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搭建与配置python
1. 如何用 python 搭建一个邮件服务器
使用标准库中的socket接口写一个Python服务器。
需要对网络传输,特别是TCP/IP协议和socket有一定的了解。
socket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它是基于网络传输协议的上层接口。
socket有许多种类型,比如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两种网络传输协议),其中又以TCP socket最为常用。
TCP socket与双向管道(plex PIPE)有些类似,一个进程向socket的一端写入或读取文本流,而另一个进程可以从socket的另一端读取或写入,比较特别是,这两个建立socket通信的进程可以分别属于两台不同的计算机。
TCP协议,就是规定了一些通信的守则,以便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效实现上述进程间通信过程。
双向管道(plex PIPE)存活于同一台电脑中,所以不必区分两个进程的所在计算机的地址,而socket必须包含有地址信息,以便实现网络通信。
一个socket包含四个地址信息: 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两个进程所使用的端口(port)。IP地址用于定位计算机,而port用于定位进程 (一台计算机上可以有多个进程分别使用不同的端口)。
2. 如何在服务器上部署python
使用pip或easy_install可以管理和安装python的package包,实际上它们都是从pypi服务器中搜索和下载package的。目前在pypi服务器上,有超过三万多个package,同时还允许我们将自己的代码也上传发布到服务器上。这样,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能使用pip或easy_install来下载使用我们的代码了。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创建项目文件和setup文件。
目录文件结构如下:
project/
simpletest/
__init__.py
test.py
setup.py
假设项目文件只有一个simpletest包,里面有一个test.py文件。
创建的setup.py文件格式大致如下,其中,install_requires字段可以列出依赖的包信息,用户使用pip或easy_install安装时会自动下载依赖的包。详细的格式参考文档。
from setuptools import setup, find_packages
setup(
name = 'simpletest',
version = '0.0.1',
keywords = ('simple', 'test'),
description = 'just a simple test',
license = 'MIT License',
install_requires = ['simplejson>=1.1'],
author = 'yjx',
author_email = '[email protected]',
packages = find_packages(),
platforms = 'any',
)
然后将代码打包。
打包只需要执行python
setup.py xxx命令即可,其中xxx是打包格式的选项,如下:
# 以下所有生成文件将在当前路径下 dist 目录中
python setup.py bdist_egg # 生成easy_install支持的格式
python setup.py sdist # 生成pip支持的格式,下文以此为例
发布到pypi。
发布到pypi首先需要注册一个账号,然后进行如下两步:
注册package。输入python setup.py register。
上传文件。输入python setup.py sdist upload。
安装测试
上传成功后,就可以使用pip来下载安装了。
另外,pypi还有一个测试服务器,可以在这个测试服务器上做测试,测试的时候需要给命令指定额外的"-r"或"-i"选项,如python
setup.py register -r "",python
setup.py sdist upload -r "",pip
install -i "" simpletest。
发布到测试服务器的时候,建议在linux或cygwin中发布,如果是在windows中,参考文档,需要生成.pypirc文件
3. 如何用python和web.py搭建一个网站
环境搭清皮建。
环境搭建比较繁琐,记得当时也是满世界找资料,所以我直接打包好了所有的文件(apache(已经放进去python-wscgi)+web.py+apache所需要的vs2010运行库+python+网站文件),直接解压放上去就能用。有需要同学让我传一个或者网盘发一把就行。
装apache并配置python-wscgi,这个答锋差比较惨,花了好多时间去搜索才搞定,主要是windows上的python-wscgi不好难找。
为了节省以后的开发时间,我把配置好的apache给打包了,反正也是绿色的,新建网站只需要在服务器上配置开机启动apache,并在apache的config里面修改下自己网站路径就行。
