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linuxsrv

linuxsrv

发布时间: 2023-01-31 21:42:19

① 3-linux目录

/bin/的作用:和命令相关的目录,命令对于Linux而言,就是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目录名称中的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缩写。

/sbin/-保存和系统环境设置相关的命令,只有超级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命令进行系统环境设置。普通用户只能进行查看。

/usr/bin/-存放系统命令的目录,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都可以执行。这里的命令和系统启动无关,在单用户模式下不能执行。

/usr/sbin/-存放跟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文件,例如多数服务程序,只有超级用户可以使用。大家可以注意到Linux系统中,在所有“sbin”目录中保存的命令只有超级用户可以使用,“bin”目录中保存的命令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

/boot/-系统启动目录,保存系统启动相关文件,如内核文件和启动引导程序文件等。

/dev/-设备文件保存位置。

/etc/-保存配置文件。系统内所有采用默认安装方式(rpm安装)的服务配置文件全部都保存在这个目录中,如用户账号和用户密码,服务启动脚本,常用服务的配置文件等。

/home/-普通用户的家目录。建立每个用户时,每个用户要有一个默认登录位置,这个位置就是这个用户的家目录,所有普通用户的家目录就是在/home/下建立一个和用户名相同的目录。若用户user1的家目录就是/home/user1

/lib/-系统调用的函数库保存位置

/opt/-第三方安装的软件保存位置,放置和安装其他软件的位置。手工安装的源码包软件都可以安装到这个目录中,也可以放到/usr/local目录,看个人习惯。

/proc/-虚拟文件系统,该目录中的数据并不保存到硬盘中,而是保存到内存中。主要保存系统的内核,进程,外部设备状态和网络状态等。

/sys/-虚拟文件系统,和/proc/类似,都是保存在内存中,主要是保存和内核相关的信息。

/root/-超级用户的家目录。普通用户家目录在“/home/”下。

/srv/-服务数据目录。一些系统服务启动之后,可以在这个目录中保存所需要的数据。

服务数据目录。系统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改目录下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和写入。我们建议此目录中不能保存重要数据,最好每次开机都把该目录清空。

系统资源目录,系统中安装的大多数软件都保存在这个目录中。

动态数据保存位置,主要保存缓存,日志以及软件运行所产生的文件。

Up(方向键上);调出历史执行记录,快速执行命令

Down(方向键下);配合up选择历史执行记录

Home;移动光标到本行结尾

End;移动光标到本行结尾

PgUp;向上翻页

PaDN;向下翻页

Ctrl+c;终止向前程序

未输入状态下连按两次Tab列出所有可用命令

已输入部分命令名或文件名,按Tab自动补全

例如ls -la /etc

#选项可有可无。它是针对当前命令提供额外的操作,将操作结果呈现不同的形式或信息内容,可以加上不同的选项。简单来说,就是给当前命令提供附加功能。

#参数,命令的操作对象。可以是目录,进程,文件等

注意:1)方括号中的内容是可选项,个别的命令使用不遵循此格式

2)当有多个选项,可以写在一起。例如 -a -l 等价于 -al

3)选项通常可以简写,例如-a等价于 --all

命令所在路径/bin/l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每个选项可单独使用

-a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隐藏文件前边会有个点

-l详细信息

-d查看目录属性

命令所在路径:/bin/mk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例子:创建单个目录:mkdir /tmp/vae.txt

创建多个目录:mkdir /tmp/a.txt  /tmp/b.txt

注意:1、创建的目录已经存在, 那么 Linux 会提示我们 Linux 无法创建它。

2、不带任何参数运行 mkdir 命令会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

3、不带上-p,如果新建的文件上级目录不存在则不会执行成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加或者不加上 -p 前面的目录没有得都会依次创建。

4、创建目录的首要条件是, 在想要创建目录的目标路径下你必须具有访问权限。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例子:切换到指定目录:cd /tmp/vae回到上一级目录:cd .. 还是在当前目录:cd .返回上两级目录:cd ../..返回进入此目录之前所在的目录:cd  - 

