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服务器怎么供暖
㈠ 智慧供热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新闻背景
“新基建”正在成为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方式,能源行业迎来智能化转型。5月15日上午,中环寰慧集团与网络智能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网络大厦举行。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合作方式,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热力行业的应用,打造更精准、高效、节能的中国热力行业智慧供热“新范例”。
中环寰慧自2012年开始进入清洁能源供热行业,目前已在全国11省(市)获得近30个城市的集中供热特许经营权,成为国内跨省份、跨区域进行集中供热投资运营的行业龙头企业。网络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网络智能云是网络AI TO B业务的承载者和输出者。中环寰慧集团与网络智能云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聚焦于城市智慧供热领域,尤其在供热系统中的能源优化、生产监控自动化、经营管理智能化等方面,能够实现端到端、全链条的智慧供热平台,引领传统热力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率先打造智慧供热行业标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城市环境。
智慧供热的定义
在《中国供热蓝皮书2019 ——城镇智慧供热 》中,给出了智慧供热的完整定义。智慧供热是在中国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清洁供热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供热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运用物联网、空间定位、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互联网+”技术感知连接供热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模仿真等技术统筹分析优化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运用模型预测等先进控制技术按需精准调控系统中各层级、各环节对象,通过构建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优化、自调节、自适应特征的智慧型供热系统,显着提升供热政府监管、规划设计、生产管理、供需互动、客户服务等各环节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现代供热生产与服务新范式。
谈到智慧供热,就不得不提到致力于“基于大数据与物联网的智慧供热节能技术全面解决方案”的工大科雅。工大科雅(股票代码:836391)近日公布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营业收入为297,172,894.8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479,888.0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5%;基本每股收益为0.81元,上年同期为0.78元。
截止2019年,工大科雅资产总计为540,163,753.30元,较上年期末增长8.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6,982,002.14元,上年同期为3,200,124.62元。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供热应用平台实现收入5,838.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97%。该项业务细分为企业级智慧供热平台、政府级智慧供热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17套企业级智慧供热平台软件陆续完成验收结算工作,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政府级智慧供热平台保持稳定增长。
智慧供热案例分享
看完了智慧供热全面解决方案商的年报,我们不妨再看一下两家公司的最新案例分享。
2018年,北京硕人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跟东海拉尔发电厂达成合作协议,承接东海拉尔发电厂供热增容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初步完工,不但为东海拉尔发电厂搭建了智能热网监控系统、智能调度中心,还将换热站都标准化建设,从上到下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管理。