2.开发。
开发阶段倒是没什么好说的,web.py官方有教程,不过这里我需要提几点建议:
如果可以务必全站用utf-8编码。
建立数据库建议写个生成脚本,比如createDataBase.py,有改动重新运行一遍,不要试用ide去建。
一.基本概念基盯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建立的阿帕网。网站(Website)开始是指在因特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相关网页的集合。
二.建设网站考虑因素
1、网站的客户服务群体;
2、网站的内容方向和性质;
3、网站的功能描述和结构分析;
4、网站的用户体验;
5、网站的盈利方式;
6、网站的未来发展方向。
4. 在Windows系统上搭建Nginx+Python+Mysql环境的教程
1 安装nginx
下载windows上的nginx最新版本,/en/download.html。
解压后即可。
运行nginx.exe后本地打开localhost,将会看到欢迎页面,这证明nginx在本地运行良好,如果没有出现欢迎页面,请检查是否有进程占用了80端口。
2 安装flup
下载对应版本的flup,这里下载flup3.x版本,适合python3.2,下载地址:https:///chxanders/flup3
解压(比如解压到D:flup)
安装(进入到python的安装路径,然后执行下面的命令
1 python setup.py install )
!注意,如果提示缺少setuptools,安装distribute-0.6.49.tar.gz,安装方法和flup安装一样,下载地址:https:///pypi/distribute/0.6.49
3 安装Mysql
在这里我使用的是5.1版本。在win系统上双击安装文件,下一步下一步完成。下载地址:/downloads/
4 安装数据库驱动
下载用于win上对应py版本的的python-mysql驱动,双击安装即可。下面的下载地址是3.2:
/wangqc/distribute-0.6.49.zip
5 配置服务器
首先需要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nginx.conf。
找到:
1 2 3 4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在里面加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host and port to fastcgi server fastcgi_pass 127.0.0.1:55880; fastcgi_param PATH_INFO $fastcgi_script_name; fastcgi_param REQUEST_METHOD $request_method; fastcgi_param QUERY_STRING $query_string; fastcgi_param SERVER_NAME $server_name; fastcgi_param SERVER_PORT $server_port; fastcgi_param SERVER_PROTOCOL $server_protocol; fastcgi_param CONTENT_TYPE $content_type; fastcgi_param CONTENT_LENGTH $content_length; fastcgi_pass_header Authorization; 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ff; 然后测试该配置文件是否正确,在cmd中切换到nginx安装目录里,输入
1 nginx.exe -t 即可开始对配置文件测试,如果提示成功,说明配置正确,
这是可以结束掉任务管理器中所有的nginx.exe进程,重新运行ngin.exe重启nginx服务。
6 运行Server.py
在cmd下切换到项目目录,输入命令
1 python Server.py runfcgi method=threaded host=127.0.0.1 port=55880 注意,
这条命令只能用来启动项目,如果出现错误并不会给出提示。下面是正确的情况.
用浏览器打开127.0.0.1:8080 测试一下,项目是不是已经跑起来了(第一次运行等待的时间稍长,请耐心等待)。
7 一些注意事项
(1)、首先应该改的地方,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
1 DEBUG = TEMPLATE_DEBUG = False#将debug设置为False (2)、改一下ALLOWED_HOSTS,我死死的就将这个给忘了,我的`配置:
1 2 3 4 if DEBUG:#根据DEBUG来确定 ALLOWED_HOSTS = [""] else: ALLOWED_HOSTS = ["localhost","127.0.0.1"] (3)、重头戏来了,配置nginx:
这里相关的代码网上很多,但是几乎都没有说明一件事:
配置location ~ ^/static/ 的位置,一定要在location ~ ^/的前面,而且不能单纯的使用 location /static/ 或者location /static ,不然,static文件夹中的静态文件都不能加载!!!
