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服务器搭建nas
① 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存储空间不用说了,这是必须的。
1.跨平台文件共享,还有移动终端的访问,比如:windows,mac,安卓和ios。这是为了方便文件读取和分享,如果不支持跨平台的话毕竟有点不方便。
2.远程访问,相当于个人的云存储主机,在外面通过3g或者网络可以访问到家里的nas,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以及管理。
基本上满足这几个要求,就可以被称为最基本的家用nas了。
想达到要求也很简单,家里的网络支持,一台路由器,一台电脑。需要的软件:freenas(网上都有下,免费的nas系统)
这样组建nas功能很少,而且功耗大。后期维护成本高。如果要长期使用的话,成本不亚于买一台成品nas。首先从维护难度来讲NAS其实巧碧旅也是一台继承CPU的linux的电脑这句话没错,但是NAS的linux操作系统是嵌入在DOM盘里,所以无论从稳定性和防病毒性来说都是绝佳的,还有NAS采用的Linux系统是瘦系统,也就是说它剔除了用不到的功能来保证系统稳定性。
如果作为数据存储的话,不需要定期升级与维护,简单设定后就可以使用,而且NAS也自带RAID功能,可以保证数据安全,而且数据备份功能做得非常完善,无论是近端备份(PC机备份至NAS)还是远端备份(备份至远端服务器或NAS),都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设定就可以完成,非常易于维护,即使不太懂计算机也可以完成维护。
数据安全非孝凳常重要,访问权限控制之类的NAS也做得非常好。成品NAS基本上是免维护的。
而且现在威联通的nas功能很强大,例如,通过QNAP HD Station,可以让威联通nas成为令人惊喜的多媒体播放器。安装免费的HD Station,并通过HDMI将NAS连接至大屏幕电视,就可以轻松拥有绝佳视觉体验,享受众多影片、音乐和照片,通过大屏幕上网,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遥控。享受高画质影音慧梁。
② 818必选榜单:组件家庭NAS私有云需要哪些设备
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不仅是生命和财务, 科技 爆炸的时期,数据在二十一世纪所代表的价值将越来越高,NAS私有云的打造也将变得更为重要。无论是家庭云盘或企业云盘,存储于私有云盘相比网络云盘的优势在于传输速度不受网络服务器限制,不对外公开的同时还可以自定义安保模式,更加私密安全。搭建自己的NAS云盘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和用户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企业来讲,搭建自有的网络附属存储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考虑到一个4K分辨率的视频就在20G-50G甚至更高,未来一个大容量NAS将必不可少。
组建NAS私有云并不难,从需求端来讲,家庭NAS的组件更为简单,一般只需要一台支持云盘功能的路由器与硬盘即可完成,无论是影音 娱乐 或内容分享都可以轻松实现。而企业NAS的组建成本会相对较高,对于不仅需要硬盘容量更高、NAS设备的需求更需要稳定、安全。
NAS品牌推荐威联通、群晖
熟悉NAS的朋友都知道,威联通、群晖基本是行业中最好的两个专业NAS厂商,虽然类似西数、铁威马甚至联想等品牌都有相关NAS设备,但相对而言这两个厂家的专业性更强,软硬件匹配好,且系统可以在线自动升级,使用支援性高。相比很多厂家做一款产品后长时间无更新,无拓展比较,选择这两个品牌更放心。
顶级NAS:威联通TVS-872XT
它是万兆NAS,也是雷电3 NAS,拥有两个PCIe Gen 3 插槽(第一个插槽已预装 Thunderbolt 3 扩充卡),支持Nvme SSD、Nvidia显卡与无线网卡的拓展。
处理器:第八代 Intel Core i5 8400T 六核心 1.7 GHz 处理器 (可提升至 3.3 GHz)。
内存:16 GB 存储器 (8 GB x2),最大32 GB。
图形处理器:Intel UHD Graphics 630。
快闪记忆条:5 GB (双启动 OS 保护)。
硬盘数量: 8 x 3.5英寸SATA硬盘。