命令所在路径:/bin/pw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例子:显示当前目录:pwd

命令所在路径:/bin/rm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删除空目录(如果目录下存在文件则不能删除)

例子:删除指定空目录:rmdir /tmp/a

命令所在路径:/bin/c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cp -rp 【原文件或目录】【目标目录】-r    复制目录-p    保留文件属性

例子:比如我们将 root 目录下的install.log 文件复制到 tmp 目录下 cp /root/install.log /tmp可以用于复制后文件改名,比如我们将 root 目录下的 install.log 文件复制到 tmp的install.log 文件  cp /root/install.log /tmp/install.log还可同时复制多个文件,注意复制目录的时候要加 -r选项。加-p属性之后会将原文件的一些属性比如修改时间等也原封不动的复制过去。如果不加-p属性,那么复制后的文件修改时间为当前系统时间。

命令所在路径:/bin/mv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mv【原文件或目录】【目标目录】

例子:在 tmp 目录下创建目录 tmp1 ,然后在 tmp1 目录下创建目录 tmp1_1,然后 命令 mv /tmp/tmp1/tmp1_1 /tmp 将 tmp1目录下的 tmp1_1 剪切到 tmp 目录下。  mv /tmp1/tmp1_1 /tmp

命令所在路径:/bin/rm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语法: rm -rf 【文件或目录】

-r    删除目录

-f    强制执行

例子:在tmp 目录下有两个目录 tmp1 和 tmp1_1,rm -r tmp1_1 是删除这个目录,但是需要输入 y 来确认

rm -rf tmp1 是强制删除 tmp1 目录,不需要输入 y 来确认,这种做法很简单,但是容易误删文件,没有反悔的机会

rm -rf tmp1 tmp2 同时删除两个文件

② Linux目录有哪些分别存放什么

1、boot :存放启动文件

2、dev:device, 存放设备文件

3、etc: etcetera/and so on等等的意思 ,存放配置文件

4、home: 普通用户家目录

5、media: 移动存储自动挂载目录

6、opt :option,第三方软件安装目录

7、proc:process, 内存/CPU等系统文件

8、root:root用户的家目录

9、run:系统运行时需要的文件,不能随便删除

10、srv :service,服务相关数据

11、sys :system系统文件

12、tmp :temporary,临时文件夹

13、usr :Unix System Resource,Unix系统资源,存放库文件,文档,命令,用户数据

14、var:variety,存放变化的文件,存放日志文件

15、lib:,library,库文件

16、/:根目录,代表整块硬盘

③ Linux主目录下都有什么文件夹

根目录文件下内容:
/bin:放置执行文件的目录,但毕竟特殊,其下放置的是在单用户维护模式下还能被操作的命令。主要有cat、chmod、date、 mv、mkdir、cp、bash等常用命令。
/boot:放置开机会试用到的文件,包括linux内核文件以及开机菜单与开机所需的配置文件等。
/dev:任何设备与接口设备都是以文件形式存放于该目录下。访问文件即是访问设备。
比较重要的文件有/dev/null, /dev/zero, /dev/tty, /dev/lp*, /devhd*, /dev/sd*等。
/etc:存放系统主要的配置文件。一般用户可查看文件属性,但只要root有权修改。
比较重要的文件有/etc/inittab, /etc/init.d, /etc/modprobe.conf, /etc/X11/, /etc/fstab, /etc/sysconfig等。
例如:/etc/init.d:所有服务的默认启动脚本都是放在这里的,例如要启动关闭iptables的话:"/etc/init.d/iptables start","/etc/init.d/iptables stop"。
/home:系统默认用户主文件夹(home directory)。
比较重要的是,主文件夹有两种代号:
~:代表目前用户的文件夹
~dmtsail:代表dmtsail的主文件夹
/lib:放置开机时会用到的函数库,以及在/bin 或 /sbin下面的命令会调用的函数库
比较重要的是/lib/moles这个目录会放置内核相关的模块(驱动程序)。
/media:放置可删除的设备。包括软盘、光盘、DVD等设备都暂时挂在于此
/mnt:挂载额外的设备,与/media类似,用于暂时挂载
/opt:第三方软件放置目录
/root:系统管理员的主文件夹
/sbin:放置开机(包括开机、修复、还原系统)所需要的命令,常见的有fdisk,fsck,ifconfig,init,mkfs等
某些服务器软件程序一般放置在/usr/sbin,本机自行安装所产生的系统执行文件放置在/usr/local/sbin中
/srv:可视为service的缩写,是一些网络服务启动之后所需要取用的数据目录
/tmp:让一般用户或者正在执行的程序暂时放置文件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访问

