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ide云服务器
① 虚拟机搭建服务器集群的问题
1
这是集群要求的
不管你的虚拟机还是真实的环境
具体为什么不能采用ide接口
估计和集群故障转移的时候数据传输有关系
或者是从性能要求上考虑,没有仔细研究过
2
pln是在设置分配的时候就固定的
你可以测试一下
如果你设置pln是10G
那么你的物理磁盘上面就有这个10G的文件
而虚拟机的vmx并不是这样的
他是按照实际需求增量的
② 怎么用vim自己搭建一个ide
我是vim重度使用者,github上放了配置文件,可以参考下,可以搭建成一个集:python、html、js、golang、JAVA、shell多种语言开发的IDE,有问题,可追问。
https://github.com/fedkey/vim
③ hblide怎样配置web服务器
小鸟云计算——为你解答:
Web服务器又称为WWW服务器,它是放置一般网站的服务器。一台Web服务器上可以建立多个网站,各网站的拥有者只需要把做好的网页和相关文件放置在Web服务器的网站中,其它用户就可以用浏览器访问网站中的网页了。
我们配置Web服务器,就是在服务器上建立网站,并设置好相关的参数,至于网站中的网页应该由网站的维护人员制作并上传到服务器中,这个工作不属于配置服务器的工作。
IIS的安装
一般在安装操作系统时不默认安装IIS,所以在第一次配置Web服务器时需要安装IIS。安装方法为:
1、打开“控制面板”,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弹出“添加/删除程序”窗口。
2、单击窗口中的“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图标,弹出“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
更多问题,请咨询小鸟云!
④ 云服务器idea为什么翻屏都很卡 是要升配置吗1核4g 内存60% cpu用的时候最高40% 是要升cpu还是内存
不要在服务器上装ide,用轻量级的notepad++,sublime text都行,当然更推荐的是nvim,服务器本来就不是让你当开发环境的,它是用来做数据处理的,更偏向于计算,因此图形绘制方面稍弱,有少量的线上调试代码,用上面的轻量级文本编辑工具即可
⑤ 服务器怎样做(RAID 1或RAID 0 ) 和安装时具体设置
RAID1的制作
1. 物理联接:二个硬盘都要跳成主盘分别用数据线(最好是RAID卡自带的)接到RAID卡的IDE1、IDE2上,
2. 接好并插到服务器上开机会检测到RAID卡的状态的,出现“No Array is defined....”,表示没有建立任何RAID方式,
3. 此时按下CTRL + F,
4. 进入操作界面,
5. 按下 [1] Auto Setup,
6. 进入到 [Auto Setup Options Menu] 中,
7. 利用左右方向键或空格键,
8. 将Optimize Array for:设成 Security 这项,
9. 然后按下CTRL+Y保存,
10. 出现确定选项,
11. 按 Y 继续,
12. 选择源盘,
13. 请 [ Please Select A Source Disk ] 中将亮条移动到源盘上按下 ENTER 按键,
14. 准备插入软盘,
15. 建立镜像,
16. 按Y 继续,
17. 制作要一个过程,18. 40G要20分钟左右,
19. 80G要40分钟左右,
20. 完成了,
21. 按下任意键重启,
22. 重启后看到如下画面,array...
