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算法
㈠ 算命有几种算法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佛教对于命相、风水的看法如何?
命相、星相以及风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传说,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之时,也就是当宇宙存在的同时,就已形成了他们的原理。
以佛教的观点看来,对于命相、风水之术,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他们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无大患;所以,释迦世尊禁止弟子们从事星相、风水、卜筮等的行为,但也没有反对他们的存在。
星相,就是天体的运行和我们所处地球位置的关系,彼此间有其一定的轨道,而产生了 气候季节的变化、地理位置的配置和人物居住的环境。若配合了出生的时日年分,予以相 加、相乘和相除,便成了生辰八字的命理原则。比如马年生于冬天的北方,命不会好,因为马在冬天的北方,没有草吃;如果兔年生于春天的南方,在近山靠水之处,则命运一定会 好。可是从佛家的立场说,人的祸福吉凶,是由于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这 是先天的;如果加上后天的努力或懈怠,就会改变或影响这生的命运,这是后天的因素加上先天的条件,而构成所谓命运的好坏。
因为过去世所造不同的业因,所以感受到今生不同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父母的遗传,文化和文明的背景,养育和教育,乃至兄弟等亲戚、师长、朋友、同事、同学,都会影响一生的命运。如果前生的业因虽坏,感得今生的环境也坏,那也未必是决定的坏;只要注意内心的修养,身体的健康,知识的增长和智慧的开发,就会改变原有的命运。所以,仅仅 根据生辰八字的命理,来判断人一生的运道,对中下等人不无道理,对中上等人,特别是上上等人,是无法掌握的。
命理和相理应该分开来说:命理是到出生为止的所谓生辰八字,属于先天的。相理是从出生之后,一方面接收了父母遗传的身相,包括面相、骨相、声相、手相;另一方面由于后天的锻练或糟蹋,健康或残障以及心理的是否正常平衡,而会使得出生时的身相随着生命的过程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才是相理的总和。所以,命理不能转,相理随时变、随心变,因此相无定相,命无定命,当然是可信可不信。
至于风水、地理是依据天体的方位和地理的形貌而决定它对于人的影响力的好坏利弊, 这是属于自然,也是属于常识的。顺乎自然即可以得天时之正、获山川之利;背乎自然,则相反。这从哲学上讲,是属于形而下的应用哲学或自然科学。近代的人又以磁场、磁力的科学依据来说明风水、地理的原理;磁力集中点,磁场的顺方位,对于人体有益,也对于人的 心情有助;否则,也是相反。
所谓风水,风是空气,是来自空中的活力;水是万物生长之必需,是来自地下的活力。 有了这两种活力的配合,再加上能够吸收充分阳光的地理位置,那不等于近人所说的生命三要素:阳光、空气、水吗?
可是我所熟识的名地理学家李易浓先生说:要有①积功累德②生辰八字③地理风水,三个条件都配合得好,才能够富贵寿考。所谓生辰八字,就是先天的命理;所谓积功累德,就 是后天的努力修养;地理、风水只占其中三分之一。如果命坏而又心恶、行为不正,不会找 到好的风水;纵然已得好的风水,也会遭受水灾、地震等的自然灾变所破坏。而且他又说: “三分风水七分做。”也就是风水必须加上人为的努力,去改善环境。因此,从佛教的立场 说,风水、地理虽然有其道理,但也未必是决定的道理。
