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协会

数据库协会

发布时间: 2022-10-01 19:47:05

① 根据数据库模型的发展,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哪三代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提出了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是数据管理数据库系统。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1)数据库协会扩展阅读: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

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②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如今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dgar F. Codd于1981年被授予ACM图灵奖,以表彰他在关系数据库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③ 数据库三级模式到底是什么意思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

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有: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3)数据库协会扩展阅读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数据库在三个级别 (层次)上的抽象,使用户能够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物理表示和存储。

实际上 ,对于一个数据库系统而言一有物理级数据库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基础,概念级数据库中不过是物理数据库的一种逻辑的、抽象的描述(即模式),用户级数据库则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它是概念级数据库的一个子集(外模式)。

用户应用程序根据外模式进行数据操作,通过外模式一模式映射,定义和建立某个外模式与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将外模式与模式联系起来,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只要改变其映射,就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对应的应用程序也可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通过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定义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与存储结构(内模式)间的对应关系,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模式一内模式映射,就能保持模式不变,因此应用程序也可以保持不变。

④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数据库怎么查文献

1 期刊浏览检索
1.1 期刊浏览

点击"BROWSE JOURNALS",进入期刊列表页面
选择感兴趣的期刊,点击该刊名,显示出该刊页面

(1) 点击"View Issue Table of Contents" ,即显示出该刊最新期的文章列表,可以查看文摘和阅览全文(初次阅读全文需下载安装PDF全文浏览器),同时点击作者可以搜索该作者发表的文章。

勾选需要的文章,添加到"My article",可将这些文章收藏到"My article",详见个性化设置。

(2) 点击"Search this Issue" ,可在该刊最新期内搜索文章,此时刊名、卷期已自动选定,只需选择检索入口和输入检索词,多个检索词还要选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AND(与)、OR(或)、NOT(非)、NEAR(接近)。即可在该刊最新期内搜索文章。

(3) 点击"Available volume list" ,即显示出该刊所有卷期列表,点击某一卷,即显示该卷包括的期次,点击某一期,即显示该期所有文章列表,此时可以查看所列文章的文摘和阅览全文。

(4) 点击"Search all issues" ,可在该刊所有期内检索文章(与图5类似),此时刊名已自动选定,只需选择检索入口和输入检索词,多个检索词还要选择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AND(与)、OR(或)、NOT(非)、NEAR(接近)。即可在该刊所有期内搜索文章。

1.2 期刊检索

1.2.1 简单检索

简单检索页面,在第一个文本框输入检索词,第二个文本框选择检索范围,有全部、期刊、回忆录,然后点"GO"按钮。

1.2.2 高级检索

点击"ADVANCED"按钮,进入高级检索页面(见图7)。

第一步:选择ASCE出版物,选择"All Publications" 其范围包括"All Journals"和"All Conference Proceedings",也可以只选择"All Journals"或下面的一种或几种期刊,选择多种期刊时,按ctrl一一选择......。

第二步:选择检索范围(年)(默认all years)

第三步:选择检索字段并输入相应的检索词,检索词之间还要选择逻辑关系:AND(与)、OR(或)、NOT(非)、NEAR(接近)。

第四步:设定结果输出范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X卷X期-X卷X期。

第五步:检索(SEARCH)

2 会议录浏览检索

2.1 会议录浏览

点击"BROWSE PROCEEDINGS",有三种浏览方式:按兴趣、会议录名称、年代,如图8所示。

按年代浏览:

点击某一年,即显示出该年会议录列表(如图10)

点击某一会议录,即显示出该会议录文章列表(如图11),此时可以查看所列文章的文摘和阅览全文,点击作者可以检索该作者发表的文章。

勾选需要的文章,添加到"My article",可将这些文章收藏到"My article",详见个性化设置。

按会议录名称浏览:

点击某一会议录,即显示该会议录文章列表,选择某一文章,可查看文摘和全文信息。

2.2 会议录检索

页面左侧有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方式,其检索方法与期刊检索相同。

3 文摘和全文的显示

浏览或检索出文献后,点击"Abstract"可查看文摘, 同时提供PDF、GZipped PS两种全文显示方式 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注:(1)文摘界面下面会显示参考文献列表,并建立超链接,用户可以便捷地链接到相关参考文献。

(2)文摘中的作者都建立了超链接,通过链接可以查找出该作者的所有文献。

浏览全文时,浏览器工具栏有保存副本、打印、缩放、查找、复制、摘录等多种功能,如图14所示。
4 Scitation平台

进入Scitation平台主页面

注: Scitation平台上集成有许多学会的出版物,利用该平台的检索功能可检索该平台的所有期刊,获取文献文摘及线索。但访问全文仅限于我馆目前已经订购的ASCE、ASME,因此需要访问全文,请进入ASCE、ASME系统后再进行检索。
初次登录,用户可以在平台右上角进行免费注册,注册之后,用户才可以享受平台上提供的My Articles、My Publications等个性化工具。

4.1 简单检索

用户可直接在平台主页上进行浏览和检索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平台上提供的检索范围,Scitation中的检索是检索平台上所有全文记录文献,而SPIN+Scitation的检索是对平台上所有记录的检索。

4.2 高级检索

点"Search Options" ,进入高级检索界面

图 16

第一步:选择检索范围:Scitation或SPIN+Scitation

第二步:选择检索字段并输入相应的检索词,检索词之间还要选择逻辑关系:AND(与)、OR(或)、NOT(非)、NEAR(接近)。选择检索范围(年)(默认all years)

第三步:设定结果输出范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X卷X期-X卷X期。

第四步:检索(SEARCH)

4.3 进入ASCE

通过"Scitation"平台访问ASCE电子期刊,首先在图15右侧"Browse"栏下点击 By Publisher (按出版者选择期刊),进入Browse Scitation页面,如图17所示。在Jump to选项框中选择 ASCE ,光标自动跳至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下面列出了ASCE的全部期刊列表,最早回溯到1995年,如图18所示。

图 17

图 18

(1)点"Browse Journals",进入"Journals of ASCE"。

(2)点"Browse Proceedings ",进入"Proceedings of ASCE"。

(3) 如图16列出了ASCE的所有期刊,每一种期刊名称前都有一个“□”,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期刊进行点选,然后点击"add selected"按钮,就将此刊加入到了"My Publications"中。

(4)当检索出文章后,,每一篇文章篇名前都有一个“□”,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点选,然后点击"add selected"按钮,就将此文章加入到了"My articles"中。

5 个性化设置

Scitation平台上提供了"My Articles"、"My Publications"等个性化工具,读者可以将感兴趣的期刊或文章收藏到"My Publications"或"My Articles"中,下次进入时就可以直接点击页面上方的"My Publications"或"My Articles",进入你收藏的期刊或文章列表,然后就可以浏览了。

享受"My Articles"、"My Publications"等个性化工具,必须注册。用户可以选择在平台右上角的"Register"进行免费注册(注:您输入的Email将被作为用户名,系统会以邮件的方式将密码发送给您)。

注册之后,在平台主页面按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进入"My Publications",就可以浏览、检索所收藏的期刊了;点击"My Articles",就可以浏览所收藏的文章了。用户还可以对收藏的期刊进行删除(Remove Selected)、添加(Add Publications)等操作,对收藏的文章进行删除(Remove Selected)

⑤ 数据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现状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实现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及软件技术,是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及数据库设计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数据库技术的基础。

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到现在,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历程中,人们在数据库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系统开发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已经开始对新一代数据库系统的深入研究。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 数据库技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它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作为自己赶超世界潮流的标志之一。而数据库技术则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支撑。没有数据库技术,人们在浩瀚的信息世界中将显得手足无措。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应用从科学研究部门扩展到企业管理及政府行政部门,人们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96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商品化的信息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从此,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互联网日益被人们接受的今天,Internet又使数据库技术、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放大。现在数据库已经成为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应用的主要软件工具之一,帮助人们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

