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服务器 » 搭建高可用linux服务器

搭建高可用linux服务器

发布时间: 2023-03-01 13:23:04

❶ 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的作品目录

前言
第1篇Web应用篇
第1章轻量级HTTP服务器Nginx
1.1什么是Nginx
1.2为什么要选择Nginx
1.2.1Nginx与Apache的异同
1.2.2选择Nginx的优势所在
1.3Nginx的模块与工作原理
1.4Nginx的安装与配置
1.4.1下载与安装Nginx
1.4.2Nginx配置文件的结构
1.4.3配置与调试Nginx
1.4.4Nginx的启动、关闭和平滑重启
1.5Nginx常用配置实例
1.5.1虚拟主机配置实例
1.5.2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5.3防盗链配置实例
1.5.4日志分割配置实例
1.6Nginx性能优化技巧
1.6.1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1.6.2利用TCMalloc优化Nginx的性能
1.6.3Nginx内核参数优化
1.7实战Nginx与php(FastCGI)的安装、配置与优化
1.7.1什么是 FastCGI
1.7.2Nginx+FastCGI运行原理
1.7.3spawn-fcgi与PHP-FPM
1.7.4PHP与PHP-FPM的安装及优化
1.7.5配置Nginx来支持PHP
1.7.6测试Nginx对PHP的解析功能
1.7.7优化Nginx中FastCGI参数的实例
1.8实战Nginx与Perl、Java的安装与配置
1.8.1Perl(FastCGI)的安装
1.8.2为Nginx添加FCGI支持
1.8.3测试Nginx +Perl(FastCGI)
1.8.4搭建Nginx+Java环境
1.9本章小结
第2章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
2.1初识Varnish
2.1.1Varnish概述
2.1.2Varnish的结构与特点
2.1.3Varnish与Squid的对比
2.2开始安装Varnish
2.2.1安装前的准备
2.2.2获取Varnish软件
2.2.3安装pcre
2.2.4安装Varnish
2.3配置Varnish
2.3.1VCL使用说明
2.3.2配置一个简单的Varnish实例
2.3.3Varnish对应多台Web服务器的配置实例
2.4运行Varnish
2.4.1varnishd指令
2.4.2配置Varnish运行脚本
2.4.3管理Varnish运行日志
2.5管理Varnish
2.5.1查看Varnish进程
2.5.2查看Varnish缓存效果与状态
2.5.3通过端口管理Varnish
2.5.4管理Varnish缓存内容
2.6Varnish优化
2.6.1优化Linux内核参数
2.6.2优化系统资源
2.6.3优化Varnish参数
2.7Varnish的常见应用实例
2.7.1利用Varnish实现图片防盗链
2.7.2利用Varnish实现静态文件压缩处理
2.8本章小结
第3章Memcached应用实战
3.1Memcached基础
3.1.1什么是Memcached
3.1.2Memcached的特征
3.1.3Memcached的安装
3.1.4Memcached的简单使用过程
3.2剖析Memcached的工作原理
3.2.1Memcached的工作过程
3.2.2Slab Allocation的工作机制
3.2.3Memcached的删除机制
3.2.4Memcached的分布式算法
3.3Memcached的管理与性能监控
3.3.1如何管理Memcached
3.3.2Memcached的监控
3.3.3Memcached变种产品介绍
3.4通过UDFs实现Memcached与Mysql的自动更新
3.4.1UDFs使用简介
3.4.2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应用实例
3.4.3对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
3.4.4使用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经验与技巧
3.5本章小结
第2篇数据备份恢复篇
第4章开源网络备份软件bacula
4.1bacula总体概述
4.1.1bacula是什么
4.1.2bacula适合哪些用户
4.1.3bacula的功能特点
4.1.4bacula的工作原理
4.2安装bacula
4.2.1bacula的几种网络备份拓扑
4.2.2编译与安装bacula
4.2.3初始化MySQL数据库
4.3配置一个bacula备份系统
4.3.1配置bacula的Console端
4.3.2配置bacula的Director端
4.3.3配置bacula的SD
4.3.4配置bacula的FD端
4.4启动与关闭bacula
4.4.1启动bacula的Director daemon与Storage daemon
4.4.2在客户端FD启动File daemon
4.5实战bacula备份恢复过程
4.5.1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备份功能
4.5.2实例演示bacula的增量备份功能
4.5.3实例演示bacula的差异备份功能
4.5.4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恢复功能
4.5.5实例演示bacula的不完全恢复功能
4.6本章小结
第5章数据镜像备份工具rsync与unison
5.1rsync简介
5.1.1什么是rsync
5.1.2rsync的功能特性
5.1.3下载与安装rsync软件
5.2利用rsync搭建数据镜像备份系统