ps:提起这个,慢慢的泪啊,就错在这里了。
嫌麻烦可以写成批处理,运行的时候双击一下就好了。
5. 如何用 python 搭建一个邮件服务器
有人说表示只学Python没有用,必须学会一个框架(比如Django和web.py)才能找到工作。
其实掌握一个类似于框架的高级工具是有用的,但是基础的东西可以让你永远不被淘汰,不要被工具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今天不使用框架,也不使用Python标准库中的高级包,只使用标准库中的socket接口写一个Python服务器。
框架与底层
在当今Python服务器框架 (framework, 比如Django, Twisted, web.py等等) 横行的时代,从底层的socket开始写服务器似乎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笨方法。
框架的意义在于掩盖底层的细节,提供一套对于开发人员更加友好的API,并处理诸如MVC的布局问题。
框架允许我们快速的构建一个成型而且成熟的Python服务器。然而,框架本身也是依赖于底层(比如socket)。对于底层socket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框架,更可以让我们明白框架是如何设计的。
更进一步,如果拥有良好的底层socket编程知识和其他系统编程知识,你完全可以设计并开发一款自己的框架。
如果你可以从底层socket开始,实现一个完整的Python服务器,支持用户层的协议,并处理好诸如MVC(Model-View-Control)、多线程(threading)等问题,并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函数或者类,作为接口(API)呈现给用户,你就相当于设计了一个框架。
socket接口是实际上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
socket的使用并不局限于Python语言,你可以用C或者Java来写出同样的socket服务器,而所有语言使用socket的方式都类似(Apache就是使用C实现的服务器)。
但是你不能跨语言的使用框架。
框架的好处在于帮你处理了一些细节,从而实现快速开发,但同时受到Python本身性能的限制。
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成功的网站都是利用动态语言(比如Python, Ruby或者PHP,比如twitter和facebook)快速开发,在网站成功之后,将代码转换成诸如C和JAVA这样一些效率比较高的语言,从而让服务器能更有效率的面对每天亿万次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的重要性,就远远超过了框架。
TCP/IP和socket简介
回到我们的任务。
我们需要对网络传输,特别是TCP/IP协议和socket有一定的了解。
socket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它是基于网络传输协议的上层接口。
socket有许多种类型,比如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两种网络传输协议),其中又以TCP socket最为常用。
TCP socket与双向管道(plex PIPE)有些类似,一个进程向socket的一端写入或读取文本流,而另一个进程可以从socket的另一端读取或写入,比较特别是,这两个建立socket通信的进程可以分别属于两台不同的计算机。
TCP协议,就是规定了一些通信的守则,以便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效实现上述进程间通信过程。
双向管道(plex PIPE)存活于同一台电脑中,所以不必区分两个进程的所在计算机的地址,而socket必须包含有地址信息,以便实现网络通信。
一个socket包含四个地址信息: 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两个进程所使用的端口(port)。IP地址用于定位计算机,而port用于定位进程 (一台计算机上可以有多个进程分别使用不同的端口)。
TCP socket
在互联网上,让某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
服务器开放自己的端口,被动等待其他计算机连接。
当其他计算机作为客户,主动使用socket连接到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就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Python中,我们使用标准库中的socket包来进行底层的socket编程。
首先是服务器端,我们使用bind()方法来赋予socket以固定的地址和端口,并使用listen()方法来被动的监听该端口。
当有客户尝试用connect()方法连接的时候,服务器使用accept()接受连接,从而建立一个连接的socket:
socket.socket()创建一个socket对象,并说明socket使用的是IPv4(AF_INET,IP version 4)和TCP协议(SOCK_STREAM)。
然后用另一台电脑作为客户,我们主动使用connect()方法来搜索服务器端的IP地址(在Linux中,你可以用$ifconfig来查询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以便客户可以找到服务器,并建立连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对socket的两端都可以调用recv()方法来接收信息,调用sendall()方法来发送信息。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分处于两台计算机的两个进程间进行通信了。
当通信结束的时候,我们使用close()方法来关闭socket连接。
(如果没有两台计算机做实验,也可以将客户端IP想要connect的IP改为"127.0.0.1",这是个特殊的IP地址,用来连接当地主机。)
基于TCP socket的HTTP服务器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可以使用TCP socket来为两台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
