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电路算法
A. 关于桥路电阻电压的计算问题
可以采用戴维南定理,避免了Y-△变换带来的计算繁琐。
Req=Rab=1∥(1.5∥3.3+2.7)=1∥3.73125=0.78864(kΩ)。
戴维南定理:U=Uoc×R/(Req+R)=7.692×2.2/(0.78864+2.2)=5.662(V)。
B. 桥式电路算电流,计算1欧姆电阻的电流
解:对于计算桥式电流,首先要明白电流形成的本质,即:导体的两端存在电势差,从而驱动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便形成了电流。故对于此题,首先要计算出电阻两端的电势。为方便计算,将1欧姆电阻上端记为“上”,下端记为“下”。
已知:U电源=8V,ϕ^(+)>ϕ^(-),
则,上端:I上=8/(4+4)=1A,ϕ上=8-4×1 =4V;
下端:I下=8/(2+6)=1A,ϕ下=8-2×1 =6V;
故,U(R)=ϕ下 - ϕ上 =6 -4 =2V,I(R)=U(R)/R =2/1=2A。
即电流从1欧姆电阻的下端往上流,电流大小为2A。
C. 桥式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计算
依然是用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以及推导出的其他定理计算。你贴一题上来,这样说不明白。
D. 桥式电路是怎么回事,怎样计算
惠斯通电桥(又称单臂电桥)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图3-13所示是一个通用的惠斯通电桥。电阻R1,R2,R3,R4叫做电桥的四个臂,G为检流计,用以检查它所在的支路有无电流。当G无电流通过时,称电桥达到平衡。平衡时,四个臂的阻值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就可测量电阻。
详细介绍,网址:http://ke..com/view/682825.htm
E. 桥式电路是怎么回事,怎样计算请问电流
1,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的电路正常工作时,负载电压大约是副边电压的有效值的1.2倍,由此可以得出变压器副边绕组的值;2,知道了负载电流,桥式整流二极管的电流大约是负载电流的一半,实际操作,大约取2倍的值,保证一定的余度。
F. 桥式电路上的5个电阻,怎么求总电阻
这个是大学的基尔霍夫定律,属于欧姆定律延伸的一部分基尔霍夫定律有两个:
第一,是节点电流方程,形式为Σ(± i )=0 。
第二,成为回路电压方程,形式为Σ(±ε)=Σ(± iR),就是图中所用的的方法,这种题目应用高中的方法应该很难解答,只会在高中物理竞赛中出现。
(R+R:+R)→ZR:→ζpRx=0。由图可知:872(R,+R,+R)-ZR,-4R=0 ,(R+R)-1A-一R∞U,44:-2+213代入阻值可得,412=+13UL,31;=2↓+6+R,化简可得:R45UA7R。
(6)桥电路算法扩展阅读:
桥式电路总电阻的求法:
桥式电路中其中三个顶点的电压分别为 vbc, vbd, vce,然后根据这三个顶点的流进流出的电流之和为0列出三个算式:
(40-vbc)/5 = (vbc - vbd)/rb + (vbc-vce)/rc。
(vbc-vbd)/rb = vbd/rd + (vbd-vce)/ra。
(vbc-vce)/rc = vce/re + (vce-vbd)/ra。
通过这三个方程式求出 vbc,,vbd,vce,然后根据i= (40 - vbc) / 5算出总电流i,最后由r=vbc / i 算出电阻值。
G. 全桥电路的计算问题
假设有一个输入220VAC,输出240VDC的全桥变换器,将220VAC串个防浪冲电阻进入二级管桥,输出地方用高压电解电容330V/220uF。
一般地,被测量是非常微弱的,必须用专门的电路来测量这种微弱的变化,最常用的电路就是各种电桥电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电桥电路。
电桥电路的作用:把电阻片的电阻变化率ΔR/R转换成电压输出,然后提供给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测量。
单臂工作:电桥中只有一个臂接入被测量,其它三个臂采用固定电阻;双臂工作:如果电桥两个臂接入被测量,另两个为固定电阻就称为双臂工作电桥,又称为半桥形式;全桥方式:如果四个桥臂都接入被测量则称为全桥形式。
电桥的输出方式有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主要根据负载情况而定。
1)电流输出型
当电桥的输出信号较大,输出端又接入电阻值较小的负载如检流计或光线示波器进行测量时,电桥将以电流形式输出,如图1.4.2a所示,负载电阻为Rg由图中可以得
;
所以电桥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AB为
(1-4-1)
应用有源-----端口网络定理,电流输出电桥可以简化成图1.4.2a所示的电路。图中E'相当于电桥输出端开路电压Uab,R'为网络的入端电阻