智能热网监控系统
搭建了智能热网监控系统,其中分为智慧供热应用层、大数据中心和业务子系统,涵盖了硕人IDH智能热网的所有功能之外,还将原有的系统全部集成到智慧监控平台,清晰、直观,不但一目了然,还方便使用。
智慧供热系统结构图
智能热网调度中心
搭建智能热网调度中心,实现了首站、回水升压泵站、混水站的集中监测;94座混水站的远程调控;负荷预测、全网平衡、能耗分析;客服、收费管理系统、楼栋平衡系统、室温云系统集成;管网地理信息以及手机APP管理。
智能热网GIS系统
全面监控,实现了94个站的集中监测和远程调控,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实时运行全面监控。
负荷预测,定制能源管理计划,实现能源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从源头节约能源:
计算周期内的水、电、热、燃料单耗;
统计水、电、热、燃料的累计单耗;
单耗环比和同比的变化值和百分比;
客服与收费系统数据集成:
经营收费系统的用户面积,是否缴费状态,报停,历史欠费等数据进行提取;
客服系统的实时投诉率,历史投诉率,工单数量,工单处理情况,用户投诉分类统计等信息。
智能热网:楼栋平衡系统,楼栋或单元安装物联网阀及物联网通讯机等设备,采集供回水温度,入户家中安装室温采集器,所有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可按回水温度或供回水平均温度进行平衡调控,保证各单元间、楼与楼间的水力平衡。达到系统整体的热力分配均匀和平衡,最终满足热用户舒适供温。
室温监测,利用硕人室温云系统,可以随时查看室温历史数据、室温历史曲线、室温异常报警、以及室温分析比较。利用地图展现每个室温采集器在对应位置的温度、同一周期内不同温度点的对比和同一温度点不同周期内的曲线对比,并实现室温排列。
供热质量分析,通过供热质量分析,查看小区或热力站整体供热效果,低温用户或过热用户统计,查询热用户室温不达标或过热原因。
能耗与用能质量分析,供热效果来评估供热量是否合适, 通过总能耗状态分析各站差异,评估各部门能耗水平,制定能耗定额并预测节能潜力。
设备管理系统,通过ERP管理-设备台账系统,进行各种维度的数据运行统计、设备列表,事故列表,检修列表,设备录入维护,按类型统计设备,设备保养列表、保养提醒。
静态水压图,水压图是了解整个管网的压力状况,是热网运行的重要工具;此功能可以展示当前实时的供水压力,回水压力和地势标高,静压线数据。
智能热网:报警管理,该功能可以实现报警查询、报警确认、报警解锁和报警配置。
智能热网:手机APP管理,综合热网生产数据中心软件的功能与数据,把重要功能和数据通过移动设备实现,使管理人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就能够实现热网调度指挥、热力站数据监测等等的重要功能,满足供热企业对热网生产信息及时、快速、全面掌控的需求。
经营收费率系统界面
客服系统界面
丹佛斯作为一个有80多年供热经验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丹佛斯Leanheat AI优化管控系统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供热精细优化管控系统。丹佛斯Leanheat AI系统功能之一是实现热力站的智能管控。
热力站控制是管网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首先热力站处在整个热网控制的中间位置,即是一次侧的末端,又是二次侧的热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热力站控制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差异,每个热力站所带区域的建筑结构不同、住户用热习惯不同、供热面积大小不同等等,使得各个热力站的供热特点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热力站实际供热区域现状进行定制化的供热控制策略。
Leanheat AI以数据为基础,对室内温度数据、换热站运行数据及天气预报数据等进行采集,通过人工智能的自感知自学习方法,对热力站热属性、楼宇建筑热属性,和小区住户用热习惯等进行学习,为热力站量身定做AI供热控制模型,同时根据未来气象情况及用热特点,AI热力模型能预测系统热负荷并计算当下最合理的供热参数。
通过Leanheat AI优化管控服务,可实现:
室内温度的精准控制,为住户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温度环境,提高住户满意度,减少住户投诉,提升服务水平;
Leanheat AI智能化控制方式,将粗放调控方式升级为主动精细化调控方式,实现供需平衡节能运行,提升调控水平;
可以大大减轻运维人员重复计算和繁重的手动调节工作,使运维人员可以把更多工作精力放在系统安全运营和服务百姓,提高工作效率;
高度可视化操作界面及智能报警机制,以及Leanheat AI 专家运行团队共同保障了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Leanheat AI 操作简便容易实施,运行人员只需要基本培训就能上手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环球表计,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