5.2.1rsync的应用模式
5.2.2企业案例:搭建远程容灾备份系统
5.3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5.3.1rsync的优点与不足
5.3.2初识inotify
5.3.3安装inotify工具inotify-tools
5.3.4inotify相关参数
5.3.5inotifywait相关参数
5.3.6企业应用案例:利用rsync+inotify搭建实时同步系统
5.4unison简介
5.5安装unison
5.6配置双机ssh信任
5.6.1在两台机器上创建 RSA密钥
5.6.2添加密钥到授权密钥文件中
5.7unison的使用
5.7.1本地使用unison
5.7.2远程使用unison
5.7.3unison参数说明
5.7.4通过配置文件来使用unison
5.8本章小结
第6章ext3文件系统反删除利器ext3grep
6.1“rm–rf”带来的困惑
6.2ext3grep的安装与使用
6.2.1ext3grep的恢复原理
6.2.2ext3grep的安装过程
6.3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与目录
6.3.1数据恢复准则
6.3.2实战ext3grep恢复文件
6.4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MySQL表
6.4.1MySQL存储引擎介绍
6.4.2模拟MySQL表被误删除的环境
6.4.3通过ext3grep分析数据、恢复数据
6.5本章小结
第3篇网络存储应用篇
第7章IP网络存储iSCSI
7.1存储的概念与术语
7.1.1SCSI介绍
7.1.2FC介绍
7.1.3DAS介绍
7.1.4NAS介绍
7.1.5SAN介绍
7.2iSCSI的概念
7.3FC SAN与IP SAN
7.4iSCSI的组成
7.4.1iSCSI Initiator
7.4.2iSCSI Target
7.5iSCSI的工作原理
7.6搭建基于IP SAN的iSCSI存储系统
7.6.1安装iSCSI Target软件
7.6.2配置一个简单的iSCSI Target
7.6.3在Windows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6.4在Linux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7iSCSI 在安全方面的相关设定
7.7.1Initiator主机以IP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7.2Initiator主机以密码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8iSCSI性能优化方案
7.8.1iSCSI性能瓶颈
7.8.2iSCSI性能优化
7.9本章小结
第8章分布式存储系统MFS
8.1MFS概论
8.2MFS 文件系统
8.2.1MFS文件系统结构
8.2.2MFS的编译与安装实例
8.3编译与使用MFS的经验总结
8.3.1安装选项说明
8.3.2管理服务器
8.3.3元数据日志服务器
8.3.4数据存储服务器
8.3.5客户端挂载
8.4管理与使用MFS
8.4.1在客户端挂载文件系统
8.4.2MFS常用操作
8.4.3为垃圾箱设定隔离时间
8.4.4快照
8.4.5MFS的其他命令
8.5维护MFS
8.5.1启动MFS集群
8.5.2停止MFS集群
8.5.3MFS 数据存储服务器的维护
8.5.4MFS元数据的备份
8.5.5MFS 管理服务器的恢复
8.5.6从备份恢复MFS 管理服务器
8.6通过冗余实现失败防护的解决方案
8.7本章小结
第4篇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
第9章运维监控利器Nagios
9.1Nagios综述
9.1.1什么是Nagios
9.1.2Nagios的结构与特点
9.2Nagios的安装与配置
9.2.1安装Nagios
9.2.2配置Nagios
9.3Nagios的运行和维护
9.3.1验证Nagios配置文件的正确性
9.3.2启动与停止Nagios
9.3.3Nagios故障报警
9.4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实现
9.4.1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作用
9.4.2PNP的概念与安装环境
9.4.3安装PNP
9.4.4配置PNP
9.4.5修改Nagios配置文件
9.4.6测试PNP功能
9.5利用插件扩展Nagios的监控功能
9.5.1利用NRPE外部构件监控远程主机
9.5.2利用飞信实现Nagios短信报警功能
9.6本章小结
第10章基于Linux服务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10.1系统性能分析的目的
10.1.1找到系统性能的瓶颈
10.1.2提供性能优化方案
10.1.3使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使用达到平衡
10.2分析系统性能涉及的人员
10.2.1Linux系统管理人员
10.2.2系统架构设计人员
10.2.3软件开发人员
10.3影响Linux性能的各种因素
10.3.1系统硬件资源
10.3.2操作系统相关资源
10.3.3应用程序软件资源
10.4系统性能分析标准和优化原则
10.5几种典型应用对系统资源使用的特点
10.5.1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2以动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3数据库应用
10.5.4软件下载应用
10.5.5流媒体服务应用
10.6Linux下常见的性能分析工具
10.6.1vmstat命令
10.6.2sar命令
10.6.3iostat命令