然而,socket传输自由度太高,从而带来很多安全和兼容的问题。
我们往往利用一些应用层的协议(比如HTTP协议)来规定socket使用规则,以及所传输信息的格式。
HTTP协议利用请求-回应(request-response)的方式来使用TCP socket。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一段文本作为request,服务器端在接收到request之后,向客户端发送一段文本作为response。
在完成了这样一次request-response交易之后,TCP socket被废弃。
下次的request将建立新的socket。
request和response本质上说是两个文本,只是HTTP协议对这两个文本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Request <——> Response
现在,我们写出一个HTTP服务器端:
HTTP服务器程序的解释
如我们上面所看到的,服务器会根据request向客户传输的两条信息text_content和pic_content中的一条,作为response文本。
整个response分为起始行(start line), 头信息(head)和主体(body)三部分。起始行就是第一行:
它实际上又由空格分为三个片段,HTTP/1.x表示所使用的HTTP版本,200表示状态(status code),200是HTTP协议规定的,表示服务器正常接收并处理请求,OK是供人来阅读的status code。
头信息跟随起始行,它和主体之间有一个空行。
这里的text_content或者pic_content都只有一行的头信息,text_content用来表示主体信息的类型为html文本:
而pic_content的头信息(Content-Type: image/jpg)说明主体的类型为jpg图片(image/jpg)。
主体信息为html或者jpg文件的内容。
(注意,对于jpg文件,我们使用"rb"模式打开,是为了与windows兼容。因为在windows下,jpg被认为是二进制(binary)文件,在UNIX系统下,则不需要区分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我们并没有写客户端程序,后面我们会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
request由客户端程序发给服务器。
尽管request也可以像response那样分为三部分,request的格式与response的格式并不相同。
request由客户发送给服务器,比如下面是一个request:
起始行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请求方法(request method),第二部分是URL,第三部分为HTTP版本。
request method可以有GET, PUT, POST, DELETE, HEAD。最常用的为GET和POST。
GET是请求服务器发送资源给客户,POST是请求服务器接收客户送来的数据。
当我们打开一个网页时,我们通常是使用GET方法;当我们填写表格并提交时,我们通常使用POST方法。
第二部分为URL,它通常指向一个资源(服务器上的资源或者其它地方的资源)。像现在这样,就是指向当前服务器的当前目录的test.jpg。
按照HTTP协议的规定,服务器需要根据请求执行一定的操作。
正如我们在服务器程序中看到的,我们的Python程序先检查了request的方法,随后根据URL的不同,来生成不同的response(text_content或者pic_content)。
随后,这个response被发送回给客户端。
使用浏览器实验
为了配合上面的服务器程序,我已经在放置Python程序的文件夹里,保存了一个test.jpg图片文件。
我们在终端运行上面的Python程序,作为服务器端,再打开一个浏览器作为客户端。
(如果有时间,你也完全可以用Python写一个客户端。原理与上面的TCP socket的客户端程序相类似。)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
(当然,你也可以用令一台电脑,并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
OK,我已经有了一个用Python实现的,并从socket写起的服务器了。
从终端,我们可以看到,浏览器实际上发出了两个请求。
第一个请求为 (关键信息在起始行,这一个请求的主体为空):
我们的Python程序根据这个请求,发送给服务器text_content的内容。
浏览器接收到text_content之后,发现正文的html文本中有<IMG src="text.jpg" />,知道需要获得text.jpg文件来补充为图片,立即发出了第二个请求:
我们的Python程序分析过起始行之后,发现/test.jpg符合if条件,所以将pic_content发送给客户。
最后,浏览器根据html语言的语法,将html文本和图画以适当的方式显示出来。
探索的方向
1) 在我们上面的服务器程序中,我们用while循环来让服务器一直工作下去。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根据多线程的知识,将while循环中的内容改为多进程或者多线程工作。
2) 我们的服务器程序还不完善,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Python程序调用Python的其他功能,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比如说制作一个时间服务器,让服务器向客户返回日期和时间。你还可以使用Python自带的数据库,来实现一个完整的LAMP服务器。
3) socket包是比较底层的包。Python标准库中还有高层的包,比如SocketServer,SimpleHTTPServer,CGIHTTPServer,cgi。这些都包都是在帮助我们更容易的使用socket。如果你已经了解了socket,那么这些包就很容易明白了。利用这些高层的包,你可以写一个相当成熟的服务器。
4) 在经历了所有的辛苦和麻烦之后,你可能发现,框架是那么的方便,所以决定去使用框架。或者,你已经有了参与到框架开发的热情。
6. 如何用python自建kms服务器
1.安装依赖
yuminstallpython-argparse
2.下载代码
gitclone
3.运行激活服务器
cdpy-kms
pythonserver.py
这时候看到提示消息
TCPserverlisteningat0.0.0.0onport1688.