㈡ 数据中心的热量如何不被浪费
"云端"是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你在Instagram上发布的照片,在Facebook页面上发布的生日祝福,以及在Netflix上播放的电视节目,都不是突兀出现的。它们被保存在大量服务器上,而且所有服务器都被安置在巨大仓库中,互相连接在一起。
很少有人冒险进入这些数据中心。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彼芭进入了这样的信息迷宫,发现它们不仅仅是托管数据的地方。这些数据中心所提供的全部热量,可以帮助这座拥有90多万人口的城市供暖。
据BBC报道,随着冬季即将来临,人们都在盼望能尽早供暖。然而将来,人们的网上活动就能帮助供暖。BBC记者艾琳·彼芭(Erin Biba)日前访问瑞典时,亲眼见证了一个雄心勃勃、有利可图的新绿色能源项目。
那么,瑞典是如何做到的呢?它能否为全球科技行业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些数据中心中徘徊,你会注意到几件事:空气凉爽而干燥,没有任何积尘。成排的服务器塔被成千上万闪烁的灯光所覆盖,几乎看不到人。透过天花板和可移动地板看到的每个地方,都有大量的电缆通向各个方向。但更重要的是,这里真的很吵。这是因为电脑在运行中会变热,而且需要很多风扇来保持足够低的温度,以确保它们正常工作。
想象一下你的笔记本电脑所产生的热量,只是在整个仓库中散发热量可能是它的成千上万倍,毕竟这里有成千上万台电脑互相连接,并在不停地运转以完成复杂的任务。最主要的降温方式包括提供冷水、利用风扇吹凉空气以及吸收热空气等。这些热量通常被当作废物处理掉。但实际上,热量也是一种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瑞典决定用它来为民众供热的理由。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探索如何利用数据中心的废弃热量作为额外能源
在斯德哥尔摩,这个项目被称为"斯德哥尔摩数据公园",它由市政府、Fortum Varme(当地供热和制冷机构)以及其他机构合作运营。斯德哥尔摩的各大数据中心都参与进来,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加强气候意识提高声誉,并通过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赚钱,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最近,爱立信和服装零售连锁店H&M运营的数据中心也都加入了这个项目。
在斯德哥尔摩的大部分时间里,数据公园项目是这样运作的:冷水通过管道流入数据中心,在那里被用来制造冷空气,以防服务器过热。经过冷却过程加热的水再流回管道中,进入到Fortum Varme的工厂里,并在分散为众多住宅供热。
瑞典并不是唯一一个尝试这个想法的国家。在芬兰等地的小规模项目中,也存在类似试验。自去年以来,芬兰的某个数据中心散发的热量始终被用来为小城住宅供暖。而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法国,也有类似的项目。只是瑞典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规模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实验。
瑞典制冷和供热机构Fortum刚刚开放了新的供热设备,它可以帮助家庭供暖
斯德哥尔摩数据公园预计到2018年将产生足够的热量,为2500套住宅公寓供暖。但其长期目标是到2035年,满足斯德哥尔摩全部供暖需求的10%.瑞典数据中心(在全国推广类似斯德哥尔摩数据公园项目)宣称,只需要产生10兆瓦能源,就可以满足2万套现代化住宅的供暖序曲。而Facebook的数据中心通常会消耗120兆瓦能量。
加入斯德哥尔摩这个项目的主要动机源自财务好处,这些数据中心可以卖掉他们的废弃热量。同时,Fortum还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冷水。在其数据中心支持移动游戏应用和其他云计算软件的公司Interxion,相关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前景良好,为此他们正在建立全新的热捕捉设施。公司业务拓展主管玛特斯·尼尔森·哈尼(Mats Nilsson Hahne)说:"这不是慈善。"相反,该公司北欧分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班克(Peder Bank)表示:"我们正试图将其转变为一项二级业务。"
尽管如此,Interxion仍在与任何想在斯德哥尔摩开店的数据中心公开分享他们的新商业模式工程计划。在被问及为何要公开自己的竞争优势时,班克强调了瑞典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态度,他说:"还有其他比竞争更大的目标,而且这是一个全球性目标。如果我能够保护更高的议程,并能继续维持生意,我就应该这么做。如果我能够吸引其他企业到来,我就应该这样做,然后我才会与之竞争。毕竟,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布满电缆的数据中心散发大量热量,这些热量被用来为家庭供暖
