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管理特点

数据库管理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6-02 08:41:25

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整个应用系统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数据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
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Ⅱ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有什么特点

概括起来,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l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征,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存取路径实现。通过所有存取路径表示自然的数据联系是数据库与传统文件的根本区别。这样,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多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应用系统。数据冗余明显减少,实现了数据共享。 l 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之间的差别可以很大。用户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结构分成用户的局部逻辑结构、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三级。用户(应用程序或终端用户)的数据和外存中的数据之间转换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l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用户可以使用查询语言或终端命令操作数据库,也可以用程序方式(如用C 一类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联合编制的程序)操作数据库。 l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控制功能。例如,1。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对程序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防止数据库被破坏,杜绝提供给用户不正确的数据;2。数据库的恢复:在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把数据库恢复到最近某个正确状态;3。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始终是正确的;4。数据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的丢失、破坏。 l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

Ⅲ 数据库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组成一个集合,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数据的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并不是杂乱无章、毫不相干的,它们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属于同一集合的数据具有相似的特征。2. 数据的共享性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使用数据库的目的就是要统一管理这些信息,减少冗余度,使各个部门共同享有相同的数据。3. 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记录和数据管理软件之间的独立。数据及其结构应具有独立性,而不应该去改变应用程序。4. 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可能造成数据不正确的原因很多,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性质进行检查而管理它们。5. 数据的灵活性数据库管理系统不是把数据简单堆积,它在记录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具有很多的管理功能,如输入、输出、查询、编辑修改等。6. 数据的安全性根据用户的职责,不同级别的人对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权限,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Ⅳ 数据库管理阶段的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人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数据的结构化

Ⅳ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有什么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整个应用系统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数据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 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Ⅵ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数据结构化 ,数据之间具有联系,面向整个系统;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实现集中控制,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不同的用户或同一用户在不同处理中其文件之间毫无关系。利用数据库可对数据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数据模型表示各种数据的组织以及数据间的联系。

(6)数据库管理特点扩展阅读: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操纵与管理功能,实现数据库对象的创建、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操作和数据库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其防护手段主要有:

1、使用正版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及时安装相关补丁。

2、做好用户账户管理,禁用默认超级管理员账户或者为超级管理员账户设置复杂密码;为应用程序分别分配专用账户进行访问;设置用户登录时间及登录失败次数限制, 防止暴力破解用户密码。

3、分配用户访问权限时,坚持最小权限分配原则,并限制用户只能访问特定数据库,不能同时访问其他数据库。

4、修改数据库默认访问端口,使用防火墙屏蔽掉对 外开放的其他端口,禁止一切外部的端口探测行为。

5、对数据库内存储的重要数据、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库备份或数据文件被盗而造成数据泄露。

6、设置好数据库的备份策略,保证数据库被破坏后能迅速恢复。

7、对数据库内的系统存储过程进行合理管理,禁用掉不必要的存储过程,防止利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探测与攻击。

8、启用数据库审核功能,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事件跟踪和日志记录。

Ⅶ 与文件管理数据相比,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优点

与文件管理数据相比,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控制数据冗余。

数据库管理应尽可能地消除了冗余,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而是控制大量数据库固有的冗余。例如,为了表现数据间的关系,数据项的重复一般是必要的,有时为了提高性能也会重复一些数据项。

2、保证数据一致性。

通过消除或控制冗余,可降低不一致性产生的危险。如果数据项在数据库中只存储了一次,则任何对该值的更新均只需进行一次,而且新的值立即就被所有用户获得。如果数据项不只存储了一次,而且系统意识到这点,系统将可以确保该项的所有拷贝都保持一致。

3、提高数据共享。

数据库应该被有权限的用户共享。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引入使更多的用户可以更方便的共享更多的数据。新的应用程序可以依赖于数据库中已经存在的数据,并且只增加没有存储的数据,而不用重新定义所有的数据需求。

(7)数据库管理特点扩展阅读

技术特点

(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数据冗余小,易扩充,实现了数据共享。

(2)具有较高的数据和程序独立性,数据库的独立性有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用户接口。

(4)数据库系统提供4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分别是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库中各个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由数据库系统统一规定,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和建立,由系统统一管理和集中控制。

(5)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Ⅷ 数据库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特点

一、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人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大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
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二、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文件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数据的独立性:独立性差
数据的结构化: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整个应用系统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数据的独立性: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
数据控制能力: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Ⅸ 数据库管理技术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如下:

1、人工管理阶段:

(1)、数据不保存。因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对于数据保存的需求尚不迫切。

(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和输入方法等。程序员编写应用程序是,还要安排数据的物理存储,因此程序员负担很重。

(3)、数据不共享。数据是面向程序的,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程序依赖于数据,如果数据的类型、格式或输入/输出方式等逻辑结构或物理结构发生变化,则必须对应用程序做出相应的修改。

2、文件系统阶段:

(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外存上,可以对数据进行反复处理,并支持文件的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2)、文件系统实现了记录内的结构化,但从文件的整体来看却是无结构的。

(3)、其数据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因此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

3、数据库系统阶段:

(1)、数据结构化。在描述数据时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且易扩充。数据不再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数据可被多个用户和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所以数据的共享性高且易扩充。数据共享可大大减少数据冗余。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为多个用户和应用程序所共享,对数据的存取往往是并发的,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放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为确保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有效和数据库系统的有效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以下4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①、数据安全性控制:防止因不合法使用数据而造成数据的泄露和破坏,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机密。

②、数据的完整性控制:系统通过设置一些完整性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③、并发控制:多用户同时存取或修改数据库时,防止相互干扰而给用户提供不正确的数据,并使数据库受到破坏。

④、数据恢复:当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可靠时,系统有能力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最近某一时刻的正确状态。

(9)数据库管理特点扩展阅读

阶段特点比较:

如果说从人工管理到文件系统,是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数据的实质进步,那么从文件系统到数据库系统,标志着数据管理技术质的飞跃。

20世纪80年代后不仅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实现并应用了数据管理的数据库技术,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在微型计算机上也可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如常见的Access、FoxPro等软件,使数据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电脑编译就死机 发布:2024-06-02 16:52:30 浏览:722
音乐存储网 发布:2024-06-02 16:52:27 浏览:841
新型肺炎源码 发布:2024-06-02 16:42:14 浏览:859
c酒店管理源码 发布:2024-06-02 16:42:09 浏览:886
java程序界面 发布:2024-06-02 16:41:10 浏览:998
可以自学编程吗 发布:2024-06-02 16:40:34 浏览:120
discuz的数据库 发布:2024-06-02 16:34:34 浏览:551
pythonruntime 发布:2024-06-02 16:04:50 浏览:922
上传2007 发布:2024-06-02 15:43:44 浏览:305
消灭星星源码android 发布:2024-06-02 15:40:02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