10.6.4free命令
10.6.5uptime命令
10.6.6netstat命令
10.6.7top命令
10.7基于Web应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案例
10.7.1基于动态内容为主的网站优化案例
10.7.2基于动态、静态内容结合的网站优化案例
10.8本章小结
第5篇集群高级应用篇
第11章构建高可用的LVS负载均衡集群
11.1LVS集群的组成与特点
11.1.1LVS集群的组成
11.1.2LVS集群的特点
11.1.3LVS集群系统的优缺点
11.2高可用 LVS负载均衡集群体系结构
11.3高可用性软件Heartbeat与Keepalived
11.3.1开源HA软件Heartbeat的介绍
11.3.2安装heartbeat
11.3.3开源HA软件Keepalived的介绍
11.3.4安装Keepalived
11.4安装LVS软件
11.4.1配置与检查安装环境
11.4.2在Director Server上安装IPVS管理软件
11.5搭建高可用 LVS集群
11.5.1通过heartbeat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5.2通过Keepalived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系统
11.5.3通过piranha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6测试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11.6.1高可用性功能测试
11.6.2负载均衡测试
11.6.3故障切换测试
11.7本章小结
第12章RHCS集群
12.1RHCS集群概述
12.2RHCS集群的组成与结构
12.2.1RHCS集群的组成
12.2.2RHCS集群结构
12.3RHCS集群的运行原理及功能
12.3.1分布式集群管理器(CMAN)
12.3.2锁管理(DLM)
12.3.3配置文件管理(CCS)
12.3.4栅设备(Fence)
12.3.5高可用性服务管理器
12.3.6集群配置和管理工具
12.3.7Redhat GFS
12.4安装RHCS
12.4.1安装前准备工作
12.4.2配置共享存储和RHCS管理端Luci
12.4.3在集群节点上安装RHCS软件包
12.4.4在集群节点上安装和配置iSCSI客户端
12.5配置RHCS高可用集群
12.5.1创建一个cluster
12.5.2创建Failover Domain
12.5.3创建Resources
12.5.4创建Service
12.5.5配置存储集群GFS
12.5.6配置表决磁盘
12.5.7配置Fence设备
12.6管理和维护RHCS集群
12.6.1启动RHCS集群
12.6.2关闭RHCS集群
12.6.3管理应用服务
12.6.4监控RHCS集群状态
12.6.5管理和维护GFS2文件系统
12.7RHCS集群功能测试
12.7.1高可用集群测试
12.7.2存储集群测试
12.8本章小结
第13章Oracle RAC集群
13.1Oracle集群体系结构
13.2Oracle ClusterWare体系结构与进程介绍
13.2.1Oracle ClusterWare 简介
13.2.2Oracle ClusterWare 进程介绍
13.3RAC数据库体系结构与进程
13.3.1RAC 简介
13.3.2Oracle RAC的特点
13.3.3RAC进程管理
13.3.4RAC数据库存储规划
13.4安装Oracle RAC数据库
13.4.1安装前的系统配置需求
13.4.2设置数据库安装资源
13.4.3配置主机解析文件
13.4.4检查所需软件包
13.4.5配置系统内核参数
13.4.6设置 Shell对Oracle用户的限制
13.4.7配置hangcheck-timer内核模块
13.4.8配置系统安全设置
13.4.9创建Oracle用户和组
13.4.10设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13.4.11配置节点间SSH信任
13.4.12配置共享存储系统
13.4.13安装Oracle Clusterware
13.4.14安装Oracle数据库
13.4.15配置Oracle Net
13.4.16创建RAC数据库
13.5Oracle CRS的管理与维护
13.5.1查看集群状态
13.5.2启动与关闭集群服务资源
13.5.3启动与关闭CRS
13.5.4管理voting disk
13.5.5管理OCR
13.5.6快速卸载CRS
13.6ASM基本操作维护
13.6.1ASM的特点
13.6.2ASM的体系结构与后台进程
13.6.3管理ASM实例
13.7利用srvctl管理RAC数据库
13.7.1查看实例状态(srvctl status)
13.7.2查看RAC数据库配置信息(srvctl config)
13.7.3启动
13.7.4增加
13.8测试RAC数据库集群的功能
13.8.1负载均衡测试
13.8.2透明应用失败切换测试
13.9本章小结
第14章构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应用系统
14.1MySQL高可用集群概述
14.2heartbeat + DRBD高可用性方案的实现原理
14.3部署MySQL高可用高扩展集群
14.3.1配置之前的准备
14.3.2DRBD的部署
14.3.3DRBD的配置
14.3.4DRBD的维护和管理
14.3.5DRBD的性能优化
14.3.6MySQL的部署
14.3.7heartbeat的部署
14.4搭建Slave集群
14.4.1为什么要搭建Slave集群
14.4.2利用LVS+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MySQL Slave集群
14.4.3高可用Slave集群的一些注意点
14.5部署MySQL集群要考虑的问题
14.6本章小结