④ 在linux的服务器下怎么知道根目录是什么

就相当于windows系统的C盘
下面是介绍根目录下的文件夹意义:
/:根目录,位于linux文件系统目录结构的顶层,一般根目录下只存放目录,不要存放文件,/etc、/bin、/dev、/lib、/sbin应该和根目录放置在一个分区中。
/bin,/usr/bin:该目录为命令文件目录,也称为二进制目录。包含了供系统管理员及普通用户使用的重要的linux命令和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包含shell解释器等。
/boot: 该目录中存放系统的内核文件和引导装载程序文件,/boot/vmlinuz为linux的内核文件,以及/boot/gurb。建议单独分区,分区大小100M即可。
/dev: 设备(device)文件目录,存放linux系统下的设备文件,访问该目录下某个文件,相当于访问某个设备,存放连接到计算机上的设备(终端、磁盘驱动 器、光驱及网卡等)的对应文件,包括字符设备和块设备等,常用的是挂载光驱mount /dev/cdrom/mnt。
/etc: 系统配置文件存放的目录,该目录存放系统的大部分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不建议在此目录下存放可执行文件,重要的配置文件有/etc/inittab、 /etc/fstab、/etc/init.d、/etc/X11(X Window系统有关)、/etc/sysconfig(与网络有关)、/etc/xinetd.d修改配置文件之前记得备份。该目录下的文件由系统管理员来使用,普通用户对大部分文件有只读权限。
/home: 系统默认的用户宿主目录,新增用户账号时,用户的宿主目录都存放在此目录下,~表示当前用户的宿主目录,~test表示用户test的宿主目录。建议单独分区,并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方便用户存放数据。
/lib,/usr/lib,/usr/local/lib: 系统使用的函数库的目录,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用一些额外的参数时需要函数库的协助,该目录下存放了各种编程语言库。典型的linux系统包含了C、 C++和FORTRAN语言的库文件。/lib目录下的库映像文件可以用来启动系统并执行一些命令,目录/lib/moles包含了可加载的内核模 块,/lib目录存放了所有重要的库文件,其他的库文件则大部分存放在/usr/lib目录下。
/lost+fount: 在EXT2或EXT3文件系统中,当系统意外崩溃或机器意外关机,产生的一些文件碎片放在这里。在系统启动的过程中fsck工具会检查这里,并修复已经损 坏的文件系统。有时系统发生问题,有很多的文件被移到这个目录中,可能会用手工的方法来修复,或者移动文件到运来的位置上
/mnt,/media: mnt目录主要用来临时挂载文件系统,为某些设备提供默认挂载点,如floppy,cdrom。这样当挂载了一个设备如光驱时,就可以通过访问目录/mnt/cdrom下的文件来访问相应的光驱上的文件了。
/opt: 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如:FC4使用的Fedora 社群开发软件,如果想要自行安装新的KDE 桌面软件,可以将该软件安装在该目录下。以前的 Linux 系统中,习惯放置在 /usr/local 目录下。
/proc: 此目录的数据都在内存中,如系统核心,外部设备,网络状态,由于数据都存放于内存中,所以不占用磁盘空间,比较重要的目录有/proc/cpuinfo、/proc/interrupts、/proc/dma、/proc/ioports、/proc/net/*等。
/root:系统管理员root的宿主目录,系统第一个启动的分区为/,所以最好将/root和/放置在一个分区下。
/sbin,/usr/sbin,/usr/local/sbin:放置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可执行命令,如fdisk、shutdown、mount等。与/bin不同的是,这几个目录是给系统管理员root使用的命令,一般用户只能"查看"而不能设置和使用。
/tmp: 一般用户或正在执行的程序临时存放文件的目录,任何人都可以访问,重要数据不可放置在此目录下。
/srv: 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如www服务需要访问的网页数据存放在/srv/www内。
/usr: 应用程序存放目录,/usr/bin 存放应用程序, /usr/share 存放共享数据,/usr/lib 存放不能直接运行的,却是许多程序运行所必需的一些函数库文件,/usr/local 存放软件升级包,/usr/share/doc 系统说明文件存放目录。/usr/share/man: 程序说明文件存放目录,使用 man ls时会查询/usr/share/man/man1/ls.1.gz的内容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
/var: 放置系统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如随时更改的日志文件 /var/log。/var/log/message: 所有的登录文件存放目录。/var/spool/mail: 邮件存放的目录。 /var/run: 程序或服务启动后。建议单独分区,设置较大的磁盘空间。
/tmp:存放临时文件目录,一些命令和应用程序会用的到这个目录。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会被定时删除,以避免临时文件占满整个磁盘。
/dev目录