1.1.2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及特点
数据库最初是在大公司或大机构中用作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基础。后来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库技术被移植到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供单用户个人数据库应用。接着,由于PC机在工作组内连成网,数据库技术就移植到工作组级。现在,数据库正在Internet和内联网中广泛使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据库技术是用来解决文件处理系统问题的。当时的数据库处理技术还很脆弱,常常发生应用不能提交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的诞生为数据库专家提供了构造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方法,推动了关系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1979年,Ashton-Tate公司引入了微机产品dBase Ⅱ,并称之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此数据库技术移植到了个人计算机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后期,终端用户开始使用局域网技术将独立的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终端之间共享数据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多用户数据处理,称为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结构。现在,数据库技术正在被用来同Internet技术相结合,以便在机构内联网、部门局域网甚至WWW上发布数据库数据。

1.1.3 数据库技术发展历史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以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作为主要依据和标志。按照数据模型的发展演变过程,数据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短短的30年中,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代是网状和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是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是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成为当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1.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层次数据库系统的典型代表是1969年IBM公司研制出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若干报告,被称为DBTG报告。DBTG报告确定并建立了网状数据库系统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技术,是网状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在DBTG思想和方法的指引下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不断成熟,开发了许多商品化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是基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的。

可以说,层次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先驱,而网状数据库则是数据库概念、方法、技术的奠基者。

2.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数据库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Edgar F. Codd于1981年被授予ACM图灵奖,以表彰他在关系数据库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大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终于使关系数据库从实验室走向了社会,因此,人们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数据库时代。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新开发的系统均是关系型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2、Ingres、Oracle、Informix、Sybase等。这些商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使数据库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管理、情报检索、辅助决策等方面,成为实现和优化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

3. 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并在应用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990年高级DBMS功能委员会发表了《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宣言》,提出了第三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l 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

l 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

l 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是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也是第三代数据库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分布式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知识库、多媒体库、模糊数据库等都是这方面的实例。

1.1.4 数据库系统访问技术
目前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主流标准接口主要有ODBC、OLE DB和ADO。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接口进行概要介绍。

1. 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
开放数据库连接(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是由Microsoft公司定义的一种数据库访问标准。使用ODBC应用程序不仅可以访问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的桌面型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且可以访问异构平台上的数据库,例如可以访问SQL Server、Oracle、Informix或DB2构建的数据库等。

ODBC是一种重要的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基于标准的SQL语句,它的核心就是SQL语句,因此,为了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必须支持SQL语句。

ODBC通过一组标准的函数(ODBC API)调用来实现数据库的访问,但是程序员不必理解这些ODBC,API就可以轻松开发基于ODBC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这是因为在很多流行的程序开发语言中,如Visual Basic、PowerBuilder、Visual C++等,都提供了封装ODBC各种标准函数的代码层,开发人员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标准函数。

ODBC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大大简化了一些数据库开发工作。但是它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Microsoft公司又开发了OLE DB。

2. OLE DB
OLE DB是Microsoft公司提供的关于数据库系统级程序的接口(System-Level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Microsoft公司数据库访问的基础。OLE DB实际上是Microsoft公司OLE对象标准的一个实现。OLE DB对象本身是COM(组件对象模型)对象并支持这种对象的所有必需的接口。

一般说来,OLE DB提供了两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一种是通过ODBC驱动器访问支持SQL语言的数据库服务器;另一种是直接通过原始的OLE DB提供程序。因为ODBC只适用于支持SQL语言的数据库,因此ODBC的使用范围过于狭窄,目前Microsoft公司正在逐步用OLE DB来取代ODBC。

因为OLE DB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接口,特别适合于面向对象语言。然而,许多数据库应用开发者使用VBScript和JScript等脚本语言开发程序,所以Microsoft公司在OLE DB对象的基础上定义了ADO。