❷ 怎样完整搭建可以让外网访问的linux服务器

1、撤销多余的服务根据机器的用途,很多服务是不需要的。要是Linux只用作桌面,就不需要sendmail、httpd和另外许多服务。如果你的服务器只是Web服务器,也可以关掉许多服务。为此,可转到管理菜单,检查服务项目。只需撤销所有不想启动的服务选项。

❸ 怎么用linux系统做服务器

1、安装ftp服务端,方便你从客户端上传文件。linux上一般安装vsftp.

VSFTP的软件安装包是: vsftpd-2.2.2-12.el6_5.1.i686.rpm
查询:#rpm -q vsftpd
安装:#rpm -ivh vsftpd-2.2.2-12.el6_5.1.i686.rpm或者直接yum install vsftpd
启动、停止及重启VSFTP的命令: #service vsftpd start/stop/restart

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主配置文件
/etc/vsftpd.ftpusers //被禁止登录FTP的用户文件
/etc/vsftpd.user_list //允许登录FTP的用户文件

a、将登录后的用户限制在本地家目录下:
#vi /etc/vsftpd/vsftpd.conf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新建受限用户的列表文件并加入受限用户名

#vi /etc/vsftpd.chroot_list
raykeso

重启ftp服务
#service vsftpd restart

2、安装apache,开启目录索引,这样你就可以浏览和下载文件。

apache配置文件
<Directory"I:/build/dist"> #设置浏览文件的目录
Options Indexes#开启目录列表索引模式Order allow,deny
Allow from all
</Directory>

