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配置网络服务器
1. linux服务器如何配置上网
Apache是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头号Web服务器。很多小地方都可以用来调整Apache的性能,并降低它对系统资源的影响。其中一个就是调整内存使用率,当然达到这一目的可能还是需要花点功夫的。 例如,通过ps来确定httpd线程的内存使用率,可以输入下面的命令: # ps -U apache -u apache u USERPID %CPU %MEMVSZRSS TTYSTAT START TIME COMMAND apache130670.05.3 149704 54504 ?SOct071:53 /usr/sbin/httpd -f /etc/httpd/conf/httpd.conf -DAPACHE2 ... 上面这段输出显示了单个httpd进程使用了50 MB的RSS(驻留集大小)内存(或者非交换物理内存),以及149 MB的VSZ(虚拟)内存。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Apache里加载和运行的模块数量。这决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由于这个数字里还包含了共享库包,所以不是100%的准确。我们可以认为RSS数字的一半是httpd线程真正使用的内存数,这可能还有点保守,但是离我们的目的已经非常接近了。 在本文里,我们假设每个httpd进程都在使用了27 MB内存。然后,你需要确定可以让httpd真正使用的内存数。根据运行在机器上的其他进程,你可能希望要求50%的物理内存都供Apache使用。在一个装有1GB内存的系统上,就有512MB的内存可以被划分为多个27MB的内存,也就是大约19个并发的httpd内存。有些人坚持认为每个httpd 线程“真正”使用大约5MB的内存,所以从理论上讲你可以把512MB的内存划分出102个并发进程供Apache使用(要记住的是,除非你的网站需要极其巨大的流量,否则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在默认状态下,Apache会分配最大256个并发客户端连接,或者256个进程(每一个都对应一个请求)。按照这种设置,一个流量巨大的网站会在顷刻间崩溃(即使你假设每个进程占用5MB内存,那也需要1.3GB的内存来满足请求的数量)。如果不采取其它措施,系统会通过硬盘来尝试使用交换空间以处理它无法在物理内存中完成的任务。 其他可以调整的项目包括KeepAlive、KeepAliveTimeout和MaxKeepAliveRequests等设置。可以放在httpd.conf文件里的推荐设置有: ServerLimit 128MaxClients 128KeepAlive OnKeepAliveTimeout 2MaxKeepAliveRequests 100 通过将KeepAliveTimeout从15秒减到2秒,可以增加MaxClients命令;19太小,而128要好得多。通过减少进程存活的秒数,你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允许更多的连接。 当然,如果没有真正的测试在背后支持,数字就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ab的作用之所在。使用ab对Apache配置文件(MaxClients等于 256、ServerLimit等于256、KeepAliveTimeout等于15)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1000个请求(100个连续请求并发产生)的调整方法如下。(在执行测试的时候要确保服务器上有一个终端打开以观察系统的负载。) $ ab -n 1000 -c 100 -k http://yoursite.com/index.php 现在把上面的服务器设置改为更加保守的设置,重新启动Apache,试着再次测试(总是从远程计算机上进行,而不是本机)。 在这里的测试中,不同的设置导致执行所消耗的时间产生了一倍的差距(分别为27.8s和16.8s),但是负载的平均值为0.03和0.30。这可能会使得你的网站变得稍慢,但是会确保它不会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崩溃。还要记住的是,你将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以便取得一个平均值。 使用ab是测试调整Apache配置的一个极佳方法,应该在你每次做出影响性能的更改时使用它。
2. Linux常用网络配置命令
一、查看网络配置
确保网络配置的正确性及网络连接的畅通是Linux系统作为服务器应用的基础,查看及测试网络配置是管理Linux网络服务的第一步。
1.ifconfig——查看网络配置
1) 查看所有活动网络接口的信息
执行 ifconfig 或ip addr或ip a命令,都可以显示当前主机中已启用(活动)的网络接口信息。、