这个配置是可以满足玩家所有的需求,无论是流畅传输、播放和在线编辑 4K 影片及应付相关的工作负载都没有问题,但是价格方面也是十分惊人,目前网上已开售,全套产品39070元。
家用经典:群晖DS220+
它具有与前代产品相同的总体外形尺寸,带有两个内部硬盘驱动器托架和一个可移动的前面板。阵容中仍然存在可热插拔的设计,以及USB复制功能的专用按钮。 除了外观之外,Synology还通过今年的更新来通过一些内部升级来显着提高其DS220 + NAS的性能。
传输速度显着提高到225MB / s。具有两个USB端口也是一个好处,因为一个端口可以用于Z-Wave或Zigbee记忆棒,而不必放弃闪存驱动器复制功能。因此,那些希望将Synology DS220 +用作智能家庭服务器的用户将不必牺牲NAS的其他优势。
DS220+为双盘位设计,升级为Intel Celeron J4025平台并搭配2GB DDR4内存(最大支持6GB内存),最大内部净总储存容量32TB。
根据群晖实验室的数据,相较于前代产品,Drive文件索引速度提升17.2%,Moments照片索引速度提升19.6%,网页服务器PHP响应速度提升97%。除此之外,DS220+本次升级了到了双网口,链路聚合与故障转移都能轻松支持。
硬盘之选: 看 需下单
每种不同场景需求对于硬盘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企业来讲,3.5英寸以T为单位的大容量硬盘是首选。而对于家庭来讲普通的百元级2.5英寸机械硬盘足够应对生活所需。在固态和机械硬盘方面,在此推荐商用3.5英寸机械硬盘优先,主要在于宽带上传速度有限的情况下,机械硬盘足够应对目前的网络环境速度需求,同时机械硬盘故障后修复文件成功的概率比固态硬盘更大。家庭 娱乐 则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SATA SSD硬盘即可,传输度快且更轻便,兼容性好。
西部数据红盘Plus系列
西部数据在近日重整了自己的红盘产品线,新推出了一档完全采用CMR的所谓红盘Plus,实际上就是将原本归属于红盘系列中的CMR盘单独拿出来放到Plus系列中了。
在重整产品线之后,新的红盘有三种类型,最普通的就是基于SMR的无后缀盘,一共有2TB~6TB四种型号。原本有混用两种记录方式的2TB~6TB型号中的CMR版本转移到了新的红盘Plus产品线中,另外该产品线的容量覆盖从1TB做到了14TB,还有一款2.5寸的型号。最后是红盘Pro,该系列针对的是存储业务较多,业务较大的客户。Plus与Pro系列的区别点在于,Plus的红盘转速为5400RPM,而红盘Pro是7200RPM的,后者将提供更强劲的综合性能。
目前该系列价格暂时未定,但按照上一代普通版价格来看,2T版本的价格在500元以上,plus版本价格有可能接近600元左右。
希捷酷鱼Q1系列
继三星、西部数据、英特尔、美光、东芝等公司推出QLC颗粒SSD硬盘后,希捷正式进入QLC市场,推出酷鱼Q1系列SATA硬盘。希捷酷鱼Q1硬盘定位在入门级/低端市场。
希捷酷睿Q1硬盘定位在入门级/低端市场,SATA规格,7mm厚度, 有480GB及960GB两种容量 。规格方面,酷鱼Q1硬盘的读取速度550MB/s,写入速度500MB/s,随机速度没有公布,休眠功耗22/23毫瓦,平均负载功耗2.0/2.1瓦。
寿命方面, 希捷酷鱼Q1硬盘的480GB、960GB的写入寿命分别是110TBW、280TBW ,MTBF无故障时间180万小时,质保3年。
希捷硬盘质量方面反响一向不错,只是目前该系列的价格同比其它产品也更贵一些,目前480G产品价格在400元以上。
私人云路由器不能少
私人云的组建非常简单,目前大多数路由器都可以通过外接硬盘实现远程传输,且价格非常低廉。当然,如果你希望显得更专业一些,也有很多私人云网盘可以选择,价格从200-2000元或者更高,都可以轻松满足你的需求。
京东云无线宝
这款路由器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32G尊享版、64G加速版、128G尊享版。三个版本
除了存储方案有所区别,其它硬件配置基本一样,主IC型号为MT7621A+MT7603EN+MT7615N,双核880Hz,支持AC双频、512MB RAM、支持802.11ac wave2协议、MU-MIMO技术、双频并发速度最高2100Mbps 。硬件配置很强悍,胜任大数据吞吐绰绰有余。
京东云无线宝的接口紧凑整齐,从左至右分别有一个USB2.0接口,一个千兆WAN口和两个千兆LAN口,其中USB2.0接口主要用来外接存储设备。
京东云无线宝的设置方式和普通家用智能路由器相差无几,配置成功后的无线宝可以通过“京东云无线宝APP”进行全功能远程管理。功能亮点有 游戏 加速、文件管理、离线下载。当外接存储设备连接后,通过APP端打开该功能,可将移动存储设备划做本地网盘,比如用作网络摄像头的NAS存储盘。
