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A. 对象数据库的定义是什么, 哪些数据库是以此设计的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方法学,也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学。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早期的面向对象数据库由于一些特性限制了在一般商业领域里的应用。首先同许多别的商业事务相比,面向设计假定用户只执行有限的扩充事务;其次,商业用户要求易于使用的查询手段,如结构查询语言(sql)所提供的手段。 而开发商用于商业领域的数据库定义和操作语言未获成功,使得它们对规模较大的应用完全无法适应。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新产品都在试图改变这些状况,使得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开发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面向对象数据库从面向程序设计语言的扩充着手使之成为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面向对象数据库。例如:ONTOS、ORION等,它们均是C++的扩充,熟悉C++的人均能很方便地掌握并使用这类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研究的另一个进展是在现有关系数据库中加入许多纯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功能。在商业应用中对关系模型的面向对象扩展着重于性能优化,处理各种环境的对象的物理表示的优化和增加SQL模型以赋予面向对象特征。如Versant、UNISQL、O2等, 它们均具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功能,采用类似于SQL的语言,用户很容易掌握。
B.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主要有哪些特点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操纵的是对象,所以面向对象数据库(简称OODB)的一个优势是面向对象语言程序员在做程序时,可直接以对象的形式存储数据。对象数据模型有以下特点:
(1)使用对象数据模型将客观世界按语义组织成由各个相互关联的对象单元组成的复杂系统
。对象可以定义为对象的属性和对象的行为描述,对象间的关系分为直接和间接关系。(2)语义上相似的对象被组织成类,类是对象的集合,对象只是类的一个实例[6],通过创建类的实例实现对象的访问和操作。(3)
对象数据模型具有“封装”、“继承”、“多态”等基本概念[7]。(4)
方法实现类似于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但存储过程并不和特定对象相关联,方法实现是类的一部分。(5)
实际应用中,面向对象数据库可以实现一些带有复杂数据描述的应用系统,如时态和空间事务、多媒体数据管理等。
C.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优点
1、易维护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的结构,可读性高,由于继承的存在,即使改变需求,那么维护也只是在局部模块,所以维护起来是非常方便和较低成本的。2、质量高在设计时,可重用现有的,在以前的项目的领域中已被测试过的类使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3、效率高在软件开发时,根据设计的需要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产生类。使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接近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方式,势必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4、易扩展由于继承、封装、多态的特性,自然设计出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结构,使得系统更灵活、更容易扩展,而且成本较低。
D. 面向对象和数据库技术是如何进行整合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传统的关系数据库SQL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传统的关系数据库SQL语言。根据从相关公开资料,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已成为当今数据库领域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研究、应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E. 什么是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方法学,也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学。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概述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方法学,也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学。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技术
在数据库中提供面向对象的技术是为了满足特定应用的需要。随着许多基本设计应用(如MACD和ECAD)中的数据库向面向对象数据库的过渡,面向对象思想也逐渐延伸到其它涉及复杂数据的应用中, 其中包括辅助软件工程(CASE)、计算机辅助印刷(CAP)和材料需求计划(MRP)。 这些应用如同设计应用一样在程序设计方面和数据类型方面都是数据密集型的,它们需要识别于类型关系的存储技术,并能对相近数据备份进行调整。
其他应用