23. 表示RAID建立正常,
24. 正常建立以后,要用sfdisk分区,
25. 安装操作系统时会提示有没有SCSI设备,在此时按下功能键F6什么的。安装promise的驱动(自带的那两张软盘),然后正常安装即可。
⑥ 选用什么云服务器做编程学习比较好
腾讯云本身各种操作都比较人性化,以及内建的各种系统镜像有着完整的文档,最近磁盘快照还支持热创建(也就是无需关机即可创建快照)防止乱设置环境弄坏操作系统的情况。接着腾讯云可以使用微信管理cvm服务器还是比较方便的,不需要多装额外app,并且按年赠送38块钱的域名代金券,买个cn域名相当于免费了。腾讯云的oos和cdn好像目前也是免费的,新用户激活还有很多配额,可以当个小型私有云盘用了。腾讯云的学生机是无限流量,意味着你可以挂一些小爬虫无须担心流量超支问题。我没有收腾讯云的广告费,单纯觉得他确实做的很良心,至于超售问题,我目前是没有很明显的感觉到性能低下,内存我常年跑满九百多m,也没发现因为使用虚拟内存而有卡顿现象。
⑦ 如何最快搭建LINUX服务器集群
1.2.并行技术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2.使用MPICH构建一个四节点的集群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造四节点的小集群系统的例子,它是构建在Linux操作系统上,通过MPICH软件包实现的,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集群系统的构建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2.1 所需设备
1).4台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每台配
置64M内存,2GB以上的硬盘,和EIDE接口的光盘驱动器。
2).5块100M快速以太网卡,如SMC 9332 EtherPower 10/100(其中四块卡用于连接集群中的结点,另外一块用于将集群中的其中的一个节点与其它网络连接。)
3).5根足够连接集群系统中每个节点的,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的RJ45缆线
4).1个快速以太网(100BASE-Tx)的集线器或交换机
5).1张Linux安装盘
2.2 构建说明
对计算机硬件不熟的人,实施以下这些构建步骤会感到吃力。如果是这样,请找一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1. 准备好要使用的采用Pentium II处理器的PC机。确信所有的PC机都还没有接上电源,打开PC机的机箱,在准备与网络上的其它设备连接的PC机上安装上两块快速以太网卡,在其它的 PC机上安装上一块快速以太网卡。当然别忘了要加上附加的内存。确定完成后盖上机箱,接上电源。
2. 使用4根RJ45线缆将四台PC机连到快速以太网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上。使用剩下的1根RJ45线将额外的以太网卡(用于与其它网络相连的那块,这样机构就可以用上集群)连接到机构的局域网上(假定你的机构局域网也是快速以太网),然后打开电源。
3. 使用LINUX安装盘在每一台PC机上安装。请确信在LINUX系统中安装了C编译器和C的LIB库。当你配置TCP/IP时,建议你为四台PC分别指定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第一台PC为你的服务器节点(拥有两块网卡的那台)。在这个服务器节点上的那块与机构局域网相连的网卡,你应该为其指定一个与机构局域网吻合的IP地址。
4.当所有PC都装好Linux系统后,编辑每台机器的/etc/hosts文件,让其包含以下几行:
192.168.1.1 node1 server
192.168.1.2 node2
192.168.1.3 node3
192.168.1.4 node4
编辑每台机器的/etc/hosts.equiv文件,使其包含以下几行:
node1
node2
node3
node4
$p#
以下的这些配置是为了让其能使用MPICH’s p4策略去执行分布式的并行处理应用。
1. 在服务器节点
,建一个/mirror目录,并将其配置成为NFS服务器,并在/etc/exports文件中增加一行:
/mirror node1(rw) node2(rw) node3(rw) node4(rw)
2. 在其他节点上,也建一个/mirror目录,关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server:/mirror /mirror nfs rw,bg,soft 0 0
3. /mirror这个目录从服务器上输出,装载在各个客户端,以便在各个节点间进行软件任务的分发。
4. 在服务器节点上,安装MPICH。MPICH的文档可在
5.任何一个集群用户(你必须在每一个节点新建一个相同的用户),必须在/mirror目录下建一个属于它的子目录,如 /mirror/username,用来存放MPI程序和共享数据文件。这种情况,用户仅仅需要在服务器节点上编译MPI程序,然后将编译后的程序拷贝到在/mirror目录下属于它的的子目录中,然后从他在/mirror目录下属于它的的子目录下使用p4 MPI策略运行MPI程序。
2.3 MPICH安装指南