dev是设备(device)的英文缩写。/dev这个目录对所有的用户都十分重要。因为 在这个目录中包含了所有Linux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但是这里并不是放的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这一点和windows,dos操作系统不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去访问这些外部设备,和访问一个文件,一个目录没有任何区别。
Linux沿袭Unix的风格,将所有设备认成是一个文件。
设备文件分为两种:块设备文件(b)和字符设备文件(c),设备文件一般存放在/dev目录下,对常见设备文件作如下说明:
/dev/hd[a-t]:IDE设备
/dev/sd[a-z]:SCSI设备
/dev/fd[0-7]:标准软驱
/dev/md[0-31]:软raid设备
/dev/loop[0-7]:本地回环设备
/dev/ram[0-15]:内存
/dev/null:无限数据接收设备,相当于黑洞
/dev/zero:无限零资源
/dev/tty[0-63]:虚拟终端
/dev/ttyS[0-3]:串口
/dev/lp[0-3]:并口
/dev/console:控制台
/dev/fb[0-31]:framebuffer
/dev/cdrom => /dev/hdc
/dev/modem => /dev/ttyS[0-9]
/dev/pilot => /dev/ttyS[0-9]
/dev/random:随机数设备
/dev/urandom:随机数设备
/etc目录
/etc/rc,/etc/rc.d,/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scripts或scripts的目录。
/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家目录、加密的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
/etc/fstab 启动时mount -a命令(在/etc/rc 或等效的启动文件中)自动mount的文件系统列表。Linux下,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而是用户组。
/etc/inittab init 的配置文件,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将把系统设置成什么样的runlevel 。
/etc/issue getty 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etc/motd Message Of The Day,成功登录后自动输出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经常用于通告信息,如计划关机时间的警告。
/etc/mtab 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由scripts初始化,并由mount 命令自动更新,需要一个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时使用,例如df 命令。
/etc/shadow 在安装了影子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 中,而后者只对root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
/etc/login.defs login 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printcap 类似/etc/termcap ,但针对打印机语法不同。
/etc/profile , /etc/csh.login , /etc/csh.cshrc 登录或启动时Bourne或C shells执行的文件,这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所有用户建立全局缺省环境。
/etc/securetty 确认安全终端,即哪个终端允许root登录.一般只列出虚拟控制台,这样就不可能(至少很困难)通过modem或网络闯入系统并得到超级用户特权。
/etc/shells 列出可信任的shell.chsh 命令允许用户在本文件指定范围内改变登录shell.提供一台机器ftp服务的服务进程ftpd 检查用户shell是否列在 /etc/shells 文件中,如果不是将不允许该用户登录.
/etc/sysconfig 网络配置相关目录
/etc/DIR_COLORS 设定颜色
/etc/HOSTNAME 设定用户的节点名
/etc/NETWORKING 只有YES标明网络存在
/etc/host.conf 文件说明用户的系统如何查询节点名
/etc/hosts 设定用户自已的IP与名字的对应表
/etc/hosts.allow 设置允许使用inetd的机器使用
/etc/hosts.deny 设置不允许使用inetd的机器使用
/etc/hosts.equiv 设置远端机不用密码
/etc/inetd.conf 设定系统网络守护进程inetd的配置
/etc/inetd.pid inetd这个进程的进程id
/etc/hosts.lpd 设定远端有哪些节点可以使用本机的打印机
/etc/gateways 设定路由器
/etc/protocols 设定系统支持的协议
/etc/named.boot 设定本机为名字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etc/named.pid 本机上运行的名字服务器的进程id