2) 查看指定网络接口信息
格式:ifconfig 网络接口名
可以通过TX、RX等信息了解到通过该网络接口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个数,流量等跟多属性。
2.hostname命令
在Linux系统中,相当一部分网络服务都会通过主机名来识别本机,如果主机名配置不当,可能会导致程序功能出现故障。
1) 查看主机名
使用hostname命令就可以查看当前主机的主机名,不添加任何选项参数。
2) 临时更改主机名
hostname NewName
注:这种方法只是临时的更改主机名,重启后将失效。
3) 永久更改主机名
a. 修改配置文件
RHEL6和7的配置文件存放路径不相同,修改配置文件中的主机名,重启就可永久更改主机名。
RHEL6主机名配置文件路径为:/etc/sysconfig/network
RHEL7主机名配置文件路径为:/etc/hostname
示例
b. 使用命令修改(这种方法只适用于RHEL7或者CentOS7之后)
命令格式:
使用该命令更改后,更改后的主机名就自动写入了配置文件中,所以可以永久更改主机名,其实就是修改了配置文件。
3.route命令
直接执行route命令可以查看当前主机中的路由表信息,若结合“-n”选项使用,可以将路由记录中的地址显示为数字形式,这可以跳过解析主机名的过程,在路由表条目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加快执行速度。
Destination列对应的是目标网段的地址,Gateway列对应的是吓一跳路由器的地址,Iface列对应的是发送数据的网络接口。当目标网段为“default”是,表示此行是默认网关记录,当吓一跳为“*”是,表示目标网段是与本机直接相连的。
4.netstat命令——查看系统的网络连接状态等
netstat命令是了解网络状态及排除网络服务故障的有效工具。
常用选项:
-a:显示所有活动连接(包括监听、非监听状态的服务端口)
-n:以数字形式显示
-p:显示相关的进程信息
-t:查看 TCP 协议相关信息
-u:查看UDP协议相关信息
-r:显示路由表信息
-l:显示处于监听(listening)状态的网络连接及端口信息
通常使用“-anput”组合选项,结合管道使用“grep”命令,来查看一些服务的端口是否开启。
示例:
Tcp21为ftp服务的端口
二、测试网络连接
1.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常用选项:
-c<完成次数>:设置完成要求回应的次数
-i<间隔秒数>:指定收发信息的间隔时间
-q:不显示指令执行过程,开头和结尾的相关信息除外
-s<数据包大小>:设置数据包的大小
-t<存活数值>:设置存活数值TTL的大小
-v:详细显示指令的执行过程
若返回“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的反馈信息,则表示目标主机不可达,可能目标地址不存在或主机已关闭;返回“Network is unreachable”的反馈信息,则表示没有可用的路由记录(如默认网关),无法到达目标主机所在的网络;返回“Request timeout”的反馈信息,表示与目标主机间的连接超时(数据包缓慢或丢失),若有严格的防火墙限制,也可能返回此信息。
2.traceroute命令——跟踪数据包的路由途径
使用traceroute命令可以测试从当前主机到目的主机之间经过的网络节点,并显示各中间结点的连接状态(响应时间)。对于无法响应的节点,连接状态将显示为“*”。
示例:traceroute IP_ADDR
在网络测试与排错的过程中,通常会先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主机的网络连接,如果发现网络有故障,再使用traceroute命令跟踪查看是在哪个中间结点存在故障。
3.nslookup命令——测试DNS域名解析
nslookup是用来测试(DNS)域名解析的专用工具。(DNS服务后面再详细讲解,通俗的说就是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的一个服务)
示例:nslookup www..com
若成功反馈要查询域名的IP地址,则表示域名解析没有问题;若出现“...... no servers could be reached”的信息,表示不能连接到指定的DNS服务器;若出现“...... cant’t find xxx.yyy.zzz:NXDOMAIN”的信息,表示要查询的域名不存在。
三、设置网络地址参数
设置网络参数的方法:
• 临时配置 —— 使用命令调整网络参数简单、快速,可直接修改运行中的网络参数
一般只适合在调试网络的过程中使用
系统重启以后,所做的修改将会失效
• 永久配置 —— 通过配置文件修改网络参数修改各项网络参数的配置文件
适合对服务器设置固定参数时使用
需要重载网络服务或者重启以后才会生效
1.临时配置——使用网络配置命令(注:RHEL6中网络接口的名称为eth,RHEL7中为ens)
1)使用ifconfig命令修改网卡的地址、状态
