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算法
1.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液体压强p=ρgh:
1、压强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公式:p = 推导公式:F = PS
3、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6、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1)压力算法扩展阅读:
在静止的液体中,任取一个底面为正方形(正方形与水平面平行),高为深度的液柱进行受力分析。作用于液柱上的力有液柱的重力 G =密度*ghS ,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表面的大气压力 Fo=poS,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底面的液体压力 F=p*S,方向垂直向上;作用液柱的四个侧面上的压力都是水平方向的,两两自相平衡。
作用在液柱垂直方向上有向下的重力 G 、向下大气压力 Fo, 向上的水压力 F,因为在垂直方向受力也是平衡的,所以 F=Fo+G,即
pS = poS+ 密度*ghS,约去S得 p = po+ 密度*gh 。如果不计大气压力,只计液体本身产生的压强,则 p = ρgh。
2. 静水压力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静水压力的计算方法为:P=ρgh,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如下。
1、平面
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大小,应等于分布在平面上各点静水压强作用的总压力的总和。 (矢量的加和性)作用在单位宽度的静水总压力,应等于静水压强分布图的面积。 因此整个矩形平面的静水总压力,则等于平面宽度乘以压强分布图的面积。
2、任意平面
作用于任意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等于平面形心点上的静水压强与平面面积的乘积。形心点压强Pc,可理解成整个平面的平均静水压强。
(2)压力算法扩展阅读:
静水压就是指液体所产生的压强,生理学上的静水压就是机体某部位积聚的液体对其周围组织产生的压强。例如生理学中组织液对毛细血管壁的压力。
作用在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大小P等于该平面的面积A与其形心处的压强pc的乘积,即p=pcA=γhcA,hc为平面形心处于液面下的深度,总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
总压力的作用点即压力中心的位置在平面图形形心的下方,二者间的距离,可由计算确定。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p可分别计算其铅直分力pΖ和水平分力px,然后按力的合成法确定总压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量等于该曲面的铅直投影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按平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确定其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静水总压力的铅直分量等于“压力体”体积内所含液体的重量。压力体由如下诸面围成:过曲面周界上一切点的铅垂线所构成的曲面;与液面重合的水平面。若压力体实际上充有液体,则该铅直分力的方向向下。若压力体并未充有液体,则该铅直分力的方向向上。
3. 液体内的压力怎么算
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的密度*深度*g(g=9.8N/kg)
压力=液体内部的压强*受力面积
但是对于放在圆柱或棱柱的容器中的液体可以用另一种算法:
可以使用固体压力的计算方法!
4. 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液体压强p=ρgh:
1、压强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公式:p = 推导公式:F = PS
3、单位:压力F的单位:牛顿(N),面积S的单位:米2(m2),压强p的单位:帕斯卡(Pa)。
4、应用: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6、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4)压力算法扩展阅读: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对容器内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液体由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来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压强
5. 知道质量了 怎么算压力!
1.把物体放在平面上,物体对平面的压力算法如下:
如果物体的质量是m,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是g,平面与水平面的角度是q度,
则平面所受的压力N=m*g*cosq
2.把物体对着垂直水平面的平面放置,要想要物体静止,则必须施加外力。这就很复杂了,和外力的大小与施加方向有关了。就要具体考虑了。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6. 压力的计算公式
压力=压强*受力面积(F=PS)。
压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习惯上,在力学和多数工程学科中,“压力”一词与物理学中的压强同义。
固体表面的压力通常是弹性变形的结果,一般属于接触力。液体和气体表面的压力通常是重力和分子运动的结果。压力方向通常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如果压力的作用方向与接触面不垂直,通常是由于压力和摩擦的相互作用。
(6)压力算法扩展阅读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1、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压强指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二、成因不同:
1、压力是物体间相互挤压形成的。
2、压强则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大小既跟压力大小有关,也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7. 压力与流量计算公式
流速=流量/管道截面积。
假设流量为S立方米/秒,圆形管道内半径R米,则流速v:v=S/(3.14*RR)。
流量=流速×(管道内径×管道内径×π÷4)。
流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的容积或重量称为流量。用容积表示流量单位是L/s或(`m^3`/h);用重量表示流量单位是kg/s或t/h。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在一定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为流速,流速一般指流体的平均流速,单位为m/s。
水的压力的计算公式:水的压强P×装水的容器的底面积S。压力对于液体来说,对流速、管径、流量没有关系,因为液体认为是不可压缩性的;但对气体来说,影响较大,可用气态方程式去换算P×V=RT。
流量与管道断面及流速成正比,三者之间关系:
Q =(∏D^2)/ 4•v•3600 `(`m^3` / h)式中 Q— 流量(`m ^3` / h或t / h);
D— 管道内径(m);
V— 流体平均速度(m / s)。
根据上式,当流速一定时,其流量与管径的平方成正比,在施工中遇到管径替代时,应进行计算后方可代用。例如用二根DN50的管代替一根DN100的管是不允许的,从公式得知DN100的管道流量是DN50管道流量的4倍,因此必须用4根DN50的管才能代用DN100的管。
(7)压力算法扩展阅读:
流速是流体的流动速度。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或称为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这种变化可以用雷诺数来量化。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流体流动稳定,为层流;反之,若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湍流流场。
8. 水压力计算公式
P=ρgh=49.035kPa。
p=ρgh(p是压强,ρ是液体密度,水的密度为1×10^3kg/m^3,g是重力加速度取9.8 N/kg,h是取压点到液面高度)
水压与水的多少无关,只与水的深浅和密度有关系。(水越深,水压大;密度越大,水压越大),在实际生活中,家中水压还受水管的弯折度的影响,弯折次数越多,水压就会有所减小。
(8)压力算法扩展阅读
一般自来水水压是0.7公斤左右,1MPa等于10公斤水压。1MPa=10kg/平方厘米,MPa兆帕为新单位。依照自来水供水规范:
龙头水,一般认为0.1Mpa=10米,国家规定的管网末梢供压是0.14Mpa,更直观地说,0.1MPa,就相当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管网末梢供压是0.14Mpa,相当于水龙头离供水塔(池)有14米的高度。所以,家住的位置越高,水压就会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