古来祖师都能在高地峻岭,深山大泽,辟草莽,建丛林,安众养道,成为后来的名山。 既是名山,必占好的风水、地理,历千年而不坠,经万世而不败,这是多么好的风水、地理;但是他们都没有风水、地理的专业知识,而且往往还能够改变地理,不假以人工而有自然变化的现象。像民国二十五年虚云老和尚复兴曹溪门庭南华寺的时候,就发生了大雨筑 堤,河流改道的事实。
另外,我们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新馆的地理位置,只因我本人从四周环境和方位所得到的自然反应,觉得非常舒畅,所以没有请地理师之前,就已做了择地的决定,结果,由专家们勘定之时,都说:“好!好!”我可说是一个毫无地理、风水知识的人,只是知其原理, 认为此理与彼理,应该理理相通才是。因此,我既信又不信;为了我自己,我不必去信;为 了随俗,以慰大众,请专家勘定做为参考,也无伤大雅。所谓参考,仅止于参考,不可盲从 盲信,否则反而会遭致心理上的困扰及生活上的不便。
反观,职业的星相士或被誉为卓越的星相家,很少能为他们自己找到好的风水、地理, 也很少有星相学家用他们自己的学理和经验来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因此,佛教徒应该以学佛为根本,以佛法来化导众生为根本,若以命理、星相、风水为专业,则是本末倒置。上智者不妨涉略,中下之人若研究此等杂书、外术,浪费时间,妨碍正修,宜予设限。
摘自 《学佛群疑》
http://www.ebud.cn/special/article/jiangyan/third/special_article_jiangyan_third_20020331_5.html
http://bookgb.bfnn.org/article_20.htm
http://www.mzwl.net/
http://blog.sina.com.cn/u/1232855553
㈡ 能否依靠云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破解RSA加密算法
如果你将一个整数的二进制位数作为一个输入参数n的话,那么破解RSA的算法复杂度还没有办法降到O(2^n)以下,因此迄今为止所有的算法都不是“以多项式为复杂度”的有效算法。
而云计算只是扩大计算机计算的速度,这种速度的扩大仅仅是常数级的,也就是在运算时间中乘上一个a/b,这个数可能很小,但是一旦增大n,那么乘上的这个常数所减少的时间就会变得非常渺小。
㈢ 太极八卦算法科学吗它该归入哪门学科
其实不是很懂你说得太极八卦算法是指什么,我的理解是八卦图的一个成型样式,以前阅书的点滴记忆里,八卦以阴阳的图示进行排列,一长横线和两短横线的排列组合,继而在不同位置的组合又代表不同的意义,其间包含数学、天文学,甚至哲学、数学,现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系统能够完全解释八卦的产生,个人觉得,就我浅薄所知,数学就占了很显眼的一点,但并不能将其直接归为数学,它仍需在人们的探索研究中被继续认识。
不知道是不是讲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样东西了。。。。。。
㈣ 懂传统算命术的请进!
加入群:20533447吧.里面很多大师级人物可以帮你解答的.
阳历:1986-11-13 11:13
阴历:丙寅年 十月 十二 午时
干支:丙寅 己亥 辛酉 甲午
五行:火木 土水 金金 木火
五行比较匀和.
辛金生亥月沐浴(桃花)地,一般八字带桃花的人比较漂亮,异性人缘较佳.由于八字丙辛化合,甲己化合,寅亥合,所以该八字分析比较困难.与父母关系应该不是很好.