1.如果你有gunzip,就d下载mpich.tar.gz,要不然就下载mpich.tar.Z。你可以到http://www.mcs.anl.gov/mpi/mpich/downloa下载,也可以使用匿名ftp到ftp.mcs.anl.gov的pub/mpi目录拿。(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太大,你可以到pub/mpi/mpisplit中取分隔成块的几个小包,然后用cat命令将它们合并)
2.解压:gunzip ;c mpich.tar.gz tar xovf-(或zcat mpich.tar.Ztar xovf-)
3.进入mpich目录
4.执行:./configure为MPICH选择一套适合你的实际软硬件环境的参数组,如果你对这些默认选择的参数不满意,可以自己进行配置(具体参见MPICH的配置文档)。最好选择一个指定的目录来安装和配置MPICH,例如: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pich-1.2.0
5.执行:make >&make.log 这会花一段较长的时间,不同的硬件环境花的时间也就不同,可能从10分钟到1个小时,甚至更多。
6.(可选)在工作站网络,或是一台单独的工作站,编辑mpich/util/machines/machines.xxx(xxx是MPICH对你机器体系结构取的名称,你能很容易的认出来)以反映你工作站的当地主机名。你完全可以跳过这一步。在集群中,这一步不需要。
7.(可选)编译、运行一个简单的测试程序:
cd examples/basic
make cpi
ln ;s ../../bin/mpirun mpirun
./mpirun ;np 4 cpi
此时,你就在你的系统上运行了一个MPI程序。
8.(可选)构建MPICH其余的环境,为ch_p4策略使
用安全的服务会使得任何启动速度加快,你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构建:
make serv_p4
(serv_p4是一个较新的P4安全服务的版本,它包含在MPICH 1.2.0版中),nupshot程序是upshot程序的一个更快版本,但他需要tk 3.6版的源代码。如果你有这个包,你就用以下命令可以构建它:
make nupshot
9.(可选)如果你想将MPICH安装到一个公用的地方让其它人使用它,你可以执行:
make install 或 bin/mpiinstall
你可以使用-prefix选项指定MPICH安装目录。安装后将生成include、lib、bin、sbin、www和man目录以及一个小小的示例目录,
到此你可以通告所有的用户如何编译、执行一个MPI程序。
⑧ 如何用windows搭建私有云
现在,人们是否产生出采用微软系统建立起一个私有云的想法。尽管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并不属于最恰当的选择,但微软在2012年发布的系列产品确实变成为成熟而稳定的象征,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在云方面的所有需求。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如何仅仅依靠微软软件的支持就建立起一个私有云来。
问题的核心关键就在于应用
在微软系统环境下,人们首先需要作出的决定就是用来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设计模式。如果希望获得连续实时的高可用性或容错功能,就需要确定是在应用层面提供出来,还是不得不在基础设施层面进行尝试予以实现。
应用程序层面的容错能力——举例来说,SQL复制功能现在就已经能够支持复制到微软的Azure云中——通常都会属于首选。实际上,这就意味着配置选项中具备有更高的灵活性,甚至连完全混合云以及广域网部署之类的复杂环境也能够被包括进来。
为了实现将软件变成为可以交付服务的目标,微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入——IIS8、SQL服务器、Hyper-V 3.0以及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就组成了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组合——可以让各项服务成为一种易于部署非常环保的实用选择。
存储方面的选项
在正式启动虚拟机之前,用户需要考虑到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它们需要保存在什么地方。毕竟,只有在了解到高可用性或容错功能能够达到的实际程度,我们才可以做出明智的决定,确保存储方面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作为一种真正的容错基础设施,Server 2012提供了群集共享卷(CSV)功能。不过,尽管CSV上的虚拟机可以支持自动精简配置,但却没有包含重复数据删除处理功能。
而如果用户将Server 2012作为私有云支撑存储来使用的话,这可能就会成为一项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处于虚拟桌面基础设施的情况下。