目前该产品最贵的128G版本价格也仅为369元,不仅是路由器,也是网盘。
联想个人云T1
据官方介绍,联想个人云存储T1号称“永远在线的个人云”,可以让你将手机、电脑、平板、摄像头等设备中的数据随时随地自动备份或手动是上传到个人云上,且可随时随地的远程高速访问与分享。
联想个人云存储T1内置双硬盘插槽,最大支持10 T B存储空间。外接存储(个人云伴侣或磁盘阵列等),可轻松扩展至128 TB空间。搭载64位四核CPU,主频高达1.4GHz,高性能2GB DDR4内存,千兆网口和USB 3.0高速接口。官方称,5分钟轻松搭建家庭服务器,仅需几步即可完成配置,独立空间与共享空间并存,满足隐私与共享的协同。支持一键上传,自动备份,智能分类,易操作。
联想个人云存储T1还支持手机、微信自动备份,图片、视频、文档、音频都能自动保存。电脑文件随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可以将个人云数据与网络网盘数据互传,个人云多客户间可高速分享,上传至网络网盘再分享,可给更多人分享。
③ 如何用万兆网口nas使双2.5g网口nas满速
那要看你这两条2.5G的网口有没有做聚合,如果没有聚合就只有2.5G,做了聚合可以达到5G。
④ 华为ws6500怎么搭建nas私有云
华为WS6500作为一款双核的无线路由器,在设置上沿用了非常简化的步骤。对于大多数小伙伴来说,设置华为WS6500路由器应该不难。接下来,家用路由器网来分享有关移动版华为WS6500这款路由器的设置步骤。
准备工具:
华为WS6500一台
智能手机一部(安卓为例)
1、华为WS6500线路连接
光纤入户常见的线路连接方式:光猫千兆LAN口--网口华为WS6500---手机连接WiFi。
带有盲插功能路由器组网拓扑
说明:
华为WS6500的网口不区分WAN口和LAN口,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路由器会自动判断哪个网口是WAN口,俗称盲插功能。
2、连接华为WS6500的WiFi
打开手机的“设置”--“WLAN”,在WLAN列表中可以看到华为路由器的默认WiFi以“CMCC-XXX”开头,且未加密,点击连接上。
手机连接移动版路由器CMCC的WiFi
3、登录华为WS6500设置界面
对于绝大多数手机来说,首次设置华为WS6500路由器,一点按照上一步连接了路由器的WiFi后,手机就会自动弹出设置页面,如下图,把“我已阅读并同意”前面的对钩选上,然后点击“马上体验”。
华为路由器“马上体验”
补充说明:
如果连接WiFi后手机没有自动弹出设置页面,就打开手机的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192.168.101.1打开设置页面,再按照上面的操作。
4、设置上网方式
华为WS6500支持宽带拨号、动态IP、静态IP和无线中继三种上网方式。路由器正常连线后,路由器的网口会自动判断路由器的上网方式。
华为路由器自动检测上网方式
如果判断为宽带拨号的模式,则按照如下图所示,填写宽带上网帐号和密码,填写后在进行下一步。
填写宽带帐号和密码-华为路由器
中国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宽带账号密码忘记了快速找回的办法
如果判断为二级路由模式,则会自动跳转到下一步设置路由器的WiFi信息。
5、设置WiFi信息
接着上一步继续设置路由器的WiFi名称和密码,并建议将WiFi密码和登录密码设置相同,便于维护。
设置路由器的WiFi信息-华为路由器
选择强信号模式-Wi-Fi穿墙模式
默认保持穿墙模式-华为路由器
6、完成华为WS6500设置
当出现如下图所示,就表示华为WS6500完成了设置。手机再次搜索WiFi,搜到上一步设置的WiFi名称并输入对应的WiFi密码。
⑤ 八盘位NAS上几个硬盘能达到万兆
1、主板:超微X10DRL-i
2、CPU:E5 2650L v3*2
2、内存:4*8g DDR4 REG ECC(SK Hynix HMA41GR7MFR8N-TF)
4*16g DDR4 REG ECC(Samsung M393A2G40DB0-CPB)
3、阵列卡:LSI 9208-8i IT模式(共有两块,只使用了一块)
4、硬盘:8*日立HUS72302CLAR2000
5、电源:长城巨龙EPS1000DA
6、机箱:TT W200(对硬盘散热使用了7把12cm风扇保证散热)
软件平台:
系统:Ubuntu Server 20.04.1 LTS
zfs阵列使用OpenZFS on linux v2.0.4