(1-4-2)
由图1.4.2b可以知道。流过负载Rg的电流为 (1-4-3)
当Ig =0时,电桥平衡。故电桥平衡条件为
R1R3=R2R4或
当电桥负载电阻Rg等于电桥输出电阻时,即阻抗匹配时,有
这时电桥输出功率最大,电桥输出电流为
(1-4-4)
输出电压为
(1-4-5)
当桥臂R1为与被测量有关的可变电阻,且有电阻增量ΔR时,略去分母中的ΔR项则对于输出对称电桥, R1=R2=R,R3=R4=R
对于电源对称电桥,R1=R4=R,R2=R3=R'≠R
对于等臂电桥,R1=R2=R3=R4=R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三种形式的电桥,当ΔR<<R时,其输出电流都与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即应变成正比,它们之间呈线性关系。
2) 电压输出型
当电桥输出端接有放大器时,由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很高,所以可以认为电桥的负载电阻为无穷大,这时电桥以电压的形式输出。输出电压即为电桥输出端的开路电压,其表达式为 (1-4-6)
设电桥为单臂工作状态,即R1为应变片,其余桥臂均为固定电阻。当R1感受被测量产生电阻增量ΔR1时,由初始平衡条件R1R3=R2R4得 ,代入式(1-4-6),则电桥由于ΔR1产生不平衡引起的输出电压为
(1-4-7)
对于输出对称电桥,此时R1=R2=R,R3=R4=R?/SUP>,当R1臂的电阻产生变化ΔR1=ΔR,根据(1-4-7)可得到输出电压为
(1-4-8)
对于电源对称电桥,R1=R4=R,R2=R3=R'≠R。当R1臂产生电阻增量ΔR1=ΔR时,由式(1-4-7)得
(1-4-9)
对于等臂电桥R1=R2=R3=R4=R ,当R1的电阻增量ΔR1=ΔR时,由式(1-4-7)可得输出电压为
(1-4-10)
由上面三种结果可以看出,当桥臂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也随着变化。当ΔR《R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与应变成线性关系。还可以看出在桥臂电阻产生相同变化的情况下,等臂电桥以及输出对称电桥的输出电压要比电源对称电桥的输出电压大,即它们的灵敏度要高。因此在使用中多采用等臂电桥或输出对称电桥。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常采用等臂电桥,四个被测信号接成两个差动对称的全桥工作形式,
由可见R1=R+ΔR,R2=R-ΔR,R3=R+δR,R4=R-ΔR ,将上述条件代入式(1-4-6)得
(1-4-11)
由式(1-4-11)看出,由于充分利用了双差动作用,它的输出电压为单臂工作时的4倍,所以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
H. 桥式电路的电阻计算
没有公式,这是简单的复合电路。
0.884是并联电路得到的:
0.4和2串联=2.4;
0.4和1串联=1.4;
然后2.4和1.4并联=2.4X1.4/(2.4+1.4)=0.884
I. 高中桥式电路解法
(1)关于基尔霍夫定律,其实是节点定律和另外一个关于电势降的定律,暂且称为环路定律吧。节点定律,即电路中,任意一点(如A点),流进的电流要等于流出的电流。这很好理解,可以理解为电荷不会在这一点堆积。环路定律,即从某一点出发,经任一回路回到原点,电势降要为零。其中,经过电源时的电势升降大小即为电动势(这很好判断),经过电阻的话则用所设电流、欧姆定律表示,逆流为电势上升。在运用时,关键就是你问的那个,电流方向问题。具体操作:任意设每一条支路中的某一电流方向为正(当然,如果你能尽量凭感觉设得合理一些,会比较好解好想),列足够的方程组(看你设了几个电流)求解,解出后,其中负的结果表示实际电流与你所设的电流方向相反。其实,基尔霍夫定律并不太实用,因为方程组太多。建议你学习下等效电压源和等小电流源的原理,会方便很多(2)关于电桥从字面即可理解,图中跨接在AB之间的线路即成为桥路,它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处理的时候,可以先想象把这一支路取下,看原本电路(是个并联)中,A,B两个点哪个点的电势高。这应该很好算吧,如设电流从左向右的话,通过比较R1与R2上的电势降即可得出。判断出桥路两端点的电势大小关系以后,电流方向还用说吗~判断出方向以后,用基尔霍夫慢慢算吧。。。
J. 电桥电路怎么计算
一般是进行“三角形----星形”转化去化简电路求解。
一般地,被测量者的状态量是非常微弱的,必须用专门的电路来测量这种微弱的变化,最常用的电路就是各种电桥电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电桥电路。
电桥电路的作用:把电阻片的电阻变化率ΔR/R转换成电压输出,然后提供给放大电路放大后进行测量。
单臂工作:电桥中只有一个臂接入被测量,其它三个臂采用固定电阻;双臂工作:如果电桥两个臂接入被测量,另两个为固定电阻就称为双臂工作电桥,又称为半桥形式;全桥方式:如果四个桥臂都接入被测量则称为全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