由于微软意识到它会属于一种让部分系统管理员深感不快的妥协,因此对于卸载数据传输(ODX)功能的支持也被加入进该操作系统之中。这样的话,如果用户希望使用第三方的文件管理器来弥补功能方面的差距,ODX就可以利用指挥文件管理器在内部进行各项操作的方式,确保网络带宽以及中央处理器时间等方面都节省下大量资源。
互联网小型计算机接口(iSCSI)、光纤通道支持以及多路径输入/输出(MPIO)已经成为该操作系统的内置功能;实际上,人们现在就可以为虚拟机添加虚拟光纤通道适配器。
这些项目不仅增加了Server2012在作为云中虚拟机管理主机的灵活性,而且还提高了它们在来宾环境下容许虚拟机使用额外冗余配置的有效性——以及支持程度。
对于那些使用自动精简配置的用户——我怀疑这会属于绝大多数——来说,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已经可以支持取消映射,并且能够与精简配置的VHDX文件直接兼容。
由于虚拟磁盘碎片的唯一来源就是自动精简配置,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利用Server2012的设置将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控制到最低程度。此外,全面的自动精简配置也可以为采用虚拟IDE以及虚拟SCSI连接的磁盘提供支持。
至于非关键性工作负荷,则可以选择利用Hyper-V副本工具来提供支持。它可以对一台虚拟机进行镜像处理并将生成文件复制到另一台主机之上。
接下来的时间,它还能够对数据块进行持续更新,确保虚拟机的备份副本在5至15分钟之内跟上主系统的变化,即便是通过广域网进行复制的时间也不会有所例外。此外,副本还可以支持版本控制功能。
在Server 2012之中,涉及到虚拟化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多,并且服务规则也开始提供支持。举例来说,活动目录域控制器已经能够对通过副本回滚到先前版本或利用以前域控制器模板进行克隆的情况进行监测。
这极大地提高了副本之类实用功能可以带来的效果,并且减少了真正容错虚拟机对群集共享卷(CSV)之类宝贵空间的需求。
这些虚拟机副本属于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还可以保存在没有群集共享卷的系统中。这使得我们能够让自动精简配置以及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与此同时利用Hyper-V 3.0无共享实时迁移技术实现虚拟机迁移之类的核心重要功能依然得以确保。
正确的答案就应该是:除非用户确实存在对于零当机容错功能的急切需求,否则就不应该在没有共享存储的情况下让微软2012系列产品来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之类的云功能。
此外,Server 2012还可以将虚拟机保存在SMB3.0共享环境中,让相关成本以及各项部署措施涉及到的复杂性进一步下降。这时间,可靠性将不再成为问题:SMB3.0已经包含有大量实用功能,其中就包含有基于MPIO的恢复能力以及高速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方式。
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存储空间,微软已经是第二次进军存储虚拟化领域了。由于它确实从公司曾经钟爱的家庭服务器配备的硬盘扩展器技术之中获得过部分功能,从而让存储空间能够变得非常可靠并且可以支持企业级应用环境。现在,它可以容许对将存储连接到主机上并分发给应用以及Hyper-V之类应用的具体过程进行抽象化处理。
开发自有的解决方案
一旦完成了可用性以及存储需求方面的规划,我们就可以启动System Center 2012 SP1了。作为Server2012的插件,它可以实现很多种特色功能;这其中就包括有,为虚拟机裸机配备管理程序,将新安装的系统添加到域中,以及让云中其余部分都采用相同的初始设置。
群集感知更新工具则可以与系统中心提供的各项功能相结合,确保主机在出现中断——不论是计划中的更新处理,还是电源问题导致的临时故障——时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处理,让正在运行中的虚拟机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系统中心协调功能不仅可以用来对虚拟机穿越基础设施的流量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还能够全面掌握系统中的具体内容,从而做到打破相应层面,实现依据所需功能以及服务进行调整的目标。
在微软2012系列产品中,还有很多——相当多——功能值得用户进行深入研究。毕竟,所有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人们实际需求情况。如果用户喜欢仅有powershell的环境,就可以利用微软免费Hyper-V服务器来建立一个私有云。要是用最通俗的汽车来比喻的话,这种系统就相当于从零件状态建立起自己的车队来。
如果用户希望使用到基本虚拟化管理工具的话,Server 2012内置的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就可以提供相应帮助。而这种做法看起来就象利用工厂预先组装好的车辆来建立起一支车队来。