其余raid阵列使用mdadm创建
测试脚本:
本次测试均使用script命令记录测试结果
创建mdadm阵列使用如下脚本: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1 -level=$level --raid-devices=$i --chunk=$chunk /dev/sd$j
其中$level与$chunk对应raid类型和chunk大小(条带大小),$i和$j则因为有部分测试只使用4块硬盘测试,使用md1因为操作系统安装在由两块ssd(sda、sdb)以raid1组成的md0阵列上
创建文件系统,使用ext4文件系统:
mkdir -p /pool_0
yes | mkfs.ext4 -F /dev/md1
yes | mount -t ext4 /dev/md1 /pool_0
清理阵列:
mdadm --stop /dev/md1
mdadm --misc --zero-superblock /dev/sd$j
创建zfs阵列使用如下脚本:
zpool create pool_0 $raid-level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dev/sdg /dev/sdh /dev/sdi /dev/sdj
或
zpool create pool_0 $raid-level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raid-level /dev/sdg /dev/sdh /dev/sdi /dev/sdj
第二种方式用于组建如raidz0等跨越阵列时使用
因为zfs自动创建挂载点,故测试时直接使用默认挂载点测试
清理阵列:
zpool destroy pool_0
sgdisk --zap-all /dev/sd$j
测速命令:
dd if=/dev/zero of=/pool_0 bs=$bs count=10000
$bs为块大小,分别测试了512,4k,8和1m下的速度
命令重复5次,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另外还进行了每块硬盘单独测速,同样使用ext4文件系统
测试结果
各硬盘测试结果
虽然这批硬盘都是二手贴标盘,但是测试速度还是可以的,除了作为二手盘的一些毛病外(之后会提到)。
接下来是阵列速度的测试,以下测试中,以8块硬盘或4块硬盘使用mdadm创建了raid0,5,6,10和使用zfs创建raid z1,z2,z3,2*z1,strip(等于raid0),mirror+strip(等于raid10),分别测试了mdadm设置不同chunk大小对速度的影响(不带chunk的则为zfs阵列),以及使用不同bs大小测试阵列在不同块大小下速度表现。
阵列测速 block size = 512
这次测试设置的最小块大小为512,此时速度受影响最大的是使用zfs创建的各个阵列,全部只有60m/s出头的速度,而最高速度梯队均被8盘raid0占据,但速度只有140-150,与单盘相比只有不到一倍的提升,迷惑的是chunk大小对应的速度顺序十分混乱,几乎无法总结出规律。
阵列测速 block size = 4k
4k速度领先的仍然是raid0,zfs的各个阵列排在中间,最低的则变成了4盘组的raid10,速度甚至低于单盘速度,可谓惨不忍睹,而我常用的raid5速度在350左右,只有不到2倍提升。
阵列测速 block size = 8k
8k速度比较有意思,raid0速度仍然占据前列,而zfs的速度明显提升,尤其是raidz1*2和使用zfs创建的raid10,这两个都是我曾经选择过的方案(raid10使用了16盘)
阵列测速 block size = 1M
最终来到1M块大小的测试,这次变化比较大,速度最高的是8盘使用zfs创建的raid0,速度达到了1100+,而实际上,我测试12盘速度时,这种方式创建的阵列速度可以到达1300+,而其余成绩几乎没有什么出乎预料的地方,只有上面提到的zfs下raidz1*2和raid10的排名继续上升
总结
说一下我的感觉,在做这次测试之前我也预料到测试结果就是如此惨淡,因为平时我使用情况便是桌面机和服务器之间使用万兆网卡相连,通过smb共享文件,不过文件性能实在不是很满意,从桌面机的ssd拷贝文件到服务器上速度只有400出头,而且遇到大量零碎文件时响应相当慢,一直以来我便考虑是smb的问题还是磁盘性能就是这样,这个测试说出了答案。
