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数据库
㈠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内容与特点
科学数据库由中心站点和分布在网上本地和外地的相互独立的若干个专业库子站点组成了网上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多年来,科学数据库的研制者利用这批宝贵的数据资源进行了大量的专业咨询服务、专业应用服务和网上综合科研信息服务,已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决策、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学科发展、国际合作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多年来,科学数据库采用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建库和运行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从基本的数据库检索直至专业咨询、决策服务的完整的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科学数据库专业数据库的研制者将多年科研工作积累起来的宝贵的数据资源收集整理,在不同学科的建库单位建成了专业数据库。同时,又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科研工作经验相结合,开发出基于专业数据库的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形成了不同专业的专业咨询系统、科研过程和生产过程模拟系统,乃至于综合科研信息服务系统等等实用系统,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咨询服务和科学数据库的增值服务,直接服务于专业研究和国家经济建设。
1996年科学数据库率先在中国科技网上建立了中心主站点,开始实现了科学数据库集中与分布相结合,通过网络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服务。几年来,科学数据库中心站点将集中在中心的数据库和分布在中国科技网上的19个子站点的专业数据库进行分布式的链接或导航,实现了科学数据库整体上网服务,初步建成了科学数据库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随着网络的发展,科学数据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专业数据库在扩大用户面上不同程度的做了很多工作,并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网上检索服务随着上网内容的不断增加和充实,日益得到用户的瞩目。1998年化学专业数据库与上海热线连接,方便了上海用户的访问;中国菌种目录数据库已经分别在日本农业网和亚太地区高速网上建立了镜像。 “九五”初期,科学数据库系统率先采用CGI技术实现了科学数据库上网服务。随着网络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科学数据库中心对多层客户机/服务器技术进行研究,就www与数据库之间的多种连接技术进行了跟踪。实现了科学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分离,用专业的系统同步软件来保证运行环境与开发环境的一致性、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采取了一系列最新的安全防范措施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多台服务器上安装了自行开发的统计分析软件,用于统计整个Web服务器的被访问情况。
2000年科学数据库有关建库单位合作完成了863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项目《高速计算环境下的科学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国家基金委重大应用项目《高速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数据库应用系统》,在高速网和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上基于科学数据库建立了生物,地学,天文三个应用实验系统,开发了科学数据库应用系统支撑平台。科学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是一个集中高性能计算环境、高速网络环境和丰富的中间件软件环境的综合系统环境。内容是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网格节点上,基于曙光2000-Ⅱ超级计算机和科学数据库系统,建立一个集超级计算机、科学数据库和高速互联网为一体的技术支撑平台,开发基于科学数据库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应用系统。 科学数据库中心的硬件系统环境是建立了以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和SGI Challenge L服务器为主体,以及若干DEC,IBM,SUN,SGI工作站组成的网上开发和服务环境。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包含82个节点,峰值计算能力110G Flops。海量存储环境有1.5 TB的磁盘阵列。
㈡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算核心期刊吗
不是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补充: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期刊分类介绍
1 、什么是核心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4.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5、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 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么是CN类刊物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7、什么是ISSN类刊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10.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着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11.什么是SSCI期刊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SCI和SCI-E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SCI-E是SCI的扩展版,目前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000多种,被SCI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SCI-E收,但反之却不成立。
(2)通常情况下,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但有时候也会发现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可能跟学科不同有关系。
(3)SCI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录;SCI-E是扩展版的期刊,并非所有文章被SCI收录.
期刊评价常用名词解释 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使用,现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CAJCES)中所使 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算法简要解释如下: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 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这两种半衰期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
详细可参考: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最新版) http://5k8.net/2008hexinqikan.htm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补充:
补充:刚才打错了,是核心期刊,这些目录和检索中包含了该期刊。
本期刊简要介绍:多年来,本刊坚持高学术品位、高编印质量。近10多年来,获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及云南省的奖励共13次。现为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科学)》(CSA:MI)、德国《数学文摘》(ZBI)、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科学》(CS4:MI)及国内7种全国性文摘刊物收录,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入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期刊”,是影响因子较高的大学学报。
详见: http://www.yndxxb.ynu.e.cn/cn/tgzn.asp
对于失误深表歉意,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㈢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是sci吗
确切的说,不是SCI,虽然web of science上所有库里面能检索到,但是不是核心库,算不上SCI。
㈣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不是。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㈤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背景与历程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心,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中,通过观测、考察、试验、计算等多种途径产生和积累了大量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的科学数据和资料,但由于管理手段落后,无法充分发挥这些宝贵信息资源的作用。6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技术,为有效管理和开发应用科学数据创造了有利条件。70年代开始各研究所在自己学科领域中试建数据库,特别是化学领域的专业库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库的建立促进了数据科学管理的进程,然而分散的、独立的库,限制了数据规范标准的统一和共享的实现。为此,中国科学院1983年提出了“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的建设项目,1986年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同时,中国科学院将其列入“七五”院重大项目和“八五”、 “九五”院基础研究特别支持项目;“系统网络软件开发”又作为国家基金委1995年网络应用重大项目予以支持,使系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系统也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学数据库的研制和建设过程正是知识积累、加工、利用和传播的过程,是跟踪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是数据资料逐步规范标准和积累的过程,也是广大系统建设者与用户不断沟通,向实用化发展的过程。为此,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学数据库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到2001年已经成为国内信息量最大,学科专业最广,服务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的科学信息服务系统。同时,也成为科研工作的基础设施之一,并将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必不可缺少的资源。2001年后,“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作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纳入了中国科学院“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给科学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个有利的时机,科学数据库将在“十五”建设期间得到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㈥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CSCD出版了我国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国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张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光盘,1999年出版了基于CSCD和SCI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制作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3年CSCD上网服务,推出了网络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与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以ISI Web of Knowledge为平台,实现与Web of Science的跨库检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㈦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介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3714291 条,引文记录 38942322条。