❹ linux服务器的如何增强企业Linux服务器可用性

Linux服务器利用SLES 12利用“永久在线”功能集诱导企业级IT组织使用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这些功能包括基于Btrfs的快照、热补丁以及高可用性。
SUSE主席Nils Brauckmann表示,SUSE想打造一个可靠的Linux服务器版本,其更新旨在确保连续不间断服务。 Linux服务器内核更新需要服务器重新启动,就是说Linux服务器管理员无法给关键业务或基本服务器打补丁。即使几分钟的宕机在企业数据中心中也是无法容忍的。这让很多服务器运行着没打补丁的软件,脆弱易受攻击。热补丁解决了这个问题。
SUSE高级产品经理Matthias Eckermann表示,热补丁的特点是在系统中部署简单并且零中断交互。
热补丁功能可让IT企业在大型服务器集群中使用Linux服务器运行关键业务系统、内存数据库、扩展模拟或者快速修复。 管理员可以使用Btrfs作为SLES 12上根卷的默认文件系统,替换原来的ext3。SUSE从SLES 11开始就避免用ext4作为默认文件系统,更关注在Btrfs上的开发。对手红帽将Btrfs纳入其RHEL 7中,只是作为一个技术预览,没有对文件系统进行用户支持,默认使用Ext4。
SLES 12引入snapper工具,在写入的B-tree file system (Btrfs) 快照上恢复崩溃的系统。Snapper能让管理员基于Btrfs快照轻松恢复到之前的文件系统状态。SUSE将snapper作为一个功能加入到Grub2启动菜单中,显示服务器上一次工作状态,并在检修崩溃服务器期间节省时间。 SUSE SLES的第三个大特点是Pacemaker High Availability集群格式。Pacemaker保证可以将故障自动转移到集群中的另一台服务器上。
Pacemaker是用于Linux的首个高可用性解决方案,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❺ linux服务器搭建的目的和意义

linux服务器主要看的是功能,有了用处就要意义,先在傲龙网络租用太服务器自己慢慢测试吧 。
一,web服务器。有LAMP(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准确的讲LAMP是一个架构,APACHE是网页,网站的服务器软件,MYSQL是数据库服务器软件,PHP是解释语言。当然,你也可以使用LINUX + APACHE + SQL + JSP等等,这些都可以搭配,只要兼容就可以。
二,文件服务器。有SAMBA ,FTP等.
三,邮件服务器。 有很多,依Linux版本而定,当然有的软件可以转换。这个很好理解,126和yahoo,163等等邮箱都有相对应的服务器。
四,域名解析服务器。DNS,很多国家的很多重要的组织都在做DNS服务器。我们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就在做这个。
五,防火墙,防火墙主要分为软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和个人防火墙。有的网络公司,他的防火墙就是一台装有LINUX的电脑。

❻ 如何搭建linux git服务器

首先我们分别在Git服务器和客户机中安装Git服务程序(刚刚实验安装过就不用安装了):
[root@linuxprobe ~]# yum install git
Loaded plugins: langpacks, proct-id, subscription-manager
This system is not registered to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You can use subscription-manager to register.
Package git-1.8.3.1-4.el7.x86_64 already installed and latest version
Nothing to do

然后创建Git版本仓库,一般规范的方式要以.git为后缀:
[root@linuxprobe ~]# mkdir linuxprobe.git

修改Git版本仓库的所有者与所有组:
[root@linuxprobe ~]# chown -Rf git:git linuxprobe.git/

初始化Git版本仓库:
[root@linuxprobe ~]# cd linuxprobe.git/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git]# git --bare init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root/linuxprobe.git/

其实此时你的Git服务器就已经部署好了,但用户还不能向你推送数据,也不能克隆你的Git版本仓库,因为我们要在服务器上开放至少一种支持Git的协议,比如HTTP/HTTPS/SSH等,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HTTPS和SSH,我们切换至Git客户机来生成SSH密钥:
[root@linuxprobe ~]# ssh-keygen
Generating public/private rsa key pair.
Enter file in which to save the key (/root/.ssh/id_rsa):
Created directory '/root/.ssh'.
Enter passphrase (empty for no passphrase):
Enter same passphrase again:
Your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aved in /root/.ssh/id_rsa.
Your public key has been saved in /root/.ssh/id_rsa.pub.
The key fingerprint is:
65:4a:53:0d:4f:ee:49:4f:94:24:82:16:7a:dd:1f:28 [email protected]
The key's randomart image is:
+--[ RSA 2048]----+
| .o+oo.o. |
| .oo *.+. |
| ..+ E * o |
| o = + = . |
| S o o |
| |
| |
| |
| |
+-----------------+

将客户机的公钥传递给Git服务器:
[root@linuxprobe ~]# ssh--id 192.168.10.10
[email protected]'s password:
Number of key(s) added: 1
Now try logging into the machine, with: "ssh '192.168.10.10'"
and check to make sure that only the key(s) you wanted were added.