测试中,速度最快的无疑是raid0,只不过应该不会有人选择,其余比较有价值的选择分别是raid5和2*raid z1,这两个选项都有不错的性能,也分别有1盘和2盘的冗余,当初我选择使用2t磁盘,便是考虑到在损坏1块硬盘时,2t硬盘重组阵列还是相对安全的,基本上一天以内阵列就恢复同步,当然我更偏向使用zfs,尤其是我最开始选择这套配置便是奔着freenas去的,而且raid z2和raid z3虽然性能不足,但是安全性绝对是更高的,只不过8盘位下,这两个选择明显没有优势。
对于条带大小,实在是认识有限,之前一直使用默认参数,而网络上没有找到有用的资料,只能说是瞎子过河,用我自己的理解去测试,结果是无功而返。
后记
这个测试差不多在一个多月前做的,现在才发纯粹因为懒癌犯了,第一次在b站发文章,文案啰嗦得把自己也难受到了,还是感谢能看到这里,之后也许还会总结一些我之前的经验,我会多多努力。发文的时候我的配置已经做了一个大的调整,也乘着这次矿潮,把之前的设备卖了,还得了一笔不小的差价,而目前硬件涨价实在厉害,还好我在涨价前购入了一块12t硬盘,跟之前用来冷备的另一块12t硬盘组一起,现在数据暂且存在这两块硬盘上,对nas的进一步改造只能留在将来了。
说到之前设备的缺点,只能说现实总是事与愿违,一开始我选择2t sas做阵列,主要是几方面,一是价格,二是容量,三是速度。最开始我的群晖nas上选择了两块6t和两块3t硬盘分别组raid1,光是硬盘价格就接近四千,而nas价格是三千出头。而换成自组的nas和二手硬盘,价格只要一半多点,还能拥有8盘位和万兆网络,价格便是最大的优势。而2t硬盘前面提到了,我认为这个容量还是比较适合阵列掉盘后重建的,成功率和速度都能预测得到,而有了盘位优势,容量便不是问题。至于速度,相比4盘位,8盘位优势理所当然是更大。
而实际上,二手硬盘由于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盘用了很久依然坚挺,而有一些在使用两三个月内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其成了消耗品,而为了安全性,我把盘位一步步提高,曾试过12盘和16盘,做了更高级别的raid如raidz3和2*raidz2,而代价是性能不升反降,而且一个大问题暴露出来了,这些硬盘本来功耗就不小,而我使用的环境没有机房那样的稳定温度,导致硬盘发热严重,而且电费也猛然飙升,最终只能下决定放弃,也意识到这个方案在我目前情况下不可行。
在测试结束后,我意识到这次测试并不太严谨,首先我只测试了写入速度没有测试读取速度,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测试方法,在某些测试中,会因为缓存原因导致测出的速度发生明显错误,而我测试的数据也没有与其他人对比过,实际这个速度是否合格纯粹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并且,在创建文件系统时,我并没有注意到有block的参数,而在后来发现这个参数也许会影响到结果。最后一个大问题是,在测试前后我都对硬盘进行过坏道测试,结果发现sdh盘,也就是那块型号不同的,实际上是同型号的HP贴标盘,在测试后出现了三个连续坏道,而由于第二次坏道测试是在我转让硬盘前做最后测试时发现的,不确定坏道是否在此过程中出现,所以这次的测试,只能以极其不严谨的标志定义,在将来我有机会再次测试时,定要以严谨为首要,以弥补这次的遗憾。
⑥ 组建万兆nas硬盘用ssd还是nvme
组建万兆nas硬盘用ssd。
上PCIe+NVMe的固态硬盘则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PCIe通道数不足。大部分NAS都是带灶滚采用的低功耗x86平台,PCIe Lane数非常有限,辩孝无法支持同时运行多块PCIe固态硬盘的带宽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网络瓶颈。目前大部分高端桌面电脑都只配备了千兆网卡(1000Mbps有线网卡以及1733Mbps无线网卡),仅极少数配备了2.5Gbps甚至5Gbps、10Gbps有线网卡,所以网络仍然是一大瓶颈。
注意
即便是CoffeeLake-S的旗舰平台(如Z390、C246芯片组),也只有16+24条PCIe 3.0通道。
要命的是,其中24条来自蠢余PCH,也就是到CPU的带宽仍受限于DMI 3.0总线的8GT/s(就是PCIe 3.0,一共四条,忽略128b/130b校验位计算,理论速度约为4GB/s)。
至于CPU提供的16条PCIe也不好利用,因为默认的拆分策略只有1x16, 2x8, 1x8+2x4这几种,还得额外配备PCIe拆分芯片才能实现4x4甚至是8x2这样的分配方式。
⑦ 搭建家用nas很繁琐吗大家都是怎么搭建的
路由器有usb接口知燃数的搭首话 直接开启smba共享即可实现nas中的文件备份和共享功能.