/etc/networks 设定网络的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设定系统的名字服务器
/etc/services 设定系统的端品与协议类型和提供的服务
/etc/exports 设定NFS系统用的
/etc/NNTP_INEWS_DOMAIN 设置新闻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etc/nntpserver 设置用户使用的新闻服务器的地址
/etc/XF86Config X Window的配置文件
/etc/hostid 系统独有的一个硬件id
/etc/at.deny 设置哪些用户不能使用at命令
/etc/bootptab 给MAKEDEV程序设定各种不同的设备驱动文件的格式
/etc/makedev.cfg 同DEVINFO一样给MAKEDEV使用的设置文件
/etc/diphosts 设置拔号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口令
/etc/slip.hosts,/etc/slip.login 设定SLIP的配置文件
/etc/fastboot 使用shutdown -f产生的,重启系统要查这个文件
/etc/fstab 记录开机要mount的文件系统
/etc/ftpaccess FTP服务器的一些配置
/etc/ftpconversions 设定在FTP时使用的过滤器的位置
/etc/ftpusers 设定不能使用FTP服务的用户
/etc/ld.so.cache 查找系统动态链接库的缓存
/etc/ld.so.conf 系统动态链接库的路径
/etc/lilo.conf lilo的配置文件
/etc/magic 给file命令使用的
/etc/aliases 给sendmail使用的设置别名的文件
/etc/mail.rc,
/etc/mailcap,
/etc/sendmail.cf,
/etc/sendmail.st 设置sendmail的
/etc/motd 超级用户发布通知的地方
/etc/organization 存放用户的名字和组织
/etc/pnpdevices 列出支持的Plug&Play设备
/etc/snooptad 监控用户的屏幕,监听的终端列表
/etc/sudoers 可以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syslog.conf 系统记录程序syslogd的配置文件
/etc/utmp 目前在用系统的用户信息
/etc/wtmp 同utmp差不多,只是它累加
/etc/nologin 系统在shutdown时不希望用户登录就产生这个文件
/etc/termcap 设置系统终端信息的
/etc/ttys 设定系统的终端类型
/etc/gettydefs getty_ps的定义文件
/etc/yp.conf NIS的配置文件
/etc/mtools.conf 设定mtools程序的参数
/etc/fdprm 设定格式化软盘的参数
/etc/login.access 控制用户登录权限的文件
/proc目录
/proc/cmdline 加载 kernel 时所下达的相关参数,查阅此文件,可了解系统是如何启动。
/proc/cpuinfo 本机的 CPU 的相关资讯,包含时脉、类型与运算功能等
/proc/devices 这个文件记录了系统各个主要装置的主要装置代号,与 mknod 有关。
/proc/filesystems 目前系统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
/proc/interrupts 目前系统上面的 IRQ 分配状态。
/proc/ioports 目前系统上面各个装置所配置的 I/O 位址。
/proc/kcore 这个就是内存的大小,但是不要读他。
/proc/loadavg 还记得 top 以及 uptime 吧?没错,上头的三个平均数值就是记录在此。
/proc/meminfo 使用 free 列出的内存资讯,在这里也能够查阅到。
/proc/moles 目前我们的 Linux 已经加载的模块列表,也可以想成是驱动程序。
/proc/mounts 系统已经挂载的数据,就是用 mount 这个命令呼叫出来的数据。
/proc/swaps 到底系统挂加载的内存在哪里?使用掉的 partition 就记录在此啦。
/proc/partitions 使用 fdisk -l 会出现目前所有的 partition 吧?在这个文件当中也有纪录。
/proc/pci 在 PCI 汇流排上面,每个装置的详细情况,可用 lspci 来查阅。
/proc/uptime 就是用 uptime 的时候,会出现的资讯。
/proc/version 核心的版本,就是用 uname -a 显示的内容。
/proc/bus/* 一些汇流排的装置,还有 U盘 的装置也记录在此。
/usr目录
/usr 最庞大的目录,因为所有应用程序几乎都安装在这里, 本地安装的程序和其他东西在/usr/local 下。
/usr/etc 存放配置文件。
/usr/games 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
/usr/include 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share 存放结构独立的数据。/usr/share/man , /usr/share/info , /usr/share/doc 手册页、GNU信息文档和各种其他文档文件。
/usr/bin 几乎所有用户命令.有些命令在/bin 或/usr/local/bin 中。
/usr/sbin 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多数服务程序。
