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逻辑与
‘壹’ linux中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是什么谢谢
系统最多支持4个主分区,为解决分区不够的问题,又产生了逻辑分区的概念。这样,系统最多可以有3个主分区,一个逻辑分区。在逻辑分区中,又可以再分区
‘贰’ Linux 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问题
一个硬盘最多建立4各分区
,这是
mbr的限制,与操作系统无关。这4个分区颧蕖班干直妨绊施豹渐可以都是主分区,也可以建立1个扩展分区,但是扩展分区要么没有,要么只有1个。但是扩展分区不能够直接使用,必须在扩展分区上再建立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分区表不保存在mbr上,因此不受4个分区的限制。所以你没有必要分配完了主分区再分配扩展分区,完全可以全部建立为主分区,或者建立一个主分区,接着建立一个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上建立多个逻辑分区。
‘叁’ 关于linux的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主分区的区别 请有什么资料详细讲解 谢谢
详细的我不知道,linux的这个东西和windows是一样的,规则一样的。
我只知道规则,会运用罢了。
一个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扩展分区要占用一个。
不过4个主分区太少了,而且主分区不能再分,所以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就出世了。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分成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没有数量限制,想分几个就分几个。
linux系统可以全部安装在逻辑分区,这一点比windowsxp好,那个windowsxp必须把c盘安装在主分区,还要激活,linux系统就不需要。
硬盘可以这样分区:
3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里面分n个逻辑分区)
我硬盘上的主分区都给windowsxp,linux安装在逻辑分区里。
这些东西是我嘴里吐出来的,不是复制粘贴,请不要把积分给只会复制粘贴的人。
‘肆’ 如何查看Linux系统中逻辑和物理cpu的个数
linux查看硬件信息
(1)查看硬盘大小:df-h(2)查看内存大小
free-m ll-h/proc/kcore(3)查看CPUcat/proc/cpuinfo
linux下/proc/cpuinfo文件会显示cpu的信息
逻辑CPU个数是指cat/proc/cpuinfo所显示的processor的个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processor | wc -l
物理CPU个数,是指physical id(的值)的数量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每个物理CPU中Core的个数:每个相同的physical id都有其对应的core id。如core id分别为1、2、3、4,则表示是Quad-Core CPU,若core id分别是1、2,则表示是Dual-Core。
#cat /proc/cpuinfo | grep cpucores | wc -l
逻辑CPU:每个物理CPU中逻辑CPU(可能是core,threads或both)的个数:
#cat /proc/cpuinfo | grep siblings 它既可能是cores的个数,也可能是core的倍数。当它和core的个数相等时,表示每一个core就是一个逻辑CPU,若它时core的2倍时,表示每个core又enable了超线程(Hyper-Thread)。
比如:一个双核的启用了超线程的物理cpu,其core id分别为1、2,但是sibling是4,也就是如果有两个
逻辑CPU具有相同的core id,那么超线程是打开的。
查看linux内核版本[root@q1test01~]#uname-a Linuxq1test01 2.6.9-22.ELsmp#1 SMP Mon Sep 19 18:00:54 EDT 2005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root@q1test01~]#lsb_release-a LSB Version::core-3.0-amd64:core-3.0-ia32:core-3.0-noarch:graphics-3.0-amd64:graphics-
3.0-ia32:graphics-3.0-noarch Distributor ID:RedHatEnterpriseAS Description: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Nahant Update 2)
Release:4 Codename:NahantUpdate2
注:这个命令适用于所有的linux,包括Redhat、SuSE、Debian等发行版。
‘伍’ linux逻辑分区和主分区的区别
linux
没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
只有
挂载点的区别,有
根目录;交换分区;home
分区。
硬盘到有分区的区别
sd
是硬盘简称;
sda
指
a
的硬盘;
sda1
是
a硬盘下,第一个主分区。最多4个主分区
sda5
是
a硬盘下,第一个逻辑分区。可以分很多
‘陆’ 简述Linux 文件系统通过i 节点把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转换的工作过程
Linux 通过i 节点表将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进行转换。i 节点是一个64 字节长的表,表中包含了文件的相关信息,其中有文件的大小、文件所有者、文件的存取许可方式以及文件的类型等重要信息。在i 节点表中最重要 的内容是磁盘地址表 。在磁盘地址表中有13 个块号,文件将以块号在磁盘地址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读取相应的块。Linux 文件系统通过把i 节点和文件名进行 连接,当需要读取该文件时,文件系统在当前目录表中查找该文件名对应的项,由此得到该文件相对应的i 节点号,通过该i 节点的磁盘地址表把分散存放的文件物 理块连接成文件的逻辑结构。---以上内容均来自传智播客社区,对话框可以直接领取相关内容解析。
‘柒’ LINUX主分区和逻辑分区的区别
LINUX 没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 只有 挂载点的区别,有 根目录;交换分区;home 分区。
硬盘到有分区的区别
sd 是硬盘简称;
sda 指 a 的硬盘;
sda1 是 a硬盘下,第一个主分区。最多4个主分区
sda5 是 a硬盘下,第一个逻辑分区。可以分很多
‘捌’ linux的主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区别在于主分区位于硬盘的最开始,MBR 扇区的位置,这个位置的数据在计算机启动时,会自动被 BIOS 读取并且执行,也就是说这个位置的分区表会自动被 BIOS 读取到内存里,这样 MBR 启动程序不需要执行什么操作就能直接获得主分区表信息。但因为 MBR 只有 512 字节,分区表还要占用 4x16 字节,外加还有个 55AA 标志占用2字节,实际 MBR 可以放置可以运行的程序代码空间就只有 446 字节了。这 446 字节限制写出来的程序体积太小而不足以实现某些功能,所以这个时候系统需要使用一些 BIOS 提供的系统操作实现简单的启动工作,这个简单的代价就是 446 字节的程序不能直接读取扩展分区里面的逻辑分区的数据并且启动系统,因为扩展分区的逻辑分区表在硬盘的后部,也就是数据区里面,位置不固定需要多次查找才能找到对应的分区位置。446 字节的程序根本没办法进行操作。
而且因为还没有能进入完整的系统,所以 BIOS 提供的功能虽然很多,但仍然不够进行某些特殊操作的功能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 Windows 就算你安装到扩展分区,他也会在 C 盘上放上很多东西的原因。因为 Windows 要求 C 盘必须是主分区才能启动系统。
Linux 的 GRUB 可以安装到扩展分区是因为他用了 MBR 的 446 字节后,MBR 之后的几个闲置扇区,大概有 8k 的容量继续放他的程序,这样的设计使得体积限制得到了缓解。这样他可以继续调用硬盘特定位置的程序代码继续启动而不一定非要主分区。
综上说的基础,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主要的区别就是启动系统的问题。BIOS 这个古老的硬件设计害死了不少程序员的脑细胞。
至于 U 盘,我的所有 Linux 对于 U 盘的工作全都正常。不知道你用的是那个版本?
操作易用性已经很好了,对于 Windows 来说,主要还是习惯的问题,现在主流桌面系统一般不需要在打什么命令了。当然除非某些高级操作,或者方便简洁的操作(Windows 下面装个 powershell 就知道为什么 Linux 的命令操作好了)
不过对于 Linux 的易用性,那还要看具体你用的那个发行版。非要找一个高级用户专用的操作系统,那确实很难用,就像 Windows 非要进带命令行方式的安全模式里面用鼠标四处乱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