㈤ 什么是九宫地位
八卦是由阴阳派生出来。《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别是:乾、坤、震、 艮、离、 坎、 兑、 巽。
它们代表许多自然现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以之推衍,乾又可以作为君、宗、门、首、德等;坤又可以作为臣、城邑、田、宅、陆;震又可为主、坦道、善、左;冀又可为女、风俗、床;坎为江河、大川、渊、井、寒泉;离为户、牢狱、灶;臣为石、庙、宫室、穴;兑为妹、右、西等。
八卦主要用于表示方位。先哲把空间分成四维四隅,共八个方向,以八卦分别代表八个方向。
民间还流行伏羲先天八卦,方位于后天八卦不同,这也是根据《周易·说卦》中的一段文字推演而出,其文;“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气相薄,水火不相错,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据此,宋代大儒陈抟画出了先天八卦图。在这个图中,干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艮与兑对立,巽与震对立。乾、兑、离、震为阳,坤、坎、巽、艮为阴。从乾l、兑2、离3、震4、为顺,象征天左旋。从巽5、坎6:艮7、坤8为逆,象征阴阳相错。按照这个顺序可画出中间的太极图曲线,这个曲线表示阴阳消长的旋转运动。
风水先生在使用罗盘时,有的用后天八卦,有的用先天八卦。
九宫按洛书排布,飞星轨迹由中宫作起点,然后按照洛书数序飞移,因此,飞星轨迹又称洛书轨迹(洛书步法)。顺飞:数字由小到大排列。逆飞:数字由大到小排列。顺逆飞排列顺序,按洛书由中一乾一兑一良一离一坎一坤一震一中排列。九宫
1.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易》中有九宫之说,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即由八卦衍生出的八宫加上中央宫,中央宫指上面所说五宫中)
2.古代算法名。
3.道家语。三光、三宝、三生的合称。
4.指 唐 时的九宫神坛。 玄宗 天宝 三年置。其名为: 太一 、 天一 、 招摇 、 轩辕 、 咸池 、 青龙 、 太阴 、 天符 、 摄提 。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5.舞曲名。
6.曲调名。黄钟宫、仙吕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五宫双调、大石调、越调、商调,合称九宫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
7.九宫格的简称。
8.中国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和“士”活动的地区。
九宫阵游戏:
一种数字游戏完全无需计算能力,仅仅依靠玩家的逻辑推理能力就能解出。
“九宫阵”游戏规则:
“九宫阵”也称为“数独”。这是一个9×9的方阵,由9个3×3方阵组成(黑色实线包围)。玩家在每个小格子里面填上数字1至9,使得结果满足下面的条件。
条件1:使每个横行和每个竖列中的9个格子都包含数字1至9,数字不能重复;条件2:使每个黑色实线围住的3×3“九宫格”中的9个格子都包含数字1至9,数字不能重复。
九宫阵现在在国外非常流行,很多人玩起来废寝忘食。游戏入门简单,从小学生到博士都可以玩,而且可以提供多变的逻辑判断,让你欲罢不能,甚至有人认为长期玩九宫阵有提高小朋友的智力,减少老年痴呆症之功效。
㈥ 杨氏85式太极拳是怎样由来
传统杨式太极拳八十五式,是由杨家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先生晚年所创的“定型拳架”而来。宗师的“定型拳架”到底有多少式,时至今日,其各地门徒,在传承演练的招式及其风格上都不尽相同。如杨振铭先生(杨澄甫长子)、赵斌先生(杨澄甫侄外孙)、傅钟文先生(赵斌之妹夫)、分为85式;杨振基先生(杨澄甫次子)分为91式;杨振铎先生(杨澄甫三子)分为103式。杨澄甫宗师之高徒牛春明先生分为81式,崔毅士先生分为108式,李雅轩先生分为115式。虽然在计算动作的方法上和数量上,以及个别动作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在杨澄甫宗师1931年所着《太极拳使用法》和1934年所着《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拳照和动作顺序上演变而来的。