还有许多应用要求多媒体数据库。它们要求以集成方式和文本或图形信息一起处理关系数据,这些应用包括高级办公室系统的其它文档管理系统。
人工智能(AI)应用的需要,如专家系统,也推动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发展。专家系统常需要处理各种(通常是复杂的)数据类型。与关系数据库不同,面向对象数据库不因数据类型的增加而降低处理效率。
由于这些应用需求,80年代已开始出现一些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商品和许多正在研究的面向对象数据库。多数这样的面向对象数据库被用于基本设计的学科和工程应用领域。
F. 面向对象数据库有哪些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是一种数据库的模式
数据库中的表,字段和内容都当成对象来处理
换言之,可以使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以paradox为例
如果sql语句为select
*
from
a
where
b=:b
那么在delphi中可以操作参数b
即
paramaters.paramvalue['b']:=x;
此时就相当于使用了对象
现在比较流行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是oracle
G. 什么叫做“面向对象”数据库
什么是数据库对象
数据库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表(Table )
数据库中的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表格类似,它也是由行(Row) 和列(Column)组成的。列由同类的信息组成,每列又称为一个字段,每列的标题称为字段名。行包括了若干列信息项。一行数据称为一个或一条记录,它表达有一定意义的信息组合。一个数据库表由一条或多条记录组成,没有记录的表称为空表。每个表中通常都有一个主关键字,用于惟一地确定一条记录。
2 索引(Index)
索引是根据指定的数据库表列建立起来的顺序。它提供了快速访问数据的途径,并且可监督表的数据,使其索引所指向的列中的数据不重复。
3 视图(View)
视图看上去同表似乎一模一样,具有一组命名的字段和数据项,但它其实是一个虚拟的表,在数据库中并不实际存。在视图是由查询数据库表产生的,它限制了用户能看到和修改的数据。由此可见,视图可以用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并能简化数据的显示,即通过视图只显示那些需要的数据信息。
4 图表(Diagram)
图表其实就是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利用它可以编辑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5 缺省值(Default)
缺省值是当在表中创建列或插入数据时,对没有指定其具体值的列或列数据项赋予事先设定好的值。
6 规则(Rule)
规则是对数据库表中数据信息的限制。它限定的是表的列。
7 触发器(Trigger)
触发器是一个用户定义的SQL事务命令的集合。当对一个表进行插入、更改、删除时,这组命令就会自动执行。
8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re)
存储过程是为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汇集在一起的一组SQL 程序语句,经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SQL 程序。
9 用户(User)
所谓用户就是有权限访问数据库的人。
H. 数据库面向对象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1.优点
A重用性 利于开发速度 如果你想开发某个功能发现他实现起来很麻烦,这个时候有另一技术能很好的解决
时其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B,封装性/抽象性:结构清晰 很标准 规范化 易于理解 可读性更强
C.继承 容易扩展,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功能
2.缺点
A.执行速度会打折扣
I.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一、关系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a.灵活性和建库的简单性:从软件开发的前景来看,用户与关系数据库编程之间的接口是灵活与友好的。目前在多数RDDMS产品中使用标准查询语言SQL,允许用户几乎毫无差别地从一个产品到另一个产品存取信息。与关系数据库接口的应用软件具有相似的程序访问机制,提供大量标准的数据存取方法。
b.结构简单:从数据建模的前景看,关系数据库具有相当简单的结构(元组),可为用户或程序提供多个复杂的视图。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过程也简单易行和易于理解。由于关系数据库的强有力的、多方面的功能,已经有效地支持许多数据库纳应用。
二、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缺点
a.数据类型表达能力差:从下一代应用软件的发展角度来看,关系数据库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直接构造与这些应用有关的信息的类型表达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将产生以下有害的影响,例如:大多数RDBMS产品所采用的简单类型在重构复杂数据的过程中将会出现性能问题;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额外复杂性;RDBMS产品和编程语言在数据类型方面的不协调。
大多数现代的RDBMS产品已成熟地用于商务和财政方面,而这些领域不要求很高和很复杂的数据模型。虽然这些产品多多少少克服了一些以上所述的缺点,但从理论上看关系数据模型不直接支持复杂的数据类型,这是由于第一范式的要求,所有的数据必须转换为简单的类型,如整数、实数、双精度数和字符串。
对于工程应用来说,这种不能支持复杂数据类型的典型结果就是需要额外地分解数据结构工作,这些被分解的结构不能直接表示应用数据,且从基本成分重构时也非常繁琐和费时间。