现在运营商网管也附带usb存储了,在网管的usb接口插入存储设备(U盘或者移动硬盘) 网关设置页面开启共享,即可段散完成文件共享,NAS的大部分功能即可实现.
⑧ NAS服务器的搭建--硬件篇
现在主流的硬件服务器方案,有以下几种方案:
群晖的机器对我而言太贵了,HP gen8勉强够用,但是考虑到他的拓展性,还是选择自己组装一台机器。
NAS服务器不同于一般的机器,它有以下特点:
综合以上的特点,参考以上特点,选择自己想要的配置即可。
关于硬件的选择,别人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就不在啰嗦,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我的配置:
关于硬盘
硬盘需要单独拿出来说,一般建议买一块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大部分时间是没有数据操作的,这时机械硬盘可以休眠,单独使用固态硬盘即可。
数据盘,也就是机械硬盘,在买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
不要买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硬盘 ,因为在同样的环境下,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硬盘,可能会同时坏!
⑨ 校园内网如何搭建nas
校园内网搭建nas方法及要求如下:
首先你要确认你们学校的供电情况,晚上会断电那种的学校,每天NAS都会断电一次对硬盘可是个不小的体验。
如果能24小时供电,那么恭喜,可以往下看了。
首先一般来说在学校放NAS实在是不明智的选择,如果一定要,那么首先你需要一个路由器,不需要太高端的,普通的就行,但是要看学校是否开启了除了PPPoE认证以外的认证(比如锐捷等IEEE 802.1X认证),如果开了,就需要找能用拨号器的路由器了,这里不展开。
假定你前面都搞定了,就只需要将路由器连上网,配置好用户名密码,然后将NAS的网口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开机。
在同一个路由器下的电脑就可以访问到NAS了,在系统设置里面有内网穿透功能。
假定你用的是群晖,那么就打开ConnectID功能,配置好你想要的ConnectID。
OK,只要路由器开着,网没断,你就可以通过ConnectID访问NAS了。
但是学校一般没有公网IP,就算有也不可能每个宿舍一个公网IP,而且运营商还屏蔽了SAMBA的端口,所以基本不太可能用SAMBA的方式来访问了。
就用WEB页面也相关APP试用一下吧。
NAS简介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
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目前国际着名的NAS企业有Netapp、EMC、OUO等。
NAS解决方案通常配置为作为文件服务的设备,由工作站或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如TCP/IP)和应用程序(如网络文件系统NFS或者通用Internet文件系统CIFS)来进行文件访问。大多数NAS连接在工作站客户机和NAS文件共享设备之间进行。这些连接依赖于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不间断的用户访问,NAS采用了专业化的操作系统用于网络文件的访问,这些操作系统既支持标准的文件访问,也支持相应的网络协议,因此NAS技术能够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
例如当某些企业需要应付快速数据增长的问题,或者是解决相互独立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系统限制时,可以采用新一代NAS技术,利用集中化的网络文件访问机制和共享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减少系统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⑩ 如何在服务器上实现nas
存放不同的数据
由于NAS网关加入了对iSCSI协议的支持,许多企业纷纷选择它来完成文件级别或数据块级别的传输服务;另外,它还能够动态地为后端存储阵列上的数据重新进行分类,优化了新旧数据的性能。实现对异构系统的支持,已经成为NAS网关供应商们的发展方向,随着它们的产品获得越来越多的磁盘阵列制造商的认证测试,用户再也不用局限于一家厂商生产的磁盘阵列产品了。而且,越来越多的供应商现在也陆续增加了对多层存储及各类策略管理工具的支持功能,使得不同存储层之间的数据迁移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化。鉴于市面上的NAS网关产品的品牌和型号挺多挺杂的,建议用户们在选购时,评估产品性能一定要分清主次,务必包含以下关键配置和性能:
用于连接服务器的以太网端口
支持NFS协议和CIFS协议
支持多层存储
可依照用户制定的策略来管理数据
具备诸如快照复制、建立镜像之类的高级存储管理功能
除此之外,结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可将下列性能指标也列入评估范围内:
支持iSCSI技术
可将NAS网关与外部存储阵列连接在一起的光纤端口
可支持不同品牌的磁盘阵列
可动态地配置和扩展卷和文件共享的资源
对后端磁盘阵列上的数据重新进行分类
与远程站点共享文件
支持全局命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