ifconfig命令不仅可以用于查看网卡配置,还可以修改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也可以绑定网络接口、激活或停用网络接口
a. 修改网卡的ip地址(临时修改)
命令格式:
示例:
b. 禁用或者重新激活网卡
命令格式:
示例:
c. 设置虚拟网络接口(相当于一块网卡配置多个IP地址)
命令格式:
示例:
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虚拟接口,如“eth0:1”“eth0:2”等
2)使用route命令添加、删除静态路由记录
• 删除路由表中的默认网关记录命令格式:route del default gw IP地址
• 向路由表中添加默认网关记录命令格式:route add default gw IP地址
• 添加到指定网段的路由记录命令格式:route add -net 网段地址 gw IP地址
• 删除到指定网段的路由记录命令格式:router del -net 网段地址
2.永久配置——修改网络配置文件
1)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默认位于目录“/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文件名格式为:“ifcfg-XXX”,其中“XXX”是网络接口的名称。例如:RHEL6中网卡eth0的配置文件是“ifcfg-eth0”,而RHEL7中网卡ens33的配置文件是“ifcfg-ens33”。
在网卡的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静态IP地址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
上述个配置项的含义及作用:(图示为RHEL6中的配置文件,7中也差不多,换汤不换药,修改的都差不多)
• DEVICE:设置网络接口的名称ONBOOT:设置网络接口是否在Linux系统启动时激活BOOTPROTO:设置网络接口的配置方式,值为static时表示使用静态ip地址,为dhcp时表示通过dhcp的方式动态获取ip地址IPADDR:设置网络接口的ip地址NETMASK:设置网络接口的子网掩码GATEWAY:设置网络接口的默认网关地址2)重启 network 网络服务
当修改了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以后,若要使新的配置生效,可以重启network服务或者重启主机或者禁用、启用网络接口。
示例:
• RHEL6中重启network服务:service network restartRHEL7中重启network服务: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注:这是我在做实验时候的一个经验:RHEL6修改完网卡配置重启后,ip地址仍然没有改过来,这时候我们经常会删除“/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这个文件。RHEL7不用管,RHEL7特别好改,RHEL6改的时候特别难受。(个人提示,不求认同)
3)域名解析配置文件
a.指定为本机提供DNS解析的服务器地址
/etc/resolv.conf文件中记录了本机默认使用的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对该文件所做的修改将会立刻生效。Linux系统中最多可以指定3个(第3个以后将被忽略)不同的DNS服务器地址,优先使用第1个DNS服务器。
示例:
其中“search localdomain”用来设置默认的搜索域(域名后缀)。例如,当访问主机“localhost”时,就相当于访问“localhost.localdomain”。
b.本地主机映射文件
/etc/hosts文件中记录着一份主机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表,一般用来保存经常访问的主机信息。当访问一个未知的域名时,先查找该文件中是否有相应的映射记录,如果找不到在去向DNS服务器查询。
hosts 文件和 DNS 服务器的比较
• 默认情况下,系统首先从 hosts 文件查找解析记录hosts 文件只对当前的主机有效hosts 文件可减少 DNS 查询过程,从而加快访问速度
3. linux怎么配置dhcp服务器的failover名称为test
linux下dhcp服务配置教程
发布于 2017-09-05 12:06:09 | 109 次阅读 | 评论: 0 | 来源: 网友投递
Linux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linux下dhcp服务的配置教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1、DHCP简介
(1)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简化主机IP地址分配管理的TCP/IP标准协议,用户可以利用DHCP服务器管理动态的IP地址分配及其他相关的环境配置工作,如:DNS服务器、WINS服务器、Gateway(网关)的设置。