路迪民先生就杨澄甫宗师的着作《太极拳使用法》(1931)和《太极拳体用大全》(1934)中拳势动作的排序做了校勘,指出《太极拳体用大全》中,刊登的杨澄甫晚年定型拳架,动作名称和顺序排列一共81式。而与赵斌先师所传85式比较有4处名称算法不同。第一处是杨澄甫宗师的第1式为“太极拳起势”,赵斌先师传的85式分为两个名称,即第1式为“预备式”和第2式为“起势”;第二处,杨澄甫宗师的第37式为“左右打虎式”,赵斌先师为第38式“左打虎式”和第39式“右打虎式”;剩下两处均为将两个“单鞭下势”分为“单鞭”和“下势”。这样81式加上4式的名称也就成了85式。在其他杨澄甫传的定型拳架中,有的将“左右搂膝拗步”分别计算为“左搂膝拗步”和“右搂膝拗步”,将“云手”的重复动作分解为“云手一”“云手二”“云手三”,将“野马分鬃”也做了左右的区分等等,因而在动作数量的计算方式上形成不同。由此可见,先师在定型拳架后,只是对动作的顺序做了精心安排,却并未具体规定如何计算和编号这些动作。
在传承过程中,不同老师的演练风格,对拳架的理解和体悟不同,因而在个别动作的练法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由“提手上势”接“白鹤亮翅”一动,有些老师侧重“肘击、肩靠、胯打”,有些老师侧重在旋转中右臂翻挑、上托,左臂下采,一下一上有海底捞月之势。因而也就造成了所谓的定型拳架的不同练法。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合理现象。由于杨澄甫宗师的亲族传人和门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杨澄甫定型拳架”成为目前流传最广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根据不同师承关系的发展,这些定型拳架在中国也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不同地域的传人,呕心沥血,在不同地区将传统杨式太极拳传播开来,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虽然这些拳架在风格形式上有所区别,但都源于或者继承于杨澄甫宗师的定型拳架,并且在实践中从内容和拳理上都丰富了杨式太极拳的体系,体现了大师们的智慧,也在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杨澄甫宗师定型拳架气势浑厚、舒展大方、立身中正、松活圆满、绵绵不断、轻灵沉稳的风格和特点。
杨澄甫宗师传承下来的,也并非只有“定型拳架”一种练法和套路。但是,为什么“定型拳架”在民国时期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追捧,以至于如今,它是流传最广,演练人数最多的一种杨式太极拳架呢?除了杨澄甫宗师及其门下弟子的努力和推广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套拳架所蕴含的内容本身。
杨家经三代研习,到了杨澄甫一代,对拳术已经有了深刻的体悟,并且总结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面对日益增多的太极拳爱好者,以及“习武救国,强族强种”的社会环境,亟需一种有效的、具有多功能的教学和练习方式,使更多的人能够受益。因此,在其深厚的家学基础上,集中了杨家三代及其传人练拳和传拳经验,对杨式太极拳做了一定的改革,将杨家拳的精华和修炼要旨集中在一套训练体系当中。在宗师遗着《太极拳体用全书》中,除了有定型拳架的套路之外,还有单人、双人推手练习方法,有关于拳架技击招数的展现,在理论方面有“太极拳练习谈”和“太极拳十要”等心得。因而“定型”并非是一个拳架的定型,而是对杨式太极拳修炼方法,以及修炼体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可谓是杨家拳的集中体现和集大成者。【转自《感恩太极》】
㈦ 关于太极思维与二进制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更详细一点的资料
胡阳与李长铎于“1996年世界太极年会”发表了“莱布尼茨二进制符会于太极八卦,太极二进制为思维电脑提供可能”一文。他们以太极的生成过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四象生八卦”,对莱布尼茨二进制和杨雄太玄三进制进行了分析,发现莱的二进制没有完整地反映出太极的生成过程,他把阴(--)与“0”、阳(—)与“1”相对应是错误的;而杨雄在《太玄经》中提出用三种符号,即---、--、—描述物质是正确的,具有时代的超越性。太极二进制体系是无极为“0”、阴(--)为“-1”、阳(—)为“+1”。他们认为:因这个体系加入了负数,使其活化,由此可能为思维电脑提出基础理论。