/usr/lib 程序或子系统的不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site-wide配置文件,名字lib来源于库(library), 编程的原始库存在/usr/lib 里。
/usr/local 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放在这里,/usr/local/bin存放本地增加的命令,/usr/local/include存放本地增加的库文件。
/usr/src 存放程序的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存放在/usr/src/kernels。
/var目录
/var 包括系统一般运行时要改变的数据.每个系统是特定的,即不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共享。
/var/catman 当要求格式化时的man页的cache.man页的源文件一般存在/usr/man/man* 中;有些man页可能有预格式化的版本,存在/usr/man/cat* 中.而其他的man页在第一次看时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这样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页时就无须等待格式化了. (/var/catman 经常被清除,就象清除临时目录一样.)
/var/lib 系统正常运行时要改变的文件。
/var/local,/usr/local 中安装的程序的可变数据(即系统管理员安装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即使本地安装的程序也会使用其他/var 目录,例如/var/lock 。
/var/lock 锁定文件.许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产生一个锁定文件的约定,以支持他们正在使用某个特定的设备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这个锁定文件,将不试图使用这个设备或文件。
/var/log 各种程序的Log文件,特别是login (/var/log/wtmp log所有到系统的登录和注销) 和syslog (/var/log/messages 里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 /var/log 里的文件经常不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var/run 保存到下次引导前有效的关于系统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当前登录的用户的信息。
/var/spool,/var/mail, /var/news 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每个不同的spool在/var/spool 下有自己的子目录,例如,用户的邮箱在/var/spool/mail 中。
/var/tmp 比/tmp 允许的大或需要存在较长时间的临时文件。 (虽然系统管理员可能不允许/var/tmp 有很旧的文件.)
比较重要的目录
在 Linux 系统中,有几个目录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以下提供几个需要注意的目录,以及预设相关的用途:
/etc: 这个目录相当重要,如前所述,你的开机与系统数据文件均在这个目录之下,因此当这个目录被破坏,那你的系统大概也就差不多该死掉了!而在往后的文件中,你 会发现我们常常使用这个目录下的 /etc/rc.d/init.d 这个子目录,因为这个 init.d 子目录是开启一些 Linux 系统服务的 scripts (可以想成是批次档 )的地方。而在 /etc/rc.d/rc.local 这个文件是开机的执行档。
/bin, /sbin, /usr/bin, /usr/sbin: 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例如 root 常常使用的 userconf, netconf, perl, gcc, c++ 等等的数据都放在这几个目录中,所以如果你在提示字符下找不到某个执行档时,可以在这四个目录中查一查!其中, /bin, /usr/bin 是给系统使用者使用的指令,而 /sbin, /usr/sbin 则是给系统管理员使用的指令!
/usr/local: 这是系统预设的让你安装你后来升级的套件的目录。例如,当你发现有更新的 Web 套件(如 Apache )可以安装,而你又不想以 rpm 的方式升级你的套件,则你可以将 apache 这个套件安装在 /usr/local 底下。安装在这里有个好处,因为目前大家的系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如果你的系统要让别人接管的话,也比较容易上手呀!也比较容易找的到数据喔!因此,如果有需要的话,通常会将 /usr/local/bin 这个路径加到自己的 path 中。
/home:这个是系统将有账号的人口的家目录设置的地方。
/var:这个路径就重要了!不论是登入、各类服务的问题发生时的记录、以及常态性的服务记录等等,所以当你的系统有问题时,就需要来这个目录记录的文件数据中察看问题的所在啰!而 mail 的预设放置也是在这里,所以他是很重要的 。
/usr/share/man, /usr/local/man: 这两个目录为放置各类套件说明档的地方,例如你如果执行 man man,则系统会自动去找这两个目录下的所有说明文件。