(2)DHCP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当DHCP客户端启动时,它会自动与DHCP服务器通信,由DHCP服务器为DHCP客户端提供自动分配IP地址的服务。
(3)安装了DHCP服务软件的服务器称为DHCP服务器,启用了DHCP功能的客户机称为DHCP客户端。
2、实验要求
架设一台DHCP服务器,并按照下面的要求进行配置:
(1)为子网192.168.0.0/24建立一个IP作用域,并将在192.168.0.100~192.168.0.149范围之内的IP地址动态分配给客户机。
(2)假设子网中的DNS服务器地址为192.168.0.253,域名为alice.com,将这些参数指定给客户机使用。
(3)为某台主机保留192.168.0.120这个IP地址。
配置2台DHCP客户机,试测试DHCP服务器的功能。
根据要求完成上述DHCP实验,要求撰写完整实验教程(实验拓扑图、图文并茂的实验步骤 )
3、实验拓扑
4、实验步骤
(1)先挂载镜像,配置本地yum源
(2)解决网卡不一致问题,配置各主机IP地址
(3)将3台主机加入NAT网络,同时将NAT模式的DHCP功能关闭
(4)在dhcp-s上安装dhcp服务器(默认未安装)
[root@lyy 桌面]# yum install dhcp -y
(5)修改dhcp.conf配置文件
[root@lyy 桌面]# gedit /etc/dhcp/dhcp.conf /usr/share/doc/dhcp*/dhcp.conf.sample
/usr/share/doc/dhcp*/dhcp.conf.sample:是系统自带的dhcp配置文件的模板,可以根据需要参考复制相应内容
注意:配置文件一定要写正确,否则dhcp服务不能启动成功,如漏写 { 或 ;等等
(6)启动dhcp服务
[root@lyy 桌面]# service dhcpd start//注意是httpd
(7)修改dhcp-c1的BOOTPROTO为dhcp
[root@lyy 桌面]# gedi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同样的方法修改dhcp-c2)
(8)分别重启dhcp-c1和dhcp-c2的网络服务
5、结果测试
查看dhcp-c1和dhcp-c2获取的ip
dhcp-c1:
dhcp-c2: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PHPERZ。
相关阅读:
linux下dhcp服务配置教程
Linux操作系统安装图文配置教程详细版
linux下的dhcp服务的完全配置(图文详解)
linux下NFS配置教程详解
Linux下Varnish缓存的配置优化方法
Linux 操作系统下Web服务器配置详细介绍
Linux下防火墙的简单配置与插入规则介绍
linux下配置yum源方法详解
Linux下安装配置MySQL
linux防火墙配置教程之允许转发实验(2)
Linux 下sftp配置之密钥方式登录详解
linux下通过xinetd服务管理 rsync 实现开机自启动
4. 如何通过linux代理配置本机连接局域网服务器
首先打开xshell软件,并且连接到服务器上的某个服务,点击工具栏上的Properties属性按钮。
选择Current Session。对当前的session进行配置。
进入属性界面之后,点击左侧的Tunneling网络隧道,通过这里的网络隧道增加网段配置,即可使本机链接到对端的服务器中。
点击Add添加按钮,添加需要本机链接到服务端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描述信息主要是用来自己添加备注等。
输入ip地址和端口号,然后点击确定保存。如果输入错误,可以点击Eidt进行编辑,或者删除点击Remove即可。
配置好之后,在本机通过命令ping服务端的地址就会看到ping通的情况(注意,这里要保障本机和配置的linux服务器网络是连通的状态)。
同样,在浏览器中,输入服务端的服务地址,就会自动打开服务端发布的一些服务。
END
更详细内容请看www.linuxprobe.com
5. linux下如何配置网络
linux下配置网络步骤方法:
配置动态IP
1.在终端命令窗口中输入setup,就会弹出如下窗口。
[root@wgods
~]#
setup
2.选择Network
Configuration,点击enter进入下面界面。
3.选择Edit
Devices选项进入下面界面
4.点击enter,选项进入下面界面,按Tab键在选项间切换,选择Use
DHCP后,按下空格键,就会出现[*],然后点击OK键。注意:有时候在Name或Device选项不小心,让eth0多了空格,就会造成配置出问题,此时要检查一下/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文件,才能发现问题。否则这种细节问题会纠结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