文中的一开始就提出了“为什么具有思维的人工智能机至今没能够造出?”的问题。他们举出自1946年电脑诞生以来,科学界对思维电脑的探讨过程,指出“解决计算机思维的问题,以增加计算机主体记忆容量是无效的和愚昧的,计算机无有思维的关键是人类还没有完全了解自然界。具体地说,现行的计算机所使用的莱布尼茨二进制,是计算机没有思维的根源,因为莱氏的二进制与自然不符。”
接下来他们揭示出莱氏的二进制与自然不符的原因是:“他并没有理解自然。他的二进制与太极八卦相对应也是误解了太极的本意。从太极八卦生成的过程可知,莱氏只是提到他的0、1与太极中的阴、阳相对,而忽视太极(无极),太极与什么相对应哪?这就是莱氏二进制的缺欠。现实自然界的物质应该怎样描述?从通讯电码和毛衣编织中使我们在听觉和视觉得到启发。电码拍发是以长波、短波和间歇三个符号构成,编织技术以正针、反针和空针三种基本针法组成立体图案。在这里我们重点强调的是电码中的“间歇”和编织中的“空针”要不要描写及数学中的“零”是否有价值的问题。”
胡李二人认为,“正确的太极与数学对应关系是:太极(无极)与0相对,阴与(-1)相对,阳与(+1)相对。由此建立数学等式 0=(+1)+(-1),而不是0=1。从0=(+1)+(-1)中,使我们看出太极含有三个值或三个符号,即0、+1、-1”。
他们在讨论莱氏的二进制中的0、1与太极二进制的0、(+1)、(-1)数字转化关系的不同中指出:“0≠1而是0=(+1)+(-1),0和1是不能建立数学逻辑等式的,故二者互不能转换,而0与+1和-1可以建立数学逻辑等式的,故可以转换,从而表现出0=(+1)+(-1)具有自然界物质的活体循环性,而0、1不具有活性。所以说莱氏二进制是一个不具有活性的体系,其根源是二值,没有负数或第三者参与二进制。由此可见,一个不具有活性的二进制体系是描述不出自然界物质运动演化的规律,它又怎能创造出与人类大脑思维相同的电脑呢?”
谈到这里他们对莱氏给白晋信中的内容,如莱氏说:“易图和我的新算术完全符合,我若没有早发明二元算术,我亦不能明白六十四卦的体系和算法图画的目的,望洋兴汉不知所云”。以及“二元算术不外是0和1之应用,换句话说就是无与有的运用。伏羲的‘--’就是0,伏羲的‘—’就是1”。明确指出“如果此信属实翻译准确的话,我们就必须在这里澄清一个历史的误会,可以说莱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牵强附会于太极八卦,而绝非是现在一些贬低中华文化者所谈的太极八卦附会于莱氏二进制。”
文中的第三部分他们着重地介绍了中国西汉末年的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在《太玄经》中通篇讲的是“阴阳吡叁”(注:‘吡’字中的‘口’改为‘土’,音为‘bi’,以下类同),杨雄用符号把“阴阳吡叁”写成 --、—、---三种符号,在阴(--)阳(—)符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符号,并以这三种符号为底数,逢三进一,形成三值三进制体系,即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
杨雄所建立的《太玄经》体系提出了---、—、--三种符号,并以此描写宇宙物质是正确的。这正与1993年胡、李二人在重新探讨粒子物理学中的“τ- θ之谜”中发现了宇宙密码及其排列方式,找出了组成宇宙密码的数码为0、+1、-1三种不谋而合。
胡李二人认为:“太极体系与太玄体系本质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简谐和高级发展的数学表达问题,也就是说“阴阳吡叁”和“太极生两仪”是一回事,“阴阳吡叁”意思是阴与阳结合可出现第三者,这种情况我们可写为(+1)+(-1)=0或写成1+2=3的数学表达式;“太极生两仪”意思是一个变成两个,可写为0=(+1)+(-1)或写成3=1+2的数学表达式。
由此,他们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提出要“恢复太极二进制”。因莱氏二进制存在着“形”与“体”、“内”与“外”不合的问题。胡李二人根据“0 =(+1)+(-1),用0、+1、-1三个值制定出太极二进制。这个体系因用0、+1、-1三个值,以0为起始数,以+1和-1为底数,逢二进一,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三值二进制,它的独到之处是从0~64的顺序,区别由0~63者。”学术界曾发现把阴爻设为0、阳爻为1时或把阳爻设为0、阴爻为1时,则伏羲八卦次序的八进制数从0~7。这与卦序1~8相比,各数都差一个常数1。当时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零这个数,一直到宋朝才有数字零,差一个常数1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认为:“其实这种理解是忽视太极(无极)存在的意义,在太极生两仪中太极即为零。”