此时就已经可以从Git服务器中克隆版本仓库了(此时目录内没有文件是正常的):
[root@linuxprobe ~]# git clone [email protected]:/root/linuxprobe.git
Cloning into 'linuxprobe'...
warning: You appear to have cloned an empty repository.
[root@linuxprobe ~]# cd linuxprobe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初始化下Git工作环境:
[root@linuxprob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Liu Chuan"
[root@linuxprob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root@linuxprobe ~]# git config --global core.editor vim

向Git版本仓库中提交一个新文件: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echo "I successfully cloned the Git repository" > readme.txt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git add readme.txt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
# Initial commit
#
# Changes to be committed:
# (use "git rm --cached ..." to unstage)
#
# new file: readme.txt
#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git commit -m "Clone the Git repository"
[master (root-commit) c3961c9] Clone the Git repository
Committer: root
1 file changed, 1 insertion(+)
create mode 100644 readme.txt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nothing to commit, working directory clean

但是这次的操作还是只将文件提交到了本地的Git版本仓库,并没有推送到远程Git服务器,所以我们来定义下远程的Git服务器吧: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git remote add server [email protected]:/root/linuxprobe.git

将文件提交到远程Git服务器吧: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git push -u server master
Counting objects: 3, done.
Writing objects: 100% (3/3), 261 bytes | 0 bytes/s, done.
Total 3 (delta 0), reused 0 (delta 0)
To [email protected]:/root/linuxprobe.git
* [new branch] master -> master
Branch master set up to track remote branch master from server.

为了验证真的是推送到了远程的Git服务,你可以换个目录再克隆一份版本仓库(虽然在工作中毫无意义):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cd ../Desktop
[root@linuxprobe Desktop]# git clone [email protected]:/root/linuxprobe.git
Cloning into 'linuxprobe'...
remote: Counting objects: 3, done.
remote: Total 3 (delta 0), reused 0 (delta 0)
Receiving objects: 100% (3/3), done.
[root@linuxprobe Desktop]# cd linuxprobe/
[root@linuxprobe linuxprobe]# cat readme.txt
I successfully cloned the Git repository

这篇是详细介绍Git的,中间有一部分是怎么去搭建,你可以看下

❼ 如何在linux高可用环境中搭建apache

搭建步骤:
1、首先准备一下软件包,如下:
mysql-5.0.22.tar.gz
httpd-2.2.17.tar.gz
php-5.3.5.tar.gz
以上是LAMP搭建必备的安装包,可以去各个官方网站上下载,至于这里为什么选择源代码安装,当然rpm包也可以安装,选择源代码安装的目的就为了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LAMP其中复杂的配置过程。这三个安装包没有先后的安装顺序,先将以上三个包上出至Linux下的/usr/local/src目录下,并给予可执行权限。
2、安装mysql,在之前的博文中已经详细介绍了mysql rpm包的安装方法,这里要介绍mysql的源代码编译安装方式,进入已经部署好饿的Centos linux学习环境,通过命令ps -ef | grep mysql来查看是否有运行的mysql进程,然后可以通过一些命令来查找mysql是否已经安装,具体如下:
》groupadd mysql
》 useradd mysql -g mysql //创建mysql用户,并将用户指定至mysql组
》 tar -zxvf mysql-5.0.22.tar.gz //解压到mysql-5.0.22目录下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ysql //这里是配置mysql的安装目录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
》cp support-files/my-medium.cnf /etc/my.cnf //待安装完成之后,将当前目录下的配置文件拷贝到系统配置文件下,并更名为my.cnf
》cd /usr/local/mysql //切换到mysql安装目录下
》chown -R mysql . //将该目录的用户权限全部更改为mysql用户
》chgrp -R mysql . //将该目录的用户组全部更改为mysql用户组
》bin/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将mysql目录的数据使用权限指定为mysql
》chown -R mysql var
》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指定mysql用户启动mysql
》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新密码 //执行这个命令用于设置或者更改数据库的密码
》cp /usr/local/src/mysql-5.0.22/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rc.d/init.d/mysql //这里将mysql的启动文件拷贝到系统的启动目录下
》chmod +x /etc/rc.d/init.d/mysql //给系统目录的mysql命令以可执行权限
》chkconfig --add mysql //将mysql启动添加到系统自启动列表下
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些方法来设置mysql自动启动,以上就是mysql源代码编译安装全过程,为了验证mysql安装是否成功,需要执行如下命令:
》/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启动mysql数据库服务
》/usr/local/mysql/bin/mysql -uroot -proot //进入并访问mysql数据,如果进入mysql数据库命令行,说明mysql数据库安装成功。
如图所示:

3、安装apache,命令行如下:
》tar -zxvf httpd-2.2.4.tar.gz
》cd httpd-2.2.4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with-mysql=/usr/local/mysql --enable-mole=so --enable-shared=max //配置与mysql的关联,并启动动态连接库
》make
》make install
启动apache服务,如下图所示:

设置apache自动随操作系统启动,命令如下:
》echo "/usr/local/apache/bin/apachectl start" >> /etc/rc.local //将apache的启动程序命令放置系统启动文件下,当然mysql也可以这么设置
4、安装php,命令行如下:
》tar -zxvf php-5.2.2.tar.gz
》cd php-5.2.2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hp/ --with-mysql=/usr/local/mysql --with-apxs2=/usr/local/apache/bin/apxs --enable-sockets //这里是配置php与apache、mysql的关联
》make
》make install
》cp php.ini-development /usr/local/php/lib/php.ini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版的php配置文件将php.ini-dist更改成php.ini-development
》vi /usr/local/php/lib/php.ini //这里需要将register_globals=Off更改on模式,还有时间格式改为本地
上述就是PHP的安装过程。
5、测试
安装完成以上个包之后,需要更改apache的配置文件,来达到解析php文件的目的
》vi /usr/local/apache/conf/httpd.conf
通过“/”来查找到AddType application/x-gzip .tgz,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带有的注意标记的#,在找到AddType application/x-gzip .tgz的后面添加如图所示文件:

添加文件为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phtml,表示apache服务中可以解析php格式文件
接下来要检查apache目录下生成的php动态连接库文件,在目录/usr/local/apache/moles,找到是否存在 libphp5.so文件
一系列安装结束之后,通过一个简单的php测试页面来测试LAMP环境搭建成功与否。
vi /usr/local/apache/htdocs/index.php

内容为:
<?php
phpinfo();
?>
启动httpd
在浏览器上输入:http://ip/index.php,里面分别显示php、apache和mysql的相关版本信息等内容。

什么是LAMP?
Linux+Apache+Mysql/MariaDB+Perl/PHP/Python一组常用来搭建动态网站或者服务器的开源软件,本身都是各自独立的程序,但是因为常被放在一起使用,拥有了越来越高的兼容度,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平台。随着开源潮流的蓬勃发展,开放源代码的LAMP已经与J2EE和.Net商业软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且该软件开发的项目在软件方面的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受到整个IT界的关注。从网站的流量上来说,70%以上的访问流量是LAMP来提供的,LAMP是最强大的网站解决方案.

❽ 《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KT9DtjDrR7udfqnwhKV4bw

?pwd=8taf 提取码: 8taf
简介:《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系统安全、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与集群架构》是Linux运维领域畅销的、公认的经典着作《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运维监控、性能调优与集群应用》的姊妹篇,它从安全运维、运维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集群架构四个维度讲解了构建大规模和高性能Linux服务器集群所需要的技术、工具、方法和技巧,二者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内容涵盖了运维工程师构建高性能服务器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本书在内容上继承了其姊妹篇中被读者认可的诸多优点:实用(以实际生产环境为背景)、实战(包含大量案例)、易懂,同时也改进了读者反馈的不足之处。

热点内容
内置存储卡可以拆吗 发布:2025-05-18 04:16:35 浏览:333
编译原理课时设置 发布:2025-05-18 04:13:28 浏览:374
linux中进入ip地址服务器 发布:2025-05-18 04:11:21 浏览:610
java用什么软件写 发布:2025-05-18 03:56:19 浏览:31
linux配置vim编译c 发布:2025-05-18 03:55:07 浏览:107
砸百鬼脚本 发布:2025-05-18 03:53:34 浏览:940
安卓手机如何拍视频和苹果一样 发布:2025-05-18 03:40:47 浏览:738
为什么安卓手机连不上苹果7热点 发布:2025-05-18 03:40:13 浏览:802
网卡访问 发布:2025-05-18 03:35:04 浏览:510
接收和发送服务器地址 发布:2025-05-18 03:33:48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