺考虑进行编程,编程就是给出工步中的每一次走刀命令。首先确定工件的坐标原点,并计算出每个折折点的坐标以及曲线连接点的坐标。正确给出每一工步的起刀点,即某个部位时刀具的初始位置,起刀点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编程和表面轮廓的形成。
(2)按粗、精工和所选刀具划分工序编程,粗工去除大部分余量;精工提高表面质量,考虑切断刀的实际刀尖,编程时应考虑刀宽的影响。
(3)在编程中不能直接使刀具直达工件表面,刀具与工件表面在零接触下也不允许移动,这样可有效避免刀具与工件接触可能产生的碰撞,避免造成刀具划伤工件表面或刀具磨损。
(4)准确对刀,数控编程是以刀尖点为参考沿零件轮廓的运动轨迹。首先通过正确对刀,使刀尖坐标与工件原点坐标重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刀具按编程运行后获得正确的零件轮廓。
(5)输入编程模拟仿真,仿真看到的是模拟刀尖按编程刻划出的轮廓轨迹。而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对工件是否造成干涉,在仿真中很难反应出来。仿真轨迹正确,最后加工出的工件轮廓不一定就完整,也就是说仿真可检验编程是否正确,而不能把过程中的过切干涉现象全部反映出来。
三、切削刀具的选择
(1)目前常用的切削材料有高速钢和硬质合金。由于高速钢只能在较低温度下保持其切削性能,因此不宜用于高速切削。硬质合金比高速钢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耐磨性,因此硬质合金材料刀具更适合切削。
(2)在对高粘性、高塑性的零件时,要求刀具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耐热性,并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优良的切削、断屑性能,在保证刀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应选用较大的前角,减小被切削金属的塑性变形,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同时使硬化层深度减小。
(3)在刀具涂层的选择方面,宜选择硬度高、抗粘结性和韧性好的涂层材料。超细的涂层工艺提高刀片的耐磨性,涂层表面光滑,减少摩擦,减少积屑瘤的产生,适用于良好工况下不锈钢高速半精、精车削场合。
四、切削油的选择
由于高速切削工艺的加工性较差,对切削油的冷却、润滑、渗透及清洗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常用的切削油切削过程中能在金属表面形成高熔点硫化物,而且在高温下不易破坏,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并有一定的冷却效果,一般用于高难度不锈钢切削、钻孔、铰孔及攻丝等工艺。

G. 机械制造零件图的工艺编程怎么写

要看具体零件,不同的零件加工工艺都不一样
大致可以参考如下:
1.下料 (毛坯外形尺寸)
2.车/铣/切割 (粗加工尺寸)
3.热处理 (根据要求定)
4.车/铣/磨/放电加工 (精加工尺寸)
5.表面处理 (抛光/电镀/喷涂)

H. 轴类零件加工都有哪些工艺难点

1、零件的定位与其夹装
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中,工件的装夹方法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合理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定位基准选择的好坏不仅对零件加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工件的定位与基准应与设计基准一致,防止过定位。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可靠。
2、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数控车削车刀常用的一般分成型车刀、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以及三类,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
3、确定走刀顺序和路线
在数控加工前还需合理选择对刀点,并确定走刀路线。对刀点可设在被加工零件上,但必须是基准位或已精加工过的部位。走刀路线包括切削加工轨迹,刀具运动到切削起始点,刀具切入切出并返回切削起始点或对刀点等非切削空行程轨迹。确定走刀路线主要在于规划好粗加工及空行程的走刀路线。用作精基准的表面要首先加工出来;对于连杆、箱体、支架、底座等零件,应先加工用作定位的平面和孔的端面,然后再加工孔。
4、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数控机床采用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编程原点应选在容易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的位置,一般轴类零件的编程零点选在其加工面的回转轴线与端面交点处。数控编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工编程,另一种是自动编程。手工编程是由分析零件图,确定工艺过程,数值计算,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程序的输入和检验都是由工人完成的;自动编程是用计算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
总而言之,对数控加工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是国机械制造业的一次巨大的变革,有效地促进了当前机械制造水平的发展,为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高保障、高生产效率的机械产品,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中,应该掌握每一个细节,分析并解决好每一个难点,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保证工件质量,要充分运用和发挥数控技术的特点,才能带来更多的效益。