太极二进制也可以1+2=3的数学表达的形式制定,无极为3、阴为1、阳为2,成为三值三进制。此法也可称为扬雄体系。胡李二人相信在此文发表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依据自然和太极制定出一种完美的体系。
第五部分他们明确提出:“具有思维的人工智能机可成为现实”。胡李二人认为,“建立太极二进制体系的意义在于人们可以正确地了解和描述自然界的规律。人类是否能够制造出智能计算机的关键首先在于是否了解自然,能否准确地把自然规律描述出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人们认识的规律只不过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对了,认识就正确;反映错了,认识也就错误,行动上也要犯错误。由此得出,人类是可以制造出智能计算机的,太极二进制体系的产生已为智能计算机的制造提供新的途径。”
“太极二进制体系因为具有正负数,使该体系活化。莱布尼茨二进制体系与太极二进制体系有着一个巨大的差异,莱氏体系的进位只在形式上表示了数字顺序,如0、1,而根本无法表示出实际数学意义上的0、1内在关系,无法建立数学等式,更不能活化,最终谈不上什么综合能力”在这一点上,胡李二人认为这正是思维电脑与记忆电脑的分水岭。
他们还强调:“从太极二进制体系中使我们认识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目前科学界想通过并行电脑增大记忆容量来实现电脑产生思维是徒劳的。因为这种做法只是加大记忆容量,而没有改变电脑机能,也就是说电脑能否思维不在于有多大的记忆体,而在于能否具有思维机理。”
另外,由于太极二进制体系中具有0、+1和-1三个值,由三个值的编码所组成的每一个几何图形或物质存在的形态均为立体,所以由这个体系在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上就明显超越现行的二值编码。
最后,他们提醒大家:“太极二进制体系的建立不是一个新发现,也不是一个新发明,它只是在今天学术昌明时代恢复了中华五千年的宇宙学说,使人们的思维更接近大自然。法国着名科学家笛卡尔因在数学中引入变量的概念,而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今天二进制体系已加入了负数。二进制能否活化?电脑能否思维?谁能做出公正的判决,只有历史的实践!”
㈧ 太极图的黑和白的两个点代表什么
是表示阴和阳。
在太极中,认为宇宙来源与阴阳变化。
两仪生四相,四项生八卦。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又演变出了六十四卦。
所以周易周易,是和周文王有关系的。
你如果看过易经,或者八卦图,发现里面基本组成就是通过 — 和 - -
形成了多重卦象,这里的—和- -其实也就是黑白两道。
其实这个思想非常耐人寻味,比如计算机的算法,就是基于二进制,1+1=10 。而计算机的世界无穷无尽。与太极思想类同。
㈨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有什么区别
《道德经》四十二章和《易经》中的这段系辞极其类似,就是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在起初的实质上是具有巨大的区别的,含义都是彻底不一样。
如同我以前常说《道德经》四十二章是对宇宙空间源头的研究。道教针对“源头”都是怎样而成没有实际的叙述,并且只说转变的方式,却非常少提到真实的促发缘故,有些人它是道教的不完善的地方,我倒不那么感觉,由于终究直到现在也没人对这世界的源头作出令人相信的表述。距今数千年的道教就早已有这类哲学的、抽象性的定义,它是十分杰出的事儿。
㈩ 排山掌决有什么用
东西命宫推算法—排山掌诀。中华传统文化有“察天地之理、通鬼神之志”高深莫测的卜算之说,每次占卜时,做一大堆的神秘仪式,然后掐指一算,便开始对你的前世娓娓道来、对你的今生品头论足,大有“干坤尽收在手”的感觉。
演算在指节中 学习《周易》可知八卦分为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古人以左手手掌记忆载体。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都有三段指节,便可形成一个天然的“九宫格”,如果将八卦图的信息记在手掌上,那么占者随时都能够调用推算了。
(10)太极算法扩展阅读:
太极拳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