b.复杂查询功能差: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某些优点也同时是它的不足之处。虽然SQL语言为数据查询提供了很好的定义方法,但当用于复杂信息的查询时可能是非常繁琐的。此外,在工程应用时规范化的过程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简单表。在这种环境下由存取信息产生的查询必须处理大量的表和复杂的码联系以及连接运算。
除非这些查询以固定的例行程序方式提供,否则用户就必须对SQL非常熟悉,以便适当地浏览数据库,查出所需的信息。然而,一旦查询方式按固定例行程序方式进行,用户最终就进行应用软件的常规维护。但应用或人机接口软件的变化又可能要求经常修改例行的查询,数据库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例行查询程序以及应用或人机接口软件的失效。由于这些原因,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开销可能是很大的。
由于关系数据库不能提供足够的构造能力及性能方面的原因,在进行较复杂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可能将许多工程问题直接分解成一些简单的部分。由于缺乏直接指针存取方法,所以查询有关的信息需要花费时间。
c.支持长事务能力差;由于RDBMS记录锁机制的颗粒度限制,对于支持多种记录类型的大段数据的登记和检查来说,简单的记录级的锁机制是不够的,但基于键值关系的较复杂的锁机制来说却很难推广也难以实现。
d.环境应变能力差:在要求系统频繁改变的环境下,关系系统的成本高且修改困难。在工程应用中支持"模式演变"(schema evolution)的功能是很重要的,而RDBMS不容易支持这种功能。另外,关系数据库和编程语言所提供的数据类型的不一致,使得从一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时需要多至30%的附加代码。
三、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a.能有效地表达客观世界和有效地查询信息:面向对象方法综合了在关系数据库中发展的全部工程原理、系统分析、软件工程和专家系统领域的内容。面向对象的方法符合一般人的思维规律、即将现实世界分解成明确的对象,这些对象具有属性和行为。系统设计人员用ODBMS创建的计算机模型能更直接反映客观世界,最终用户不管是否是计算机专业人员,都可以通过这些模型理解和评述数据库系统。
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对关系数据库来说显得太复杂,不采取面向对象的方法很难实现。从构造复杂数据的前景看,信息不再需要手工地分解为细小的单元。ODBMS扩展了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该环境可以支持高度复杂数据结构的直接建模。
b.可维护性好:在耦合性和内聚性方面,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性能尤为突出。这使得数据库设计者可在尽可能少影响现存代码和数据的条件下修改数据库结构,在发现有不能适合原始模型的特殊情况下,能增加一些特殊的类来处理这些情况而不影响现存的数据。如果数据库的基本模式或设计发生变化,为与模式变化保持一致,数据库可以建立原对象的修改版本。这种先进的耦合性和内聚性也简化了在异种硬件平台的网络上的分布式数据库的运行。
c.能很好地解决"阻抗不匹配"(impedance mismatch)问题。面向对象数据库还解决了一个关系数据库运行中的典型问题:应用程序语言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类型支持的不一致问题,这一问题通常称之为阻抗不匹配问题。
四、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缺点
a.技术还不成熟。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缺点是这项技术还不成熟,还不广为人知。与许多新技术一样,风险就在于应用。从事面向对象数据库产品和编程环境的销售活动的公司还不令人信服,因为这些公司的历史还相当短暂,就该十几年前关系数据库的情况一样。ODBMS如今还存在着标准化问题,由于缺乏标准化,许多不同的ODBMS之间不能通用。此外,是否修改SQL以适应面向对象的程序,还是用新的对象查询语言来代替它,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些因素表明随着标准化的出现,ODBMS还会变化。
b.面向对象技术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有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经验的公司的专业人员认为,要成功地开发这种系统的关键是正规的训练,训练之所以重要是由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开发是从关系数据库和功能分解方法转化而来的,人们还需要学习一套新的开发方法使之与现有技术相结合。此外,面向对象系统开发的有关原理才刚开始具有雏形,还需一段时间在可靠性、成本等方面令人可接受。
c.理论还需完善:从正规的计算机科学方面看,还需要设计出坚实的演算或理论方法来支持ODBMS的产品。此外,既不存在一套数据库设计方法学,也没有关于面向对象分析的一套清晰的概念模型,怎样设计独立于物理存储的信息还不明确。
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系统之间的争论不同于70年代关系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的争论,那时的争论是在同一主要领域(即商业事务应用)中究竟是谁代替谁的问题。现在是肯定关系数据库系统基本适合商业事务处理的前提下,对非传统的应用,特别是工程中的应用用面向对象数据库来补充不足的问题。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将成为下一代数据库的典型代表,并和关系数据库系统并存(而不是替代)。它将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支持不同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