如果说前面两种做法就类似对一支车队中的全部车辆进行维护,系统中心2012则相当于对国内的每一列火车都进行监控以及自动管理。实际上,这就属于虚拟机管理工具加管理解决方案与真正私有(或者混合)云之间的本质差别。
⑨ win2000搭建服务器详细方法
在给大家介绍CS服务器搭建方案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是网络游戏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游戏服务器的搭建需要网关服务器、数据服务器、游戏服务器,共同组成一组服务器组。但每个游戏服务器组所配置的服务器个数以及对应应用在某个方面的服务器个数都随着游戏的特点而有所变化。 对于CS来说,数据服务器就不需要太多,CS只是临时建立起的随机的个人资料和游戏过程产生的数据,一旦赛事结束也不需要存储,但由于有时候需要对一些重要赛事进行拷贝,在CS服务器组中,其作用也显得突出。而相对现在很流行的网络游戏《传奇》这类游戏,数据服务器在数量和安全方面就更加重要。至于网关服务器,对于每一款支持大规模网络连接的网络游戏,都是极其重要的。 硬件方面 功能服务器在国内一直发展得不错,我们就不去觊觎国外的名牌“贵公子”,确切地讲,国内的一些功能服务器在性能上已经胜过国外的了,这里我就给大家带来绝对经典的两款游戏服务器。大规模服务器搭建方案: ——浪潮英信游侠 这款服务器从推出时到现在,红遍整个中国,为浪潮公司赢得了很大程度的荣耀。 它是浪潮英信为网络游戏运营设计的第一款专业服务器,突破了传统观念,采用了独有的大散热系统,将可靠性的提升延展到系统外部环境,还提供了专家服务,对网络游戏规模会不断扩展的CS从容应付,就不在话下。 我们先来介绍这名“侠客”的相关配置: 这位游侠佩带了两把“至强”宝刀,其挥动主频可高达3.06GHz。配有4个内存插槽,支持ECC DDR 266内存,最大可支持8GB;集Ultra320 SCSI控制器和2个IDE通道,集成Ultra320 SCSI RAID,支持RAID1+Hot Spare,最大可扩展到两个内置IDE硬盘或3个SCSI热插拔硬盘;2个64bit 100MHz PCI-X扩展槽;集成2个10/100/1000M自适应网络控制器,支持负载均衡和冗余。 本来介绍到这,编辑就要让刹车了,可面对这款游戏服务器中的“至尊”。真有点舍不得,冒死多说几句…… 浪潮游侠在网络带宽、CPU运算能力和内存容量三个方面已经无可厚非,绝对超越一般游戏服务器的配置标准。更可贵的是,相对其他游戏服务器产品,在其他方面游侠也显现出优越的“品性”。 一是散热问题,对于游戏服务器的稳定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它将内外散热设计结合起来,除了亚I设计,还采取独立风道设计、无线缆连接、热感应系统和生态平衡等方式保证了散热的高效性。 二则就是推出4A管理策略,使网络游戏运营中的接入、计费、游戏、数据库等应用都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这对CS迅速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还有无人职守高度智能化系、防私服安全识别技术…… 最后就是这位侠客的侠者风范了,除了提供标准的服务外,还额外提供了高附加值的100+X专家服务。这可是全国,仍至全球在游戏服务器市场领域提供的最佳服务。小规模服务器搭建方案: ——宝德PT1350R 之所以把PT1350R放在小规模方案中,也就是相对浪潮游侠,其整体性能稍劣胜筹,当它觉得比其它游戏服务器比较,还是处于上风……好!先介绍它的配置…… PT1350R,采用Intel E7501芯片组的服务器主板,支持两路XEON处理器;也有个DIMM内存插槽,支持可达最高8GB内存,并且除了支持ECM内存,还支持内存的 ChipKill技术;集成Ultra 320 SCSI控制器,最多支持3块热插拔硬盘;提供一个64bit/100MHz PCI-X扩展插槽;集成Intel PRO/1000XT和Intel PRO/100双网卡。 这么看来,比起前面那位浪潮大侠,最明显的就是劣势其负载均衡方面,一块千兆+一块百兆网卡和双千兆网卡相比,总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并且在磁盘配置也显得不是得心应手。但它还是能够满足网络游戏对服务器的要求。 当然,除了上面两款,国内游戏服务器产品还有很多不错的选择,比方联想万全R510 5112、曙光天阔S240XP、同方TR100,也适合大规模的网络游戏。 硬件方面还有连接设备、冗余服务器等等,就不属于服务器频道范畴了…… 软件方面: CS服务器软件搭建就相对简单多了,这里不多说……(CS1.6服务器安装软件下载地址)=7071&dltypeid=3&pn=0&.html 不过提醒大家几点: 首先在申请STEAM帐 具体可以看这里的教程 http://www.alisoho.com
⑩ IDE的硬盘做服务器不可以吗
用两个8M的作raid0速度上绝对没有问题,关键是IDE一般不能承受24小时开机,如果是24,寿命将大大缩短,一般设计为每天8—10个小时买两个迈拓两年保的也不错,坏了就去换,不坏用上两年也够本了WD8M的好像山东省都是保一年,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