⑤ linux怎么查看目录结构

对于每一个Linux学习者来说,了解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是学好Linux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深入了解linux文件目录结构的标准和每个目录的详细功能,对于我们用好linux系统只管重要,下面我们就开始了解一下linux目录结构的相关知识。
当在使用Linux的时候,如果您通过ls
–l / 就会发现,在/下包涵很多的目录,比如etc、usr、var、bin ... ...
等目录,而在这些目录中,我们进去看看,发现也有很多的目录或文件。文件系统在Linux下看上去就象树形结构,所以我们可以把文件系统的结构形象的称为
树形结构。
文件系统的是用来组织和排列文件存取的,所以她是可见的,在Linux中,我们可以通过ls等工具来查看其结构,在Linux系统中,我们见到的都是树形结构;比如操作系统安装在一个文件系统中,他表现为由/
起始的树形结构。linux文件系统的最顶端是/,我们称/为Linux的root,也就是
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Linux的文件系统的入口就是/,所有的目录、文件、设备都在/之下,/就是Linux文件系统的组织者,也是最上级的领导者。
由于linux是开放源代码,各大公司和团体根据linux的核心代码做各自的操作,编程。这样就造成在根下的目录的不同。这样就造成个人不能使用他人的linux系统的PC。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一些基本的配置,文件在哪里。。。这就造成了混乱。这就是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机构诞生的原因。该机构是linux爱好者自发的组成的一个团体,主要是是对linux做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至于是操作者换一台主机就成了linux的‘文盲’。

⑥ linux系统中opt 、selinux 、srv、 media这些文件夹是做什么用的

otp 是第三方软件的存放目录
selinux 是linux 下强制存取控制的实现 一般用来保护apache
srv 是存放系统提供服务站点的数据
media 是存放即插即用 设备的 挂载点。 比如USB 设备 自动在这个目录下创建一个目录

因为你没有对 文件所对应的内容进行操作 所以他是空的 希望楼主满意 !

⑦ linux 怎么查看cup 等系统信息

命令如下:

一:cpu

[root@srv /]#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cut -f2 -d:

二:内存

[root@srv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MemTotal: 614400 kB

三:查看CPU位数(32 or 64)

[root@srv /]# getconf LONG_BIT

32

四:查看linux版本

[root@srv /]# more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5 (Final)

五:查看内核版本

[root@srv /]# uname -r

2.6.18-92.1.18.el5.028stab060.2PAE

六:查看时区

[root@srv /]# date -R

Wed, 25 Feb 2009 02:20:50 +0000

七:主机名

查看主机名

[root@srv /]# hostname

⑧ Linux文件组织结构是什么

一切从“/”开始

在Linux系统中,目录、字符设备、块设备、套接字、打印机等都被抽象成了文件,即刘遄老师所一直强调的“Linux系统中一切都是文件”。既然平时我们打交道的都是文件,那么又应该如何找到它们呢?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想要找到一个文件,我们要依次进入该文件所在的磁盘分区(假设这里是D盘),然后在进入该分区下的具体目录,最终找到这个文件。但是在Linux系统中并不存在C/D/E/F等盘符,Linux系统中的一切文件都是从“根(/)”目录开始的,并按照文件系统层次化标准(FHS)采用树形结构来存放文件,以及定义了常见目录的用途。另外,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的。例如,root、rOOt、Root、rooT均代表不同的目录,并且文件名称中不得包含斜杠(/)。Linux系统中的文件存储结构如图6-1所示。