就是说KMS服务已经在1688端口上打开了,没有错误。这就搭建完毕了。
4.长期运行配置
对于需要长期运行的KMS服务器,可以使用supervisor管理py-kms服务(非必须步骤)
拷贝py-kms文件夹到/usr/local/目录下
cp-rpy-kms/usr/local/
安装supervisor
yuminstallpython-setuptools
easy_installsupervisor
生成默认配置文件(supervisord.conf)
echo_supervisord_conf>/etc/supervisord.conf
编写supervisor脚本,加到/etc/supervisord.conf最后
[program:pykms]
command=python/usr/local/py-kms/server.py
autorestart=true
user=root
以daemon方式运行,执行
supervisord
5.客户端测试
客户端下载py-kms后,cd跳转到该目录,执行
pythonclient.py-vwwwb.vvvtimes.com
结果如下说明安装成功
Connectingtoonport1688...
Connectionsuccessful!
SendingRPCbindrequest...
RPCbindacknowledged.
7. 如何用Python在本地搭建一个简单的流媒体服务器
#!/usr/bin/envpythonfromflaskimportFlask,render_template,
app=Flask(__name__)@app.route('/')defindex():
returnrender_template('index.html')defgen(camera):
whileTrue:
frame=camera.get_frame()yield(b'--frame '
b'Content-Type:image/jpeg '+frame+b' ')@app.route('/video_feed')defvideo_feed():
returnResponse(gen(Camera()),
mimetype='multipart/x-mixed-replace;boundary=frame')if__name__=='__main__':
app.run(host='0.0.0.0',debug=True)
网页链接
8. windows下python怎么搭建web服务器
python创建一历搜哪个最简漏扒单httpwebserver服务器肢码的方法:stHandlerHandler==BaseHTTPServer.HTTPServerProtocol=HTTP/1.0ifsys.argv[1:]:port=int(sys.argv[1])else:port=8000server_address=(飗.0.0.1',port)Handler.protocol_version=Protocolhttpd=Server(server_address,Handler)print(ServingHTTP)httpd.serve_forever()
9. linux下python和webpy怎么搭建
1. 环境搭建。
环境搭建比较繁琐,记得当时也是满世界找资料,所以我直接打包好了所有的文件(apache(已经放进去python-wscgi) + web.py+apache所需要的vs2010运行库+python+网站文件),直接解压放上去就能用。有需要同学让我传一个或者网盘发一把就行。
如果在windows,最好在win7以上版本,我用win8。linux则ubuntu较好,建议12.04以上版本,不过linux我仅仅是开发用过,最终运行的服务器是采用windows+apache:
安装python2.7.10,可以去官方网站下载,注意要把python路径加入系统环境变量。版本不能低于2.7.9,但不能用3.0以上,web.py支持不好。
安装web.py, 官方网下载来装就行,记得是解压后进去:python setup.py install
安装wingIDE,这个是最好用的python编辑器,可惜只能有几天试用,我就是不停的试用进行开发,用它的好处就是代码可以跳转并且支持调试,需要调试直接将程序文件run起来,单步下段点都可以。
装apache并配置python-wscgi,这个比较惨,花了好多时间去搜索才搞定,主要是windows上的python-wscgi不好难找。
为了节省以后的开发时间,我把配置好的apache给打包了,反正也是绿色的,新建网站只需要在服务器上配置开机启动apache,并在apache的config里面修改下自己网站路径就行。
2. 开发。
开发阶段倒是没什么好说的,web.py官方有教程,不过这里我需要提几点建议:
如果可以务必全站用utf-8编码。
建立数据库建议写个生成脚本,比如createDataBase.py,有改动重新运行一遍,不要试用ide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