3. 动态数据对象(ADO)
动态数据对象(Active Data Objects,ADO)是一种简单的对象模型,可以被开发者用来处理任何OLE DB数据,可以由脚本语言或高级语言调用。ADO对数据库提供了应用程序水平级的接口(Application-Level Programming Interface),几乎使用任何语言的程序员都能够通过使用ADO来使用OLE DB的功能。Microsoft公司声称,ADO将替换其他的数据访问方式,所以ADO对于任何使用Microsoft公司产品的数据库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1.1.5 网络数据库系统编程技术
在当今网络盛行的年代,数据库与Web技术的结合正在深刻改变着网络应用。有了数据库的支持,扩展网页功能、设计交互式页面、构造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更新网站和维护网站都将变得轻而易举。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Web数据库技术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Web数据库开发的相关技术。

1. 通用网关接口(CGI)编程
通用网关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是一种通信标准,它的任务是接受客户端的请求,经过辨认和处理,生成HTML文档并重新传回到客户端。这种交流过程的编程就叫做CGI编程。CGI可以运行在多种平台上,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使用多种语言编程,如Visual Basic、Visual C++、Tcl、Perl、AppletScript等,比较常见的是用Perl语言编写的CGI程序。但是CGI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即速度慢和安全性差等。

2. 动态服务器页面(ASP)
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I的技术,是一种真正简便易学、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编程技术。ASP实际上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套服务器端脚本运行环境,通过ASP可以建立动态的、交互的、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用ASP编写的程序都在服务器端执行,程序执行完毕后,再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这样不仅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速度,而且避免了ASP程序源代码的外泄,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3. Java 服务器页面(JSP)
Java服务器页面(Java Server Pages,JSP)是Sun公司发布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JSP技术为创建高度动态的Web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开发环境,它能够适用于市场上大多数的服务器产品。

JSP使用Java语言编写服务器端程序,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JSP源程序被编译成Servlet并由Java虚拟机执行。这种编译操作仅在对JSP页面的第一次请求时发生。因此,JSP程序能够提供更快的交互速度,其安全性和跨平台性也很优秀。

⑥ 数据库三级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一、模式(Schema)

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④ 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理解:

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

其目的有:

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⑦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包括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使不同级别的用户对数据库形成不同的视图。
所谓视图,就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层次(级别)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小组于1978年提出了标准化的建议,将数据库结构分为3级:面向用户或应用程序员的用户级、面向建立和维护数据库人员的概念级、面向系统程序员的物理级。

⑧ 空气物性特性数据库有相关协会或者网站可以查吗

该网站可以 http://www.autoyx.com/wx.htm

⑨ ADP是什么

ADP-- 声音数据处理器
ADP 声音数据处理器 Acoustic Data Processor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管理数据处理
ADP 管理数据处理 Administrative Data Processing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高级数据处理
ADP 高级数据处理 Advanced Data Processing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总需求潜力
ADP 总需求潜力 Aggregate Demand Potential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报警显示板
ADP 报警显示板 ALarm Display Plate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反倾销措施
ADP 反倾销措施 anti-mping measures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数据库厂商协会[英]
ADP 数据库厂商协会[英] Association of Database Procers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ADP-- 关联数据处理
ADP 关联数据处理 Associative Data Processing 无 No ...
standfor - 英语缩写 - 02/05/2012 - 21:40

⑩ 如何让同学喜欢数据库,加入数据库协会。

说数据库协会有妹纸并且会定期举办活动 恩哼

热点内容
去培训编程 发布:2025-05-17 09:41:16 浏览:700
android控制屏幕关闭 发布:2025-05-17 09:32:23 浏览:147
excel的快速访问工具栏 发布:2025-05-17 09:14:58 浏览:1
android360源码 发布:2025-05-17 09:11:47 浏览:76
步科编程软件 发布:2025-05-17 09:09:18 浏览:824
ps4密码设置有什么要求 发布:2025-05-17 08:49:16 浏览:70
文本编译工具 发布:2025-05-17 08:47:47 浏览:3
phpc语言 发布:2025-05-17 08:45:30 浏览:806
苹果6s怎么设置4位密码 发布:2025-05-17 08:41:14 浏览:180
如何玩cf端游越南服务器 发布:2025-05-17 08:38:54 浏览: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