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内容丰富、结构科学、数据准确。系统除具备一般的检索功能外,还提供新型的索引关系——引文索引,使用该功能,用户可迅速从数百万条引文中查询到某篇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着者姓名入手,检索到一批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交叉学科和新学科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还提供了数据链接机制,支持用户获取全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㈧ 中国科学论文引文数据库收录哪些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其中,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CSCD已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席团指定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查询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列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等指定查询库。
A
*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 Applied Mathematics.series B: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 Acta Mathematica Sinica.English Series 癌变.畸变.突变 *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 * 癌症 * Acta Mechanica Sinica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安徽农业科学 * Algebra Colloquium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B
* Biomed Environl Sci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半导体光电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半导体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半导体学报 北京医学
爆破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爆破器材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爆炸与冲击 表面技术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 冰川冻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兵工学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病毒学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波谱学杂志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C
* Cell Research 蚕业科学 * Chem Res Chin Univ 草地学报 Chin Ann Math B 草业科学 * Chin Geograph Sci * 草业学报 * Chin J Aeronaut 测绘科学 * Chin J Astronomy Astrophysics * 测绘学报 * Chin J Cancer Res 测井技术 * Chin J Chem Eng 测控技术
* Chin J Lasers B 茶叶科学 * Chin J Mech Eng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hin J Nuclear Physics 长江科学院院报 * Chin J Oceanol Limnol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Chin J Polym Sci 肠外与肠内营养 * Chin Phys * 沉积学报 * Chin Phys Lett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Commun Theor Phys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材料保护 城市规划汇刊 * 材料导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材料工程 * 传感技术学报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感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艺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 材料热处理学报 磁性材料及器件
* 材料研究学报 * 催化学报 D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质找矿论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大豆科学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第四纪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 大气科学 * 电波科学学报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电池 弹道学报 电镀与环保 弹箭与制导学报 电镀与涂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低温工程 * 电工技术学报 * 低温物理学报 * 电化学 * 低温与超导 电机与控制学报 * 地层学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 地理科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 地理科学进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地理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电气传动 * 地理研究 * 电网技术 * 地球化学 * 电源技术 * 地球科学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地球科学进展 * 电子技术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电子器件 地球信息科学 * 电子显微学报 * 地球学报 * 电子学报 * 地学前缘 * 电子与信息学报 * 地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 地震地质 *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地震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地震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地球化学 *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技情报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地质科学 * 动力工程 地质力学学报 * 动物分类学报 * 地质论评 * 动物学报 地质通报 * 动物学研究 * 地质学报 * 动物学杂志 * 地质与勘探 锻压技术
E* Entomologia SinicaF * 发光学报 分子植物育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粉末冶金技术 * 纺织学报 * 福建林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非金属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测试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分析化学 * 辐射防护 * 分析科学学报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分析试验室 *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分析仪器 * 复旦学报.医学版 * 分子催化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分子科学学报 * 复合材料学报 G*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功能高分子学报 * 干旱区地理 古地理学报 * 干旱区研究 *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古生物学报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固体火箭技术 *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固体力学学报 * 钢铁 * 管理工程学报 * 钢铁研究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管理评论 *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 管理世界 高电压技术 灌溉排水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光电工程 * 高分子通报 * 光电子.激光 * 高分子学报 光电子技术 * 高技术通讯 光谱实验室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高校地质学报 * 光散射学报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光通信技术 *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光通信研究 高血压杂志 光学技术* 高压物理学报 * 光学精密工程 * 高原气象 * 光学学报 * 给水排水 * 光子学报 工程勘察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工程热物理学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工程设计学报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工程数学学报 * 广西植物 工程塑料应用 广州化学 工程图学学报 * 硅酸盐通报 工业工程 * 硅酸盐学报 工业工程与管理 贵金属 工业建筑 贵州农业科学 工业水处理 桂林工学院学报 工业微生物 *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果树学报 * 功能材料 * 过程工程学报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能检索外文期刊吗
楼主你好,是可以检索英文期刊的哈! 经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定量遴选、学科专家评审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遴选委员会的评议, 2013-2014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来源期刊1141种,其中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125种,中文期刊1016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两部分,其中核心库780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每次遴选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定性评价则通过聘请国内各学科领域 的专家对期刊进行评审。定量与定性综合评估结果构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㈩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算核心期刊吗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
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通常来说,算是 核心期刊, 但也有少数高校科研院所 可能不认可此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