I. 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和编程,应该要注意什么,

工艺,先知道这个零件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装卡,装卡不影响刀具加工,不能有干涉,需要知道材料和刀具的材料,什么样的工件材料对应选择什么样材料的刀具,这样加工稳定,还有机床的行程问题,工件太大,不能超程。在能确保工件稳定易装卡,易加工的前提下,在考虑加工的时间,做好优化。加工时,先做精度低的,不影响后面精度和外观的部分,在做精度和外观要求比较高的部分,编程时注意干涉,刀具长短,工件的高度,确定工件坐标系,合理给出刀具参数。

J. 金属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在零件制造过程中,从零件的设计图纸到零件交付,不仅要考虑到数程编程,还要考虑到诸如零件工艺路线的安排、机床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定位装夹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开始编程前,必须要对零件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数控工艺分析,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工艺方案考虑不周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造成无谓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下面简单介绍下金属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获取零件的基本信息
(1)零件设计图纸、技术资料,以及装配图纸和零件的批量。
(2)零件所需的相关技术标准如企业标准和工艺文件及验收的质量标准。
(3)现有的工艺装备及专用设备的制造能力、工艺装备的规格及性能、工人的技术水平。
二、零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分析
分析零件的形状和大小,及原料的类型、规格、形状、热处理状态以及硬度等,利用这些原始信息有利于数控规划。
(1)装配图和零件图分析
对于装配图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熟悉性能、用途,明确零件相互装配位置及作用,了解零件图上各项技术条件制定的依据,找出其主要技术关键问题,为制定正确的方案奠定基础。当然普通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可以不进行装配图的分析研究。
(2)零件图的工艺性分析
对零件图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对零件进行工艺审查,如检查设计图纸的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是否有错误、遗漏之处,尤其对结构工艺性较差的零件,如果可能应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或提出修改意见,由设计人员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3)零件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分析
零件的视图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位置准确表达清楚;几何元素(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如相切、相交、平行)应准确;尺寸标注应完整、清晰。
(4)零件精度技术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热表处理要求等,这些技术要求应当是能够保证零件使用性能前提下的极限值。进行零件技术要求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技术要求的合理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重点分析重要表面和部位的精度和技术要求,为制定合理的方案做好准备。
(5)尺寸标注方法分析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方法有局部分散标注法、集中标注法和坐标标注法等。对在数控机床上的零件,零件图上的尺寸在能够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采取集中标注或以同一基准标注的方式,这样既方便了数控编程,又有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与编程原点的统一。
(6)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够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通过对零件的结构特点、精度要求和复杂程度进行分析的过程,可以确定零件所需的方法和数控机床的类型和规格。
三、选择合适的机床设备
数控虽然有严格的数控机床操作规范、良好的机床维护保养,但是其本身的精度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1)为了控制质量,我们定期对数控设备进行检测维修,明确每台设备的精度,明确每台设备的任务。
(2)严格区分粗、精工的设备使用,因为粗工时追求的是高速度、高的去除率、低的精度,精工则相反。做到对现有设备资源的合理搭配、明确分工,将机床对质量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又保护了昂贵的数控设备,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四、切削油的选择注意事项
切削油是金属切削工艺必须采用的一种介质,在过程中主要起到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
(1)专用的切削油含有硫化极压抗磨添加剂成分,可以有效的保护刀具,提高工艺精度。
(2)专用的切削油与菜籽油、机械油、再生油相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对设备、人体、环境产生危害。
(3)专用的切削油在粘度、闪点、倾点、导热性能等方面均通过严格的测试,以满足各种切削工艺需求。

热点内容
sql存储过程命令 发布:2025-05-16 13:17:54 浏览:145
用纸做解压小玩具西瓜 发布:2025-05-16 13:04:09 浏览:935
局域网xp无法访问win7 发布:2025-05-16 13:03:58 浏览:942
油卡如何修改密码 发布:2025-05-16 13:00:35 浏览:901
安卓手机如何拼照片 发布:2025-05-16 12:58:23 浏览:374
深入浅出python 发布:2025-05-16 12:56:52 浏览:655
国二c语言vc2010怎么编译运行 发布:2025-05-16 12:53:49 浏览:424
华为热点哪里看密码 发布:2025-05-16 12:53:44 浏览:515
新手如何用java写安卓app 发布:2025-05-16 12:53:07 浏览:402
虚荣挂脚本 发布:2025-05-16 12:50:44 浏览: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