瑞典一直以来都支持这样的绿色能源理念。斯德哥尔摩城市气候经理Bjorn Hugosson表示,这是因为这个国家几乎没有自然资源。他说:"我们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化石资源,我们没有油井或煤矿。"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数据显示,目前瑞典有2057座水电站,占其能源使用总量的40%.剩下的大部分能源来自核电,但目前正在逐步被淘汰。此外,瑞典还有火力发电站,其所需煤炭是从俄罗斯进口来的,它将在未来5年内被淘汰(也可能在2020年)。这个国家希望到2040年能完全避免使用化石燃料。
瑞典向来以零废物着称,该国居民回收超过99%的家庭垃圾,只有3%最终被扔进了垃圾填埋场。瑞典燃烧了大约70%的垃圾用以生产能源,并从邻国进口垃圾,以帮助实现"焚烧垃圾满足能源需求"的目标。也就是说,瑞典人并不是世界上最环保的能源使用者,这个头衔属于冰岛,该国86%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资源。尽管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瑞典在某些日子里可以完全避免使用化石燃料。由于风车可以产生大量能源,瑞典邻国丹麦也可经常避免使用化石燃料。事实上,丹麦还把过剩能源卖给邻国。
数据中心连接着计算机网络,允许我们使用互联网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服务,但是更多的城市也将其作为能源来源
那么,瑞典雄心勃勃的热捕捉和再利用计划能否在其他地方取得成功呢?也许,但它需要其他改变才能成为现实。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在瑞典奏效,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公民依靠政府为他们提供热水以便为家庭供暖。"地区供热"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当时靠燃油),Fortum Varme从那时开始向医院输送热水。当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时,供暖系统扩展到全国各地。今天,Fortum向大约1.2万栋建筑或斯德哥尔摩90%的城区提供热量。起初,它们提供的供热服务是通过烧煤产生的,但今天来自于生物燃料,即该国庞大的林业工业生产留下的木浆,通过船舶被运至斯德哥尔摩。
由于瑞典人回收了所有的东西,他们也在废水排放后重新利用热水。Fortum的媒体关系主管乔纳斯·柯勒特(Jonas Collet)说:"洗澡时,流入下水道的热水就会被处理,然后泵入大海。海水变暖了,但鱼儿们不喜欢这种环境。30年前,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如今,我们可以再利用这些水。"
因此,如果其他城市想要效仿斯德哥尔摩的做法,他们就需要建设地下管道基础设施,以及为居民供暖的商业模式。但这不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在这样做,包括加拿大、纽约和几乎整个冰岛的城市。但它也不应被视为灵丹妙药。瑞典皇家工程科学学院成员、许多绿色能源公司的智能电网顾问博·诺马克(Bo Normark)警告说,他认为瑞典的计划可能并非可以无限扩展的。最终,这个国家可能不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加入进来。
诺马克说:"人们高估了对热量的需求,我们会有多余的热量。我们可以出口电力,但我们无法出口热量。"但是,他补充道:"在斯德哥尔摩,这种方法之所以奏效,是因为这座城市发展迅速,热量有货币化价值。"
当新的数据中心开始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出现的时候,它们很快就可以加入进来。斯德哥尔摩数据公园由该市周边的四个主要数据公园组成,它们被连接到清洁能源电网中,并配备了一个即插即用的装置,让公司可以连接到冷却供水系统和热循环系统上。目前,首个项目已经完成,即当地名为Kista社区的"硅谷",那里目前托管着Interxion等公司的数据中心。还有两家数据公园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2019年还有四家。所有数据中心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来,然后加入现有网络中。
Fortum Varme的市场数据中心冷却和热恢复负责人Johan Borje说:"我们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经济。"除此之外,瑞典政府也意识到这项计划的好处,今年降低了数据中心的电力税。显然,瑞典不希望数据中心寻找借口转移到欧洲其他地方。
尽管如此,目前发达国家仍依赖于数据中心,而这种需求将继续增长。没有它们,我们的设备就无法正常使用,我们的信息也不会移动。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图书馆"将会出现在这个星球上。它们可以让我们的数字世界保持运转,同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和更远的地方,同时回收垃圾和生产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