前文提到的FHS是根据以往无数Linux系统用户和开发者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是用户在Linux系统中存储文件时需要遵守的规则,用于指导我们应该把文件保存到什么位置,以及告诉用户应该在何处找到所需的文件。但是,FHS对于用户来讲只能算是一种道德上的约束,有些用户就是懒得遵守,依然会把文件到处乱放,有些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它。这里并不是号召各位读者去谴责他们,而是建议大家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千万不要认准这个FHS协定只讲死道理,不然吃亏的可就是自己了。《Linux就该这么学》一起学习linux, 在Linux系统中,最常见的目录以及所对应的存放内容如表所示。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

目录名称 应放置文件的内容

/boot 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dev 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etc 配置文件

/home 用户主目录

/bin 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操作的命令

/lib 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与/sbin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sbin 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media 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opt 放置第三方的软件

/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srv 一些网络服务的数据文件目录

/tmp 任何人均可使用的“共享”临时目录

/proc 虚拟文件系统,例如系统内核、进程、外部设备及网络状态等

/usr/local 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usr/sbin Linux系统开机时不会使用到的软件/命令/脚本

/usr/share 帮助与说明文件,也可放置共享文件

/var 主要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

/lost+found 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丢失的文件片段存放在这里

⑨ 如何查看linux服务器的版本和配置信息

linux下看配置,可没有windows那么直观。你只能一个一个查看。

一:cpu
[root@srv /]# more /proc/cpuinfo | grep "model
name"

三:查看CPU位数(32 or 64)
[root@srv /]# getconf LONG_BIT
32
四:查看linux版本
[root@srv /]# more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release 5 (Final)
[root@srv /]# more /etc/issue
CentOS release 5 (Final)
Kernel on an m

五:查看内核版本
[root@srv /]# uname
-r
2.6.18-92.1.18.el5.028stab060.2PAE
[root@srv /]# uname -a
Linux srv.eddiechen.cn
2.6.18-92.1.18.el5.028stab060.2PAE #1 SMP Tue Jan 13 12:31:30 MSK
2009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六:查看时区
[root@srv /]# date -R
Wed, 25 Feb 2009
02:20:50 +0000
[root@srv /]# mv /etc/localtime
/etc/localtime.save
[root@srv /]#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root@srv /]# date -R
Wed, 25 Feb 2009
10:24:26 +0800
七:主机名
[root@srv /]# hostname
srv.eddiechen.cn
八:查看selinux情况
[root@srv /]# sestatus
SELinux
status:


disabled
九:网络
IP
[root@srv /]# ifconfig
| grep 'inet addr:'| grep -v '127.0.0.1' | cut -d: -f2 | awk '{
print $1}'
207.154.202.216
网关
[root@srv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GATEWAY="192.0.2.1"
HOSTNAME="srv.eddiechen.cn"
dns
[root@srv /]# cat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208.74.168.131
nameserver 208.74.168.132
nameserver 4.2.2.1
十:已经安装的软件包
[root@srv /]# rpm -qa | wc -l
197
[root@srv /]# yum list installed | wc
-l
198
十一:磁盘和分区
[root@srv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
Mounted
on
/dev/simfs


10G
353M9.7G


4%
/
[root@srv /]# -sh
353M
[root@srv /]# /etc
-sh
4.6M
/etc

热点内容
androidhome键退出 发布:2025-07-14 00:30:03 浏览:506
我都世界模组反编译教程 发布:2025-07-14 00:29:45 浏览:646
法因数控钻床编程手册 发布:2025-07-14 00:18:26 浏览:490
gcc编译怎么知道错误的行数 发布:2025-07-14 00:06:21 浏览:383
压强算法 发布:2025-07-14 00:02:52 浏览:552
dns怎么配置端口 发布:2025-07-13 23:49:16 浏览:761
苹果服务器为什么停止响应 发布:2025-07-13 23:49:15 浏览:197
车载安卓导航usb接口在哪里 发布:2025-07-13 23:39:54 浏览:932
保定少儿编程培训班 发布:2025-07-13 23:30:04 浏览:82
亲缘关系算法 发布:2025-07-13 23:21:59 浏览:580